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嘯敏 那天關(guān)于六親不認步伐的文章后,有朋友在微信中留言: 大人只知道問孩子的成績怎么樣,從來不關(guān)心孩子讀書苦不苦! 說這句話的,當然是孩子。 言外之意,讀書當然苦! 讀書苦嗎? 于現(xiàn)在的孩子而言,可能。 但老奉從來不覺得。 《舌尖上的中國》雖然屬于美食節(jié)目,但讓老奉記憶最深刻的一句話卻是與讀書有關(guān)。 就是毛坦中學陪讀那一集。 有個孩子的母親陪讀過程中要想盡辦法讓孩子吃好。 孩子吃好后,還要陪著孩子做作業(yè)。 孩子問:媽媽,你們那時讀書苦不苦? 孩子母親回答:傻孩子,我們那時有書讀就是享福呢,哪里還有機會埋怨讀書苦? 看著孩子母親淡淡的笑容,有一種似曾相識的感覺。 有兩點。 第一,這位母親與老奉同齡。 第二,那份淡淡的笑容沒有走假。 多年前,能夠有一份書讀,的確是一種幸福。 那時沒有國家扶貧,那時沒有一個不能少,那時沒有義務(wù)教育免學費和雜費,那時沒有現(xiàn)在的生活條件,那時沒有全民皆商。 那時,有的是貧窮,有的是農(nóng)活,有的是重體力活,有的是兄弟姐妹。 所以,家里那么多小孩,誰能夠背上書包,還真的是個選擇題。 而且,多是單項選擇。 每天,能夠背著書包進學堂,而少了一些勞役之苦,確實已經(jīng)是一種幸福。盡管,這種勞役之苦在放學后仍然要承受,仍然要完成。 那時沒有九年義務(wù)教育,那時也沒有普及高中教育,那時更沒有大學擴招。 所以,小學畢業(yè)要考初中,初中畢業(yè)要考中專和高中,高中畢業(yè)要考大學。甚至在考大學之前還要弄個篩選,篩不上的,盡管你讀了三年高中還是沒有資格走進高考考場! 這一系列路徑走來,無非就是要求你能考,要求你足夠優(yōu)秀。 形容以前的高考,那句“千軍萬馬過獨木橋”還真是形象。 這里面又有兩個方面的要求: 一是,你讀書要讀得。 二是,即便你讀得,你還得要用功,且不是一般的用功。 老奉老家的旁邊就有一所普通鄉(xiāng)村中學。 老奉小學時經(jīng)常聽說某某同學學習到深夜。 甚至有一個類似于傳說的說法: 某學生,嫌教室到寢室的路途耽擱時間,索性向?qū)W校申請住在教室里。 某班主任,為了更好地管理學生,也搬到學生寢室去睡。 他們的讀書為什么這么拚命? 一是珍惜讀書的機會,二是為了改變命運,跳出農(nóng)村! 到老奉讀書時代,讀書機會倒好了很多,但跳出家鄉(xiāng),跳出農(nóng)村的觀念還是相當普遍。 所以,我們小學時雖然沒有現(xiàn)在這么多的作業(yè)和資料,卻也是相當?shù)呐Α?/span> 正因為沒有現(xiàn)在這么多的學習資料,所以我們要更加的努力。 其實,我們也不知道為什么要努力,大家都是這么做的,所有的爸媽都是這么要求的,我們雖然不明所以,卻也自然而言地努力。 小學畢業(yè),我們要考鎮(zhèn)里最好的初中,當然要努力。 初中畢業(yè),我們要考中專,拿鐵飯碗,當然要努力。 高中畢業(yè),我們要考大學,跳出農(nóng)村,再也不回家鄉(xiāng),再也不回農(nóng)村,再也不回這鳥不拉屎、偏僻閉塞的山區(qū),當然要努力。 什么廢寢忘食,什么秉燭夜談,什么以墨當食,什么懸梁刺股,什么爬冰臥雪,什么鑿壁偷光,稍為夸張地說: 我們都經(jīng)過。 但是,所有的一切,在經(jīng)過之后,好像從來沒有覺得苦! 現(xiàn)在截然不同了。 小學到齡入學,家里困難的有國家扶貧,有建檔立卡,有學校內(nèi)部資助,還有一補二免。 小學畢業(yè)就近免試入學。還一個都不能少,家庭困難的還有送課上門。 初中畢業(yè)生,縣內(nèi)的高中和職業(yè)中專基本上招收殆盡,還有各種各類的中專請君入學。 高中畢業(yè),只要你想讀書,名目繁多的大學在向你招手。 當然,你可以用一句話把所有的讀書機會拒絕:我不喜歡。 我不喜歡做題,我不喜歡早起,我不喜歡枯燥,我不喜歡那個窮酸教師,我不喜歡背書,我不喜歡那個三流高中,我更不喜歡那個四流大學。 自然,就有煩惱。自然,就覺得讀書苦。 喜歡,真的是一個重要的因素。 且是內(nèi)因。 不喜歡,還真的不能勉強。 有一年,一哥們邀請我們十幾個朋友去他家摘茶籽。 可想而知,這樣的隊伍去摘茶籽會是什么效果。 結(jié)果,到山上沒有半個小時,摘茶行動就結(jié)束了。 然后就是打牌,喝酒。 上午接下午,下午接晚上。 有個哥們說了一句話,引得大家哄堂大笑:這個打牌喝酒,比摘茶籽還累。 這哥們只是說累,卻沒有說苦。 為什么?可能也是因為他喜歡。 樂在其中! 黃連樹下蕩秋千,苦中作樂。 這是一種典型的樂觀心態(tài)。 苦中作樂也好,以苦為樂也好,無非是因為某種事物有一種強大的吸引力。 當然,也在于你心里是怎么想的。 閉門即是深山,讀書隨處凈土。 那就是一種喜歡。 可惜的是,現(xiàn)在的孩子們,他們的閉門就是耍手機,他們的凈凈土就是打游戲。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