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高考歷史概括型主觀題出題方式的改變,多種以新材料、新情景引入為主的出題方式應運而生。這種命題方式,不僅為高考注入了新的活力,還對學生的理解能力、分析能力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且有利于學生科學思維的養(yǎng)成和人才的選拔。 一、高中歷史概括型主觀題的得分技巧 在考試過程中,熟練地應用得分技能,能夠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相對于以往的高考而言,近幾年的高考不論是在考試內容方面還是在考試形式方面都有了不斷的改革和創(chuàng)新,尤其是在概括型主觀題的命題上更是有了前所未有的巨大改變。下面筆者結合自己的切身體會談幾點得分技巧,僅供參考。 1.序號化,一目了然。在高考以及平??荚嚨母爬ㄐ椭饔^題中,常常會遇到一個材料后面跟著多個小問題這種情況,而在解答此類問題時,常常有學生將所有問題混在一起一并解答,這種答題方法無法使閱卷老師在短時間內找到其中的得分點,往往留下思路混亂、條例不清晰等印象,最后導致即使正確答案在所答內容中也有所體現,但卻沒有得到相應分數的結果。因此,學生在作答時要結合對應的材料逐個對每個小問題進行解答,解答每個題目都要新起一行,并且應用序號對答案要點進行分隔,使回答內容條理清晰,一目了然。 2.層次化,主次分明??v觀高考以及平常考試的試卷,常常有一部分學生在作答概括型主觀題時采取“一段話”似的作答方式,這種答題方式常常給人“拎不清”“道不明”之感,丟分率很高。針對這種情況,考生在答題時要根據題目的核心問題以及答案的“輕重緩急”進行分段整理,每個要點各起一段,使答案具有科學性和邏輯性,主次分明,條理清晰。 3.整齊化,規(guī)范有序。在考試過程中,考生應將答案規(guī)整地寫在卷面指定的答題位置??忌鷳谙牒么鸢负舐涔P,不要隨意涂改或者肆意改動答題位置,要保持試卷的整潔,提高所答內容的規(guī)范性和字跡的清晰程度,保證卷面整齊是拿到高分的重要保障。 4.規(guī)范化,體現綜合素養(yǎng)。高考主要分為客觀題和主觀題兩種形式,而文字是概括型主觀題中陳述觀點的抽象載體,也是考生思維形態(tài)的重要表達方式。在解答概括型主觀題時,常常會出現考生使用的答題語言過于文學化、生活化等情況,用語不規(guī)范、不科學在很多時候是失分的重要原因。因此,平時的學習中,學生應當主動培養(yǎng)自己規(guī)范用語的能力,這樣才能在考試中將自己的想法與科學且規(guī)范的考試用語結合起來,達到詞淺意深的目的,進一步體現學生的綜合素養(yǎng)。 二、高中歷史概括型主觀題的解題技巧 1.認真審題是高中歷史概括型主觀題答題得分的前提。在高考以及平常的考試中,考生要讀懂試題材料所提供的信息,并了解這些信息背后蘊藏的深層含義。然后根據高考歷史概括型主觀題中每個設問的分值,結合所學的知識和之前提煉的信息進行概括和總結,進而得出全面、具體、科學、規(guī)范、正確的答案。 2.表述規(guī)范是高中歷史概括型主觀題答題得分的重要保障。由于一些學生基礎不好、知識儲備不足、文字表述能力不強等原因,使得他們在高中歷史主觀題的答題中不能完整地表述自己的意思,所答內容缺乏條理性,語言缺少簡潔性,常常是學生洋洋灑灑地寫了一大篇,而閱卷老師無法從中“挑揀”出答案的主體和得分點,從而造成不必要的丟分。因此,在平常的學習中,學生就要加強對文字表達規(guī)范性和條理性的訓練,以保證在考試時答題的嚴謹性和準確性。 3.觀點正確是高中歷史概括型主觀題答題得分的關鍵所在。在解答概括型主觀題時,要對材料的中心思想和作者的態(tài)度進行總體的了解和掌握,在解答問題時,要根據史實,運用自己的觀點去分析問題,緊跟材料中的問題方向,進一步向材料中所闡述的中心思想靠近,用觀點統(tǒng)率教材,用材料論證觀點,做到材料思想和觀點相一致。 4.關鍵詞的準確使用是學生概括型主觀題答題能力的集中表現。關鍵詞是每段話的中心詞,是提取信息的關鍵所在,也是學生在解題和答題時所要圍繞的重點內容。在概括型主觀題中,學生找到了關鍵詞就是找到了答案的一半內容,同理,關鍵詞的準確體現和使用也是考試得分的關鍵。與此同時,關鍵詞的準確使用在一定程度上能體現出學生對歷史知識的掌握程度,也能體現出學生的歷史綜合素養(yǎng)。 三、閱讀有助于提高學生對歷史的理解能力 讀史可以明鑒,知古可以鑒今。學生在平時的學習過程中,除了要對歷史課本內容進行學習以外,還要增加對歷史書籍的閱讀量,在獲取歷史知識的同時,對歷史史實進行進一步的分析、對比、歸納,以提高思維的縝密性以及解決問題的能力,形成科學、規(guī)范、客觀的歷史思維。這樣學生在高考中遇到材料分析題時,就能快速而準確地找出材料的中心思想以及作者的感情傾向,并用規(guī)范的語言進行作答。 通過學習我們不難發(fā)現,歷史屬于文科,是需要有很強的記憶力和理解能力的學科。在很多時候,學生即使是對歷史科目的學習下了大力氣,背了很多的知識要點和內容,但是時間一長,便會忘得一干二凈。通過對歷史書籍閱讀量的增加,增強對歷史文化知識的敏感性,我們很容易發(fā)現,即便是需要大量記憶的歷史科目的學習也是有一定的規(guī)律性的。例如,在閱讀古代史的相關書籍時,可以根據政治、文化、民族、外交等情況,建立知識體系,將具體知識分成不同的模塊內容,進而達到歷史時空的知識串聯(lián),將知識整體化、具體化。然而在學習世界史和中國近現代史時,很多歷史事件都是相互交錯、一脈相承的,這時再一味地死記硬背只能導致知識鏈的斷截和知識點的零碎化。因此,學生在學習過程中要建立龐大的知識庫,再結合時代背景,進行邏輯推理和分析,這樣就比較容易理清事件的來龍去脈,做到觸類旁通。 由此可見,所有的歷史知識的結構框架以及知識鏈條,都是在有深厚歷史文化底蘊的基礎上搭建起來的,而深厚的歷史文化底蘊來源于歷史書籍的大量閱讀和分析。因此,大量地閱讀歷史讀物能在一定程度上鍛煉學生的總結能力和分析能力,使學生形成科學的邏輯思維和綜合素養(yǎng),有助于學生在高考時更好地解答歷史概括型主觀題,進而得到理想的成績。 綜上所述,要想得到高中歷史概括型主觀題的高分,學生在日常的學習中就要自主地養(yǎng)成良好的作答習慣,更要掌握規(guī)范的考試術語以及應答模式,做到“外在美”和“內在美”相結合,將答題形式和答題內容相統(tǒng)一,努力學習,厚積薄發(fā),在時代不斷發(fā)展和改革教育不斷更新的大背景下,砥礪前行。 |
|
來自: 期刊論文發(fā)表2b > 《待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