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龍授時 中華上古文明 ——古玉器文化解讀 自古以來,人們仰望星空時,對那浩瀚無盡與壯美神秘的天空總是會產(chǎn)生無限的遐想。面對一顆顆閃爍星星的排列和形狀,自然地把在一些位置相近的星與他們神話中的人物、圖騰和器具聯(lián)系起來組成“星官”。據(jù)天文學(xué)考古發(fā)現(xiàn),我國早在公元前2800年就有天文史官——羲和,用星官對夜空進(jìn)行了劃分,并建立了“右樞天乙星官”天文觀測系統(tǒng);為“四時成歲”奠定了理論基礎(chǔ)。
一、昆侖山立木 (燧人弇茲氏在昆侖山(今甘肅祁連山)立挺木牙交,為地之中;上指天穹中宮天極星,為天之中。天極星在天的北面即北極,故又稱北極星。) 燧人氏,三皇之首,風(fēng)姓,簡稱燧人,尊稱燧皇。燧明國(今河南商丘)人,出生于商丘,為華胥氏之夫、伏羲與女媧的父親。 1、燧人氏在昆侖山立木觀察星象祭天,發(fā)現(xiàn)了“天道”。 2、距今約三萬年時燧人氏以右樞天乙(天龍座a星)為北極星。 3、距今約一萬五千年時,燧人氏發(fā)明大山榑木太陽歷. 4、距今約一萬年時,燧人氏發(fā)現(xiàn)天綱、天紀(jì)、太極印與太極渦旋宇宙生化模式。 二、羲和御日的傳說
日母羲和:她是人類光明的締造者,是太陽崇拜中至高無上的神。每天不慌不忙地趕著龍車,掌握時間的節(jié)奏,驅(qū)使著太陽前進(jìn)并和太陽一起日出日歸。 附《堯典》 乃命羲和,欽若昊天,歷象日月星辰,敬授人時。分命羲仲,宅嵎夷,曰旸谷。寅賓出日,平秩東作。日中,星鳥,以殷仲春。厥民析,鳥獸孳尾。申命羲叔,宅南極,曰交阯。寅敬致日,平秩南為。日永星火,以正仲夏。厥民因,鳥獸希革。分命和仲,宅西土,曰昧谷。寅餞納日,平秩西成。宵中,星虛,以殷仲秋。厥民夷,鳥獸毛毨。申命和叔,宅朔方,曰幽都。寅在易日,平秩朔伏。日短星昴,以正仲冬。厥民隩,鳥獸氄毛。 三、古觀星臺 古觀星臺 (夏至之景,尺有五寸;冬至之景,一丈三尺五寸)
高表 觀星臺
四、契刻符號解讀——玉龍頭考古研究 1、玉龍頭 它是我國新石器時代的傳世玉器中發(fā)現(xiàn)的唯一一個以“星官”為雕刻對象的玉器。玉龍頭的造型是上古智人臨摹的“天龍星座的龍頭”;它突出地表現(xiàn)了此“星官”在當(dāng)時的重要作用,相當(dāng)于今天的“北斗七星”。證明了上古先民們在公元前2800年就已經(jīng)以星官來確定天空的位置,并建立了《右樞天乙星官》天文觀測系統(tǒng)。比古巴比倫人在公元前1000年提出的星座要早1800年。
2、右樞天乙星官 “右樞天乙星官”星圖契刻于天龍石錛右龍眼處,它是公元前3942年——1793年的北極星。是迄今為止發(fā)現(xiàn)的最早的原始星圖,也是我國先民們曾經(jīng)以“右樞”作為北極星的唯一紀(jì)載。 3、U形天龍星官
U形天龍星官契刻于玉龍頭的右側(cè),它是先民們尋找北極星的標(biāo)志,也是天龍星官冬至日所在北天中的位置。 4、 “日永”與“日短”記錄 原始時間單位——“日” 人類最早認(rèn)識的時間單位不是年,也不是月,而是日。太陽東升西落,周而復(fù)始,給人以最直觀最深刻的印象,也是時間最自然的原始單位?!傲U測影”劃分一日,在我國已有悠久的歷史,可以追溯到十分遙遠(yuǎn)的年代。把一根有固定長度的桿子,立在開闊平坦的地方,用它的影子來測量時間。最初,人們用的是地面的自然物體,例如樹木、房屋、土堆等的影子。直到現(xiàn)在,農(nóng)村里有些老太太,還常常根據(jù)門口射進(jìn)來的陽光的角度,決定生火做飯的時間。先秦時代我們的祖先曾用“十時辰制”與“百刻制”來劃分一“日”了,從而掌握了一日晝夜時間長短的變化規(guī)律,并將測得的天文數(shù)據(jù)以分?jǐn)?shù)的形式表示出來。 (對天文史官契刻“日永”與“日短”符號的詮釋)
周公測日影把表影最長而白天最短的那天定為冬至,把表影最短而白天最長的那天定為夏至;此晝夜長短變化記錄與《堯典》所述“日永”、“日短”記錄相符。“日晝行地上二百一十九度少弱,故日長;夜行地下百四十六度強(qiáng),故夜短?!保ㄕ?/span>晉書·天文志)。在北緯34至35度地區(qū),夏至日是全年一天中最長的占全天的百分之六十,冬至日是全年一天中最短的占全天的百分之四十。 5、建“右樞天乙星官”天文觀測系統(tǒng)。 《春秋文曜鉤》云:“唐堯既位,羲和立渾儀”。羲和以右樞天乙星官為北辰,握機(jī)距表計,觀天星運;以U形天龍星官在北極渦旋規(guī)律來測定四季,天龍頭在東北方,天下皆春;天龍頭在東南方,天下皆夏;天龍頭在西南方,天下皆秋;天龍頭在西北方,天下皆冬。 結(jié)語: 我國的天文學(xué)在五帝時代帝堯時期就已高度發(fā)達(dá);玉錛上的紀(jì)載代表了當(dāng)時天文觀測、研究的最高水平,是“敬授人時”的理論依據(jù);是華夏天文史上一顆璀璨的明珠。 玉器天文文明的載體——玉龍頭 名稱:玉錛
年代:新石器時代 材質(zhì):南陽獨山玉 形狀:紡錘狀,似龍頭。 特征:玉錛重: 362克,長10.5厘米,寬6.5厘米,正面磨平以三條平行線裝飾, 背面凹凸有致,鉆一圓形孔洞,水蝕,斑駁陸離。 南陽獨山玉天龍頭,古樸優(yōu)美,上古傳世;打磨制造精良,保存完好;石器文化厚重,承載著豐富的史前科技文明,極具科學(xué)考古研究價值;是一件石器時代的玉器的珍品,堪稱獨玉之鼻祖,華夏之瑰寶! 玉天龍頭——史前文化明珠 玉天龍頭是古代人類的遺物,承載著上古輝煌的天文學(xué)文明,是老祖宗留給我們的寶貴科技文化遺產(chǎn)。它以最簡明的方式向我們傳授最偉大的理論,內(nèi)容豐富,博大精深。對它的解讀僅是鄙人之愚見,也只是皮毛而已,隨著對它的進(jìn)一步深入研究,將會有更驚天的發(fā)現(xiàn),必將震驚世界,把人類科技文明推向史前。仁者見仁,智者見智,希望關(guān)注的仁人,發(fā)表高見,共同探討,讓老祖宗的智慧,閃耀著更加奪目的光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