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王之渙留下的史料很少,兩唐書都沒有他的傳記,只是從后來出土的墓志銘上,才知道他字季凌,山西人,從小就很聰明,不到20歲,就能“究文章之精”。曾經(jīng)做過主簿、縣尉一類小官。 他保存下來的詩同樣也很少,僅六首絕句。這首《涼州詞》其一,便是我們從小就熟讀的:
這是一首描寫西北邊塞的詩。一座戍邊的堡壘孤零零地兀立在一片荒漠之中,背景是險(xiǎn)要孤絕的“萬仞山”,更遠(yuǎn)處,是奔騰的黃河和悠閑無知的白云。這是內(nèi)陸很少見到的景像,粗礪蒼涼、險(xiǎn)絕孤寂,寫的不僅僅是景,也是戍邊將士離鄉(xiāng)萬里的孤寂心境。 這時(shí),在這孤絕的情境上空,響起了《折楊柳》的羌笛聲,唐人盛行折柳以贈別,這曲《折楊柳》抒寫的正是懷鄉(xiāng)怨別之情,可是在這孤絕苦寒之地,連春風(fēng)都不會光顧,哪來的楊柳可折?言下之意,戍邊將士的鄉(xiāng)關(guān)之愁,無以寄托。 這首詩得到后世很多盛譽(yù),章太炎推之為“絕句之最”,同時(shí)也衍生出許多故事傳說。 2王之渙與高適、王昌齡是很好的朋友,據(jù)《集異記》載,開元年間,在一個(gè)下著小雪的冬天,他們來到酒樓喝酒,正好遇見歌妓在唱歌,唱的都是當(dāng)下的流行歌曲,于是三人來了興致,打賭看看這些伶人唱誰的詩最多,以分分高下。 只聽一伶人唱:
是王昌齡的《芙蓉樓送辛漸》,王昌齡高興地在墻壁上畫下一筆。 又有一伶人唱:
是高適的《哭單父梁九少府》,于是高適也高興地引手畫壁。 過一會,又有伶人唱:
這是王昌齡的宮怨詩《長信秋詞》,王昌齡又畫下一筆,高興地說:有我兩首絕句了! 王之渙自信盛名久矣,如今卻一首自己的詩都沒有,有點(diǎn)不太淡定,于是他指著其中一位最漂亮的伶人說:她待會唱的一定是我的詩,如果不是,這輩子我都不再和你們爭高下;如果是,就請二位拜于座前,尊我為師好了。 一會兒,輪到那個(gè)最漂亮的姑娘,只聽她唱道:
正是王之渙的《涼州詞》,三位詩人相視而笑,這就是“旗亭畫壁”的故事。 3 關(guān)于這首詩,還有這樣一個(gè)傳說:清朝末年,慈禧太后命人為她的扇子題詩,題的正是王之渙這首《涼州詞》,不料寫字的人忘了一個(gè)“間”字,惹得慈禧大怒,這人急中生智,說是用王之渙的詩意填的一首詞:
慈禧因他的機(jī)智轉(zhuǎn)怒為喜,免了殺身之禍。 4后來,左宗棠收復(fù)新疆,想起這句“羌笛何須怨楊柳,春風(fēng)不度玉門關(guān)”,于是命令官員在天山南路沿途種下幾十萬株楊柳,左宗棠幕下大將楊昌浚作詩云: 大將籌邊尚未還,湖湘子弟滿天山。新栽楊柳三千里,引得春風(fēng)度玉關(guān)。 后人稱這些柳樹為“左公柳”,只可惜楊柳樹齡不長,100多年過去了,當(dāng)年幾十萬株的左公柳如今已所剩無幾。 5王之渙的另一首詩我們也很熟悉——《登鸛雀樓》:
鸛雀樓位于今天山西省永濟(jì)縣的黃河邊上,又名鸛鵲樓,因時(shí)有鸛雀棲其上而得名。 鸛雀樓有三層,下臨黃河,遠(yuǎn)處是中條山,想來視野很好。古人都有登高望遠(yuǎn),緬懷古今的習(xí)慣;因事興感,觸景生情,但凡登樓的詩人,都會留下許多千古名作,鸛雀樓也不例外。 暢諸、李益、吳融、王之渙等都在鸛雀樓上寫過詩,數(shù)王之渙這首最負(fù)盛名。 王之渙大概是在傍晚登的樓,這時(shí)一輪紅日正依偎在中條山身后,黃河水滔滔不息向著大海奔流——很壯闊很有氣勢的一個(gè)景。 第二聯(lián)不再寫景,轉(zhuǎn)而說道理:“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毕胍吹酶h(yuǎn),只有站得更高,想要取得更大的成就,只有更加努力。有著一種很積極很勵(lì)志的精神。 6王之渙還寫過贈別詩——《宴詞》:
離別是在春天:眼前長堤畔的春水綠意悠悠,遠(yuǎn)處田畝間的渠水匯入漳河向遠(yuǎn)方流去。棹聲(搖槳聲)響起,仿佛在催促友人起程,他勸朋友不要理睬這催促,哪怕讓我們再多聚一刻也好啊!不然這桃溪太淺,滿船的離愁,又如何載得動?讓我想起了李清照的“只恐雙溪舴艋舟,載不動許多愁”。 還有這首《送別》:
這首詩寫得很新巧,通篇沒有離別的場面,只寫近來柳樹也禁不起離別的攀折,以楊柳之苦,襯托離別之多。 7王之渙只留下了六首詩,卻幾乎篇篇都是精品,讓我們不禁對他那些亡佚的作品、那些丟失的歲月,懷著深深的悵惘和惋惜。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