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7.食后困頓
飯后困倦嗜睡,或進餐中疲困難支而停食入睡者,稱食后困頓。 食后困頓,(肘后備急方)和(諸病源候論)都稱為“谷勞”, <雜病源流犀燭)名為“飯醉”。 本癥應和多寐癥(又稱嗜睡癥)柑區(qū)別。多寐癥的特點是:不分晝夜,時時欲睡,呼之即醒,醒后復睡,不能自主。食后困頓僅在食后或進餐中困倦欲睡。 常見證候 脾氣虛食后困頓:食后困倦嗜睡,甚則停食入睡,倦怠乏力,頭昏多汗,面色萎黃,食欲不振,食后腹脹,大便不實,舌質淡胖,脈虛弱無力。 痰濕中阻食后困頓:食后欲睡,頭重身困,胸脘痞悶,精神疲憊,食少便溏,口粘不爽,形體肥胖,舌苔白膩,脈濡緩。
脾氣虛與痰濕中阻食后困頓:皆因脾病而起, 脾氣虛食后困頓因飲食失調,脾胃虛弱,運化無力,食后谷氣不消,脾陽益困,清陽不升,神氣不爽,故困頓欲睡,兼見脾虛氣怯而致的倦怠乏力,食少便溏等癥。<諸病源候論.谷勞候>謂: “脾胃虛弱,不能傳消谷食,使府藏氣痞塞,其狀令人食已則臥,支體煩重而嗜眠是也。”治宜健脾益氣消食,方用香砂六君子湯加味。
香砂六君子湯 木香2克(后下) 砂仁2.5克 人參3克(焗服) 白術6克 茯苓6克 炙甘草3克 陳皮2.5克 半夏3克 生姜3片 紅棗2枚 (柯琴方,錄自((古今名醫(yī)方論》卷1) 人參一錢(3g) 白 術二錢(6g) 茯苓二錢(6g) 甘草七分(2g) 陳皮八分(2.5g) 半夏一錢(3g) 砂仁八 分(2。5g) 木香七分(2g) 上加生姜二錢(6g),水煎服。功用:益氣化痰,行氣溫中。 主治:脾胃氣虛,濕阻氣滯證。嘔吐痞悶,不思飲食,脘腹脹痛,消瘦倦怠,或氣虛腫 本方由六君子湯加木香、砂仁而成,故名“香砂六君子湯”。木香與砂仁皆辛溫芳 香,歸脾胃之經,其中砂仁長于行氣化濕,木香長于行氣止痛,二藥配人六君子湯中, 則行氣止痛,燥濕健脾之功益著,適宜于脾胃氣虛,濕阻氣滯,脘腹脹痛之證。 ‘ 六君子湯與本方之組成雖均有人參、白術、茯苓、甘草、半夏、陳皮,二方益氣健 脾,燥濕和胃之功相類似,然彼因重用半夏、白術,故側重于燥濕化痰,脾肺兼治;本 方則重用白術、茯苓,而側重于健脾化濕,專于治脾。臨證之時可視癥狀之輕重主次靈活選用。 考“香砂六君子湯”的同名異方有多首,均由六君子湯加味而成。與本方較為相似 的有加砂仁、香附、藿香者(《明醫(yī)雜著》卷6),有加砂仁、藿香者(《口齒類要》),有 加砂仁、香附者(《杏苑生春》卷4),還有加砂仁、木香、烏梅者(《張氏醫(yī)通》卷16) 等。諸方雖然組成大同小異,但以本方較為通用。
痰濕中阻食后困頓多因久處濕地,或暑月濕邪彌漫,侵犯脾土;或痰濕素盛,濕邪困于中焦,脾陽為痰濕困擾不能升清氣以養(yǎng)神,痰飲濕濁蒙蔽,故食后困頓難支,且兼見肢體困重,脘痞口粘,苔膩,脈濡等癥,治宜健脾燥濕化痰,方選不換金正氣散加砂仁、草蔻。
不換金正氣散(不換金散) 藿香10克 厚樸10克 蒼術10克 陳皮10克 半夏10克 甘草10克 1.若兼有頭痛者,加川芎、白芷,祛風止痛; 2.冷瀉不止者,加木香、訶子、肉豆蔻以暖脾溫中,澀腸止瀉; 3.腹痛甚者,加干姜、官桂,溫中散寒止痛; 4.嘔逆,加丁香、砂仁,溫胃散寒,降逆止嘔。 (《易簡方》) [異名] 正氣清肌飲、藿香安胃散(《內經拾遺方論》卷3)、真方不換金正氣散 (《普濟方》卷147)、藿香正氣散(《癥因脈治》卷4)。 [組成] 藿香 厚樸 蒼術 陳皮 半夏 甘草各等分 [用法] 上為散。每服四錢(12g),水一盞,加生姜三片,煎至六分,去滓熱服。 [功用] 燥濕化濁,和胃止嘔。 [主治] 濕濁內停,兼有表寒證。嘔吐腹脹,惡寒發(fā)熱,或霍亂吐瀉,或不伏水 土,舌苔白膩等。 [病機分析] 本方證病機為濕濁中阻,風寒束表。濕濁內停,阻遏氣機,氣滯不 行,故腹脹滿;濕滯中焦,氣機升降失常,兼有寒邪外束肌膚,衛(wèi)陽不得發(fā)越,“胃氣 得寒則逆”(《傷寒貫珠集》卷1),內外相合,胃氣上逆,故嘔吐較甚;風寒外束,衛(wèi) 陽被遏,正邪相爭,故惡寒發(fā)熱。或寒濕穢濁之氣,壅滯中焦,陽氣受遏,清氣不升, 濁氣不降,清濁混雜,致上吐下瀉。舌苔白膩為寒濕之象。 [配伍意義] 本方是為濕濁內停,兼風寒束表而設,故以燥濕化濁,和胃止嘔,兼 解表散寒立法。本方由平胃散加藿香、半夏組成,其用量相等。方中藿香辛微溫,歸 脾、胃、肺經,為芳化濕濁要藥,《本草圖經》卷10言其“治脾胃吐逆,為最要之藥”。 《本草述》云:“散寒濕、暑濕……治外感寒邪,內傷飲食,或飲食傷冷濕滯,山嵐瘴 氣”。具有外散表寒,內化濕濁,理氣和中,辟穢止嘔之功,為君藥。蒼術善燥脾濕, 又可走表祛風除濕,與君藥相伍,可祛表里之濕,又辟山嵐瘴氣;厚樸下氣除滿,芳香 化濁,與蒼術相合,增強燥濕運脾之力,共為臣藥。半夏善于降逆止嘔,又可燥濕化 痰、消痞, 《重修政和經史證類備用本草》卷10言其“消痰涎,開胃健脾,止嘔吐”; 陳皮理氣和胃,芳香醒脾,均為佐藥。使以甘草調和諸藥,又能甘緩和中。用法中加生 姜辛散走表,和胃止嘔。諸藥相伍,則穢濁可祛,嘔吐得止,腹脹可除,表寒能散。 本方具有燥濕健脾、芳香化濁、和胃止嘔之功?!百抡龤獾靡赞D輸,邪氣無由乘襲, 可貴孰甚焉,故名不換金也”(《馮氏錦囊秘錄》卷10)?!胺矫徽龤庹撸^其能正不 正之氣故爾”(《醫(yī)學考》卷i)。故名不換金正氣散。 本方配伍特點有二:一為表里同治,以治里為主,祛內停的濕濁;二為升降合用, 以降為主,平降逆上之胃氣。 [類方比較] 本方與平胃散均用蒼術、厚樸、陳皮、炙甘草,具有燥濕和胃、理氣 之功,治療濕濁中阻的腹脹、嘔吐、苔膩等證。不同的是:平胃散主治濕滯脾胃證,功 用重在燥濕運脾,以蒼術為君藥;而本方在平胃散的基礎上加藿香、半夏組成,主治濕 濁內停,兼有表寒證,功用重在化濁止嘔,兼以解表,以藿香為君藥。 [臨床運用] 1.證治要點:本方治療濕濁內停,兼有表寒證,故臨床運用以嘔吐,腹脹,惡寒 發(fā)熱,苔膩為證治要點。 2.加減法:若兼有頭痛者加川芎、白芷,祛風活血止痛;冷瀉不止者,加木香、 訶子、肉豆蔻以曖脾溫中,澀腸止瀉;腹痛甚者,加干姜、官桂,溫中散寒止痛;嘔 逆,加丁香、砂仁,溫胃散寒,降逆止嘔。 3.本方現(xiàn)代常用于胃腸型感冒、急性胃腸炎等辨證屬濕濁內停,兼有表寒證者。 [使用注意] 《太平惠民和劑局方》卷2謂:忌生冷、油膩、毒物。本方辛苦溫燥, 易耗陰血,故陰虛、脾胃虛弱及孕婦不宜使用。
食后困頓,病位在脾,致病之困不外脾虛與濕困。脾虛者,屬正氣不足,治應補益;濕困者,乃濕濁為患,治當利濕通陽。 [文獻別錄] (脾胃論):“若飲食不節(jié),損其胃氣,不能克化,散于肝,歸于心,溢于肺,食入則昏冒欲睡?!?B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