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個世紀上半葉,日本派出情報人員以探險和學(xué)者的名義,拍攝大量各地的人文地理照片,于1924年9月至1944年由日本人設(shè)立的“滿蒙印畫協(xié)會”按月出版成《亞東印畫輯》,共15輯,每輯若干回合,每月為一回選取10張照片,出版完成累計2000多張。本篇照片均來自福建省福州地區(qū)。
55回第3張(1929年2月出版),生活在水上的疍(蛋)族人家,他們以舟為屋,生活在江海之上,因船形似蛋,因此被稱為蛋族。
55回第8張(1929年2月出版),福州碼頭
56回第1張(1929年3月出版),福州女子
56回第2張(1929年3月出版),福州郊外的風(fēng)光
56回第3張(1929年3月出版),鼓山道
56回第4張(1929年3月出版),福州公共墓地。
56回第5張(1929年3月出版),通過閩江和運河,將山區(qū)出產(chǎn)的毛竹,以竹筏的方式運輸?shù)侥康牡?/p>
56回第6張(1929年3月出版),鼓山上的涌泉寺,始建于唐,原名華嚴寺,后明朝時期復(fù)建改名為涌泉寺
56回第7張(1929年3月出版),閩江上的萬壽橋(今名解放大橋),宋朝郡守王祖道始建浮橋,元時(1303年)萬壽寺頭陀王法助開建石橋,距今700余年。
56回第8張(1929年3月出版),提著木桶走在村間石板路上的婦女。
56回第9張(1929年3月出版),江中小島
56回第10張(1929年3月出版),福州鳥瞰
57回第4張(1929年4月出版),福州郊外前嶺山公共墓地。
57回第5張(1929年4月出版),福州南郊野外
57回第6張(1929年4月出版),閩江上的蛋族人家
57回第7張(1929年4月出版),水上人家飼養(yǎng)家鴨的蓬箱,不同與陸地,鴨子在江中吃食后,晚上便回籠此箱。
57回第8張(1929年4月出版),在菜地里種菜澆水的婦女。
57回第9張(1929年4月出版),位于屏山上的鎮(zhèn)海樓,明朝洪武4年(1371年)始建,到1970被拆,六百年間九建九毀,畫面中的鎮(zhèn)海樓是光緒18年(1892年)重建,后于1933年毀于火災(zāi)。
57回第10張(1929年4月出版),閩江風(fēng)光
178回第1張(1939年5月出版),遠瞰福州,此處應(yīng)該是南臺島上,對面是福州北城
178回第2張(1939年5月出版),倉山上的外國領(lǐng)事館。
178回第3張(1939年5月出版),福州碼頭一角。
178回第4張(1939年5月出版)。于山上的白塔,由五代十國時期的閩國之君王審知在公元904年所建,后明嘉靖年間被火所毀,1548年重建。
178回第5張(1939年5月出版),福州蒼霞洲一帶
178回第6張(1939年5月出版),西湖公園的門樓。
178回第7張(1939年5月出版),鼓山上的寺觀,應(yīng)是涌泉寺
178回第8張(1939年5月出版),南臺島蒼前山南麓的倭寇臺,明朝為防范倭寇進犯,在江海沿岸修建了烽火瞭望臺
178回第9張(1939年5月出版),洪山橋,明朝時期始建,后清朝移址改建
178回第10張(1939年5月出版),岸邊的芭蕉林
198回第1張(1941年1月出版),漁村曙光。
198回第2張(1941年1月出版),閩江上的碼頭
198回第3張(1941年1月出版),福州西湖上的古亭臺
198回第4張(1941年1月出版),九仙山(即于山)上的九仙觀
198回第5張(1941年1月出版),鼓山的山門
198回第6張(1941年1月出版),兩位轎夫抬著竹椅轎
198回第7張(1941年1月出版),綢緞行外面的婦女,手持木棍,等著幫人挑物。
198回第8張(1941年1月出版),專為水上人家服務(wù)的郵差船。
198回第9張(1941年1月出版),一艘運輸船
98回第10張(1941年1月出版),戶外竹林
199回第5張(1941年2月出版),閩江的水鄉(xiāng)風(fēng)情
199回第6張(1941年2月出版),閩江上的渡船
199回第8張(1941年2月出版),洪山橋上,一位婦女挑著擔(dān)子
199回第9張(1941年2月出版),萬壽橋景
199回第10張(1941年2月出版),馬尾附近的江面
219回第1張(1942年10月出版),水上人家停泊處
219回第2張(1942年10月出版),閩江風(fēng)光
219回第3張(1942年10月出版),街頭一景。
219回第4張(1942年10月出版),閩江岸灘
219回第6張(1942年10月出版),竹子制成的幼兒黃包車
219回第7張(1942年10月出版),江岸民居
219回第8張(1942年10月出版),閩江
219回第9張(1942年10月出版)。三把刀的頭飾。
219回第10張(1942年10月出版),早晨的閩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