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人們喜歡讀書的人不多,據(jù)說中國人一年平均下來不足一本書,倒是進餐館或逛大超市的次數(shù)多, 不過我以為不讀書也是有緣由的,為什么這樣講呢?人們總是喜歡干他喜歡的事,硬著頭皮去讀書,要不裝裝樣子,要不躲來躲去,對書敬而遠之。餓了吃飯,冷了加衣與買房一樣是剛需。即便有吃有穿有住,進了小康社會,人也許還是改不了他的天性。 書是精神需求,與物質需求是兩回事。人不讀書,大多是沒有對書的需求,或對某種類的書有需求,但圖書市場或書店又沒此類書出售, 一個人不讀書,大多內心平靜,似乎有點“知足常樂”的味道;比如就吃飯穿衣生孩子當?shù)?,或張家長李家短侃大山。有時閑得慌沒有啥干的,如電視不好看,打麻將手氣不好,上網(wǎng)玩手機又沒愛好,或手機不是蘋果小米華為4G什么的,也許會被倒逼進書店。 有些書還是賣錢有銷路,那就是希奇古怪,引人眼球或爆力兇殺,等等。有的人忙的是做生意經商找錢,在市場經濟環(huán)境下,還讀那撈剎子書干啥喲。 窮人讀書立志,社會環(huán)境要逼他改變自己。打打殺殺風險大,他就得另尋武器,也許會去找相關書讀。生活或工作中遇到了難以解決的矛盾,也許會找相關的書讀。這些人大多是將書當成武器來使用的。 “知識就是力量”,有知識的書可作武器用,但有人將書當成文化,修養(yǎng)身心;也有人將書當成消遣,只有極少數(shù)人才將書當武器,才是剛性需求。 話說回來,如今市場上的書,有多少可當真武器用的?我想,這連作者都不敢下斷語吧。大多是些心靈雞湯,沒有實際效用,倒成了有效的洗發(fā)液了。那些花花草草的東西可做武器嗎?對有的人來講,即便有作武器用的書,對他來講“真的又適用嗎?” 其實,適用的可作武器的書,中國大地從古到今都有,如伏羲畫“八卦”,文王作<<周易>>,幾千年前中國就不缺有武器功用的書。但后輩們不是看不懂就是懶得看,倒成了世上的絕學。后來文化發(fā)展,距古人文化越來越遠,這不得不使人格退化。你沒了武器,成了手無寸鐵的主,又何談白手起家呢? 如今的書內容豐富,并不是一家獨唱天下,市場競爭十分激烈,大書市大書場也是有的。但是真正的書場在社會里,也更在人們心中。只有人們認識到書對自己有意義有價值時,才會主動讀書。也只有將書當武器的人,才有可能如饑似渴地尋書讀書,甚至是爆炸似的讀書。 對人來講,一,市場上沒有他們認為有價值的書;二,缺乏對書的功能認識,三,或是個迷漫的無所事事的人。 對書來講,一,質量不高起不到解惑作用;二,作家脫離地氣,閑門造車;三,作家思想水平低,或名氣能量不夠,影響力失缺。 對時代來講,還處于經濟發(fā)展階段,主體人流的價值取向在經濟不在文化。經濟勢力越強,人們越會失去對書的需求。 值得注意的是:圖書的武器功能,是圖書存在的最佳理由。無論是歷史書籍或現(xiàn)實書籍,都離不開武器這一功能,只有書即武器或武器即書,此書才可成為永存的經典。具備了武器功能的書,無論是現(xiàn)代或過去,都將留傳于人間。失去武器功能的書,必受歷史淘汰,灰飛煙滅。 雖然很多有成就的人士都沒有受過很多教育,但并不等于不用功讀書,就一定可以成功。你學到的知識,就是你擁有的武器;人,可以白手起家,但不可以手無寸鐵。 請作家們想想,你寫的那些書,可以當武器用嗎?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