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以為自從去年在朋友圈里刷屏的“座霸男”事件后,多少會給那些無賴犯渾的人一些警示: 社會可不會一直慣著這些張牙舞爪的巨嬰。 然而,昨天在微博熱搜上看到氣哭女乘務員的視頻,才又一次讓人意識到:不要臉的人壓根沒有道德規(guī)范能約束的了。 曝光這段視頻的,是同車上的乘客。 就在3日G521北京西開往漢口的高鐵上,一名女乘客因為嫌煩拒絕查票,還推搡了女乘務員。 在這段視頻中,基本還原了整個沖突過程。 不光言辭激烈,還推推搡搡。 被她拽住的乘務員,因為慣性往后一躲,就摔倒了地上。 沒想到,這反倒讓女乘客更有理了,扯著嗓門大罵乘務員在碰瓷兒。 然后她朋友走過來,她就更有底氣了,哪怕被質問“你沒推我嘛?”也毫不客氣地抓住乘務員的衣領,以訓斥的口氣說了好幾遍“我打你怎么了?” 還真把自己當上帝了嗎... 打你怎么了?? 光是看到視頻,扒叔已經恨的牙癢癢。 這時候,跟她同行的朋友家孩子都看不下去了,對那個乘客大喊: “阿姨,誰都這樣的啊。每個人都要檢票啊,每個火車也都要檢票啊。” 連孩子都懂得的道理,40多歲的老阿姨卻要無理攪三分。甚至把推倒乘務員的行為都能顛倒黑白。 就在孩子喊完這幾句話之后,她直接把氣灑到了孩子身上,沖他喊了一句“坐著!”,還是“閉嘴!”的,又說“大人的事小孩別插嘴。” 大人?有些人還真配不上這兩個字。 說完又轉過頭來,狠狠地瞪了乘務員一眼。 在這個過程中,乘務員一直耐心,語氣平和。 不管是面對跟她發(fā)生沖突的乘客還是乘客的朋友,都是在一遍遍的解釋,但這依然換不來理解。 旁邊同行的朋友都勸她,她還依依不饒。 叫來了別的車廂乘務員之后,又囂張地要叫“機長”。 您坐的是高鐵,又哪來的機長呢?一副市長來了也鎮(zhèn)不住她的姿態(tài),嗷嗷大叫“我要投訴” 投訴乘務員碰瓷。 什么是碰瓷?敲詐勒索是碰瓷。 乘務員被推倒之后,站起來什么也沒說,她反倒質問“一個乘務員憑什么摔倒?態(tài)度太差了!” 乘務員想辯解,也被這乘客毫無道理的連連質問,逼退了。 在視頻的最后幾秒,乘務員終于忍不住趴在座椅靠背上,哭了。 從側臉完全看得出,這位乘務員年齡也不大。二十出頭的樣子,能被乘客欺負到哭,想必她也忍了很久。 同樣是假期,乘客在出去玩的路上,乘務員卻在崗位上工作。 被不配合檢查的乘客推倒,又被罵碰瓷。 難道乘務員摔倒就是工作失職嗎? 現(xiàn)在座霸不光會無理攪三分,還學會了道德綁架。 無獨有偶。 4月21日,京廣高鐵赤壁北站。 因為強降雨造成設備故障,高鐵被迫大面積晚點。 G533列車長直接被乘客逼哭了。 “你干這個崗位,你就必須解決” 列車因為不可抗力因素停運,乘客找列車長撒氣,還說出“你干這個崗位,你就要解決”這種無知的話,透過屏幕都能感受到當下列車長的痛苦和無奈。 哪怕是苦口婆心地告訴乘客“我是給你們服務的,列車因為降雨出現(xiàn)故障,我能怎么辦?”也得不到乘客的諒解。 一群所謂的大人,男的女的,老的少的,集體聲討兩個無辜的列車服務人員,甚至把她逼到了極點。 視頻到這里戛然而止,后面事情如何解決的,我們不知道。 但我們知道的是,這樣的人比座霸更無恥,更令人無奈。 他們倒是買了票,但壓根沒把服務行業(yè)的人,當人看。 就像有網友在網上分享了一個前段時間,他去醫(yī)院看病的真實故事。 他高燒不退去看醫(yī)生,當時醫(yī)生因為突然來了急診的車禍需要手術的病人,就從門診離開了一會兒。 就在這30多分鐘里面,他看到了人性最丑陋的一面。 先是有老人罵那個患者早不出車禍晚不出車禍,偏偏這時候出車禍。 接著又有20多歲的小姑娘,盛氣凌人:老子沒吃飯就來看病,你們就這個態(tài)度? 護士企圖辯解:醫(yī)生沒吃飯在搶救病人呢。那女的幾乎脫口而出:你們吃什么飯? 似乎在她的觀念里,醫(yī)生就不配吃飯。 甚至威脅護士:我要今天死在這里了,你們能負責嗎? 后來,醫(yī)生從急救室出來看病,患者依然罵罵咧咧。而她也不過是普通的感冒而已。 乘務員是人,醫(yī)生也是人。 她們摔倒不是失職,喝水更不是沒有職業(yè)道德。 當不少人控訴,為什么當今社會越來越沒有人情味,越來越冷漠的時候,恐怕這就是問題的源頭。 誰也不想自己的好心被狗吃了。 服務的耐心,也不是給有些人撒潑的資本。 據(jù)說,今天乘務員已經跟拒查票的女子和解。 或許,在很多人看來這并不是一個解氣的結果,認為一次次的縱容換來的只是肆無忌憚的猖狂。 但好的是,我在評論區(qū)里看到的全是溫暖的聲音。 所有人都在支持乘務員。 面對惡人,大多數(shù)人都只能無可奈何,但千萬別因此放棄做個好人。 就像被氣哭的乘務員,在我看來她在最后一刻哭了,不是憤怒,是委屈。 是她聽到了在女乘客大罵她態(tài)度不好的時候,旁邊一群聲音在說:她態(tài)度很好。 惡語相向確實可以讓我們時刻撐起盔甲,永不屈服。 但最會讓人繳械投降的不是威脅,也不是怒罵,而是將心比心的理解。 不管是為乘務員出頭的孩子,還是最后替乘務員說話的全車上的乘客。 是他們的正義讓乘務員選擇接受和解。大多數(shù)人的美好善良,讓她愿意卸下仇恨。 當然,也別擔心惡人沒有因此受到懲罰。 因為我敢肯定,這種幸福和美好,他們一輩子都無法感受。 這里這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