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參加了【詩韻中國】有獎征文活動
剛進入媒體的時候,我作為一名記者,曾經(jīng)采訪過一位德藝雙馨的老藝術家。老人雖然早年經(jīng)受了不公正待遇,但為人隨和、豁達開朗。尤其是他那爽朗的笑聲,無形中減輕了我頗為緊張的心情。 記得我曾經(jīng)問他:“在您坎坷的藝術生涯中,到底是什么支撐著您一路走來呢?”在我的想象中,他一定會回答獻身藝術的激情,或者觀眾的支持等等,可沒想到他略一沉吟,緩緩地說:“左列鐘銘右謗書,人間隨處有乘除”。 看著我有些詫異不解的表情,老人親切地伸手拍拍我的胳膊,“這是當年曾國藩寫下的一句詩。是我的授業(yè)恩師念給我聽的,我就不知不覺記了幾十年。興衰榮辱、喜怒哀樂,都是一是一地的得失,你的心態(tài)你的眼界,才是伴隨一生最珍貴的財富!” 于是,“左列鐘銘右謗書,人間隨處有乘除”這句詩,就深深刻在了我的腦海中,每每回想,總是感慨良多。 大名鼎鼎的晚晴能臣曾國藩,當年為慶賀弟弟曾國荃四十一歲生日,一連寫出了一組十三首詩《沅甫弟四十一初度》來慶賀。而其中的第十首,就是“左列鐘銘右謗書,人間隨處有乘除。低頭一拜屠羊說,萬事浮云過太虛。” 之所以當時已經(jīng)貴為兩江總督的曾國藩,會如此大費周章地為弟弟表示慶賀,是因為就在這一年,公元1864年,曾國荃率領湘軍主力攻陷了天京城,鑄就了個人軍事生涯最輝煌的戰(zhàn)績??删驮诘却①p賜嘉獎時,曾國荃本人也因為屠城斂財?shù)谋┬?、被太平軍余部沖出包圍圈的失誤,正遭受群臣的彈劾攻擊。因此,曾國藩的這首詩,也含有勸告誡勉弟弟的深意。 “左列鐘銘右謗書”,指的是,在功成名就之后,盡管你會面對來自朝廷的嘉獎,但也千萬不要忘記,在嘉獎的同時還會有詆毀污蔑甚至謾罵。 “人間隨處有乘除”,人的一生中,所謂榮辱禍福、進退得失,其實都沒有定數(shù),也不會永久不變,就像天平一樣,這頭高了那頭低,所以實在沒有必要想不開。 “低頭一拜屠羊說”,這里借用了一個典故。如果能像戰(zhàn)國時期的屠羊說那樣,平淡地對待名利得失,大度地做到功成身退,才能安保一生的平穩(wěn)安康。 “萬事浮云過太虛”,作為結(jié)尾。就是一旦達到了屠羊說的人生境界,就能超凡脫俗。那時你才會看清,功過得失都宛如天上的一片浮云。 據(jù)史料記載,曾國荃生日后不久,曾國藩為了免除“功高震主”、兵權在握給自己及湘軍帶來的威脅,向朝廷上書,請求免去自己和弟弟的職務并遣散大批湘軍。 我們都知道,史書中的曾國藩,以談立德立人立功,談做人隱忍為后人所熟知。而這句“左“列鐘銘右謗書,人間隨處有乘除”,就是他對自己弱點乃至人性弱點反思的佐證。 行書欣賞:《沅甫弟四十一初度》 曾國藩年輕的時候酷愛下圍棋,經(jīng)常一下就是大半天!為此他深深自責,還多次在日記中譴責自己的虛度光陰的“惡行”。后來,他為了改正舊習慣,就養(yǎng)成了每晚做“功過格”的新習慣。他用毛筆把一張紙劃成兩個部分,左邊記錄一天做的好事和好想法,右邊記錄一天的惡行惡念。長此以往,靠著這樣接近苛刻的態(tài)度,他最終培養(yǎng)出了隱忍自律的個人品牌。 在曾國藩第一次出山就任團練大臣訓練湘軍實際,這位從未帶過兵的清高文官,實際上并不懂人情世故也不善于統(tǒng)籌協(xié)調(diào)。為此,他和地方官員與帶兵將領之間累積了諸多矛盾,甚至還差點兒被嘩變的士兵毆打!但是,就在他因為戰(zhàn)敗被皇帝免職回家賦閑的一年多中,他得以痛定思痛,反思自己個性中的短板。 等到第二次臨危受命出山執(zhí)掌湘軍,以往木訥固執(zhí)的曾國藩給人以煥然一新的感覺。他積極地斡旋各方力量,放低姿態(tài)招納提拔人才,甚至主動把功勞讓給友軍,這才換來了后來的“底定東南”,成為晚晴的“中流砥柱”。 因此,能夠看透自身的人性弱點,并且勇敢改正的,才是智者、勇者! 所謂失去和得到,其實反倒需要我們細細琢磨,之后必有一番意境。說來頗為玄妙的是,人總是在失去的時候得到,在得到的時候失去。難道不是嗎?當我們拼命想要得到夢寐以求的東西時,正在不知不覺地失去另一些珍貴的東西。就像鄭智化那首歌中唱的,“當我得到了一切卻失去了自己”。這需要每一個人認真審視,仔細反思。 左列鐘銘右謗書,人間隨處有乘除。在你取得寸尺之功之時,千萬不要放松警惕!因為事物總有兩面性,福禍相依,一定不能忘乎所以!當你志得意滿之際,也正是危機四伏危險逼近之時! 沒有誰能夠隨隨便便成功,成功靠的,有可能是機遇,但更多靠的是自己的努力改變,靠的是自己平和的心態(tài),靠的是清醒的自我認知和成熟穩(wěn)重! 列鐘銘右謗書,人間隨處有乘除,這句詩就像一面鏡子,時刻修正我的言行,督促規(guī)范我的心態(tài)。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