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以滄海桑田的時光尺度,天地造化的視覺角度,講述川藏鐵路沿途風光,是如何練成的?匯知識性、趣味性、極致的風光體驗于一文,決不負你此行! 人們?yōu)槭裁聪肴ノ鞑?/span> 因為這里的藍天纖塵不染 藍的你想哭 因為這里的陽光特別燦爛 足以耀目溫暖 為何想哭 又為何溫暖 為何高寒缺氧 冰封雪藏 卻擋不住人們向往的腳步 因為這里的高原雪山 神山圣湖 可以照見內(nèi)心深處 一方純凈世界 于是 所有的遺忘 所有的獲得 都會在你去西藏的路上遇見 而川藏鐵路 將讓我們離心中的遇見更近 西藏納木錯湖,距拉薩220公里,海拔4718米,面積約1920km2。(王栗萍攝影) 01 川藏鐵路從熱氣騰騰的成都出發(fā)。這里人間煙火鼎盛,1600萬的人口,上演著無數(shù)人間喜樂! 告別繁華如夢的成都,向西進發(fā),西邊是千秋雪嶺,但在到達雅安前的141公里,仍是一派江南景象。 這片江南,叫四川盆地,廣26萬平方公里,富饒姿容享譽九州,世人呼之為天府之國! 何以如此富饒,敢稱上天府庫? 3.7億年前,四川盆地還是個海盆,海水浩瀚無涯,周邊山島聳峙,這個時期稱之為海浸時期。 1.9億年前,開始造山,盆地上升成陸,四周隆起成山,海水退卻。周邊高山流水,源源匯聚于此,海盆轉(zhuǎn)為湖盆,稱之為“巴蜀湖”。 雖說是湖,浩瀚如大海,面積超過現(xiàn)在的四川盆地。 7000萬年前,再次造山,“巴蜀湖”縮小至2萬多平公里,仍浩瀚無邊,相當于現(xiàn)在5個青海湖。 青海湖4435平公里,周長300公里 又約200萬年前,高山流水流持續(xù)萬年的侵蝕,巫山被切穿,聞名于世的長江三峽誕生。 又因巴蜀湖底西高東低,于是存儲千萬年的浩瀚湖水,經(jīng)天險三峽,東流去海。自此,四川盆地現(xiàn)身于莽莽群之間。 四川盆地,周邊群山高1000~3000米,盆底海拔五六百米,四山之水泥沙聚下,沖擊盆地成壤。 后又經(jīng)川人千百年前赴后繼的經(jīng)營打理,終成沃野千里,育數(shù)千萬戶人煙。 川水流,萬物生長,川水去,連通大海。于是富而閉塞的天府之國終成,氣象萬千。 盆周群山高聳,向西依橫斷之雄奇,廣35萬平方公里,向北擁盆地之錦繡,闊26萬平方里。 在兩大勢力交匯線上,如陰陽之調(diào)和相濟,風光奇秀。 或青城天下悠 或峨眉天下秀 02 跑了141公里來到雅安,這是川藏鐵路告別青春的最后一站,從此江湖風險,山高水長。 雅安者,川西咽喉,西藏門戶,曾為西康省會,又名雨城。 何為雨城,一年三分之一的時間都在下雨。這是因為,雅安海拔向西節(jié)節(jié)攀升,從600多米直上至三五千米。 遠到而來的暖濕氣流,在這里遇高山相阻,于是一路翻山越嶺向上攀升,但高至2000米海拔時,多數(shù)已冷凝成雨滴降落地面,雨城誕生。(積雨云層的海拔高度2000米,很厚可遮住陽光而成陰雨天)。 少數(shù)成功翻越高山的云氣,也是一層層的化雪成冰(氣溫每升高1000米降低6度),凍結(jié)在高山上,或成雪山,或成冰川。 雅安,橫斷山脈的入口,口外川西平原,猶似煙雨江南,溫柔富貴;口內(nèi)橫斷山脈,群峰聳立,一山更比一山高,峽谷縱橫,一河更比一河險,最考驗人的意志。 如途經(jīng)此地的安順場,大渡河,便讓太平天國翼王石達開葬身魚腹。然志堅者萬事成,沒有翻不過去的山,也沒有跨不過去的河,于是險途竟成了紅軍的勝利場。 途經(jīng)此處的夾金山,紅軍長征時,一襲紅旗,一隊人馬,延綿雪峰,更是感天動地,可歌可泣。 雅安,雖是雨城,卻風光極好! 而此處最美的,莫過于牛背山,山平如牛背,四望五座雪峰遙遙相對,而雪峰牛背之間是茫茫云海,如裝在上天的壇子里,風起云涌,滌蕩心懷。 牛背山上,3660米的海拔,已可穿過厚厚的云層,所以可坐觀云海浩蕩,雪峰延綿。會不會感覺天大地大,心胸為之廣闊,更覺人生之渺小呢? 也許天上所能看到的極致風光,也莫過于此吧!2009年底,此山因國家地理著名攝影師,一拍成名,成為中國最大的觀景平臺。 試想此處置一頂帳篷,朝看日出晚看霞,晝觀云海,夜覽群星,看云海鼓蕩于群峰,觀星辰閃耀于天湖,這該是何等美妙的人生體驗?。?/span> 03 川藏鐵路告別雅安,正式進入橫斷山脈。猶如人生出走青春,告別溫柔鄉(xiāng),正式跨入江湖,從此嘗盡人生的起起落落。 上圖可見,川藏線上的雅安,仿若山腳下,此后瀘定、康定、折多山,一路向上迅速攀升,隨后八起八伏,開始人生跌宕。 而這一走就是1000公里,占了1800公里線路的大半,似人生大半在江湖飄,嘗盡坎坷,也獲盡人生風光。 列車在橫斷山脈行走,86%的光陰在大山肚子里,剩下10%的光陰以超高橋梁跨越峽谷,再剩下4%的光陰交給各站做短暫逗留。 這樣的橋隧比高,而路基短暫,是因為橫斷山脈,波瀾起伏,十分壯闊!峽谷叢生,蔚為險峻!因此山洞反而成為列車行經(jīng)最好的庇護場所。 04 橫斷山脈,是印度板塊與亞歐板塊碰撞的衍生產(chǎn)品,是青藏高原與揚子板塊爭雄的地方。 在兩大超級勢力的壓迫下,山川一改東西向而成南北,并高聳入云,盤恒廣大至35萬平方公里,東西延綿千公里遼闊。 組成橫斷山脈的七條山脈,威武雄壯,與天爭峰,像七道屏風一樣,阻礙著印度洋流的東進,和太平洋暖流的西下。 將一層層翻越崇山的水汽云流,凍結(jié)在高山成為冰雪,有如白云固化在群山之巔,延綿數(shù)千里不絕。 山脈之間,雪線之下,深切數(shù)千米的峽谷高坡之上,水汽已難降至,又因高寒,草木荒疏,山體裸露,一片萬仞山的蒼涼。 這份蒼涼,沿坡而上,可及天,沿坡而下,可入谷,并順山勢行走,阻隔重重,沒有邊際。 蒼涼久了的山脈,受歲月的洗禮,經(jīng)千萬年風吹雨淋冰侵,山體表面一層層慢慢的剝落,滾入江河隨水流帶走,終成大峽谷。 六條江河出世,條條桀驁不訓,分別是『怒江、瀾滄江、金沙江、雅礱江、大渡河、岷江』。 面對天塹般的峽谷溝壑。川藏鐵路以高橋,將峽谷兩岸連接起來,兩側(cè)巖石高聳萬丈,橋下數(shù)百米深處,江河咆哮,飛沙擊浪。 其中最高的跨怒江大峽谷大橋,高701米之巨,其高大堅固雄瞰山河,俯視世界高橋如草芥。 希望今后川藏鐵路途經(jīng)此處時,須告知過往的旅客,你已通過當今世上最高橋。此時乘客雖不能下車覽勝,但也足以激起心中驚濤無數(shù)。 川藏鐵路4%的路基段,應(yīng)該就是留給了縣城。 縣城處在河谷開僻出來的土地上,海拔也大多溫柔到三千米左右,這里開始綠意蔥蓉,氧氣充足,像是橫斷山脈里的補給站。 補給站滋養(yǎng)著數(shù)萬為人家,并經(jīng)歲月培育出濃郁的藏族風情。 這就是川藏鐵路在橫斷山脈里的大慨了,一切都在巨大的山谷褶皺中行進。 05 橫斷山脈因海拔之高,河谷之深切,培育出極致的垂直風光帶。我們從高往低講,最后說一個不按常理出牌的風景奇芭。 四千六百米以上,基本上是雪山的故鄉(xiāng),冰川的世界。(注:雪線受海拔、緯度、大氣濕度降水量的影響,緯度越高雪線越低,如南北極,濕度越大降水量越多雪線越低,所以川西有低海拔雪山。這里的雪線四千六百米也只是相對橫斷山脈的大致雪線,并不嚴謹,當足以參考。) 海拔的高處歸屬冰川。冰川海拔高,過往的云裝載的水汽有限,平時降雪極少,然而只要掉下的雪花,有一片是一片,凍結(jié)在高山頂,或成常久的居客,盤恒高山頂,或于地表受陽光的招喚,重回天宇。 盤居高山頂?shù)姆e雪,經(jīng)千百年層層堆積,底層的雪受重壓擠密結(jié)晶,空隙壓縮,汽泡排出,終成冰。 而冰的更低處,經(jīng)漫長歲月,變的致密堅硬,慢慢晶瑩透徹,形成藍冰,可稱之為老冰。 無數(shù)的冰,經(jīng)歲月的堆積,在起伏不平的高山頂(太陡峭,雪難以積存形成不冰川),受重力緩緩下移,有如河流,只是速度之慢,時光之漫長按年計,故稱之為冰川。 川藏沿線,最為有名的當屬米堆冰川,在橫斷山脈的最西端,與念青唐古拉山相交。最高海拔6800米,雪線海拔4600米,由世界級的冰瀑匯流而成,每條高達800多米,寬1000多米,是中國三大海洋冰川之一。 橫斷山脈,在冰雪線的底部,約3800~4600米位置,高寒缺氧讓大多數(shù)的動植物遠離,剩下荒涼的巖石堅守。 折多山海拔4298米 但在4500米的海拔,機緣巧合處,會有大大小小的高原海子呈現(xiàn)。 這是因為地形在這里發(fā)生轉(zhuǎn)折,一改陡峭而成緩丘平地。冰雪線上的氣溫在零度上下徘徊,交替凍融,年復一年。 凍融的冰雪順山滑移,一路向下,帶走意志松散的巖石,在坡腳處堆積成壩。 壩子里的水積蓄成湖,清徹如鏡,被稱為高原海子。 而理塘和稻城之間,有座海子山,擁有1145個這樣大大小小的海子。 海子山里,鋪天蓋地的亂石,將高原海子變成碎裂的天空之境,這里有洪荒,有蒼涼,有遺失的有歲月。 從4500米海拔往3000多米以下,溫度和氧氣濃度節(jié)節(jié)攀升,再遇上合適的地方,可以供雨水停留,于是春暖花開,草木生長。 康定的跑馬山、塔公草原、新都橋鎮(zhèn),和理塘的毛埡大草原就是這樣好又合適的地方。 毛埡大草原,3800~4700米海拔,四周群山延綿相抱,高1000多米,或有白云堆雪其上。面積不大,300多平方公里,但望四周雪山延綿,足引射雕引弓(古時)之胸懷,策馬奔騰。 新都橋鎮(zhèn),距離康定81公里,海拔3300米,面積508多平公里,以清秀姿容橫臥山腳,美麗成詩。 新都橋鎮(zhèn),人口僅七千,大片的平原都留給了美景,藍色、白色、金黃、黑色、綠色的色塊線條流暢,被稱之為“光與影的世界”。 山嵐下的平原很美,草原、小溪、柏楊錯落有致,牛羊安詳吃草,藏寨零星散落其間。被稱之為世外桃園,“攝影家的天堂”。 橫斷山脈3800米以下,山脈或已降落成平丘,峽谷也已筑成谷底,河流澆灌出富饒,足以供人們建城休養(yǎng)生息。 然也有超出你想的地方,川藏鐵路途經(jīng)的理塘,以4014米的海拔,有世界高城之稱。 然沒有最高,只有更高,新設(shè)立的藏北雙湖縣城,海拔更是高達4960米。雙湖縣面積11.67萬平方公里,常住人員1.3萬多人,實實在在是地廣人稀。 路邊兩排平房的縣城,在一望無際的荒原上,有如一葉孤舟。(題外話,在藏北,不在川藏線上) 想一想,人類韌勁的偉大,生存能力之強,在動植物都舍棄生存的地方,竟有人類之城。 閑話少敘,回歸正途。川藏鐵路途經(jīng)的縣城,要單單說一下康定,因為這里是情歌之城,一首《康定情歌》家喻戶小。 『跑馬溜溜的山上,一朵溜溜的云喲。端端溜溜的照在,康定溜溜的城喲。月亮~彎~彎~,康定溜溜的城喲。李家溜溜的大姐,人才溜溜的好喲!張家溜溜的大哥,看上溜溜的她喲』 傳說,康定城里有個賣松光的西施,沿街叫賣的時候,總有男子留戀的張望,不為她手中的松光,只為一睹她的容顏。 后來有多情的漢子,在端端白云的下面,在月亮升起的時候,唱一首情歌給她聽。 情歌因為沾染了白云,沾染了月,歌聲十分干凈好聽,于是傳揚開來,成了康定情歌。 情歌的意境很美,讓世上的男女向往能像情歌一樣,在月亮升起的時侯與心愛的人兒,牽手坐在跑馬山上,看端端的白云追溜溜的明月,此時微風起處,心湖蕩漾。 橫斷山脈還出了個風景奇芭,突破了上述垂直風光帶在海拔上的禁桎。這就是距滬定(川藏鐵路一站)50多公里的五星級風景區(qū)海螺溝。 為什么說是風景奇葩,因為在海拔2850米出了個全國最低冰川,要知道這是低緯度,遠離南極北極! 更為奇異的是,冰雪線深入郁郁蔥蔥,與原始森林共生,似林海雪原。 除了奇異還有絕妙,冰雪圍剿下的地方,竟生出許多溫泉來,在冰雪的世界里熱氣蒸騰,像個童話世界,而這樣的溫泉據(jù)說有的高達90攝氏度。 為何如此玄妙!風馬牛不相及的風景,卻偏偏走到一起,和諧共處萬年。 原因在于海螺溝背靠海拔7556米的貢嘎雪山,在蜀山之王的庇護下,截住了從東南遠道而來的暖濕氣流,在這里化云成雪,飄灑降落在海螺溝。 而海螺溝,處在四周大山包圍之下,陽光不易介入,故海拔不高,卻能積雪成冰,最后在成千上萬年的加持下,形成中國最低海拔冰川。 又因這里是低海拔的原因,再加上有雪水的灌溉滋潤,又生長出大片的森林。 更為巧合的是,這里是橫斷山脈與四川盆地的交匯處,斷陷與隆升在這里交織,形成深大斷烈,給了地中海-喜馬拉雅地熱帶熱泉在這里出露的機會,造就了這里溫泉多。 所以一切都是上天的安排,天地造化,讓這里機緣薈萃,造就了海螺溝的奇異風景。 06 川藏鐵路在莽莽的橫斷山脈,出走了大半生,終于來到了美麗的林芝。 林芝地廣人稀,面積11.7萬平方千米(相當于內(nèi)陸一個?。瑢嶋H控制7.6萬平方千米,總?cè)丝?0.3萬人(2014年),相當于江南的一個較大的鎮(zhèn)。 林芝是桃花盛開的地方,美的人面桃花似的,令人十分向往。這里草木豐盛,森林覆蓋率46%,西藏80%的樹木都生長在這里。 這樣美到入骨的景色是怎么形成的呢?地形使然,圍三缺一。 喜馬拉雅山脈、念青唐古拉山脈、橫斷山脈在林芝的三面形成高地,東南低處正好面向印度洋開了一個大缺口,平均3000米左右,而最低處卻只有900米。 太平洋暖流和印度洋暖流,從這里魚貫而入,并與北方寒流相遇,在林芝地區(qū)呈云雨之歡,灑下650毫米的年降雨量,于是西藏的江南出爐了。 更為幸運的是,世界最大最深的峽谷,雅魯藏布江大峽谷途經(jīng)此地。 世界上最大最深的峽谷,雅魯藏布江大峽谷 雅魯藏布江途經(jīng)林芝時已奔騰1000多公里,沿途接納眾多溪流,豐沛的水量添加了林芝的富饒。 林芝就像巨大的白云覆蓋下的夢境,夢境之外是雪山冰川延綿 這就是林芝,地曠人稀的西藏江南,有世界最大的山脈環(huán)繞,世界最深的峽谷江河奔流,也有世上最美的桃花盛開,漫山遍野,還有雪水融化成的小橋流水人家。 這就是川藏鐵路途經(jīng)的林芝,雄壯的山脈擁抱秀美的土地,猶如蓋世英雄環(huán)抱著絕世的美女翩翩起舞。 07 離開了林芝,川藏鐵路駛向拉薩終點站,奔跑了1800多公里,終于可以在日光城曬曬太陽了。 拉薩,古代著名土蕃的政治中心,松贊干布所創(chuàng)建,而松贊干即是西藏人心中的王,就像蒙古人心中的成吉思汗。 松贊干布也果然是雄才大略,不僅統(tǒng)一全藏,而且非常有眼光,將土蕃的政治中心由山南遷都于此。眼光好不是指擺脫了一些家族政權(quán)的羈絆,更因為拉薩實在是得天獨地的好! 不僅是在西藏,就是放大到世界也是特別的好! 拉薩的四周有高山相圍,高山擋住四方的水汽的侵襲,圍住的天空猶如湛藍的天湖,天湖里養(yǎng)著耀眼的太陽,照耀拉薩。 于是舉世盛名的日光城誕生出爐了。 日光城里不是沒雨,一年的雨量有450多毫升,平均一年有87個雨天,而最為神妙的是,拉薩的雨都是好雨,特別善解人意,總在晚上八點到第二天早上八點下,偶爾點綴一下夜晚的拉薩與家人相聚,而將白天留給的晴空。 拉薩雨水少但從不缺水,雅魯藏布江支流拉薩河,從高山上帶來溪流雪水,澆灌滋養(yǎng)出拉薩平原,可供安居禮佛,可供牧牛飛鷹。 西藏是個有信仰的地方,去過的人說她是心靈的天堂,而布達拉宮就是西藏的王宮。 布達拉宮是人們心中的西藏印象,如果印象不深的話,可以掏出五十元人民欣賞一下,因為它的背面圖案就是布達拉宮。享受這種尊榮地位的還有百元鈔的人民大會堂。 布達拉宮據(jù)說是松贊干布迎娶文成公主和尺尊公主建的,按現(xiàn)在的理解的算是婚房。 而當時文成公主去拉薩可是走了3000多公里,花了半年時光,真是一去天涯啊!從此故鄉(xiāng)是夢鄉(xiāng)。 布達拉宮可以說是世界上最高最雄壯的宮殿,依山壘砌,群樓重疊,為中華古建筑的精華之作。 然而依山勢建設(shè)十分的艱難險峻,為什么不在平地上建呢? 這是因為藏民族崇尚天地自然,將自然分為天、地和地下三界,賦予天地萬物以神性。 而在藏族人心中,高聳的山是“通天之路”,而朝拜山神是敬天方式,所以有了我們所熟知的轉(zhuǎn)山。 因此多數(shù)而言藏傳寺廟多建在高處,自然布達拉宮也就依山勢而建,層層疊疊錯落而上,也正因此也就成就了布達拉宮的舉世恢宏。 到了終點站,回顧走過的1800公里風景線,川藏沿線的美,因其高可接天,而雄霸天下,也因盤恒第三級,而曠世獨立。 然而橫斷之雄,也終在中華之列,山在高,水在遠,有鐵建雄兵在,一樣將之履在平地。為此我們可以拭目以待。 未來西藏很遠,橫斷山脈仍在。未來西藏很近,川藏鐵路已來! |
|
來自: 昵稱21405352 > 《旅途、地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