郴州,位于湖南省東南部,總面積1.94萬平方公里。自古以來為中原通往華南沿海的“咽喉”,是湖南對接粵港澳的“南大門”。“郴”字獨屬郴州,最早見于秦朝,為篆體“郴”,由林、邑二字合成,意謂“林中之城”。郴州有“林中之城,創(chuàng)享之都”的美譽,下轄北湖區(qū)、蘇仙區(qū)、桂陽縣、宜章縣、永興縣、嘉禾縣、臨武縣、汝城縣、桂東縣、安仁縣、資興市等11個縣(市、區(qū))。 北湖區(qū),位于郴州市中部,南嶺中段騎田嶺北麓,湘江支流耒水上游,是郴州市的政治、經(jīng)濟、文化中心,是具有2200多年歷史。北湖區(qū)被譽為“石墨之鄉(xiāng)”,魯塘無定型石墨礦儲量占全國的一半以上。著名景點有:北湖公園、龍女溫泉、萬華巖、義帝陵、仰天湖等。 蘇仙區(qū),總面積1342.27平方公里,以“天下第十八福地— 蘇仙嶺風(fēng)景區(qū)”冠名。蘇仙區(qū)是沿海進入內(nèi)陸的要塞,有“湘南門戶”之稱。著名景點有:蘇仙嶺、王仙嶺、飛天山、五蓋山、天堂溫泉、愛蓮湖等。2018年5月,入圍2018中國最美縣域榜單。 桂陽縣,位于郴州市西部,南嶺北麓,湘江支流的舂陵江中上流,面積2973平方公里。東晉建武元年(317)始置桂陽縣。造紙術(shù)發(fā)明者蔡倫是東漢桂陽郡耒陽人。桂陽資源豐富,桂陽礦帶隱晶質(zhì)石墨儲量居全球之首。是全省第一、全國第二的煙葉生產(chǎn)基地縣。著名景點有:陽山古民居、舂陵江風(fēng)景區(qū)、龍?zhí)稌汗手返取?/p> 宜章縣,總面積2117.8平方公里,古稱義章,建縣于公元617年。976年為避宋太宗趙光義諱,改稱宜章。著名景點有:莽山國家森林公園、八角寨、騎田嶺等。 嘉禾縣,地處于郴州市西南部,面積699平方公里。古稱“禾倉堡”;禾倉,即谷倉,是天下糧倉。1639年始置嘉禾縣,縣治設(shè)禾倉堡。地形為東、南、西三面高,自南向北漸低,形成“兩山、兩水、兩盆地”的地貌特點,素稱“兩分耕地六分山,分半道路加村莊,其余半分是水面”。著名景點有:九老峰、普濟寺、珠泉涌月、仙人擺渡等。 臨武縣,地處湖南省最南部,總面積1383平方公里,是湘南置縣歷史最悠久縣之一,戰(zhàn)國時期設(shè)臨武邑,漢高祖五年(公元前202年)建縣。臨武礦產(chǎn)資源豐富,錫儲量居全國第四位、全省第一位,有“小有色之鄉(xiāng)”、“煤炭之鄉(xiāng)”的美稱 。著名景點有:臨武三十六灣、秀巖風(fēng)月園、金仙寨旅游區(qū)等。 桂東縣,位于湖南東南部,總面積1500平方公里。南宋嘉定四年自桂陽縣東部置縣,因而得名。桂東縣森林覆蓋率達82%,排全省第一,是 “中國最佳生態(tài)旅游示范縣”。著名景點有:桂東植物園、桂東八面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qū)。 汝城縣,位于郴州市東南部,地處湘、粵、贛三省交界處,總面積為2400.71平方公里。春秋戰(zhàn)國時期,為楚南邊境地,設(shè)汝邑。東晉穆帝升平二年置汝城縣。汝城縣位于湘、粵、贛三省交界處的南嶺山脈中段與羅霄山脈南端交接部,有“雞鳴三省,水注三江(湘江、珠江、贛江)”之美稱。 安仁縣,位于郴州最北端,東界茶陵縣、炎陵縣,南鄰資興、永興,西連衡陽、耒陽,北接衡東縣、攸縣,素有“八縣通衢”之稱。礦產(chǎn)資源豐富,其中紅柱石礦占全國的四分之一,為江南之最。紅柱石是制造火花塞里的耐火材料和瓷器的原料。境內(nèi)有大石風(fēng)景區(qū)、大源風(fēng)景區(qū)、熊峰庵等景點。 永興縣,別名“中國銀都”,總面積為1979.4平方公里。永興是著名的“冶煉之鄉(xiāng)”,2002年被世界白銀協(xié)會和中國有色金屬協(xié)會命名為“中國銀都”。是唯一經(jīng)中國人民銀行總行批準的允許自行銷售“三廢”回收金銀產(chǎn)品的縣。著名景點有:悅來溫泉、黃克誠故居、中國銀樓、板梁古村等。 資興市,總面積2746.79平方公里,因唐代舊縣治位于資興江畔(今東江湖)而得名,是郴商的發(fā)源地之一。風(fēng)景名勝主要有東江湖、壽佛寺、回龍山等。特產(chǎn)主要有楊梅、東江魚、狗腦貢茶等。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