該文章授權(quán)轉(zhuǎn)載自新發(fā)現(xiàn)sciencevie (ID:sciencevie) 幾曾見過牛吞鹿,又何曾見過虎吃草?這樣的畫面不可想象:老虎是純粹的食肉動物,牛則是如假包換的食草動物…… 那么大熊貓呢?它是食肉動物還是食草動物? 這個問題要比你想象的復雜得多。鑒于大熊貓早已是全球環(huán)境保護的象征,提出和解答這個問題也便有了特別的意義。 大熊貓的主食是什么? 對此我們再清楚不過:所有人都知道,這些憨態(tài)可掬的家伙幾乎只吃竹葉、竹枝和竹筍——當然,它們偶爾還會嘗點蜂蜜換換口味。從食物判斷,大熊貓顯然屬于食草動物。 然而,5年來,多項分子生物學研究卻帶來了讓人困惑的結(jié)果:大熊貓的消化系統(tǒng)與純粹的食肉動物一般無二。最新的分析表明,大熊貓的腸道菌群與牛羊不同,卻與老虎更為接近。 也就是說,胖墩墩的大熊貓骨子里實際上是個食肉動物。然而正是這種食肉動物,每天卻花費14個小時啃食數(shù)十千克的竹葉。一種顯而易見的食肉動物,數(shù)百萬年來卻吃著完全不合自己胃口的植物性食品。我們不禁要問:作為瀕危動物象征的大熊貓,是不是走進了演化的死胡同?它們是大自然的錯誤嗎? 這種疑問不無理由。以其消化系統(tǒng)構(gòu)造為例,曾就職于上海交通大學生命科學技術(shù)學院的微生物學家薛正晟指出:“一般食草動物的腸道演化出獨特的構(gòu)造,可延長食物滯留在腸道的時間,以充分消化植物性食物;然而大熊貓的消化道卻保留了食肉動物的特征,短、直、簡單……”一般說來,更長的消化道,有利于纖維素等長鏈分子的分解和吸收。 離經(jīng)叛道的食譜 2010年,科學家完成了大熊貓基因組的測序,對這個問題有了進一步的了解。美國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的遺傳學家拉斯莫斯·尼爾森(Rasmus Nielsen)表示:“我們沒能在大熊貓的基因組中發(fā)現(xiàn)與消化纖維素相關(guān)的基因;這意味著,大熊貓對纖維素的消化和吸收完全依賴腸道菌群?!?/span> 事實上,當時所有科學家都是這樣想,因為研究表明,腸道菌群的構(gòu)成,深受食物成分的影響。“人們稱這些微生物為‘第二基因組’或‘被遺忘的器官’。它們的存在,確保了關(guān)鍵新陳代謝功能的正常運作,因為單靠宿主的身體,往往無法完全實現(xiàn)這些功能。例如在食草動物體內(nèi),腸道菌群就對吸收植物多糖中的養(yǎng)分起著無可替代的關(guān)鍵的作用?!毖φ山榻B道。 然而,這位科學家對45只野生與圈養(yǎng)大熊貓的腸道菌群的最新分析顯示:大熊貓的腸道生態(tài)系統(tǒng)完全不適應其富含植物纖維的飲食。薛正晟指出:“大熊貓腸道菌群的主要成分與典型的食肉動物腸道菌群十分接近,大腸桿菌、志賀氏菌和鏈球菌等;而那些能夠分解纖維素的細菌,如瘤胃菌和擬桿菌等,則幾乎不見蹤影。” 考慮到四川的山林中歷來不缺可捕食的小動物,我們?nèi)绾谓忉尨笮茇埻耆D(zhuǎn)變?yōu)樗厥尺@反?,F(xiàn)象?換言之,究竟是出于怎樣的原因,使得大熊貓放棄了富含營養(yǎng)和能量的肉食,轉(zhuǎn)而完全靠吃竹子為生? 對此,生物學家提出了多種假說。首先,有些科學家認為味覺的變化是造成大熊貓食物改變的主因,畢竟,味覺對于食物的選擇是至關(guān)重要的。 英國貝德福德大學的生物化學教授詹姆斯·克拉布(James Crabbe)指出:“對大熊貓基因組的分析表明,大約在420萬年前,大熊貓體內(nèi)與鮮味(即鮮肉中的蛋白質(zhì)的味道)相關(guān)的T1R1基因就因變異而不再表達。這個變異能否解釋大熊貓食譜的改變呢?似乎不能,因為牛和馬這些食草動物也都具有T1R1基因。 ”一定有其他原因?!拔覀儼l(fā)現(xiàn)大熊貓的多巴胺代謝能力不足;竹子中可能含有可以重建和刺激多巴胺獎賞回路的化學物質(zhì)?!闭材匪埂た死佳a充道。目前,科學家正在對這種假說展開研究。 人類相助 但這并不解決問題。薛正晟指出:“就食物而言,大熊貓是食肉哺乳動物中的一個奇怪案例;就消化系統(tǒng)而言,大熊貓在食草的動物中又是獨一無二的?!贝笮茇埖南到y(tǒng)只能吸收食物中大約20%的養(yǎng)分,從而影響到了該物種的生存。因而有些科學家試圖通過引入微生物的辦法,改善大熊貓的消化機能…… 在許多人眼中,這種熊科動物已經(jīng)走進了演化的死胡同:它們固然惹人喜愛,但難以適應自然環(huán)境,多虧人類幫助才暫時免于滅絕的命運。英國著名的動物保護主義者克里斯·派克漢姆(Chris Packham)表示:“如果只剩最后幾只大熊貓,我甚至會考慮將它們吃掉,以便將保育大熊貓的資金用在其他更迫切的保育項目上。” 針對這些攻擊,中國科學院動物研究所在2014年的一期《分子生物學與演化》雜志上發(fā)表《大熊貓并非演化的死胡同》一文進行反駁。文章認為,必須看到,依靠著這種獨特的飲食習慣,大熊貓已經(jīng)在四川地區(qū)生存了數(shù)百萬年。而大熊貓的解剖學特征,使其成為一臺高效的吃竹子機器:它前肢的假拇指有利于抓握竹枝;其有力的下顎骨和大而平的牙齒則是咀嚼竹纖維的利器。 大熊貓的不少身體構(gòu)造與反芻動物十分相似……不過,薛正晟仍然堅持自己的觀點,他認為:“即便有了這些身體上的演化,大熊貓仍然無法充分和高效地消化竹子枝葉的復雜分子?!?/span> 不過為了彌補這并不完善的消化,大熊貓采取了一種“節(jié)能”策略——但尚不至于陷入休眠。2015年,一項對8只大熊貓進行的跟蹤研究在《科學》(Science)上發(fā)表, 研究表明,大熊貓的能量消耗只相當于同等體重哺乳動物理論消耗量的55%;之所以能夠如此,似乎是靠了較小的器官、低迷的甲狀腺代謝,以及有限的活動量(每小時移動距離不到30米)。 這一節(jié)約精神似乎還體現(xiàn)在繁殖中:新生大熊貓幼崽的體重不足100克——不到成體重量的九百分之一;而人類嬰兒與成年人體重之比約為1:20。所有這些都表明,大熊貓的演化堪稱典范。 一個不同的演化史 甚至不乏高妙之處!澳大利亞悉尼大學的營養(yǎng)生態(tài)學家查爾斯·勞本海默(Charles Raubenheimer)便如此認為:“大熊貓演化成靠竹子為主要生計,便擁有了幾乎取之不盡且少有競爭的食物來源。它簡直就是生活在食物的海洋里!這是個卓越的演化策略,在很長時間里,大熊貓一直是成功的,直到人類活動侵占了它們的棲息地……” 大熊貓究竟是“天才”還是“失敗者”?是食肉動物還是食草動物? 對此,法國巴黎第六大學發(fā)育生物學實驗室(LBD)的赫爾維·勒居雅德(Hervé le Guyader)認為:“我們不應把自然演化過程看作是工程師試圖優(yōu)化某個產(chǎn)品性能參數(shù)的過程。大熊貓獨特的消化系統(tǒng)的確不適應它現(xiàn)在的食譜。然而,物種的演化受制于各種極為棘手的制約條件。 例如,所有哺乳動物的頸椎骨都只有7塊,即便是長頸鹿也不例外,因為決定這個特征的是一組基因,改變它們會導致癌癥?!崩锇焊叩葞煼秾W校的分子動物學家文森特·羅代(Vincent Laudet)也指出:“大熊貓的現(xiàn)狀,是其在整個演化史中承受的制約的總和,我們在分析中必須要考慮到這一點。” 在它憨態(tài)可掬、笨拙好笑的外表之下,大熊貓隱藏著一部見招拆招的演化史:解決兩難問題,克服或回避眾多困難……在這動物明星毛茸茸的形象背后,是那微妙神奇的演化機制。其中還有許多未解之謎,等待我們?nèi)ヌ剿骱桶l(fā)現(xiàn)。 原標題:大熊貓到底是一種食草動物還是食肉動物? 來源:新發(fā)現(xiàn)sciencevie |
|
來自: 人老顛東 > 《現(xiàn)代生命科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