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慢性腎功能衰竭患者如何辯證 為了統(tǒng)一全國的分型與治療方案,全國中醫(yī)腎病專業(yè)委員會1987年9月在天津召開了全國中醫(yī)腎衰研討會,會議通過了《慢性腎衰中醫(yī)辨證分型和療效判斷標(biāo)準(zhǔn)》,認(rèn)為慢性腎功能不全 的氮質(zhì)血癥期直至尿毒癥期病情是一個不斷發(fā)展的過程,由于本病呈動態(tài)發(fā)展的變化,所以 分型不是固定不變的,為了便于臨床使用,將分型以正虛為主,兼夾邪實,而每種正虛皆可兼夾數(shù)種邪實,這樣處理比較靈活地解決了正邪之間變動著的矛盾。慢性腎功能不全直至尿 毒癥,病人都有血虛的表現(xiàn),因此分型中血虛可不單獨標(biāo)明,特別是尿毒癥期,從正虛的角度來看都是陰陽氣血俱虛,均可屬陰陽兩虛之中。正虛諸證分為脾腎氣虛、脾腎陽虛、肝腎 陰虛、氣陰兩虛、陰陽兩虛五型,邪實分為外感、痰熱、水濕、濕濁、淤血、風(fēng)動、風(fēng)燥、溫?zé)?種,并列出了診斷標(biāo)準(zhǔn),此分型比較符合臨床實際。 2.慢性腎衰如何中醫(yī)分型與論治 由于慢性腎衰病機的復(fù)雜性,辨證方法和治療手段的多樣性,慢性腎衰的中醫(yī)分型與論治尚難達(dá)到統(tǒng)一 。下面根據(jù)1987年全國中醫(yī)腎衰會議的標(biāo)準(zhǔn)以正虛和邪實兩個方面進行辨證論治的討論。 正虛諸證 (1)脾腎氣虛 【主癥】面色無華,少氣乏力,納差腹脹,大便偏稀,口淡不渴或渴不欲飲或飲亦不多 ,腰膝酸痛,手足不溫,夜尿頻多,舌質(zhì)淡有齒痕,脈象沉弱。 【病機分析】慢性腎衰多因慢性腎臟病發(fā)展而來,久病脾腎受傷,氣化不足、脾主健運, 主四肢肌肉,腎主納氣,主溫煦固攝,脾腎氣虛,不能充養(yǎng),故乏力少氣,面色白無華。健運失常,腐熟無力,氣機升降失常,故納差腹脹,脾虛水谷運化無力,故大便偏 稀。腎司二便,便稀的原因與腎虛亦有一定關(guān)系。腎氣不足,氣化不及,故夜尿清長,腰膝酸痛,四肢欠溫。氣虛不能化水,水濕內(nèi)停,故口淡不渴或渴不欲飲,或飲亦不多,舌質(zhì)淡 有齒痕。脈沉弱為脾腎氣虛之象。 【治法】益氣健脾補腎。 【方藥】香砂六君子湯合腎仙湯加減。藥用黨參、黃芪、白術(shù)、茯苓、木香、砂仁、薏苡 仁、山藥、續(xù)斷、寄生、杜仲、仙靈脾、巴戟天。若氣虛較甚者,可用人參易黨參以補氣扶正;若納差食少者,可加山楂、炒麥芽以消食化滯。若兼腎陽不足者,可加附子、肉桂,或 加入沉香末沖服。若脾虛濕困者,可加藿香、蘇葉梗、白蔻仁等,或加入陳皮、厚樸、蒼術(shù)、草果等。脾虛泄瀉者,加補骨脂、肉蔻、扁豆衣、干姜。脾虛下陷者,加柴胡、 升麻。 此型多見于慢性腎衰的早期,濁邪滯留,瘀血之癥未露或不明顯,虛象為主者。用藥以平和為主 ,補氣不可壅中滯邪,溫腎亦不可辛燥傷陰,更不可妄投寒涼攻下,否則易生變他證,如變?yōu)殛柼撟C,或陰陽兩虛,加重病情。 (2)脾腎陽虛 【主癥】面色蒼白或白,神疲乏力,納差便溏或有水腫,口粘口淡不渴,腰膝 酸軟或腰冷痛,畏寒肢冷,夜尿頻多清長,舌質(zhì)嫩胖,齒痕明顯,脈象沉弱。 【 病機分析】此為脾腎氣虛進一步發(fā)展,使脾腎陽氣受到損傷。脾腎陽虛,肢體失于溫煦,腰府失于溫養(yǎng),故見畏寒肢冷,腰膝冷痛;腎陽不能溫煦脾土,脾陽虛不能腐熟水谷,清 濁不別,水谷混雜走于腸間,故便溏納差;脾陽虛不能運化水濕,腎陽虛不能主水液,水濕內(nèi)停,故水腫,舌質(zhì)嫩胖有齒痕,口淡不渴;腎脾陽虛不能上華于面,故面色蒼白或白;氣化不足,故夜尿頻多清長。脈沉細(xì)亦是脾腎陽虛之象。陽氣衰憊,故神疲乏力。 【治法】溫補脾腎。 【方藥】真武湯加減。藥用茯苓、白術(shù)、附子、草果、干姜、大腹皮、甘草等。伴陰虛者 ,去附子、干姜加巴戟天、仙靈脾溫潤之品;水腫重者,加豬苓、澤瀉;氣虛者,加黃芪、黨參或人參;脾陽虛弱為主者,可選附子理中丸加減;脾腎陽虛不腫者,可用右歸丸合理中 丸加減。 應(yīng)用溫陽藥要注意適當(dāng)加入補陰藥,以求“陰中求陽”。同時要注意原發(fā)病,如原為淋證及 傷陰之病發(fā)展而來,不宜選用桂附之類剛燥之品,可應(yīng)用仙茅、仙靈脾、肉蓯蓉溫潤之品,或酌加知母、黃柏祛濕熱,以防陰傷、若素體陽氣虛弱有水腫病人,可選用桂附溫陽。 (3)肝腎陰虛 【主癥】面色萎黃,口苦不喜飲或喜冷飲,目睛干澀,大便干結(jié),腰膝酸痛,頭暈耳鳴, 手足心熱,舌淡紅形瘦,無苔或苔薄黃,脈細(xì)或弦細(xì)。 【病機分析】本證多由淋證傷陰或過用溫燥清利之品,加之素體陰虛轉(zhuǎn)化而成。腎藏精生 髓通于腦,開竅于耳,肝開竅于目,肝腎陰虛,髓海失充,腦失所養(yǎng),耳目失榮,肝陽上亢、上擾清竅,故頭暈耳鳴,目眩,目睛干澀,腰為腎之府,腎陰不足,故腰膝酸軟;肝腎陰 傷津液不足,故口干喜涼飲,大便干結(jié);陰虛生內(nèi)熱,故手足心熱,口苦;陰虛血不上榮,故面色萎黃,舌形瘦,無苔或薄黃苔,脈細(xì)或弦細(xì)均為陰虛之象。 【治法】滋補肝腎。 【方藥】杞菊地黃丸合二至丸加味。藥用枸杞、菊花、生熟地、山萸肉、丹皮、澤瀉、女 貞子、旱蓮草、山藥、何首烏、寄生。熱象明顯者,加龍膽草、山梔子清肝瀉火;遺精盜汗者,加煅龍骨、煅牡蠣以潛陽固澀。若血壓高而足冷面紅,屬上熱下寒者,可用附子、肉桂 ,或用附子搗爛用醋調(diào)敷涌泉穴以引火歸亢;痰多加菖蒲、天竺黃、膽星;若氣虛重者,可加黃芪、黨參;肝陽上亢為主者,可用天麻鉤藤湯或鎮(zhèn)肝熄風(fēng)湯化裁。兼濕熱者,加知母、 黃柏。 應(yīng)用滋補肝腎之品,宜注意補而不膩,防滋膩傷胃,重鎮(zhèn)礙胃,如有瘀血者,宜加用益母草 、川芎等活血化瘀之品。 (4)脾腎氣陰兩虛 【主癥】面色少華,氣短乏力,腰膝酸軟,口干唇燥,皮膚少津,飲水不多,或有手足心 熱,或手足不溫,大便不實或干,尿少色黃,夜尿清長,舌質(zhì)淡有齒痕,脈沉細(xì)。 【病機分析】脾腎氣陰兩虛,不能布散精微上榮于面,故面色萎黃;脾虛腎虧,故少氣乏 力;肝腎陰虛故口干唇燥,皮膚少津,或有手足心熱,大便干;脾腎氣虛,不能布散津液,亦皮膚少津;不能布散陽氣于四末,故手足不溫,氣化失司,故大便不實,夜尿清長,舌質(zhì) 淡有齒痕,脈沉細(xì)為氣陰兩虛之象。 【治法】益氣養(yǎng)陰。 【方藥】參芪地黃湯加減。藥用人參、黃芪、熟地、山萸肉、茯苓、澤瀉、山藥、枸杞子 、當(dāng)歸、丹參。兼慢性咽炎,肺陰不足者,加玄參、麥冬、桔梗、生甘草、百合、沙參;心陰不足者,加麥冬、五味子;大便干結(jié)者,加鎖陽、肉蓯蓉、麻仁、制大黃;水腫重者加重 澤瀉、白茅根、車前子。 脾氣虛為主者,出現(xiàn)面色少華,納差腹脹,大便溏者,可配服香砂六君子丸或健脾丸;腎陰 不 足為主者,出現(xiàn)五心煩熱、盜汗、小便黃赤,可配服知柏地黃丸,或用參芪知柏地黃湯加減。腎氣虛為主者,腰膝酸軟,小便清長,可配合腎氣丸以溫補腎氣。心氣陰不足,心悸氣短 ,可配合生脈飲益心氣養(yǎng)心陰。 應(yīng)用益氣養(yǎng)陰之品要防其滯中礙胃,如補氣滋陰、熟地易造致壅中礙胃,有學(xué)者認(rèn)為其對CR F易造成濁毒滯留,運用時不宜用量過大,并應(yīng)佐以行氣寬中之品,以防扶正留邪本證,多見于慢性腎衰失代償期。 (5)陰陽兩虛 【主癥】極度乏力,畏寒肢冷,手足心熱,精神萎靡,頭暈?zāi)垦?,腰膝酸軟,納差便溏, 小便黃赤或尿多,舌質(zhì)淡有齒痕,脈沉細(xì)或細(xì)弦。多見于腎功能衰竭期。 【病機分析】陰陽俱虛,心神失養(yǎng)則精神萎靡;陰虛體無所養(yǎng),陽虛體無所動,故極度乏 力;陽虛不能溫煦機體,故畏寒肢冷;陰虛則內(nèi)熱,故手足心熱;陰虛不能上榮,陽氣虛清氣不升,故頭暈?zāi)垦?;腎陰陽不足,腰府失養(yǎng),則腰膝酸軟;脾腎陽虛,二便失司,故便溏 納呆尿多;陰虛相火妄動,灼傷膀胱脈絡(luò)則小便黃赤;舌淡胖有齒痕,脈沉細(xì)或細(xì)弦均為陰陽兩虛之象。 【治法】陰陽兩補。 【方藥】地黃飲子加減。藥用熟地、巴戟天、山萸肉、石斛、肉蓯蓉、制附子、五味子、 肉桂、茯苓、麥冬、甘草。伴有小便不利者,加車前子、澤瀉;陰虛重者去附子加山藥、丹皮、澤瀉。 本證多見于慢性腎衰腎功能衰竭期,陰陽兩傷,病情較重,變化多端,治療時用藥不可過于峻猛 ,否則耗氣傷陰,犯虛虛之戒;不可過于苦寒,否則傷中敗胃,濁邪內(nèi)生;不可過于辛燥,否則剛燥傷陰竭陽,陰陽離絕。 邪實見證 在以上正虛基礎(chǔ)上,由于濕濁內(nèi)停而進一步可以發(fā)生濕濁寒化和熱化兩種情況,感受外邪可 發(fā)生外感和痰熱。由于正虛血運停滯或濁邪水濕阻滯,慢性腎衰整個病程中均可兼有血瘀入絡(luò)的問題。這里重點論述濕濁寒化和熱化。 (1)濕濁寒化 【主癥】畏寒倦臥,惡心嘔吐,口中尿臭,口淡口粘,胸脘痞滿,大便秘結(jié),不思飲食, 舌苔白膩,脈象沉細(xì)。 【病機分析】本證為脾腎陽虛之極而濁陰上泛所致。濁陰上逆,故惡心嘔吐,口中尿臭; 脾腎陽虛,不能溫煦軀干四肢,故畏寒倦臥;脾開竅于口,濕濁中阻,津液不布,濁氣上蒸,故口淡口粘;濕濁中阻,腑氣不降,則胸脘痞滿;脾陽不足,腸失溫煦,蠕動無力,則大 便秘結(jié),舌苔白膩,脈沉細(xì)均屬脾腎陽虛濕濁寒化之象。 【治法】溫陽降濁。 【方藥】溫脾湯加味。藥用生大黃、制附子、干姜、人參、厚樸、枳實、陳皮、半夏、甘 草。惡心嘔吐者,加姜竹茹、代赭石,灶心黃土,旋復(fù)花。腹脹噯氣者,加大腹皮、木香。水邪凌心射肺而喘促者,宜溫陽利水,可用真武湯、苓桂術(shù)甘湯合葶藶大棗瀉肺湯。脾腎陽 虛,氣不攝血而現(xiàn)吐血、便血者,宜溫攝止血,方用黃土湯。下焦不固,便次增加,宜溫補脾腎,方如附子理中湯、四神丸、赤石脂禹余糧湯、桃花湯等。濕濁蒙散清竅,則宜芳化開竅,方用菖蒲郁金湯送服蘇合香丸。濁陰上逆,干嘔吐涎沫,頭痛者,方用吳茱萸湯加減。本證亦可配合灌腸療法。 (2)濕濁熱化 【主癥】口中穢臭,口粘口苦,胸脘痞悶,腹脹納呆,或有發(fā)熱煩燥,舌苔黃膩,脈弦滑 而數(shù)。 【病機分析】本是脾腎虛衰,水濕濁邪內(nèi)生,由于濕郁化熱而致本證,化熱的原因有素有 內(nèi)熱、或誤進溫補,或陰虛火旺,或外感風(fēng)熱,濕與熱合而致。濕熱阻滯氣機,脾胃升降失司,濁邪不降而上逆,故惡心嘔吐,納呆腹脹,胸脘痞悶;濕熱穢濁之邪上蒸,故口中穢臭 ,口粘口苦;濕熱郁蒸,上擾心神,故煩躁,熱蒸于外故發(fā)熱;舌苔黃膩,脈弦滑而數(shù)為濕熱之象。 【治法】清熱化濕,和胃止嘔。 【方藥】黃連溫膽湯加味。藥用黃連、姜半夏、陳皮、茯苓、砂仁、甘草、枳實、竹茹、 焦大黃、柴胡、黃芩。亦可用半夏瀉心湯加減治療。大便秘結(jié)者,去焦大黃,加生大黃。熱甚而腑濁上逆者,嘔吐較重,亦可用生大黃煎劑灌腸。 濕熱下迫大腸,便次增多,大便帶膿血,便后下墜者,可用葛根芩連湯、半夏瀉心湯、白頭 翁湯加減治療,以清熱利濕。痰熱壅肺,喘促不寧,咳咯黃痰,宜用清肺化痰湯、貝母瓜蔞散、杏仁滑石湯加減。熱入心營,神昏譫妄,躁動不安者,可用清營湯、安宮牛黃丸、紫雪丹清心開竅。迫血妄行,見嘔血、便血,宜清營涼血止血,方可用犀角地黃湯加減。邪熱侵肝,熱極生風(fēng),抽搐驚厥者,宜鎮(zhèn)肝熄風(fēng),方用羚羊鉤藤湯;陰虛動風(fēng)者,宜滋陰潛陽,可用大定風(fēng)珠、三甲復(fù)脈湯加減。濕濁化熱,熱重于濕者,癥見發(fā)熱煩躁,可用甘露消毒丹加減;濕重于熱者,癥見身疼痛, 面色淡黃,納呆腹脹,惡心欲吐者,可用三仁湯加減以利濕清熱,宣上暢中;濕熱痰濁蒙蔽清竅心包者,證見神昏譫語,語無倫次,煩躁不安,或喉中痰鳴,大便不爽,小便短少、黃赤,舌紅苔黃膩少津,脈弦滑者,可用菖蒲郁金湯加減以清熱化痰開竅。 (3)水氣不化 【主癥】水腫腰以下為甚,胸腹脹滿,畏寒肢冷,腰膝酸軟,大便溏薄,小便短少,舌質(zhì) 淡,苔膩,脈沉遲或沉細(xì)。 【病機分析】陽氣虛衰,不能化氣行水,水濕內(nèi)停,其性趨下,故水腫腰以下為基;陽虛 不能溫煦軀體故畏寒肢冷;腎虛腰府失養(yǎng),故腰膝酸軟;脾不運化,腎虛不司二便,故大便溏薄,小便短少;水濕內(nèi)停胸腹,阻滯氣機,則胸腹脹滿。舌淡,苔膩,脈沉遲或沉細(xì)均為 陽氣虛衰,水氣不化之象。 【治法】健脾補腎,溫陽利水。 【方藥】實脾飲加減。藥用炮附子、淡干姜、厚樸、茯苓、白術(shù)、大腹皮、豬苓、澤瀉、 丹參、川芎、益母草、車前草。 胸滿氣逆,腹脹尿少者,加黑白丑、防己、椒目;或用己椒藶黃湯加減。 畏寒乏力,小便清長者,加桂枝、赤芍。腎陽虛衰為主者,可用真武湯合五苓散,或濟生腎氣湯加減。水濕較甚,凌心射肺,心悸氣促,呼吸困難,胸悶憋氣,咳喘待息,用真武湯合葶藶大棗瀉肺湯加減。 伴面色晦暗,唇色發(fā)紫,腰痛,女子月經(jīng)延期或經(jīng)閉,舌質(zhì)紫暗有瘀斑,脈沉澀,為水瘀互結(jié),方可加用血府逐瘀湯理氣活血化瘀。亦可用復(fù)方丹參注射液靜點。標(biāo)實之證還包括外感風(fēng)熱、風(fēng)寒等,外感風(fēng)熱者,宜疏風(fēng)清熱。方可用銀翹解毒湯、蔥豉桔梗湯,咽部疼痛有乳蛾紅腫者,宜加重清熱解毒藥;外感風(fēng)寒者,因其陽氣虛衰,發(fā)汗時不可傷陽,方可用麻黃附子細(xì)辛湯、桂枝加附子湯、參蘇飲等扶正祛邪。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