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否知否應(yīng)是綠肥紅瘦》中,顧廷燁浪子回頭,投入軍營當了一個小士兵。后來,他憑借自己的才智準確算中了敵軍會在半夜來襲,帶領(lǐng)眾人大破敵軍,從此受到上級的重視,并且靠著之前救過皇室宗親趙宗全父子的恩情,他與趙宗全父子結(jié)交,成為了趙宗全的心腹大將。 趙宗全當上皇帝以后,顧廷燁憑著擁立之功,成為新帝面前的大紅人,還當上了侯爺。 從小兵到侯爺?shù)哪嬉u,不只是《知否》中的顧廷燁,歷史上也有個小士兵,顧廷燁拼死拼活才換來的榮華,他只靠一張巧嘴就得到了。 這個人名叫婁敬,秦末漢初時期,他只不過是劉邦漢軍中的一個推車的小士兵。 眾所周知,劉邦是西漢的開國皇帝,當初他與西楚霸王項羽爭奪天下,他勝出了,自然便坐擁萬里江山。 打敗項羽以后,跟隨劉邦建功立業(yè)的功臣們大都沉浸在喜悅之中,滿以為可以高枕無憂,只等著封侯享爵了。 西漢建立以后,首先要面臨的就是定都何處的問題,劉邦與功臣們商議之后,決定把洛陽定為西漢的都城。 當時,婁敬還只是個負責運送后勤物資的小兵,他正隨軍奔赴陜甘一帶,途經(jīng)洛陽時就聽說劉邦打算在洛陽建都。 得知此事后,婁敬立刻找到他的同鄉(xiāng)虞將軍,請求虞將軍代為傳達他想要面見劉邦的請求。 劉邦求賢若渴,聽說有個小士兵想要見他,對小士兵頗為好奇,便召見了婁敬。婁敬在朝堂上自信滿滿地陳述了他對建都洛陽一事的看法。 在婁敬看來,洛陽雖是當時天下交通往來的中心,但卻不適合用來做西漢的都城。若是太平盛世,定都洛陽也不是不可,可若要長久地穩(wěn)固政權(quán),定都洛陽便不可行了。 洛陽這個地方一遇到戰(zhàn)亂就很難控制局面,況且西漢政權(quán)才剛建立不久,還不穩(wěn)固,若再起戰(zhàn)事,洛陽這地方所起的作用不大。 比起洛陽,婁敬更看好秦朝經(jīng)營了許多年的關(guān)中地區(qū),那里乃天府之國,四周有自然險阻,易守難攻。就算有緊急戰(zhàn)事發(fā)生,也能迅速召集百萬之眾。 再說關(guān)中地區(qū)氣候適宜,適合生產(chǎn)發(fā)展,休養(yǎng)生息,對剛結(jié)束戰(zhàn)亂的西漢來說是最合適不過的了。 婁敬提議把都城定在關(guān)中地區(qū),但劉邦身邊許多人都不是關(guān)中人,再加上自尊心作祟,一個兩個都極力反對這件事,只有張良贊同婁敬的看法。 最后,劉邦力排眾議,采納了小兵婁敬的意見,建都長安,賜婁敬姓劉,拜為郎中,號“奉春君”。 后來,劉邦御駕親征匈奴,出兵前他派了十個使者觀察匈奴的動靜,十個使者都說可以攻打匈奴,但劉邦還是不放心,于是也派了劉敬去匈奴打探情況,結(jié)果劉敬一回來就勸劉邦別打了,說匈奴早有準備,就等著咱們上鉤呢! 劉邦問他為什么,劉敬就說,一般兩國相爭,大家都恨不能把自己最強的一面展現(xiàn)出來,好嚇住對方,但匈奴卻故意給我看年老體弱的士兵,恐怕有詐?。?/p> 劉邦聽了不信,把劉敬抓去流放,仍堅持出兵匈奴,結(jié)果被圍困在白登山七天七夜,差點全軍覆沒,好在最后化險為夷。劉邦活著回來,親自釋放劉敬,并加封二千戶,為關(guān)內(nèi)侯,號為“建信侯”。 從此以后,劉敬才算是真正得到了劉邦的重用,后來他還提出了和親政策與移民政策,對穩(wěn)定大漢江山貢獻很大。 通往成功的道路不止一條,但若不努力,就永遠也無法成功。不論是顧廷燁還是婁敬,就算是從最底層做起,仍然能憑借他們的才智和努力獲得認可,加官進爵的。 |
|
來自: 昵稱32353910 > 《國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