現(xiàn)在來說說濡脈的形態(tài)。早在西晉時期的王叔和就對濡脈的形態(tài)概定為“極軟而浮細,如綿在水中,輕手相得,按之無有”。翻譯過來就是:濡脈在浮部出現(xiàn),極其細軟無力,就像綿絮那樣飄浮在水面上一樣,只能用手輕輕地接角它,稍稍重按,便摸不著了。后來,李時珍進一步補充了濡脈的形態(tài),即“如水上浮漚”,這個比喻更為形象,把濡脈比作飄浮在水上的水泡一般,是那樣輕巧,細軟,重按則破了。王叔和和李時珍的說法已經(jīng)基本賅括了濡脈的形態(tài)特征,后世李中梓、李延昰叔侄繼續(xù)對此作了補充,即“濡脈細軟,見于浮分,舉之乃見,按之即空”,也就是說濡脈只能在浮候可見細軟之象,中、沉候都不可見??傊?,濡脈的體象是浮細無力,極其軟弱,必須輕手細審,才能摸到它,真好像飄浮在水面上的綿絮或水泡,稍微重一點的力量就無法承受,指下感覺就顯得模糊了。 濡脈的形象是浮而細軟,重按則無,它的體象就好像漂浮在水面上的綿絮和水泡,只浮而不沉。為什么會出現(xiàn)濡脈呢?浮主氣分,浮取之而可得,氣猶未敗;沉主血分,按之而如無,精血衰敗,可見出現(xiàn)濡脈,多是精血虧損,脾虛不能制濕。 濡脈與浮、芤、革、散、虛脈都是浮而不沉,但是其中的不同之處是顯而易見的;濡脈與浮脈,都只見于浮,但濡脈不見于沉部,而浮脈是見沉則無力;濡脈與芤脈,都有浮軟之象,但濡脈沒有中空外實之感,而芤脈有中空外實的手感;濡脈與革脈都有只浮不沉的特性,但濡為浮而細軟,革為浮而弦急;濡脈與散脈,都有浮軟而無根之象,但濡脈至數(shù)沒有限制,而散脈至數(shù)明顯散亂不齊。濡脈與虛脈都有浮軟之象,但濡脈不見于沉,虛脈則是三候皆虛軟無力。、濡脈與微、弱、細脈都有軟弱無力而細的體象,但是畢竟還是有區(qū)別的,濡脈與微脈,都有細軟無力的體象,但濡脈重按則無,而微脈重按是不絕如縷;濡脈與弱脈都有極細軟而無力的體象,但濡脈只浮不沉,而弱脈只沉不浮;濡脈與細脈都有細軟無力的體象,但濡脈不見于沉而細脈多見于沉。 濡脈為無根之脈,若是久病或年老的人,為脈癥相符,雖困無害;但若見于無病或少壯或暴病之人,就必須溫補真陰,否則就會踏上奈河橋。 (本文由“金蘭中醫(yī)學社”新媒體獨家出品,圖片來源于網(wǎng)絡(luò)。首發(fā)于頭條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