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看《中國詩詞大會》時,發(fā)現(xiàn)這個節(jié)目很喜歡考大家熟悉的作品,甚至很多都是我們中小學(xué)背過的,所以這也是這個節(jié)目有時候被詬病的原因。 然而越看這個節(jié)目,也越覺得這個節(jié)目的目標(biāo),就是大眾化。它是想讓上至廟堂,下至江湖的人,都能參與到這場詩詞的盛宴中來,勾起國民最大程度的,學(xué)習(xí)詩詞的熱情。 這不,這又考到了杜子美的名篇《登高》,這是當(dāng)年課本里的啊!又是一波當(dāng)初學(xué)校里的回憶殺??!也讓我想起了我當(dāng)初在學(xué)校里的青春芳華。 ![]() 這樣的題目對于冠軍種子選手彭敏來說,當(dāng)然是小意思了,他是干脆利索的就寫出來了答案。 ![]() 下面是“康震老師有話說”環(huán)節(jié)??道蠋煷蟾乓彩欠浅O矚g杜子美的吧,他往往是一看到老杜的詩,話語就猶如江河之水滔滔不絕。 康老師這次的點評,主要是介紹這首詩的寫作背景。他說杜甫寫這首詩時,是杜甫最孤苦窮困潦倒的時候。好朋友一個個離去,他也因為風(fēng)濕病,瘧疾,糖尿病的折磨,心中感到無限的悲苦,然后在這樣的境況下,登上夔州的高山,作了這么一首詩。 康震老師還說,這首詩雄渾壯闊,深邃厚重,格律嚴(yán)謹(jǐn),是古今七律第一。 ![]() 我們也都知道,向來是文無第一的,尤其是對于天天曝光與鎂光燈下的康老師來說,他就更應(yīng)該謹(jǐn)慎了! 他怎么能如此信誓旦旦,不怕別人非議的說這《登高》,就是古今第一了呢?關(guān)鍵是現(xiàn)場的酈波和董卿都是點頭贊許呢! 下面我們就細(xì)細(xì)的來看一下這首詩,看它究竟有什么不同凡響。我們完全的拋過去背景,單純的就詩論詩。 ![]() 登高 杜甫風(fēng)急天高猿嘯哀,渚清沙白鳥飛回。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萬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獨登臺。艱難苦恨繁霜鬢,潦倒新停濁酒杯。 前面說了,這是杜子美的七律壓卷之作,那么我們首先要知道什么是七律?它與七絕有什么區(qū)別?它與七言又有什么關(guān)系? 我一向也是最怕這些文學(xué)理論的,但是諸位別怕,我一了解這其實很簡單的,不會讓人頭疼和抓耳撓腮的。 其實是七言包涵七律和七絕,所以要說的區(qū)別,主要就是七律和七絕的區(qū)別。 ![]() 首先從句子多少上說,七絕是四句,七律是八句。七律八句還兩句一對,分別被叫做首聯(lián)、頷聯(lián)、頸聯(lián)、尾聯(lián)。一言以蔽之就是,七律比七絕要復(fù)雜點。 從作法上說,七律要工整,主沉穩(wěn),宜宏大,若寫得過于輕巧靚麗,就與它的體質(zhì)不合。如李賀那樣的奇幻風(fēng)格,就不適合寫七律,而李商隱的言情七律,固然纏綿綺麗,但仍然氣質(zhì)精練氣象闊大,這就行。 還有,七絕多工筆,七律多寫意。這個寫意的意思,是說它適用于較廣的視角。拿攝影來比喻,七絕如微距,七律如廣角。 知道了這個分別,我們再看杜甫的這首詩,無疑是符合所有七律的要求的,而且它更是把七律的這些特點推到了極致。 首句從“風(fēng)急”開始,一下子把人代入境中,接著又“猿嘯”,讓人感覺到一幅漫天的寂寥之圖,赫然眼前。 我們繼續(xù)跟著詩人的視角,徐徐展開,看到的是“渚清沙白”和秋鳥的盤旋。 ![]() 然后視角再拉長,是遠(yuǎn)處無邊無垠的樹木,在蕭蕭的落葉,馬上又把視角換到了江上。 “不盡長江滾滾來”,視角馬上又被被拉了回來,到了詩人身上。 視角回來后,詩人在頸聯(lián)自傷身世,將前四句寫景所蘊含的比興、象征、暗示之意全部揭出。是悲對秋色,感嘆漂泊在外,暮年多病,我獨自登高臺。 ![]() 尾聯(lián)再作申述,是艱難苦恨讓我鬢發(fā)蒼白,是多病讓我窮困潦倒,又不得不戒酒。詩人最后,就以衰愁病苦的自我形象收束,讓人更加感到了他的晚景凄涼。 整首詩,從江邊的空曠寂寥開始,接著展開變成了雄渾壯闊,最后拉回寫自己的人生羈旅,所傳達(dá)的思想是厚重深邃的命運感慨。 整首詩,語言凝練準(zhǔn)確,沒有一個廢字。對仗很是工整,中間還有句中對,意象豐富,意味深遠(yuǎn)。讓我們充分的感覺到晚年杜甫,用詞表意的圓通和練達(dá)! 這種練達(dá)和厚重,是其它七律名篇不能比的,所以康震老師說它古今第一,不知諸君怎么看,我是極為服氣的! ![]() 不過康老師的這評價,也是向來有之的,他也不過是借別人的,不是他獨創(chuàng),所以他才說的理直氣壯吧。然而他說這時候,杜甫還得有糖尿病,讓我有點好奇,這康老師又是怎么得來的呢? 我就忍不住查了一下,還真的查了出來,康老師是沒有嘩眾取寵的。 杜甫曾在《同元使君舂陵行》,有“我多長卿病”和“肺枯渴太甚”,正是說他當(dāng)時的病。 ![]() 同元使君舂陵行--------我多長卿病,日夕思朝廷。肺枯渴太甚,漂泊公孫城.---- 這詩里面的“長卿”指的是司馬相如,歷史記載,司馬相如晚年就有糖尿病。 這種病在中醫(yī)上被叫做“消渴”,癥狀正是杜甫詩里的“肺枯渴太甚”。 這種病對當(dāng)今人還是一個很大的折磨,別說那時候的杜甫了,我們大概也可以想到,大詩人他當(dāng)年是何等的悲苦難受了。 不過,也許正是因為這種悲苦,才讓杜甫對生命有了更深邃的視角,并給我們呈現(xiàn)出了《登高》這篇,冠絕古今的七律第一! ![]() 中國詩詞大會:帝王詩多嘚瑟,獨唐太宗這首,格局高遠(yuǎn),教化古今 從《中國詩詞大會》到《如懿傳》,看詩詞巨浪,已卷起千堆雪! 中國詩詞大會:才女錯答令人驚愕,卻引出千古名句,道盡別樣人生 中國詩詞大會:這首納蘭詞,大氣曠達(dá)!給男人寫的,就是不同啊! 中國詩詞大會:這首納蘭詞不尋常,初看云淡風(fēng)輕,再看淚眼朦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