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復(fù)【早安】 送你一張專屬祝福卡片 文 | 小陌 · 主播 | 周周 好的親子關(guān)系,一定是共同成長、互相成就的。 孩子在社會規(guī)則中優(yōu)勝劣汰,好的父母也一定是在這樣的規(guī)則中自我成長。 前段時間,劉國梁又火了。 這個6歲開始打球,15歲破格入選國家隊,20歲成為第一位乒乓球“大滿貫卻不懂球的胖子”再一次上了熱搜。 但這次不是他在乒壇又有什么成就,也不是他帶出的哪個徒弟又獲得了榮譽,而是他蹭了自家閨女劉宇婕的流量。 7月21日,這個七歲的小小人兒,在美國拉斯維加斯落幕的世界之星青少年高爾夫錦標(biāo)賽中,獲得了女子組8歲及8歲以下組別的世界冠軍。 這妥妥地,這又是“別人家的孩子”。 然而最讓大家感動的,是她用全英文發(fā)表的獲獎感言。 她說:我要感謝我的爸爸,他一直是我的榜樣!他1996年就在美國(亞特蘭大)奧運會獲得了奧運金牌。 我有一個夢想,總有一天我要超越他。今天我想告訴他,我才7歲就贏得了世界冠軍。 帶著幽默就把自己的親爹懟了,讓臺下的劉國梁樂不可支。自己的寶貝獲得了冠軍,劉指導(dǎo)顯然比任何時刻都激動不已。 仔細聽贏贏的感言,不難發(fā)現(xiàn),她的爸爸在她的成長中起到了非常關(guān)鍵的作用。 贏贏三歲開始就打高爾夫,六歲出征比賽,這一路,父女倆互相鼓勵,勢必要在這個領(lǐng)域綻放異彩。 劉國梁曾經(jīng)對女兒說過,“咱爺倆都努力在兩個小白球之間,各打各的球、各干各的事、目標(biāo)大滿貫?!?/span> 他的言傳身教,引導(dǎo)著女兒一步一個腳印向著自己的目標(biāo)前進。 有人說,虎父無犬女,劉國梁是世界冠軍,培養(yǎng)一個世界冠軍的女兒也不算稀奇。 可在我看來,他教育孩子的方式,才是值得稱贊的。 去翻看劉國梁的微博,你不難發(fā)現(xiàn),他給孩子最好的禮物,就是不錯過孩子的每一個成長時刻。 再忙,他也會抽出陪伴孩子練高爾夫球,并心甘情愿地當(dāng)她的球童。 贏贏的媽媽王瑾在社交平臺上記錄下了這樣一段話:
劉國梁在陪伴中傳遞給孩子堅強、刻苦、上進的正能量。 在贏贏的心里,這些品質(zhì)如影隨行,也就不奇怪為什么八歲的她就能登上冠軍的獎臺了。 你可能很難想象,楊絳先生小時候也是一個淘氣包。 小學(xué)的時候,上課與同學(xué)偷偷講話,被老師罰去面避思過。 楊絳心里很不服氣,兩個人說話,憑什么只罰她一個!于是,她故意不好好思過,而對著同班的同學(xué)哇哇大哭。 老師勸她回座位,她都不予理會。直到校長過去哄她,才停止大哭大鬧。 初中時,楊絳先生卻從一個淘氣包,變成了一個愛讀書的好學(xué)生。本質(zhì)的改變得益于她的父親楊蔭杭先生。 楊絳先生在接受《文匯報》采訪時談到,自己就是受到了父母、師長的影響,才從淘氣變成好學(xué)的。 小時候淘氣,父親從來不會教訓(xùn)她,而是通過自己的行動來告訴她道理,幫助楊絳先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 楊絳先生說:“爸爸說話有情有理,出口成章,《申報》評論一篇接著一篇,浩氣沖天,擲地有聲。我佩服又好奇,向他請教秘訣。 爸爸說:“哪有什么秘訣?多讀書,讀好書罷了?!?/span> 楊絳先生聽了這些話,去找父親的藏書來讀,詩歌小說、中外名著、無不涉略,在閱讀中找到了樂趣。 她與錢鐘書先生的女兒錢媛,也受了他們深深的影響。錢媛見父母如此酷愛讀書,也“猴兒學(xué)人,照模照樣拿本書來讀,居然漸漸入道。” 好的家風(fēng),是會遺傳的,父母的樣子,決定了孩子的樣子。 郭德綱曾說過:“望子成龍的家長,自己都不是龍?!?/span> 央視有一部紀錄片,叫《鏡子》:三個家庭因孩子輟學(xué)而陷入困境,無奈下的父母決定將孩子送去特殊教育學(xué)校改造。 然而大家意外發(fā)現(xiàn)了,需要改造的居然是父母。 每個孩子都有各自的問題,但卻有一個共同點:家庭教育模式出了問題。 紀錄片中,有一個14歲的男孩,叫澤清。 他有一個良好的家庭環(huán)境:外公外婆是某大學(xué)的退休老師,自己爸爸有很體面的職業(yè),媽媽在單位算是業(yè)務(wù)骨干,還有過留學(xué)的經(jīng)歷。 按理說,這樣的家庭環(huán)境算得上”頂配”了,應(yīng)該培養(yǎng)出一個陽光上進的孩子。 可是,孩子初二就輟學(xué)、逃學(xué)、迷戀上網(wǎng),甚至毆打自己的母親。 從片中澤清對著鏡頭說的話,能看出一些端倪。 他說他的媽媽脾氣暴躁,有時候會制造一些家暴。每次澤清要和她溝通交流,總是以忙和累作為借口。 孩子在這樣的家庭環(huán)境中,四周充斥的都是冷漠、暴力,每天給孩子的都是惶恐,又如何能指望孩子在這樣的環(huán)境中成材呢?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孩子就是父母的復(fù)印件,孩子出了問題,一定是原件沒有出了紕漏。 俞敏洪看完紀錄片感慨地說:“孩子都是好孩子,就看家長是不是好家長。” 這個年少卻看起來老成的孩子,在鏡頭前說道:我所做的一切,都是將家人從夢中喚醒。 孩子,就是父母的鏡子。 以史為鑒,可以正衣冠。有多少家長思考給孩子樹立的榜樣,會給他們帶來什么樣的影響? 我們在生活中經(jīng)常會聽到父母對孩子這樣說: “你看看XXX,考試第一名,你呢?” “你怎么這么笨,這點小事都做不好,你看看人家,多優(yōu)秀。” “你怎么這點小事都堅持不下來,XX每天都堅持這么做?!?/span> 別人家的孩子天然地成為了自己孩子的“天敵”,而家長在毫不客氣地拿別人家的孩子做榜樣時,卻忽略了別人家的家長在背后付出了多少努力。 糟糕的父母,是教不出優(yōu)秀的孩子的。 董卿在《面對面》節(jié)目中說了一句話:“你希望自己的孩子成為什么樣的人,你去做一個什么樣的人。”
你想孩子成為“期待中”的那個樣子,但你自己卻不具備這些素質(zhì),而你討厭孩子身上的那些缺點,你的身上全都有。 你都沒有成為“別人家的父母”,又憑什么要求孩子是“別人家的孩子”? 與其羨慕“別人家的孩子”,不如先把自己變成“別人家的父母”,身體力行,傳遞給孩子向上的力量,讓孩子看清成長的方向并為之努力。 別讓自己的糟糕毀掉孩子的未來,作為父母,能給予孩子最負責(zé)的財富,就是以身作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