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有一位家長留言說:在人情味甚濃的中國,家長和孩子是不可分離的,養(yǎng)育兒女是為了防老,是一種投資、也是傳遞香火。父母強烈的控制孩子,其初衷是從內(nèi)心希望孩子過得幸福。 想必,會有許多家長贊成的,但我認為,這樣子家長一般都會過得很累,孩子也很累。 關(guān)于父母與孩子的關(guān)系,黎巴嫩詩人紀伯倫有一首詩《你的孩子其實不是你的孩子》,說的很好: 他們是生命對于自身渴望而誕生的孩子 他們通過你來到這世界,卻非因你而來 他們在你身邊,卻并不屬于你 你可以給予他們的,是你的愛,卻不是你的想法 因為他們自己有自己的思想 給他們一個棲身的家,不要把他們的精神關(guān)閉 他們的靈魂屬于明日世界 但是,也許因為與生俱來的這一層血緣關(guān)系,許多父母對孩子的愛并非那么理智。 心理咨詢師李品寬認為,這個時代,我們接受的教育,知識并不欠缺,欠缺的是對愛的認知的教育,這部分存在著很大的空白。對于一部分家長而言,父母對愛的認知,存在這兩大認知扭曲: 第一,愛就是控制,那么多人我不控制,為什么要偏偏控制你,是因為你是我的孩子,因為我愛你,我是為你好! 第二,把愛物化,你是我的孩子,就是類似于你是我的一個物品一樣。在某種程度上,我們把老公、兒子、妻子,這個角色的部分變成了你是我的杯子,你是我的私人物品。 由于對愛的認知的扭曲,父母的愛,演變成了控制孩子,改變孩子,塑造孩子,規(guī)劃孩子的人生……父母滿滿的愛,往往變成了滿滿的傷害。也有家長擔心,在今后的家庭教育中,像央視紀錄片《鏡子》里面的問題孩子會越來越多。 現(xiàn)在,我們一起來看看父母由于對愛的認知的扭曲,會出現(xiàn)哪些不良的家庭教育方式,而對孩子又會造成怎樣的影響呢?下面主要列舉出的這些部分是較多家長容易犯了。 1、給孩子太多建議或指示而鼓勵太少 這會使得孩子的自我認識與自我完善的能力變得遲鈍起來,對于應(yīng)成為怎樣的人,應(yīng)做些什么事,孩子會認為大人會替他考慮的,他只需等待建議和指示就行了……孩子的自主思考能力弱,自信心不足,這只會讓孩子更加依賴家長。 2、過度保護孩子替代包辦孩子的一切 父母總是想替孩子解決所有的問題,怕孩子做不好事情,或遇到挫折后受傷,就事事都不讓孩子干,替代包辦孩子的一切,一般這樣的孩子自立能力差,因為父母幫助孩子的速度太快了。 3、對孩子做得不正確的地方反應(yīng)過度 父母常常關(guān)注的是孩子的不足和缺點,孩子很少得到父母的贊揚,只有行為不正確時才得到父母的注意,如果父母覺得孩子會很快生氣或脾氣暴躁,不妨往這方面反省一下。 4、父母喜歡向孩子發(fā)號施令 如果家中的父母是這樣的,而孩子又習慣于聽從于父母的命令,就沒有機會為自己的事情做出選擇或決定,一般這樣的孩子個性比較懦弱,自主性較差。 5、溺愛孩子對孩子千依百順 父母對孩子千依百順,甚至對他們不合理的要求也想盡一切辦法滿足,往往會教養(yǎng)出以自我為中心、無視他人感受的孩子來。 6、物質(zhì)滿足什么都親自給孩子買 父母硬塞給孩子一堆東西,包括什么都給孩子買,卻不重視孩子的想法和感受,那么孩子還是去追求那些不屬于他們的東西,因為父母不讓他們自己選擇想要的。 總的來說,父母愛孩子,不理智,很容易變成控制孩子,占有孩子,把孩子當成自己的財產(chǎn),拴在身邊。其實父母要學會讓孩子逐漸與父母分離,敢于放手,給孩子更多獨立和自由成長的空間! 這里,講一個南宋著名學者朱熹教子成才的故事。朱熹在做官時,成為有名的學者,許多年輕人慕名遠來求教,但他卻勸自己的兒子離家外出拜師游學。 兒子很不解,朱熹便說:“一個人老待在家中,很容易被生活瑣事纏住,并被親人的溫情所牽絆,這樣就很難在學問上有長足的進步。” 朱熹深諳自己的學問再大,只憑父教子學,也難以育出英才,況且父母很難做到對子女嚴格要求。于是,他狠下心對兒子說,“你還是應(yīng)離我膝下,千里求師才對啊!一個年輕人,不到外面吃點苦,是不容易長進的?!?/p> 兒子謹記父親的教導,外出游學,進步很快,終于學有所成,后來官至吏部侍郎。 這個故事非常經(jīng)典,讓我們看到了孩子分離出父母的生命,使孩子有機會有空間去磨練自己的意志和塑造才能。 《紐約時報》暢銷作家、普利策獎得主安娜.昆德蘭也曾說過,“有一種愛是為了分離,在這個世界上,所有的愛都是以聚合為最終目的,只有一種愛是為了分離,那就是父母對孩子的愛。父母真正成功的愛,不是把孩子留在身邊,而是培養(yǎng)孩子獨立,放手讓孩子走?!?/p> 無論我們父母想要陪伴孩子整個一生,還是為他鋪就完整的人生路。作為父母,其實是一次一次看到孩子成長的轉(zhuǎn)折點,從在家中當父母的孩子,到學校做學生,出社會工作成為員工,后來的結(jié)婚成家,也有新的角色,孩子也當了爸爸或媽媽…… 這一系列的變化,父母都只能在旁邊看著他,不能替代他去完成這部分生命的成長!只是孩子走不出父母的心靈廣場而已,因為父母總是惦記著孩子,愛也始終在他們身上。 其實,父母子女一場,你和他的緣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斷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漸行漸遠。 既然誰也不能陪著誰過完整的一生一世,也無論父母和孩子彼此多么相愛,都無法一路相伴,那么就祝福我們的孩子吧,用父母的愛,去幫助孩子建立起照顧他自己人生的能力,最終成就他自己。 父母對孩子最好的陪伴,也許是在放下占有欲,放下控制后,能夠以一種更加從容明朗的心態(tài),準備著和孩子建立一生的友誼。 在孩子年幼時,給予他親密的愛,幫助孩子建立安全感;孩子慢慢長大,父母逐漸讓孩子分離出父母的各種庇護,讓他學會獨立。 到了青春期,孩子會有很多想法,他想知道自己是一個怎樣的人,是一個好人還是壞人,是積極的還是消極的,想知道自己的存在價值,他也想象過未來要想做什么,這時更需要父母照顧孩子的青春期,給予他更多的支持,讓他自己去做選擇和決定,并提醒孩子要學會自己去承擔,學做孩子生命成長懸崖邊上的守護者,路做錯了,拉他一把!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