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講:鄧麗芬 2017年07月13日 師:今晚不算講課哈,就說說我扎排胃水針法的一些心得體會,還有就是結合解剖和肌筋膜來理解排胃水針法,講得不一定對,請大家多多包涵。 排胃水針法取穴: 1、中脘、中脘旁開4寸各1針; 2、肚臍至中脘、中脘旁開4寸各自連線上的阻滯點; 3、雙側足三里。 (見下圖所示) 我們的身體是一個承載心靈和內臟的容器,三者合而為一,互相影響。膈肌把胸腔和腹腔分隔開來,腔器(把胸腔、腹腔、盆腔看成容器)里面的內臟既獨立存在,彼此之間又相互聯(lián)系。因為它們的生理特點,內臟的活動度較大,容易隨我們的活動而摩擦、受壓變形?,F(xiàn)代人喜喝冷飲、愛吹空調,胃脘部冰涼,加之久坐運動量少,上腹部容易板結。我們再來看看中脘的解剖位置,中脘的局部解剖:在腹白線上,由外往內依次是腹外斜肌、腹直肌、腹橫肌,深部為胃幽門部,有腹壁上靜脈,分布有第七、八肋間神經前皮支的內側支。這些肌肉都比較寬大,活動度較大,中脘在劍突下,膈肌下方偏上的位置,又是肌筋膜經線螺旋線在腹部交接的位置,這些容易板結的地方,恰好是排胃水針取穴的位置。 排胃水針法的作用就是疏通水道,讓水流到需要的地方或者排出去;任脈貫通三焦,就像水道由上往下流,上腹部就像中間的水閘,這里堵住了,水就流不下去,溢滿就容易水流泛濫。我一般排胃水針法會和排水針法一起用,就像河流的上下游,上游河道疏通了,下游的水流量才大,淤泥才容易沖開,所以扎完排胃水針法和排水針法的人,會排出大量的大便或者尿液。這也是那些腹部肥胖的人扎完針后,瘦得快的原因,因為把腸道堆積的垃圾排出來了,自然就瘦了。好了,講完了,可以提問了。
1、生:阻滯點是不是身體上摸起來有結節(jié)的地方? 師:是的,板結不流暢的地方。 生:那是否不容易進針呢? 師:我沒遇見過這種情況,你可以用舒張進針法進針。 生:那怎么舒張呢? 師:刺法灸法學上有講進針的方法。 2、生:可以在結節(jié)上直接下針嗎? 師:可以。有時候阻滯點比較多的地方,要考慮哪個阻滯點才是最主要的,這樣針刺的效果才好。學習針灸一定要好好學人體解剖學,人體是個有生命活動的個體,每一個生命活動都需要依靠多方的協(xié)作共同完成,人體一舉一動運用到的肌肉群都不一樣,阻滯點的形成也不一樣。 3、生:老師,我每次扎到中脘穴時,病人就會說好脹,病人自己口述好像很多氣全部聚在一起了,是否扎錯了?還是扎深了? 師:腹部穴位扎至抵住腹膜而不扎穿腹膜,不要針刺太深,也不做手法。破皮進針后,有抵觸感就不要再進針,板結的厲害的還是要一層一層去松解,不能操之過急,要不然針感太強,病人難以接受。(佳美老師補充:我之前有實踐過,很多患者腹部板結的厲害,扎中脘氣感太強,甚至不敢呼吸,這個時候把針往上提,不要抵住腹膜,師父說,這叫潤物細無聲。) 4、生:針下氣泡感和抵觸感有不一樣嗎? 師:針下氣泡感是進針后,針身周圍有氣泡感。抵觸感是碰到了骨頭、肌肉,身體每個部位穴位的抵觸感是不一樣的,比如腹部穴位,抵住筋膜也會有抵觸感。 生:一般進針都是先破皮,然后再到脂肪層,再到肌肉層吧? 師:腹部穴位是這樣的,四肢穴位不一樣。 生:血海穴呢? 師:血海穴是抵住骨頭。 生:好的,謝謝老師。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