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法藝術本體包括筆法、字法、構法、章法、墨法、筆勢等內(nèi)容。章法,也稱'布白',指一幅字的整體布局,包括字間關系、行間關系的處理。 章法即“布局”,也稱為“布白”。具體地說,就是字之點畫,字與字、行與行按一定的書法藝術規(guī)律和法則合理分布、巧妙安排的方法。簡而言之,就是點畫之間,字行之間的黑白分布。清·劉照載《藝概》中說:“書之章法有大小。小如一字及數(shù)字,大如一行及數(shù)行,一幅及數(shù)幅,此說有相避相形,相呼相應之妙?!?/span> 我們在觀看書法作品時,首先欣賞的是作品的整體分間布白,而后才會細細品嘗字法的美、章法的美。 書法作品的章法美主要表現(xiàn)在兩個方面:一是其內(nèi)在因素,即筆法、字法、款識。分間布白等;二是外在形式,即整體的幅式形制及裝璜等。內(nèi)在美體現(xiàn)書法藝術的本質(zhì),含豐富的藝術內(nèi)涵。如氣韻、情勢、風骨、神采、意境、結構、節(jié)奏、筆致、疏密、收放、需實、避讓等。外在美,則主要體現(xiàn)在各類幅式、形制之形式感及整體謀篇布局、裝璜等。故內(nèi)外在因素的有機結合是形成書法章法的基本條件。 書法作品的布局常用的有三種格式: 1、縱有行,橫有列。這是一種平均占位、字行均距的布白形式。其特點是橫豎成行,整齊勻稱,于平正之中求變化。 2、縱有行,橫無例。這是一種豎成行、橫錯落的布白形式。其特點是行距勻稱、橫向字不相對,行氣貫通,左右呼應。 3、縱無行、橫無列。這是一種縱橫交錯,亂石鋪街的布白形式。其特點是大小相間,意在筆先,跌宕錯落,就勢布形,上下貫通,左右逢源,虛實相生,渾然天成。 形制、即“幅式”,也稱“款式”,是書法作品的外在幅面樣式。在我國書法歷史長河的發(fā)展與實踐中,逐漸積累形成多種傳統(tǒng)書法樣式和謀篇布局的方法。歸結起來,其形制格局主要有橫幅式,立幅式,方圓式和混合式等。 ①橫披:也稱橫幅,為橫長條、橫長方幅式,書字多少,大小皆宜。傳統(tǒng)順序格式自右向左,有時也有自左而右。左右留天地,上下為邊距,橫短列多。 ②匾額:俗稱“橫匾”,也稱“牌匾”或“榜書”。為橫長方形幅式。字數(shù)少而大,多用于古寺廟宇,亭臺樓閣,園林名勝,齋館廳堂等。古人多自右向左書之,今人也有自左而右的。 ③長卷:也稱“手卷”,是一種以橫式、可卷為特征的書法形制。可因內(nèi)容之需而任意延伸,長的可達幾米,幾十米甚至更長。既可用紙、也可用絹。其功能不在于補壁,而在于展觀收藏,可卷可展,攜帶方便,另有風雅和情致。傳統(tǒng)格式是自右而左,書寫長卷,筆勢需始終如一,首尾氣脈相通。 ①中堂:也稱“全軸”或“全幅”,為整張獨幅式。因其是掛在廳堂中央而得名。書寫字數(shù)多少皆可。以少字居多。如書一兩個祥瑞的大字,可顯廳堂恢宏之氣勢,兩旁配一幅對稱、相映生輝。 ②立軸:也稱“立幅”、“直幅”或“條幅”,又因過去人們多是掛于老式房屋兩頭之山墻上,還得名“條山”。此幅式為豎長方形獨幅,內(nèi)容多為絕句、律詩。 ③屏條:為多個長方形條幅組合為一體的格式類型。屏條為偶數(shù),少者一般為四個屏條,并在一起,稱之為“四條屏”。多者可根據(jù)需要組合,如“六條屏”,“八條屏”、“十條屏”等等。內(nèi)容可多幅獨立成章,也可寫成一個整篇。 ④對聯(lián):又稱“楹聯(lián)”、“對子”,“對句”等。因其懸掛、鐫刻的位子不同、名稱亦不同。其傳統(tǒng)構成形式為上、下兩聯(lián)相對,右為上聯(lián),左為下聯(lián)。內(nèi)容為文辭工整、字數(shù)均衡的詩詞聯(lián)語。聯(lián)句有長有短,三言、五言、七言等等。字數(shù)的多少直接影響楹聯(lián)的樣式,如“門對”、“琴對”。 書法藝術外露形神,內(nèi)含情韻。既具形象美,又有意象美。故翰墨之道,要心手合一,心手雙暢。藝術之美,重在形神,神由形出,而形在章法。 “永字八法”既是筆法,也有字法。一字之布,點畫為基礎;一篇之謀,文、款、印為要素。一幅完整的書法作品由這三個藝術要素完美組合之,方能體現(xiàn)出整體章法之美,也才能產(chǎn)生書法藝術之美也。因此,在學習前人,繼承傳統(tǒng),吸取精華的基礎上,還要勇于創(chuàng)新。 就章法形式而言,書法藝術是有其基本章法程式,但其藝術面貌及審美取向也因人因情而千變?nèi)f化,豐富多彩。靈動的變化,豐富奇妙的線條,才情各異的書家筆下,各有其姿,各具風采。故規(guī)律是普遍的,形神風貌是不同的。所以我們在掌握章法的基本規(guī)則的同時,也不要完全拘泥于傳統(tǒng)。只要性情所至,勇于創(chuàng)新,才是我們學習章法,靈活運用章法的真正目的之所在。 書法創(chuàng)作之章法 書法創(chuàng)作當先從主體(正文的文字內(nèi)容)入手,主位既定,賓從就可以圍繞主體生發(fā),或藏或露,或即或離,目的總在豐富其空間,充實其層次,如眾星拱月一般,烘托得主體形象愈見突出愈完美。 書法作品的文字內(nèi)容,從藝術的角度來看不是書藝作品最重要的方面。但寫什么內(nèi)容需要作者認真選擇,作品之內(nèi)容有時能說明作者的思想感情、修養(yǎng)水平。內(nèi)容佳就給作品增加了一層意趣,文情并茂,千古如新。 另外在文字內(nèi)容的選擇時,最好要與其書體風格相協(xié)調(diào),水乳交融,體現(xiàn)意境。若“小數(shù)字”中的“虎”、“龍”為主者,宜將“虎”、“龍”之說明為賓??傊?,一幅之中必須有主有賓,齒序分明,才能集中豐富,統(tǒng)一而有變化。 端莊持重,為人之一美,也是作品之一美。如果一味求奇,失去安詳穩(wěn)定,就會使人感到不適,所以書法之章法不可以不求平衡。然尋常之平易得,藝術之衡難求。譬如一個在平地行走,是平衡的,但太一般了,幾乎不構成什么美感。 如篆書--小篆一般均橫豎成行,行距大于字距,也可以打成方格。其行氣中線總是在一個垂直線上。 甲骨、金文不一定都要橫豎成行,其行氣可以錯落自然,有欹斜,大小參差變化。隸書--在章法上特殊之處是, 隸書因字取橫勢,故字距大于行距,其行氣似乎改為橫向的了。若將隸書的章法改行距大于字距就零落不堪了??瑫话銠M豎成行,行距大于字距,或距離相近,有時可打成方格。也有將行距加寬,各行字與字橫向不對行,小楷中頗多。 楷書因字方形,不要寫成字與字大小一樣,否則就顯得枯燥少味,要正而不呆。行書只要求豎成行,可用烏絲欄形式,寫行書決不會打方格來寫。不過其行氣不是每個字的中心都呈垂直線,而是有波浪的變化,然上下貫氣,左右顧盼呼應。 草書--小草章法與行書相近,大草的章法錯落跌宕,疏密,大小,大起大落,其整篇與行是由氣勢貫之。其章法線條若“飛鳥入林,驚蛇入草”,其布白若飛花散雪,驚濤駭浪。就一字而言本來向左傾斜的,就要有返顧右邊的勢頭,就是雖傾而穩(wěn)?!罢猪毲笃?,奇局終須正”,大局平正的,就要求得局部的奇險,才正而多變;立勢奇險的局部形象就要端正,才險而復安。 藝術書法的節(jié)奏感,既存在于色彩(濃、淡、枯、潤、焦即為五色)之中,也可見于章法之內(nèi)。色彩之中,色度的明暗,色相的冷暖,色塊的大小方圓等等,都是產(chǎn)生節(jié)奏的因素,章法之中,疏密聚散、大小曲直、圓缺參差等等,都是產(chǎn)生節(jié)奏的原因。這些方面配合得好,運用得成功,作品的節(jié)奏感就分明而優(yōu)美,反之,作品就平淡而乏味。 書法線條的聚密之處,也常常就是作品的主體所在。有疏有密,見聚見散,作品便主次分明,藏露互見。只是要把握分寸,順理成章,不可十分懸殊,否則不是勉強擁擠,就是零落散漫,密處不可雍塞,要小有漏透,極密處隙光一線,便是靈穴來風,可著通體生涼,又如人在深潭,一管透氣,則吸詠裕如。 所以“密葉間疏枝”,對書法一說,正是經(jīng)驗之談。而疏散處亦不可全疏(對草書而言),“大疏間小密”,疏散之下,也要有某些比較集中的地方。這樣就相互接引,彼此呼應。既有集中,又有變化。前人說“疏可跑馬,密不容針”,那是極而言之,有點夸張,不可呆解。 從書法章法的角度上看,可以說大是合,小是分;大是統(tǒng)一,小是變化。以大抱小,大整體中求變化,以小破大,于豐富中求得統(tǒng)一。一般地說,大而平直之筆畫入書,當不難求得整體氣象,但容易犯簡單平淺的毛病,要適當分割之,或加強其本身的變化,或穿插其他變形的筆畫,以化大為?。患毸榈木€條入書,當不難求變化之意,但容易犯瑣碎零亂的毛病,要進行組合歸納,使某些部分集結起來,合零為整。也可用較大的粗線條襯托包裹的辦法,來加強整體感。曲與直的情況,也是一樣。 從書法的筆畫角度看,曲是柔,直是剛,曲是圓,直是方,有典有直,則剛柔相濟,方圓互映;曲是滯,直是暢,曲是變,直是正,暢滯相生,正變交出,則蒼古俊逸,奇正兼容。 這仍是對比之下生出的美感,一件作品,大而言之,在整體布置上應有圓有缺,有參差錯落。似行草的亂石鋪路,皆應避免出現(xiàn)整齊的平行線或機械圓弧狀,當然也不要有物必求差缺,以免不是呆板便是零殘。 參差之間,也要求變,大參小不能等同。有時要在整體中求參差,有時又當于參差中求整體。小而言之,在具體形象上,同樣要得圓缺參差之致,才能耐玩耐品。 書法章法如拳擊,手足要放得開,收得攏,立得穩(wěn)重,起得輕捷,往復連環(huán),離合相扣,才橫去豎來,應接自如,立于不敗。 開合是作品的可視形象,呼應則是通過它所產(chǎn)生的一種心理效果。所以也可以說,呼應來源于開合,體現(xiàn)在顧盼。而線條之間的顧盼呼應,也正是作品的情所從來,意所由此,是體現(xiàn)作品內(nèi)含的窗戶,因而開合呼應,不僅是構圖形式上的需要,而且是作品精神的基石之一。把握了開合呼應之道,也就把握了通向作品神情意態(tài)之門的鑰匙。 作品的經(jīng)營立意,由自己主見,不襲乎他人,不囿于自然。而其間具體形象,則盡量保留自然風貌,不多過雕琢,不勃生理。 凡此種種,一句話,一切布置都要見其天然本性,不可因奇求奇,強扭硬掐,繁雕縟琢。 章法布白之奧妙,就在于“計白當黑”,即書寫點畫線條時不單考慮線條的顏色,實際上黑線條在白紙上,就產(chǎn)生了黑白的分割,黑多則白少,黑少則白多,其效果是不一樣的。另外就是要追求布白之變化:疏密、斜正、曲直、方圓。 如果空白的形狀出現(xiàn)機械規(guī)整的情景,如整齊的方形、圓形、菱形、三角形等等,那就證明物象的外沿集結線太過規(guī)范;如果發(fā)現(xiàn)空白的塊面分布有等同的情況,就說明物象的疏密安排可能有分布平均的地方,這些都是章法布白所忌,應該進行調(diào)整,所以前人說“知白守黑”。 總的說來,一定要突破前人的章法布白的陳式,而根據(jù)現(xiàn)代人審美的要求,努力探索新的章法形式。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