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兒給父母找了個鐘點工洗衣服,鄰居卻想占便宜,讓鐘點工把她家的衣服一起洗了,女兒不同意,對方破口大罵還動手打女兒一個耳光,父親拿起棍子對著鄰居打了過去。
這是1973年發(fā)生在楊絳先生家的一件事。
楊絳看到女兒被鄰居扇耳光后沖出去保護女兒,卻被鄰居兩口子按在地上打了。
聽到動靜的錢鐘書怒火中燒,他拎起一根棍子沖出對著鄰居家的男人砸了過去。
這事后楊絳對于自己一直溫文爾雅的丈夫也有了一個新的認識:沒想到我先生還有這么血性的一面。 女兒錢瑗是錢鐘書和楊絳夫妻倆唯一孩子,是夫妻倆的掌上明珠。 當?shù)弥拮佑性械哪且豢蹋X鐘書滿懷期望和幸福,對妻子說:如此星辰如此月,與誰指點與誰看。
女兒出生后,錢鐘書更是對這個唯一的女兒疼愛有加,他對妻子說:“我要把全部的愛都給她?!?br> 《我們仨》一書,是楊絳先生在先后失去愛女和丈夫后寫下的一家三口生活的記憶。
《我們仨》購書鏈接 然而錢瑗婚后生活卻沒有像父母那般的穩(wěn)定和唯一,她一生中有兩次婚姻卻沒有自己的孩子。
雖然生活不盡如人意,但錢瑗繼承了父母的善良、聰慧。
雖然沒有自己的親生子女,但在婚姻中卻是一位稱職的母親,在她生病期間繼子女們也都很好的照料她。
1997年是錢瑗生命中的最后時光,86歲楊絳對60歲女兒說:安心睡覺,我和你爸爸都祝你睡好。
在母親的懷抱中,錢瑗離開了愛她的父母。
白發(fā)人送黑發(fā)人的錐心之痛尚未療愈,一年后,楊絳再次承受了失去親愛的丈夫的打擊。
1998年,丈夫錢鐘書散手人寰,臨終前他握著愛妻的手說:絳,你好好生過。
原本的幸福三口之家,只剩下楊絳孤單一人。
這種失去愛女和愛侶的痛苦,只要想一想就會痛徹心扉,而楊絳先生那時候已經(jīng)87歲高齡。
面對清冷的家,楊絳在《我們仨》中寫到:往者不可留,逝者不可追;剩下的這個我,再也找不到他們了。我只能把我們一同生活過的歲月,重溫一遍,和他們再聚聚。
楊絳是這樣寫的,也是這樣做的,她堅強的拿起手中的筆,把仨人曾經(jīng)溫馨美好的記憶用文字娓娓道來,是一份回憶更是一份繼續(xù)生活的支柱。
在《我們仨》一書中,楊絳先生說“我們這個家,很樸素;我們?nèi)齻€人,很單純。我們與世無求,與人無爭,只求相聚在一起,相守在一起,各自做力所能及的事。"
楊絳用樸實深情的文字,講述了他們一家仨口的那些點點滴滴,她說“人間不會有單純的快樂,快樂總夾雜著煩惱和憂慮,人間沒有永遠”。
看先生一家三口的生活,總會有一個點觸動內(nèi)心最柔軟的情感,不自覺地潸然淚下。
人生終點不過一個“死”字,無論貧窮和富貴,可是面對自己最親最愛的親人時,理智說服不了情感。
“生死兩茫茫,不思量,自難忘”那種痛徹心扉的無奈,沒有經(jīng)歷過的人是無法體會的。
或許先生一生經(jīng)歷過很多的坎坷和磨礪,但是值得欣慰的是先生的家一直是溫情、溫馨和美好的。
如果你在生活中遇到困苦、坎坷;在柴米油鹽中感到迷茫和無措;當你不知道和愛人孩子如何相處時,不妨讀讀先生的《我們仨》,相信會讓你從她身上尋找到一份力量、一份豁然清明。 歷史文章 人世間:周志剛和老伴緊握的雙手里才是地老天荒的愛情 當愛情來臨以后
一場由西向東的修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