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工巧奪 壽山石雕黃忠忠 林清芳 林國富 黃希 《 人民周刊 》(2017年第20期)
在一億多年前的壽山,由于地殼變化和火山運動,形成了一種沒有完全噴發(fā)的火山巖與地下水和礦物質混合的巖漿,這些巖漿從地表間隙中滲流出,最終凝結成一種石質適中、色澤美觀的天然石料——壽山石。 壽山石源自福州市北郊壽山村,壽山村礦脈復雜多樣,主要分布于福州市北郊與連江、羅源交界處,品類達百余種之多,其中包括田黃石、善伯石、荔枝石等一些名貴石種。 壽山石的淵源 壽山石是我國獨有的名貴彩石。1954年在福州倉山區(qū)福建師范學院工地上發(fā)現(xiàn)南朝墓葬一座,出土石豬一件,高1.1厘米,長6.4厘米,伏臥狀,是用長方形福州壽山老嶺石雕刻,線條、刀法簡練,形態(tài)粗獷。1956年以后的近十年中,福州又陸續(xù)從發(fā)掘的十五座六朝墓葬中出土了同類的壽山石小豬。1965年在福州北郊二鳳山工地發(fā)掘的一座南朝墓葬,也出土了類似的石豬一對,同時出土的還有“元嘉二十二年乙酉”的紀年墓磚。元嘉二十二年,即公元445年,由此得出,壽山石雕藝術至少開始于一千五百年前。 壽山石質地瑩潤,色彩斑斕,柔而易攻,為制鈕名石。據(jù)載,壽山石的大量開采始于宋,并用于雕刻。精美者作為貢品發(fā)往汴梁,成為達官貴人幾案欣賞之物,壽山石的收藏自此而始。元末始以壽山石制印,并延續(xù)至今。明、清時期,壽山石的雕刻及收藏愈加盛行,原石收藏亦蔚然成風。 壽山石雕刻的技藝經過發(fā)展傳承,形成圓雕、浮雕、薄意雕、鏤空雕、鏈雕、鑲嵌等一系列雕刻技法。2006年5月20日,壽山石雕經國務院批準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壽山石的分類和藝術特點 壽山石品種很多,按產地劃分,主要分為田坑、水坑、山坑三大類。田坑石產于溪邊水田,產量最少,石質最佳;水坑石產于溪澗水洞之中;山坑石散布于山巒溪野。田坑又稱田石,質地溫潤可愛,顏色從外到內由濃漸淡。田坑石按其顏色不同又分為“田黃”“田紅”“田白”“田黑”等品種,其中田黃石色黃如枇杷,質韌而堅,素有“石中之王”的美譽。 壽山石雕講究“相石取巧”,即根據(jù)石料的形狀、色彩、紋理等特點進行構思,因勢造型,因材施藝,因色取巧,使自然色相和奧妙神工渾然一體。壽山石雕的最大特點是俏色的利用,壽山石有十多種顏色,色彩綺麗異常,藝人們雕刻之前要經過一番相石的過程,這相石的過程就是要根據(jù)其表面的形狀和顏色進行初步構思,刻進去以后出現(xiàn)其他顏色還要進一步地構思。雕刻時充分利用不同色層的分布特點予以設計和雕琢,而且強調不要拼接,以達到渾然天成的效果。加上壽山石存在內部色層突變的可能性,可在雕刻的過程中邊雕琢邊設計,這考驗著雕工的雕刻技巧和審美水平。 壽山石雕有人物、風景、動物、植物等造型,可根據(jù)石材大小、形狀和用途制作成印章、擺件等形式。在雕刻的過程中,雕刻內容的設計和色層的取舍是關鍵環(huán)節(jié)。 壽山石的雕刻技法 壽山石雕,中國民間雕刻藝術之一。壽山石雕技法豐富多樣,精湛圓熟,又在發(fā)展過程中廣納博采,融合了中國畫和各種民間工藝的雕刻技藝與藝術精華。壽山石雕刻講究刀法,刀法的運用是作品表現(xiàn)的必要手段,具體來說有如下雕刻技法。 圓雕,通過寫實表現(xiàn)物體形狀及細節(jié)的立體雕刻方法,其注重以打坯還原物體的比例。壽山石圓雕起源于唐宋。南北朝以后,圓雕成為壽山石雕刻的主要手法。到了清代,圓雕已成為一種主要表現(xiàn)手法。 鈕雕,俗稱印鼻子,是指印章上部印鈕的雕刻,屬于圓雕的范疇。其主要特點是雕刻體積小,雕刻主體的底面與印章渾然一體,內容主要以神獸為主,在形式上分為一體鈕和組合鈕。 鏤雕、鏈雕,是圓雕中一種鏤空的雕法,即將石料中需要表現(xiàn)的物體間隙或內部空間挖空,比如在龍的嘴內,在鏤空的同時還要保留一個石球。鏤雕對石料的材質有更高的要求,常與其他雕刻手法同時使用,按照先內后外的順序進行。鏈雕是用一塊石料鏤空雕刻成的可動石鏈,屬圓雕的一種。 浮雕,將物象雕至石面產生凸起效果的雕法,浮雕是繼圓雕之后的一種裝飾性雕法,主要用于石壁或木柱的表面。浮雕應選擇色層分明的石料,在雕刻過程中先找到色層分界處,再確定浮雕的深淺度。 薄意雕,指比淺浮雕更加淺薄的雕刻手法,它產生于清代。受壽山石質和價格的影響,為了在雕刻中保留更多石材,薄意逐漸成為壽山石的常用雕法。 鑲嵌,指小件石片上的淺層浮雕。主要將薄石片進行淺層雕刻后再鑲嵌在其他物象之內,鑲嵌多了一套粘貼的技法。 微雕,是用較小的石料進行雕刻的方法,內容以圖畫和文字為主,常用于石料印章的邊款或把玩石料上。越微小的內容雕刻難度就越大,要求刻工有精熟的書法和國畫功底。雕刻的時候要屏息凝神,一氣呵成,運刀要穩(wěn)、準、狠。 篆刻,用于以書法為表現(xiàn)形式的書畫用印。篆刻起源較早,發(fā)展也最成熟。壽山石石質晶瑩,硬度適中,其色澤彌久不變,成為篆刻書家的用章最愛。 通常在一塊壽山石上,有紅、黑、黃、青等數(shù)種顏色,相互交錯成自然斑紋。雕刻者根據(jù)石塊的形狀、色澤和紋理進行構思和藝術加工,雕刻成人物、走獸、山水、花鳥、果蔬、海味等陳設欣賞品和印章、文具、煙缸、水盂等實用工藝品。制作時先鑿打出粗坯,剝出大體輪廓,然后用手鑿深入刻劃,最后經修光、磨光、上蠟而成。制作一件作品,少則費時幾天,多則要幾個月甚至幾年。由于這些原因,壽山石雕的社會影響面極廣,具有“上伴帝王將相,中及文人雅士,下親庶民百姓”的藝術魅力,深受國內外鑒賞家與收藏家的好評。如今,福州的壽山石雕除了各種類型圓雕及圖章外,還與脫胎漆器、象牙雕刻相結合,制成各種屏風、圍屏、掛聯(lián)等,遠銷北美、西歐及東南亞各國,深受歡迎。 藝術是相通的,壽山石雕刻藝術與中國的傳統(tǒng)繪畫都是古老文化的瑰寶。雕刻者需要具備一定的造型功底,嫻熟的技藝表達、獨到的藝術見解是作品成功的關鍵。因此,壽山石雕刻家不僅要關注壽山石的文化歷史,還要觸類旁通,對傳統(tǒng)繪畫也要有所了解。如利用中國畫中一些基本的理論、構圖方式,豐富壽山石雕刻的理論基礎。傳統(tǒng)美學中提倡“書畫同源”“詩情畫意”等,為中國畫的發(fā)展帶來巨大的影響。 壽山石雕刻藝術是我國雕刻藝術中的一朵麗葩,是我國非物質文化遺產中的重要內容。只有以不斷傳承、發(fā)揚和保護為己任,才能有效推動壽山石雕刻藝術的發(fā)展,使其歷久彌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