瓜媽說: 這幾天相信大家的朋友圈被《啥是佩奇?》的短片刷屏了。我太喜歡這個小故事了,看得一會笑一會哭的,當時在地鐵里別人估計覺得這個人怪怪的。 《啥是佩奇》講的是從來沒有看過佩奇的爺爺幫孫子尋找佩奇的故事。 點擊這里可以觀看視頻: 明明全劇充斥著喜劇色彩,但最終卻把我看哭了。 除夕夜,爺爺去城里闔家團聚,他把自己精心準備的禮物送給孫子——一個用鼓風機做的佩奇。 這一瞬間我熱淚盈眶,這份跨越了隔代距離的愛,真的是太暖太暖了。 不得不說,短片的導演賦予了這只粉紅小豬更多愛的意義。以前陪瓜瓜看佩奇,他還說過,最喜歡豬媽媽,從來不罵佩奇……(你是啥意思嘛) 后來仔細想想,還真是,佩奇的媽媽,幾乎是神一般的存在!從來不發(fā)火,不吼娃,不挑老公的毛病,帶娃、工作兩不誤,總是機智地三言兩語就能化解家庭危機……當然豬爸爸也很給力,永遠是一喊就到的完美隊友,從來不會缺席孩子的教育…… 有一句話總結得特別好:《小豬佩奇》演繹了一種,讓人最向往的家庭生活! 甚至有人說,中國99%的父母,都不如佩奇爸媽!周末的時候我自己又回顧了幾集佩奇,發(fā)現了佩奇一家最打動我的幾點。 確保安全的情況下, 永遠給孩子探索的自由 動畫片第一集,就展示了佩奇和喬治最熊孩子的一面!他們最愛跳泥坑!跳到滿身、滿臉都是泥巴,然后還一臉無辜樂呵呵地跑回家! 這事兒要是發(fā)生在我們自家孩子身上,看著從頭到腳一身泥,濕噠噠站在眼前的娃,估計母子情都要瀕臨崩潰了!老母親不動手,也得施展一下獅吼功吧! 但佩奇媽媽只是淡定地掏出了小雨靴,然后告訴她:“如果你要在泥坑里跳,你必須穿上靴子才行?!?/strong> 不僅佩奇和喬治跳泥坑,豬爸爸和豬媽媽也一起加入了!在一片祥和的笑聲中,一集結束。 網上就有不少媽媽要求“封殺”小豬佩奇:自從娃看了小豬佩奇,一天到晚就是跳跳跳跳跳跳跳跳……床上跳、地上跳、沙發(fā)跳、泥坑里跳、水潭里跳…… 確實是,瓜瓜也會學著佩奇跳泥坑!但孩子對大自然有天然的親近感,他們天生愛探索,一個毛毛蟲,一灘泥巴水,足可讓他們興奮半天了。 豬媽媽聰明就聰明在,她足夠尊重孩子的天性!而且在保護好孩子的前提下,支持孩子自由探索! 說實話,玩泥坑不是什么危險動作,我們會生氣,不過是因為:“娃剛穿上身的衣服,又臟了!我TM又得洗半天……” 但,衣服臟了可以洗,可是孩子得到的快樂和陪伴卻完全不一樣! “給他自由,護他周全”,讓孩子盡情玩耍吧。 保持情緒穩(wěn)定,永遠不吼罵孩子 豬媽媽的情緒始終很沉穩(wěn),從來不暴躁。什么時候都是一副歲月靜好的樣子,不管孩子犯了什么錯誤,都懂得化暴躁為平和;雖然也有不開心的時候,但也只是一會,很快就會過去。 比如,有一集故事是這樣的。豬媽媽在電腦前工作,而豬爸爸也沒閑著,在廚房準備午餐。 這時,佩奇和喬治想要坐在媽媽腿上看她工作。豬媽媽欣然同意,但是要求他們“要保持安靜”,并且,“在我工作的時候,不能亂動電腦?!?/span> 結果呢,熊孩子佩奇并沒有聽媽媽的話,反而亂動之下,把電腦搞壞了,豬媽媽的工作也隨之嗚呼了。 看得出來,豬媽媽臉色超級難看了! 這種時候,換作其他一般人,假如忙了一整天的工作成果,忽然被熊孩子搞沒了。并且,在她搞你的電腦之前,你還提醒警告過她! 這個時候,你能不被氣炸了?能忍住不反手賞她兩巴掌?開啟娃哭娘嚎模式?! 但,佩奇媽媽不是一般“豬”!她連大聲吼一聲都沒有,直接轉而向在準備午餐的豬爸爸求救。“豬爸爸,你能幫我把電腦修好嗎?!” 之后,竟然笑呵呵地轉身做飯去了! 留下豬爸爸和兩個熊孩子,開心地修電腦以及玩起了“快樂小雞”的游戲!繼續(xù)一家人其樂融融的一天!沒有任何一個人,因為“電腦被熊孩子搞壞”這件事受到影響。 一場家庭大戰(zhàn),還沒等硝煙起,就已經謝幕!不得不佩服豬媽媽在“情緒管理”上的功力! 臺灣心理學博士洪蘭女士說,從人類演化角度,母親是家庭的靈魂,母親快樂全家快樂,母親焦慮全家焦慮。 永遠情緒平和的佩奇媽媽,無時無刻不傳遞著愛的智慧——電腦壞了可以修,工作內容沒了可以補,但一家人這天的好心情沒了就再也追不回來了。沒有什么比一家人坐在一起其樂融融,更讓人舒服的了。 所以,咱們老母親平時忍不住要發(fā)火前,一定要記得大口深呼吸,然后默念菩提大法:
為了“家庭的靈魂”,咱忍忍也就過去了…… 誰的曾經不是個熊孩子呢! 學習型媽媽,用自我成長影響下一代
但沒想到,人家不僅是育兒高手,還是個自由職業(yè)者,帶娃工作兩不誤。平時陪娃的間隙,還“書不離手”,永遠保持學習狀態(tài)。 趁孩子下棋的功夫,她看書。 倆孩子瘋玩的間隙,她看書。 甚至,還能拉小提琴,奏得一手好樂!琴棋書畫,掙錢哄娃,樣樣不落!堪稱新時代老母親的標桿! 一位母親的認知與素養(yǎng),往往是孩子學習的標準。教育是一個漫長的過程,家庭教育在每一天里潤物細無聲地滋養(yǎng)著孩子的心靈。 假如父母每天玩手機,小孩子自然也對手機感興趣;假如父母每天都讀書,無時無刻不手持一本書津津有味地閱讀,耳濡目染中,孩子也便會覺得讀書有趣。 明星黃磊曾經說,自己每天都要看書。不僅自己看,還帶著多多一起看。從多多小時候起,就會和她一起讀書,講故事。在多多二年級時,還一起翻譯了作品《圣誕老爸的來信》。 在這種濃厚的氛圍熏陶下,多多已將讀書習慣融入到骨血里,不管是在睡覺前,還是在飛機上,永遠可以做安靜看書的小仙女。 “天下沒有不愛讀書的孩子,只有不愛讀書的父母?!?/span> 給孩子創(chuàng)造好的教育環(huán)境,最簡單高效的方式就是自己多讀書,用身體力行影響他。 讀書就像一顆種子,你一旦在孩子的心中種下,娃就可以結出燦爛的果實。 顯然,豬媽媽對這一理念,了然于胸。 瓜媽最后說: 周日的時候,瓜瓜學校音樂劇匯報演出,他認認真真排練了半個月,誰知道臨演出了發(fā)了40度的高燒,我特別心疼,跟他說別去參加了,沒想到他楞是不肯,一定要去學校表演。 當時我是非常猶豫的,一方面是想尊重他的勞動成果,畢竟這大半個月的排練他也付出了汗水,但又不想他太累,畢竟生著病。 最終,我看他精神狀態(tài)還可以,選擇了尊重他的選擇,陪著他去演了音樂劇??粗谂_上認真投入的樣子,我真的有點難以自持的感動,好像孩子瞬間長大了。 看著他表演,腦海中浮現出他以前那些淘氣、乖張、搞笑……成長的一幕一幕,也想起自己曾經的焦慮、彷徨、怒氣、慢慢的適應、接受和堅定。 昨天的文章里一位媽媽的留言: 生完大寶后全職的她,曾經一度崩潰。但如今,三年過去了。她也已經漸漸學會如何讓自己不那么委屈。如今二寶也來了,但她心理上卻比之前更放松了,對未來也有了更清晰的規(guī)劃,還安排每天給自己放半個小時的假,充實自己。 哪個媽媽不是在崩潰之后,還繼續(xù)打起精神撐起自己的人生?! 所以我最后想說,佩奇一家是我們向往的樣子,現實生活中我們很難成為這樣完美的父母,但誰不是在努力做現實里更好的父母呢! 哪怕給不了孩子佩奇那么完美的童年,但至少我們可以提醒自己,帶著溫暖的心和他們一起成長,這就足夠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