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長花 “ 自主學習”就是學生自己做主,對學習目標,學習方法習進行自我設計,通過自身活動探索新知識的一種學習行為。通過這種方式,學生對一系列知識、定理、結論進行吸收、內化,從而在一定程度上理解科學知識的形成過程及研究方法,并鍛煉了學生的思維能力、動手能力。 自主學習這種新的學習方式充分地體現了學生在學習中的主體地位。未來的教育變革、發(fā)展必然會經歷這樣一個過程。必然性體現在: 1、 這是素質教育的必然要求。總觀小學課堂,新的教學方式并沒有真正落實到實踐中,絕大多數課堂教學依然秉承舊法:教師講,學生聽,教師在課堂唱主角,學生只能被動地接受知識灌輸。產生這種現象不單是一方面的原因,以音樂學科為例。這個學科特點決定了審美情趣,知識針對性強等特點,眾多教師一致認為它是一門理論性較強的學科,音樂學習主要涉及音樂理論知識,不便于放手讓學生自己自主學習。同時,在應試教育的壓力下,受它的指揮,教師花大力氣去培養(yǎng)“無形”的能力不如著力于“有形”的分數,為求分數的最高效率的教學方式莫過于多做題。讓學生自己探求新知反而效率較低,只能是“事倍”而“功半”。的確,某些學科自身的學科特點決定了學生自主學習的難度相對較大。改變現狀一方面要對現行的教育制度進行修改,但最主要的還是在于教師對教育的理解,站在高起點看教育,教育所要培養(yǎng)的人不僅僅是單具有某一學科的能力,而是全面的,綜合的素質。正如在音樂教育中,不能僅僅著眼于“音樂知識教育”,要放開眼光,看到課堂上自主學習的培養(yǎng)正是對一個人自我學習能力的培養(yǎng),只有通過一定的自主學習,學生才能更好,更深刻的理解音樂,掌握音樂,感受音樂,同時通過自主學習,才能發(fā)揮學生的潛能和能動性,形成主體意識。素質教育所倡導的培養(yǎng)創(chuàng)造性思維,也只有通過自主學習,才能達到目的,使培養(yǎng)出社會需要的創(chuàng)造性人才。 2、 發(fā)展學生個性的必然要求。著名教育家杜威曾說過:“學校的最大浪費在于兒童在學校中不能完全自由地運用已有的經驗,采用自己的方法去獲取知識。”的確如此,集體教學的弊端在于難以因材施教,不能發(fā)揮學生的個性去學習,并壓抑了他們的積極性,常常造成“一刀切”的現象,教師不能兼顧“優(yōu)秀生”和“后進生”,顧此失彼,造成課堂教學較大浪費。然而集體教學的形式也有其自身的優(yōu)勢,摒棄集體教學并不明智。怎樣才能發(fā)揮其優(yōu)勢同時又能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并發(fā)展個性、挖掘潛能呢?“自主學習”不失為緩解這兩種學習方式矛盾的好方法。在學校集體教學的情況下,盡量給學生發(fā)揮的空間,充分調動他們的積極性,使他們可以根據自己的能力和情況去發(fā)現知識,經歷知識發(fā)展的過程,并對其進行內化。適當的時候教師給以點撥,這樣既能發(fā)揮學生能動性,又兼顧集體教學的優(yōu)勢。 3、 培養(yǎng)合作精神,體驗合作情感的必然要求。兒童有一種與生俱來的,探索新奇事物的好奇心,他們并不僅僅是受教于成人,由這中好奇心所驅使,兒童自己也能進行探索性學習。在一定的環(huán)境下,他們能夠以一種積極的心態(tài),調動已有的知識和經驗,認識新問題,并對新知識達到一定程度的認知。在好奇心的指引下,兒童對新知識的探索和學習不單是局限于他所感興趣的知識這一點,而是以該知識為中心,引起連動效應,在積極的心態(tài)下,對于周圍相關知識也能有一定程度的探索,認知。只要引起了學生的興趣,他們自動會在興趣的驅使下主動學習并“愛屋及烏”,此舉不僅使學生能通過自主學習認識、內化新知識,更能由此擴大知識面,可謂一舉兩得。在兒童自主探索發(fā)現的過程中,思維的演變離不開動作,動手操作是智力的源泉,思維的起點。因為這樣的發(fā)現過程,理解最深,也最容易掌握其中的規(guī)律、性質和聯系。而在探索的過程中常常需要同伴間合作探討,“合作”對動手操作和探索學習意義重大,特別是在動手操作時,伙伴們進行分工,并彼此經過協調作用而形成的互相幫助、互相依存、互相提攜、團結共進的聯合行動,在這種聯合行動后,才得出結論。這個過程中,兒童經歷了知識由具體——抽象的思維過程,同時感受合作成功的喜悅,體驗這種人類有著歷史悠久的、優(yōu)良傳統(tǒng)的情感態(tài)度。 一、自主學習提升了學生在學習中的地位,教師在自主學習中又擔任什么樣的角色呢? 1、 教師是“主導”。自主學習理論從根本上確立了學生的主體地位,而教師則由原來的主體地位退居“二線”,立足于“主導”地位。通常,人們理解學生主體地位時,往往是通過對教師與學生二者的相互關系去把握,把教師與學生、教與學這兩對矛盾統(tǒng)一體緊密結合,認為沒有教就沒有學,沒有學也就沒有教,但“教”始終是矛盾的主要方面。教師的“教”是前提、是基礎;學只能是從屬地位,被教所支配。同樣地,對于教師和學生這對矛盾統(tǒng)一體,教師是主體,占主要地位,學生只能作為一種從屬,由教師支配?;谶@種認識,課堂上常??梢砸姷浇處煛耙谎蕴谩?,而學生被教師“牽著走”的局面。現行的教育理論十分強調學生的主體地位 ,強調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學生的主體地位是通過教師的主導作用而實現的,沒有教師的主導作用,就不存在學生的主體地位就,學生的主體地位是不能脫離教師主導而獨立存在的??梢哉f教師并非用“教”來給學生的主體地位作基礎,而是以“教師主導”給學生的主體地位打造一個平臺。在課堂中,教師的任務就是創(chuàng)設學生自主學習的環(huán)境,組織課堂秩序,提供自主學習的機會,在學生遇到困難時,及時給予點撥,使學生的秩序井然、高質高效地自主學習。 2、 教師是“引導者”。自主學習就是學生自己做主的學習活動。學生是學習的主體,這種地位由主動學習的活動本身決定。進行這項活動時,兒童可以調動已有的知識經驗發(fā)揮主觀能動性,選擇自己的學習內容,學習方式。然而由于經歷有限,兒童已有的知識和經驗也受到局限,他們所作的選擇、計劃、安排有時候可能與原意相悖。在成人的適當的引導下,可以避免方向性的錯誤,及時將他們引回正路。在課堂充當引導者的最佳人選當然就是教師了。在學校這個學習的大環(huán)境下,教師根據兒童的身心發(fā)展規(guī)律適當的做出引導,輔助學習順利地有條不紊地進行自主學習,體現其主體地位。 3 教師是“合作者”。在學生自主學習的活動中,教師不僅充當引導者,還是學生實踐自主學習的合作者。學生的主體地位和教師的主導地位并不沖突,更不是兩個不相容的對立面。學生實行自主學習實踐時,不論是動手操作或是進行討論,都需要有同伴合作交流。在同齡同伴合作,遇到難以逾越的問題,教師可以一個普通合作者的身份加入進來,師生共同探討、操作,或許這種普通的合作行為能給學生們帶來提示,突破難題。教師充當合作者時也或多或少的凸顯引導者身份,但此時主要角色仍舊是合作者,在合作探討過程中給予過多的引導,就剝奪了學生探索的權利,從而不能更好了解知識演變過程,更不能深刻的理解、記憶這個知識點。教師作為合作者的同時,還應承擔一種提供信息的任務。,隨著計算機、電視、廣播、書刊及計算機網絡等信息工具的發(fā)展,學生通過多種渠道進行學習的機會越來越多,學生學習的途徑、渠道、方式日漸多樣化;教師要作為合作者一份子,通過各種渠道尋找信息,提供給學生,作為他們學習的原材料,擴大學生知識面。這種方式也會潛移默化地影響兒童搜集信息的方法,讓他們逐漸學會這種方式,培養(yǎng)自己搜集資料的能力 二、自主學習不單純是要求主動學習,還要求創(chuàng)造性地學習,那么教師應該怎么做,怎樣才能使學生主動學習? 1 教師必須營造一個自主學習的環(huán)境。沒有自主學習的土壤是不可能滋養(yǎng)自主學習的幼苗。自主學習免不了學生之間的交流討論,為了更好的提供討論空間,使兒童更方便地交流,課室座位要打破原有的整齊劃一的“秧田式”排布,將幾張課桌放在一起,形成類似圓桌會議的桌子擺放,方便了討論的同時擴大了學具操作的場地。另外,這樣擺放,在視覺上給人一種寬松的感覺,兒童一進入教室,見到的不再是整齊劃一,壓抑的環(huán)境,過于整齊的擺放就已經居高臨下地灌輸學生不許有異己的思想,必須聽教師的講解,所有行動聽指揮。這樣在心理上已經扼殺了學生的創(chuàng)造性。課室墻壁歡快活潑的布置也有助于在心理上,視覺上營造寬松、創(chuàng)造的心理氛圍。另外,在外部輔助材料上,要求學生帶上足夠的學具,教師也得準備充足的教具,電腦、液晶投影儀等硬件也要齊備。在條件齊備的情況下,運動多種方式,學生更能有效地、創(chuàng)造性地自主學習。 2、 興趣是學生學習活動中的一個重要因素。只有引起學生興趣的事物,才能維持持久的學習動力。興趣更容易引起兒童注意力,并產生記憶,從而提高學習的效果。在課堂上,導入新知識時,用常見的身邊的例子,讓學生感到親切、實用。教學時,特別是對于低年級兒童,運用色彩豐富、有趣的教具。運用多媒體,形式多樣地把相關知識介紹給學生,讓學生感到知識的奧妙。同時,凸顯學生的主體地位,盡可能地讓學生探索,發(fā)揮他們的主動性。 3、 不能弱化教師的“教”。從課堂教學與學生自學的關系來看,小學生的自學能力相對比較低,強調學生的自主學習,但決不能弱化教師的指導、教師的教育;沒有教師的引導和教育,完全要學生自發(fā)地去學,等于放任自流,也是不可能實現的。課堂教學要通過教師的指導過程,來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的意識、習慣、能力和方法。那么在強調自主學習的課堂中,仍需要教師的“教”,但這種教并非傳統(tǒng)意義上的教,否則又走回的教師為主體的教學舊路上。這種“教”要求教師要創(chuàng)造性地教學。首先,學生先自主學習相關知識內容,然后教師作“點睛”式的講解,并將學生在學習中遇到的困難提出來全班討論,集思廣益,必要時作一定的引導。最后,通過運用這些知識解決一些實際問題,從應用中再次深化對知識的理解??偨Y起來就是“學-講-練”模式,與傳統(tǒng)的“講-學-練”僅順序不同,但體現了學生的主體地位,同時,教師所作的點撥,也正體現出創(chuàng)造性地“教”。 總之在學生是學習的主體,要讓他們在數學的知識海洋里自由的學習,我門就要力求讓他們真正地學會自主學習。這也是我與課改一路同行的起步。 http://wenku.baidu.com/view/3a0fa46448d7c1c708a14568.html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