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啊,這一輩子都不容易,沒有好的家世背景,就靠自己努力去打拚,雖然辛苦多過收穫,但自己動手,豐衣足食。沒有人可依可靠,就靠自己頂天立地,雖然負累多過舒適,但依靠自己,幸福知足。沒有人能扶能幫,就靠自去去周旋,雖然失敗多於成功,但堅強自己,站直不倒。 人生路上坎坷多, 總有些坎自己去邁過, 摔倒了,自己爬起來, 因為沒人扶,自己要站直, 給世人一個堅強的背影。 總有些事自己過去, 迷茫了,自己去釋懷, 因為沒人替,自己要堅強, 給自己一個完美的交待, 靠自己,才過得踏實, 強自己,才站得很穩(wěn)。 人人都很忙,誰人顧及你喜憂。 自己的路,自己走, 自己的苦,自己嘗。 依賴別人,惹人笑話, 放任自己,渺小卑微。 再苦再累也不放棄,, 因為上有老下有小, 再痛也不叫痛, 因為背負很多責任。 做人,越挫越勇,才不會輸, 做人,能屈能伸,活得不慫。 相信自己,肯定自己, 求人不如求自己, 沒人靠的時候,自己是依靠, 沒錢自己賺,沒樂自己找, 靠自己,活得有底氣, 走得更從容。 沒人扶的時候,自己要站直, 自己站起來,自己撐下去, 站直了,嬴得會更多, 笑得會更美。 人人都渴望能遇見貴人,渴望貴人給自己帶來機遇,渴望能有人在自己困難的時候扶自己一把。 不難理解這種想法,因為有了貴人加持,自己的人生道路,自然要容易、順遂的多。但是不得不說,這種想法,真的不現(xiàn)實。 第一,貴人真的不多,也很難遇到。第二,貴人不是天天有。第三,貴人是存在的,但是不一定會幫你。 基於以上三點,我們能得到一個結(jié)論,就是人在絕大多數(shù)的時候,都是處於沒有貴人來幫你的狀態(tài)。 其實那些渴望遇見「貴人」的人,並不是希望具體遇上某個人。 而是希望自己的人生有來自外界力量的推動,在外界力量的幫助下,讓他們獲得更多的好處。 不得不說,這是一種典型的「巨嬰思維」,即便在成人後也想依賴他人,不停的需要別人的説明。而一旦他們沒有獲得別人的幫助,他們就會感歎自己運氣不好,沒有機會遇到貴人。 有一隻小蝸牛也感歎自己的運氣不好,它很不理解為什麼自己生下來就背著重重的殼。 於是去問蝸牛媽媽,蝸牛媽媽告訴他,殼雖然重,但是我們要靠它保護我們的身體啊。 小蝸牛還是不理解,問媽媽:」為什麼毛毛蟲和蚯蚓都沒有重重的殼?!?/p> 蝸牛媽媽告訴它:」因為毛毛蟲會變成蝴蝶,天空是她的保護傘,而蚯蚓,有大地保護它。「 小蝸牛一下子就急了,問媽媽為什麼天空和大地都不保護它們。蝸牛媽媽告訴小蝸牛,我們不靠天,也不靠地,我們靠自己。 其實,我們大多數(shù)人都像蝸牛一般,身上背著著殼,負重前行,也沒有來自外界的幫助。 可是,那堅硬的殼,就是保護我們自己、幫助我們生存的最佳的方式,但往往很多人沒有意識到。 越是在沒有外界力量的幫助下,我們越是要自己幫助自己。 社會很殘酷,你哭天喊地的要人幫助的時候,大家不會可憐你,認為你是個嗷嗷待哺的孩子。反而會引來別人的嘲笑,笑你太不成熟,笑你根本不懂社會的規(guī)則。 社會的規(guī)則是很微妙的,你要求別人幫助你的時候,別人還想你來幫助他。但是 , 一個自己都站不穩(wěn)的人,有什麼能力去幫助別人,又有什麼資格來換取別人的幫助呢? 社會上真的沒擁有那麼多的慈善家,為一個毫不相干的人奉獻出價值和精力。社會上有的只是對等的價值交換,你能給我多少,我便能給還你幾分。 在這種情況下,你的出路只有一條,那就是去拼,去闖。拼出自己的一片天,闖出自己的一片立足之地。到了那時,你自然不再幻想貴人出現(xiàn),不再奢求貴人提攜。 你已經(jīng)成為了一個強大的人! 永遠要記住,沒有人幫你,才是常態(tài)。沒有人幫你的時候,自己要站的穩(wěn)一點!畢竟你才是你自己最大的靠山!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