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病專方 1.冠心病心絞痛 紅參、生曬參、川芎、丹參、三七。 2.肺間質(zhì)纖維化起病初期膈下逐瘀湯。 3.肺間質(zhì)纖維化激素治療 血府逐瘀湯加蒼術(shù)、肉桂。 4.肺間質(zhì)纖維化般調(diào)治 補中益氣湯合方,后期合紫河車研粉服。 5.特發(fā)性肺動脈高壓癥 當歸四逆湯合桃核承氣湯。 6.呼吸機依賴 補中益氣湯。 7.食道裂孔疝 旋覆代赭湯合枳術(shù)丸。 8.反復口腔潰瘍 補脾胃瀉明火升陽方,緩解期期服腎氣丸。 9.腎衰透析 溫脾湯加味。 10.反復泌尿系感染耐藥 補中益氣湯合附子理中丸。 11.亞急性甲狀腺炎 柴胡桂枝干姜湯。 12.甲狀腺結(jié)節(jié)、乳腺增生 陽和湯加生牡蠣。 13.不孕 血府逐瘀湯與少腹逐瘀湯交替服用。 14.偏頭痛、三叉神經(jīng)痛 用陳上鐸的散偏湯(白芍五錢,川芎-兩,郁李仁一錢,柴胡一錢,白芥子三錢,香附二錢,甘草-錢,白芷五分)最好。川芎最大量可用到90g,因為川芎升散,故有牛膝引氣血下行,白芍酸斂以制衡。解放初北京有一獸醫(yī), 乃軍隊醫(yī)馬者,程硯秋偏頭痛久治不效,此人用蜈蚣100條治愈。 15.抑郁焦慮狀態(tài) 柴胡桂枝干姜湯合酸棗仁湯。 16.強直性脊柱炎 桂枝芍藥知母湯,痛甚合鳥頭湯,鞏固用陽和湯 17.帶狀皰疹急性期 五神湯加玳瑁、羚羊角粉、水牛角片。 18.帶狀皰疹后遺神經(jīng)痛 黃芪赤風湯或補陽還五湯合止痙散。 19.動靜脈病變 四妙勇安湯加毛冬青。 20.組織間紅腫熱痛 五神湯。 21.手術(shù)傷及淋巴管致肢體象皮腫 四妙勇安湯合陽和湯加土鱉蟲。 22.股骨頭壞死 陽和湯加蘇木、自然銅。 23.甲狀腺功能亢進 風引湯。 方藥雜談 1.血府逐瘀湯是通過調(diào)和肝脾來活血的,服后會瀉3日,有的日瀉8次。 2.附子理中丸 吃完附子理中丸,出現(xiàn)低血糖是正?,F(xiàn)象,出現(xiàn)腸鳴音亢進也是正?,F(xiàn)象。因為中焦的郁滯借藥力打開了。 3.涼血地黃湯 痔瘡發(fā)作時,老師曾處李東垣之涼血地黃湯。 4.吳茱萸湯 胃脹、打嗝,若見舌淡而水潤,單用旋覆代赭湯不夠,應(yīng)合吳茱萸湯。 5.補脾胃瀉陰火升陽方 氣虛和濕熱相裹快,可用此方。 東垣的“陰火”更多的指牌氣虛弱,運化不及后產(chǎn)生的濕熱。 6.百合固金湯 可用于未服用抗病藥物的結(jié)核患者,如果已經(jīng)使用抗病藥物,證型會發(fā)生變化,不宜再用此方。 7.桃核承氣湯 不寒也不熱,若欲溫則桂枝加量,若欲清則芒硝加量。治療子宮癌會先用一段, 調(diào)經(jīng)有時也用,因芒硝味咸可以軟堅散結(jié)。芒硝6g,以知為度,應(yīng)日瀉5- 6次都可以,連續(xù)瀉5~ 6天,如果大便次數(shù)未減,逐漸減芒硝量,因為每個人體質(zhì)不同。銀屑病見于太陽經(jīng)部位,且有血瘀征象者可用。 8.治水飲方 體內(nèi)出現(xiàn)積液時,使用攻逐水飲之法如十棗湯、葶藶大棗瀉肺湯、已椒藶黃丸等,都是不得已而為之,應(yīng)中病即止,進一步要用真武湯、理中湯、腎氣丸。 9.龜鹿二仙膠 熬制法,人參、枸杞熬到欲化為止,適應(yīng)證:考慮與遺傳有關(guān)的一些疾病,如運動神經(jīng)元病;慢性的虛損病,如白細胞減少癥、再生障礙性貧血等;一些復雜的難治性疾病,多在“精”的層面,辨證治療一段時間之后,可以使用。 -般秋冬之際服用,時令秋收冬藏,且天涼便于保存。 10.陽和湯 治療股骨頭壞死,加蘇木、自然銅、 三七粉。14 劑之后,疼痛會減輕,不痛就可以了,進展慢了就行了。還用于甲狀腺結(jié)節(jié)、乳腺增生、哮喘。 11.四妙勇安湯 熱毒閉于血脈用此方。 12.五神湯 熱毒在組織間隙,用此方。糖尿病足和脈管炎是中陽不足,熱毒閉在指端局部,先用麻黃附子細辛開閉,再用補中益氣合附子理中合四妙勇安湯或合陽和湯。 13.黃芪赤風湯 有時候也治療白癜風。此方黃芪赤風湯+葛根或蒼術(shù)、羌獨活治療肩周炎, 層次不同。用于病載于皮表,桂芍知母湯用于病在于經(jīng)脈, 14.烏藥散 對于寒熱虛實不明顯者,常用此調(diào)經(jīng)。 出自《醫(yī)宗金鑒.外科心法要訣》,原治療皮膚痤瘡。導師加人雄黃,用來內(nèi)服治療腦部的良惡性腫瘤,大黃:雄黃為30 : 1。 16.三甲散 河南中醫(yī)學院兒科鄭氏用三甲散治療小兒疳積:鱉甲60g.龜板60g, 穿山甲60g:雞內(nèi)金608.銀花1Sg.番瀉葉6g,砂仁10g,研散,服一月。 17.傾倒散與牛黃散 河南中醫(yī)學院,鄭氏有傾倒散,乃牽牛子、大黃二味,每次服用3 ~ 5g,若富人來求治,此藥名叫“牛黃散”,一塊大洋 -小瓶, 蓋劫富濟貧之法。老先生死后,遺體捐獻給學院,然而師生未解剖之,每當上課,先向老先生的遺體鞠躬。(按語:最早見《中藏經(jīng)》) 18.降尿酸方 土茯苓,威靈仙,白僵蠶,鬼箭羽。陽虛合附子理中湯,水飲合苓桂術(shù)甘湯,氣虛血瘀合補陽還五湯或黃芪桂枝五物湯。不需要配合降尿酸西藥。 19. 消尿潛血方 尿里有紅細胞,可用西瓜皮、冬瓜皮、綠豆煮水喝。 20.下肢神經(jīng)損傷足浴方 毛冬青60g,雞血藤30g,桑枝60g。煮水泡腳。下肢血管病足浴方(下肢動脈硬化):毛冬青30g,川芎30g,牛膝30g,加內(nèi)服藥渣,煮后泡腳。 21.三兩三 三兩三古方可以研究-下,是一種配伍思路。 22.川貝花椒梨 有時用川貝,有時用花椒,有時二者都用。此法《肘后》即有記載。 23.二仙湯 葉天士《臨證指南醫(yī)案》里即有此方。治療更年期雌激素下降者效佳,然此方補脾之力太弱,服用-段時間后常合四君子湯。 24.小柴胡湯 和解少陽之力有余,而化濕之力不足,故常合平胃散。 25.參赭培氣湯 此方加利水藥治療心肺功能不全者效佳。 26.鎮(zhèn)肝息風湯 柳寶詒醫(yī)案里即有此方之原型。張錫純用此治療中風,即使諸癥緩解,也要三五日服用劑,防止復發(fā)。 27.人參養(yǎng)榮湯 與十全大補湯思路不同,此方是在補中的基礎(chǔ)上來補氣養(yǎng)血的。 |
|
來自: 石門易卜 > 《名醫(yī)名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