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宋初,朝廷剛剛在杭州立足,前線硝煙未息,杭城百廢等興,宋政府還顧不上城市消防。不過,到了嘉定—淳祐時期,杭州已建立起比昔日開封更為發(fā)達的城市消防體系。開封街巷是每隔三百余步置一間軍巡鋪,杭州則是“坊巷近二百余步,置一軍巡鋪,以兵卒三五人為一鋪,遇夜巡警地方盜賊煙火”。 杭州官府既“以潛火為重”,又先后在“諸坊界置立防隅官屋,屯駐軍兵”。防隅官屋又稱“火隅”,類似于現在的消防中隊。官屋內屯駐的軍兵,為專職的潛火兵。到淳祐九年(1249),杭州城內外的火隅已有十二個之多,分別是東隅,在都稅院側;西隅,在臨安府鐵院側;南隅,在杭城太歲廟下;北隅,在潘閬巷;上隅,在大瓦子三真君廟側;中隅,在下中沙巷;下隅,在棚后;新隅,在朝天門里;府隅,在左院墻下;新南隅,在候潮門里;新北隅,在余杭門里;新上隅,在侍郎橋。 之后,又增設了西南隅、南上隅、城西隅、城北上隅、東北下隅、錢塘隅、新西隅、海內隅、外沙隅、城東隅、茶槽隅。 總共有23個火隅,每隅屯駐潛火兵102員,23個火隅共置消防官兵2346名。 由錢塘、仁和二縣管轄的杭州城內四壁,也駐扎有潛火兵,其中東壁、西壁、南壁編制各500人,北壁為300人,共1800人。那么城外呢?杭州官府認為,“城外居民繁盛,防虞之事亦豈容略?”因此,也在城外布置了四壁潛火兵,每壁“各選軍兵三百人,總計一千二百人” 。 此外,杭州又設立“潛火七隊”,歸臨安府直接統(tǒng)率。潛火七隊分別為水軍隊、搭材隊、親兵隊與帳前四隊。其中水軍隊配備潛火兵206人,搭材隊118人,親兵隊202人,帳前四隊共有350人。他們重點負責全城的消防任務,相當于今天的消防總隊。從其名字可以判斷,南宋消防隊的分工已經非常明確,有專門負責“搭材”的隊伍,有專門負責“噴水”的隊伍。
還有一支由300名殿前司精兵組成的潛火隊,“專充救火使喚”,也歸臨安府統(tǒng)轄,這是當時最精銳的特種消防兵,估計關鍵時刻才派遣上火場。紹定四年(1231),杭州又發(fā)生大火,“九廟俱毀”,權相史彌遠的宅第卻幸存未毀,因為有殿前司特種消防兵盡力救撲。南宋詩人洪舜俞事后寫了一首《吳都城火》詩規(guī)諷史彌遠:“殿前將軍猛如虎,救得汾陽令公府。祖宗神靈飛上天,痛哉九廟成焦土?!痹娭械摹傲罟敝甘窂涍h府第;“殿前將軍”即殿前司特種消防兵。可見殿前司精兵在火場上確實身手不凡。 這么算下來,杭州二十三個火隅、城內四壁、城外四壁加上潛火七隊、殿前司特種消防兵,共有潛火兵超過6500名。消防隊伍不可謂不龐大。 各個火隅還配備有各種防虞器具,如“桶、索、旗號、斧鋸、燈籠、火背心等器具,俱是官司給支官錢措置,一一俱備”。這些消防器材全部由財政撥款購置、保養(yǎng),宋朝立法規(guī)定,“仍以官錢量置救火器具,官為收掌,有損闕,即時增補”。 火隅又附設有望火樓:其中東隅的望火樓在柴垛橋都稅務南;西隅望火樓在白龜池;南隅望火樓在吳山至德觀后;北隅望火樓在潘閬巷內;上隅望火樓在大瓦子后三真君廟前;中隅望火樓在下中沙巷蠟局橋東堍;下隅望火樓在修文坊內;府隅望火樓在府治側左院墻邊;新隅望火樓在長慶坊;新南隅望火樓在候潮門里東;新北隅望火樓在余杭門里;新上隅望火樓在侍郎橋東皮場廟側;西南隅望火樓在壽域坊仁王寺前;南上隅望火樓在麗正門側儀鸞司相對;城西隅望火樓在錢湖門外清化橋;城北上隅望火樓在北郭稅務橋;東北下隅望火樓在北新橋北;錢塘隅望火樓在水磨頭放生亭后;新西隅望火樓在九里松曲院路口;海內隅望火樓在浙江亭南油局;外沙隅望火樓在候潮門外外沙巡司;城東隅望火樓在新門外城東巡司;茶槽隅望火樓在東青門外茶槽巡司。
因此,如果我們走在南宋杭州大街上,走著走著便可以看見一座望火樓。 望火樓上,當然有探火兵“朝夕輪差,兵卒卓望”。一旦發(fā)現城內外哪處冒煙,立即發(fā)出信號,指示樓下潛火兵飛馳救火,“不勞百姓余力,便可撲滅”。由于消防設施漸次建立、完善,火災頻發(fā)的杭州“自是十來年間(淳祐年間),民始安堵”,火患總算消停了十多年。 難怪白壽彝先生主編的《中國通史》說,北宋開封的消防組織,“是世界城市史上最早的專業(yè)消防隊”;而南宋杭州的消防組織,更是“當時世界上所有城市中最完善的,已與近代城市的消防組織相類似”。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