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齊麗娟 當寶寶出生之后,許多人初為父母的人心里所期盼的,應當就是孩子第一聲“爸爸”“媽媽”了。因此,在孩子逐漸長大的期間,爸爸媽媽都會想很多的辦法來帶著孩子開口學著說話。然而,每個孩子能夠學會說話的時間都是不太相同的,有的寶寶很快就能叫出“爸爸媽媽”,有的寶寶卻要到一兩歲才會開口說話。而如今網(wǎng)上就有這樣一則案例告訴我們,小寶寶很晚才會開口講話,不一定是天生的,也有可能是因為父母的“愛”!
在今年,有一個家庭的小寶寶都已經(jīng)接近三歲了,但是卻依舊難以說出一句話。不管爸爸媽媽怎么教怎么引導,他都依舊說不出話。這讓他的爸爸媽媽非常焦急,因為小寶寶馬上就面臨著幼兒園要開學了,他卻僅僅只能用手比劃或是簡單地說出“啊啊呀呀”之類的話??墒?,和他們家寶寶一樣大的孩子不但是能夠清晰地吐出字的,還可以輕松地說出一些短語背一些古詩文章。 在反復斟酌下,爸爸媽媽還是把寶寶帶到了醫(yī)院進行檢查。然而醫(yī)生全面地檢查得出的結論可是讓爸爸媽媽吃了一驚——寶寶之所以到現(xiàn)在還不會說話,是因為他們家給孩子吃的東西太精細。而這讓寶寶的媽媽很不能想通,自己給寶寶精心做好的飯菜食物,為什么會對他張口說話產(chǎn)生影響呢? 原來,在這個小寶寶斷奶開始吃起了輔助食物的期間,爸爸媽媽為了使寶寶食用食物更加方便,都是挑選那些軟軟的食物給孩子吃。并且家里的老人也特別地珍視自己的小寶貝,生怕孩子嚼不爛東西引起消化不良等不好的癥狀,連青菜都要搗成泥狀再給孩子吃。這樣一久,孩子也就自然而然地培養(yǎng)起了不吃硬食,只吃軟食或是流食的習慣。在平常里就算是水果,也只挑香蕉一類能搗成泥狀的才吃。 家里的人也拿他沒有辦法,給他吃硬硬的食物他又不肯吃。因此媽媽奶奶只能給他做那些軟綿綿的食物,比如軟軟糯糯的飯、米糊奶粉,或是豆腐、魚肉、燉蛋,而像青花菜、胡蘿卜這樣一塊一塊需要細嚼慢咽的粗纖維食物,小寶寶不會進食的。蜘蛛池系統(tǒng)
而正是由于小寶寶這樣的吃飯方式,和媽媽及家里的老人對孩子的“愛”,造成了他現(xiàn)在難以順利講話的局面,因為這位小寶寶的食物都是軟軟糯糯不需要咀嚼的,所以他的臉部和口腔的肌肉一直都沒能得到應得的鍛煉,所以會產(chǎn)生無力等癥狀,而這些癥狀也就影響到他是否能順利說話了。 在給寶寶喂食的時候,爸爸媽媽一定要記得循序漸進地給寶寶吃從軟到硬的食物,不可拖延過久。 |
|
來自: 昵稱60998503 > 《母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