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很久以前讀過這首詩 “至今思項羽”出自宋代素有“千古第一才女”之稱的婉約詞派代表李清照的一首五言絕句:《夏日絕句》 生當作人杰,死亦為鬼雄。 至今思項羽,不肯過江東。 (二)記憶里依稀記得 記憶里依稀記得高中課本里那篇古文《垓下之圍》(司馬遷《史記》 ),隱約記得西楚霸王項羽、霸王別姬,無顏見江東父老、楚河漢界、楚漢相爭、自刎烏江……印象比較深刻的是李清照的這首五言絕句的其中兩句:“生當作人杰,死亦為鬼雄”。(三)品讀漣漪近日,仔細聆聽了康震老師講授的《唐宋詩詞的風骨氣韻》之《夏日絕句》,激起了重溫、品讀、探究這首五言絕句的欲望。(四)《夏日絕句》字字珠璣它是一首謳歌英雄的壯麗詩篇:激情高昂、正氣凜然,令人肅然起敬。它包含了三個歷史典故:“人杰”,即人中的豪杰。是指漢高祖稱贊的開國功臣張良、蕭何和韓信?!肮硇邸保垂碇械挠⑿?。原自屈原《國殤》?!绊椨稹?,西楚霸王、霸王別姬、自刎烏江等。要讀懂《夏日絕句》,就要聽懂康老師在授課時反問的:作為一個弱女子,為什么能夠寫出這樣豪邁情懷的英雄詩篇。此外還要深入了解楚漢相爭的歷史、李清照的父母和丈夫等等。(五)《夏日絕句》引發(fā)的思考1.為什么“不肯過江東”?項羽被劉邦圍困烏江邊,又有烏江亭長擺船等候渡江。項羽為什么選擇“自刎烏江?不是說“留得青山在,不怕沒柴燒”嗎?既然都可以“破釜沉舟,百二秦關終歸楚?!睘槭裁床荒芟裨酵豕篡`一樣“臥薪嘗膽,三千越甲可吞吳”呢?2.為什么與杜牧詩意相反? 在宋代李清照之前的三百多年前,晚唐詩人杜牧也寫過項羽自刎烏江的但與《夏日絕句》大相徑庭的詩篇: 《題烏江亭》 唐·杜牧 勝敗兵家事不期,包羞忍恥是男兒。 江東子弟多才俊,卷土重來未可知。 繼杜牧近二百年后,北宋詩人、思想家、改革家王安石路過烏江亭,欣賞了杜牧此詩后,也賦詩一首: 《疊題烏江亭》 北宋·王安石 百戰(zhàn)疲勞壯士哀,中原一敗勢難回。 江東子弟今雖在,肯與君王卷土來? 這兩首“大男人”的詩篇,流露出來的是惋惜和假設,弱女子李清照的《夏日絕句》彰顯的是贊美和肯定,彰顯的是作者對英雄的崇敬之情。 3.為什么康老師說的與網言不同?康老師在講課時說:身為南京市(現)知府的趙明誠(李清照丈夫)不思平叛,臨陣脫逃,深夜悄悄地用繩子縋城逃跑,“當時李清照是不是在城中?”而網絡上有關《夏日絕句》的寫作背景時,都說,李清照與夫君南逃至烏江邊時,想起項羽烏江自刎,看看身邊臨陣脫逃、茍且偷生的丈夫深感羞愧難當,隨口吟就了這首千古不朽詩篇。顯然,李清照是隨夫君逃串的。4.為什么有學者引伸為“死要面子”呢? 因為無顏見江東父老,所以“不肯過江東”,被一些學者作為死要面子的典型代表。 國人講究面子不假,但是,項羽兵敗劉邦,無顏見江東父老,是慚愧而不是羞愧,是大智大勇的擔當,是寧為玉碎、不為瓦全的英雄氣概。相比之下,李清照丈夫聽到《夏日絕句》后羞愧難當,不久抱憾身亡。 顯然,僅僅把無顏見江東父老說成是簡單的面子問題,簡直就是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罷了。 【今日楊言】073——874【音樂】《江城子》【圖片】《岸邊》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