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興紫砂 CCTV《非遺公開課》 文化和自然遺產日特別節(jié)目 聯(lián)合制作 國家文化、旅游部非遺司、中央電視臺 宜興紫砂經過幾百年的傳承與發(fā)展,目前已形成了較為完備的工藝理論體系,具體說就是紫砂材質學、紫砂工藝學與紫砂人文學。 材質是根本,工藝是關鍵,人文則是我們宜興紫砂藝術的靈魂。 宜興陶瓷博物館館長周小東及中國工藝美術大師徐秀棠、周桂珍三人分別就宜興紫砂歷史、宜興紫砂工藝以及紫砂藝人在創(chuàng)作過程中的感悟進行了講述。 周 桂珍 — 中國工藝美術大師 中國陶瓷藝術大師 顧景舟親授僧帽 周桂珍 | 匠心是一種態(tài)度徐 秀棠 中國工藝美術大師 中國美術家協(xié)會會員 江蘇省文史研究館館員 中國美術家協(xié)會陶瓷藝委會委員 中國工藝美術學會紫砂藝術專委會會長 江蘇省工藝美術學會副理事長 江蘇省工藝美術學會陶藝專委會主任 江蘇省民間文藝家協(xié)會顧問 無錫市茶文化研究會副會長 江南大學客座教授 無錫工藝職業(yè)技術學院客座教授 第一個吃螃蟹的人 葫蘆里賣的什么藥 自拔 探 徐秀棠〔深入紫砂〕藝術文化是最好的投資宜興陶瓷博物館館長周小東 宜興,是中國著名的陶都,有7300年的制陶史,紫砂只是宜興眾多陶瓷門類中的一種,其優(yōu)良的材質、獨特的工藝、卓越的功能以及文人所賦予的豐富的人文內涵,使之成為了世界陶瓷百花園中的一朵奇葩。 宜興紫砂經過幾百年的傳承與發(fā)展,目前已形成了較為完備的工藝理論體系,具體說就是紫砂材質學、紫砂工藝學與紫砂人文學。如果要用幾句話來說明紫砂,那是有難度的,但是歸根結底一句話:材質是根本,工藝是關鍵,人文則是我們宜興紫砂藝術的靈魂。這里我想通過介紹幾把茶壺和幾位藝人來闡述一下我們宜興紫砂的前世今生。 供春款樹癭壺 中國國家博物館藏 第一把是明代嘉靖年間的《供春樹癭壺》,這也是歷史上可考的(最早的紫砂壺之一)。 這把壺見證了宜興紫砂是因茶而生,為什么是因茶而生,這就要提及中國飲茶在這一時期發(fā)生的轉變:宋代,中國的飲茶方式主要是點茶,而明代,中國的飲茶方式則主要是泡茶,所以這把壺可謂生逢其時。 另外,這件作品上還承載著一個重要信息,在這把壺的把稍里,還有兩個字——供春,這是供春在壺做好后,把自己的名字刻在了上面。這一刻不僅開創(chuàng)了宜興紫砂,更開創(chuàng)了中國陶瓷界匠人能將自己的名字堂堂正正留在作品上的新風尚,這是一種文化自信,也為后人研究紫砂提供了依據(jù)和方便。 曼生井欄壺 第二把是清代嘉慶年間的《曼生井欄壺》,它見證了宜興紫砂是因文而興。 這把壺是西泠八家之一的陳曼生設計的,他既是文人,又是官員。在紫砂的創(chuàng)作方面,陳曼生可以說是全方位地參與了進來: 第一,他參與了設計,設計了很多的壺型,現(xiàn)在就有曼生十八式的說法; 第二,他在壺上進行銘刻,且字與壺相得益彰; 第三,作為金石家的他把印章和壺融為一體。 而這把曼生井欄壺是如何設計的,就要追溯到清嘉慶年間的一個中秋節(jié),陳曼生和他的好朋友賞月品茶,就在這時,一個丫鬟在院子里的井邊取水,陳曼生一看來了靈感,就畫下了井欄壺的圖紙,曰:“此壺天成,唯曰井欄。”就在畫好的時候,天上的云彩飄過來,把月亮遮住了一小半,陳曼生的靈感又來了,于是又創(chuàng)作了一把“卻月壺”,并提下了“月盈則虧,置之座隅,以我為規(guī)”的壺銘。一個中秋夜,就設計了這樣兩把傳世經典,到如今,這兩把壺和壺上的銘刻都成為了受人稱道的珍品,足見“壺隨字貴,字隨壺傳”。 板橋提梁壺 第三把是當代紫砂泰斗顧景舟設計銘刻的《板橋提梁壺》,這把壺見證了宜興紫砂是因技而名。 1979年,上??平讨破瑥S來宜興拍攝一部叫做《宜興紫砂陶》的科教片,顧景舟作為顧問,就設計了這把壺讓徒弟在電影里進行演示,電影拍完了,壺也做好了,但沒有燒,一放就是好幾年。等到顧景舟晚年時,才把這把壺拿出來,由于時間長了,有一些開叉干裂的地方,因為此壺很有紀念意義,顧景舟就用釉水在這些地方進行了點綴,并在壺的一面刻上蘇東坡的話:“書必有神、氣、骨、肉、血,五若缺一,不可成書也”,另一面則刻上王安石的詩句:“看似尋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卻艱辛”這句話的用意很深。 這把壺顧景舟為我們留下了很豐富的文化遺產: 第一,做人要不忘初心,顧景舟十八歲就從事紫砂行業(yè),在三十多歲時,他就把名字從顧景洲改為了顧景舟,他認為,如果紫砂是一艘船,那他現(xiàn)在是為它拉纖的,今后,要為它撐桿搖擼,等他年老的時候,就要為它掌舵,可以說,顧景舟是說到做到了; 第二,做壺要畢智窮工,就像這把提梁壺上所寫,書要有精氣神,壺也一樣,有人曾采訪顧景舟,后來在記載中寫了一段話,說顧景舟把他的每件工具,都做得像藝術品一樣,可想他的作品是什么樣的。在平日里,顧景舟對其徒弟同樣要求。 第三,做文化要包容,就像蘇東坡和王安石,雖然政治上是有分歧的,但在藝術上是相合的。顧景舟晚年時曾把他的紫砂藝術歸納起來,形成了十八講,不論是不是他的徒弟,他都毫不保留地把紫砂文化傳播下去。 回過頭看,我們宜興紫砂幾百年的發(fā)展,不就是無數(shù)勤勞智慧的紫砂藝人與無數(shù)喜歡紫砂藝術的文人將其他藝術與宜興紫砂相互融合,相互促進,從而使宜興紫砂成為中國一項當今優(yōu)秀的民族文化。紫砂壺,已經成為當今中國一個重要的文化符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