譚德國 書法與生活有著兼為互補而相依的關系。生活是書法藝術賴以提高的基礎。書法是生活情趣借以表示的方式。二者不能互為替代,但可以互為滋補。學好書藝既要扎實地練好書內功(書法的點畫、結構、形式等等規(guī)律法則),又要向生活的深廣度進軍,使生活與書法有機地統(tǒng)一起來。 為了弄清這個問題,我試從書法的內容與形式來研究書法與生活的關系。 首先,我們要了解書法的定義是什么。一般說,書法是用筆(軟、硬筆)書寫漢字以表現(xiàn)書法家的精神世界,尤其是形式美意識為主的藝術。書法,客觀反應對象是漢字。僅僅用筆書寫漢字,還不算是書法作品,要能成功地表現(xiàn)書法家的形式美及精神世界(如性格、氣質、意志、品行、才識、情感等內容)的文字才識。書法藝術。無論是形式美意識,還是精神世界都與書法家的生活狀況及其所處的時代要求有密切的關系。這樣才能形成個人的時代的社會的特征、風格等。由此,我們已經從書法藝術的質的規(guī)定性中了解到書法藝術與書法家生活不可分的統(tǒng)一性。 若要書法作品給人以美的享受和教育。那么其作品必須是藝術品,也就是作品包含著豐富的審美成分??晒┬蕾p、品評。對書法作品來說,能供人鑒賞的,首先尤其突出地體現(xiàn)在作品的藝術形式上,也就是其形式美:如結構美、形態(tài)美、力感美、質地美、氣勢美、神采美、章法美、韻律美、意境美、風格美、自然美。。。。。。上述諸美共同構成并寄托著書法家的精神世界之美。這也大凡是知書論人,由人及書的緣由吧。漢代蔡邕說:“欲書先散懷抱,然后書之?!痹惱[曾在《翰林要訣》中說:“情之喜怒哀樂各有分數(shù):喜則氣和而字舒,怒則氣郁而字險,哀則氣郁而字斂,樂則氣豐而字麗。情有輕重則字之斂舒險麗,亦有深淺,變化無窮?!边@些都說明書法作品的點線及其組合結構等無不與感情變化密切相關。而“氣”則是二者之紐帶:書實為心畫,乃書法家生活的藝術表現(xiàn)。 再者,書法作品之美與其它文學藝術有共同之處。如與繪畫、雕塑、舞蹈、音樂、詩詞歌賦、道教儒學、易理、禪宗、武術劍法等文學藝術都有共通之點。并借鑒其相同之優(yōu)點,彌補其不足,歷代書法家由于其生活的方方面面廣泛而深刻,故在創(chuàng)作過程中無不常受其他藝術門類之啟迪。在創(chuàng)作上書法亦如音樂具有“寓雜多與統(tǒng)一”的原則。孫過庭指出:“每一字的點畫結構必須是:“違而不狂,和而不同。”這就是闡述的多樣性統(tǒng)一之原則。在形式上也和音樂相似。要求章法、節(jié)奏、旋律對稱和呼應。在內容上,與繪畫的關系是十分密切的。古人常以書畫同源論述二者之關系。沈尹默曾說過:“世人公認中國書法是最高藝術。就是它能顯示出驚人的奇跡,引人欣賞,心暢神怡?!蔽覈糯囊恍?,自幼不熟詠六藝經傳。事實上他們是地道的非儒即道的學者。陰陽對立統(tǒng)一的觀念對他們有深刻的影響。從書論及作品中都能明顯看出儒道參透之深。當然舞蹈藝術和雕塑藝術的造型對書法的點畫結構也有深廣的影響,一切自然和社會現(xiàn)象也都不同程度地給書法家的創(chuàng)作實踐以啟發(fā)。如王羲之從鵝劃水而悟其書意。唐太宗見義旗而增筆力。張旭見擔夫與公主爭而悟筆法。懷素夜聞嘉陵江水聲而草圣益佳。黃庭堅見長年蕩漿而妙改筆法:外師造化,中得心源;得其環(huán)中,超以外向。由此可見,書法創(chuàng)作怎能離開書法家的生活呢? 常言道:“書,心畫也”“書如其人”。也說明書家精神世界之重要。無論哪位書法家在其作品中所反映的雖不是現(xiàn)實生活中的客觀事物,但必須是書家的整個精神世界(感官、知覺、思維、性格、氣質、意志、才識、品德、感情、理想等等)。這是毫無疑問的。誰都熟知不過的? 書法作品的美,不僅是表現(xiàn)在形式上,也表現(xiàn)在書法的文字內容上。書法作品的文字內容是否美,也影響著作品的審美因素。如果一件作品在形式上是非常美的,可謂神品,但文字內容低劣鄙俗,甚至反動,當然就難以稱得上書法精品了;如果書家所選擇或創(chuàng)作的文字內容非常優(yōu)美。藝術價值高,且正與其書法表現(xiàn)的精神境界完美統(tǒng)一,都達到了出神入化的妙境,那么其作品必定是精妙絕倫的神品了。學固然天分第一,才豐學廣次之,而作者的才高學富來源于豐富多彩的且有益的生活。書家既要有文字修養(yǎng),還要有意識訓練文學才能。尤其是詩歌詞章、還要學習美學、哲學、書法史…….總之,生活的每個方面,都要為培養(yǎng)高尚的品德,練其廣博的才學而服務。做到了這些,書寫的文字內容也必定是上乘的,反過來,優(yōu)美的文字也就使其在形式上美的作品顯得更加完美無缺。但是,書寫的文字內容之美與書法作品性情之美是不能互相代替的,二者共同構成書法美,缺一不可。 書法與生活雖然有密切關系,但不能互相取代。只能兼為互補而相依。豐富的生活會使書家的書藝形成個人的時代的社會的風格和特色。研習書藝會使個人的社會的時代的生活更為豐富多彩。因此,書藝滋補生活,生活涵養(yǎng)書藝。任何書家都離不開生活,都得從自然氣象、社會現(xiàn)象以及心理狀態(tài)中攫取美的要素。在對美的現(xiàn)象有深刻感受的基礎上,進一步調動思維,創(chuàng)造性地進行提煉,加工,抽取,集中美的精華醞釀成具有高度美感價值的意象。隨著各種意象的交合,激起創(chuàng)作的沖動,當書藝正濃時,靈感達到高潮之際,書家非把它借筆黑表現(xiàn)出來不可。這樣一幅書法作品就誕生了。書法與生活是一對形影不離的伴侶,書法作品就是對這情人的驕子。 譚德國簡介 譚德國,男,1960年7月出生于湖北巴東,土家族。畢業(yè)于湖北大學,現(xiàn)任職于水布埡鎮(zhèn)長嶺中學,中學語文高級教師,兼任世界教科文衛(wèi)組織專家成員,中國文化藝術網榮譽副理事長,中國國畫家協(xié)會培訓中心教授,中國藝術促進會書法專業(yè)委員會委員等30余職。 自幼愛好詩文,書法篆刻,尤其是對周易預測、命學.相學、地理、奇門、六壬、擇期、命名等五術玄學較有研究。曾參加河南省書法函授院首屆研修生班和上海戲劇函授以及連續(xù)三屆《詩刊》刊授。研究書法理論,精心寫作,發(fā)表多篇書法文章。臨帖習碑,師承“二王”唐宋“四大家”等,外師造化,內學傳統(tǒng),中得心源,博覽中外文史哲經,吸取民族文化精華,加強修養(yǎng),德唯求高,技唯求精???、隸、行、草、篆均能,尤精行草、狂草,對篆刻也有一定造詣,善吟詩。作品100余次選入國內外重大展覽并獲獎,其中“鐘聲”在中國國際文學藝術博覽會評定為書法類特別等級作品,“鷹”作品獲得世界美術大獎,詩歌和格言作品被黨魂耀中華編委會評為一等獎,同時被授予“中華文藝精英”,詩歌和格言作品被中國當代文學研究會評為特等獎,同時被授予“改革開放三十周年百名文化貢獻人物”,中國藝術促進會授予“共和國藝術先驅人物”等榮譽稱號。部分作品被國內外圖書館、藝術館、研究院等單位和友人收藏,有多幅作品勒石入碑。辭條及部分作品被收入《短詩大觀》、《中華精英盛世感言錄》、《中華精英頌歌賀盛世》、《共和國經典詩詞.格言選萃》、《書法新探》(書論)、《中國當代美術家書法家漢英辭典》、《中國書法家作品選集》、《中國書法名家名作集》、《中國文化名人大典》、《世界美術大典》,《世界文化名人辭?!?,《世界華人文學藝術界名人錄》,《世界華人當代名人大辭典》《世界華人優(yōu)秀專家名典》等100余部書中。他從事文化藝術活動的事跡被《湖北日報》、湖北電視臺、國際互聯(lián)網等新聞媒體20多次給予宣傳報道。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