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痛
牙痛,是指牙齒因某種原因引起疼痛而言。本癥在《黃帝內(nèi)經(jīng)》中稱為"齒痛";《諸病源候論》》中又把牙與齒分開而論,上面為牙,下限為齒,有"牙痛"、"齒痛"、"牙齒痛"之分;此后,古典醫(yī)籍中,或稱"牙痛"者,或稱"齒痛"者,俱指本癥。
牙痛時,往往伴有不同程度的牙齦腫痛的表現(xiàn)。因此,本癥與牙齦腫痛有較密切的關(guān)系。
齲齒,在古典醫(yī)籍中有"齲齒"、"齒齲"、"牙齒蟲"、"牙蟲"、"齒蟲"、"齒蠹"等不同名稱,其引起牙痛也較為常見,故興本癥一并討論。
【常見證候】
1.風熱牙痛:表現(xiàn)為牙齒脹痛,受熱或食辛辣之物即痛甚,患處得涼則痛減,牙齦腫脹,不能咀嚼食物,或腮腫而熱,口渴,舌尖紅,舌苔薄白或微黃而乾,脈象浮數(shù)。
2.風寒牙痛:表現(xiàn)為牙齒作痛,抽挈樣感,吸受冷氣則痛甚,患處得熱則痛減,時惡風寒,口不渴,舌淡紅,舌苔薄白,脈象浮緊或遲緩。
3.胃熱牙痛:表現(xiàn)為牙齒疼痛,以脹痛感為主,牽引頭腦或牙齦發(fā)紅腫脹,滿面發(fā)熱,口渴,時欲飲冷,口氣熱臭,惡熱喜冷,或唇舌頰腮腫痛,大便秘結(jié),尿黃,舌質(zhì)偏紅,舌乾,舌苔黃,脈象洪數(shù)或滑數(shù)。
4.虛火牙痛:表現(xiàn)為牙痛隱隱而作,牙根浮動,唇赤顴紅,咽乾而痛,心慌頭暈,虛煩不寐,腰脊酸痛,舌紅少津,舌苔少,脈象細數(shù)。
5.氣虛牙痛:表現(xiàn)為牙痛隱隱,痛勢綿綿,牙齦不甚紅腫,或雖腫脹而不紅,面色白,少氣懶言,語言低微,倦怠乏力,自汗心悸,頭暈耳鳴,小便清而頻,舌體淡胖,舌苔薄白或苔白,脈象虛弱或虛大。
6.齲齒牙痛:表現(xiàn)為牙齒蛀孔疼痛,時發(fā)時止,如嚼物時傷其牙,則立時作痛,舌脈如常。
【鑒別分析】
風熱牙痛與風寒牙痛:
兩者雖皆因風,但寒熱屬性各異,病因病機不同。
風熱牙痛乃因風熱之邪侵犯牙體所致,牙痛伴有齦腫而熱、口渴,舌尖紅,舌苔微黃而乾,脈浮數(shù);
風寒牙痛是風寒之邪侵犯牙體引起,伴有惡風寒、口不渴,舌淡紅,舌苔薄白,脈浮緊或遲緩。
兩者牙痛性質(zhì)及緩解疼痛方法迥異:
風熱牙痛為脹痛感,得熱則痛劇,得涼痛減;治以疏風清熱止痛,常用銀翹散加減內(nèi)服,外用薄荷玄明散搽痛處。
風寒牙痛為掣痛感,得熱則痛緩,得冷痛甚。治以疏風散寒止痛,常用蘇葉湯或麻黃附子細辛湯內(nèi)服,外用細辛散搽牙痛處。
胃熱牙痛與風熱牙痛:
雖同有熱象,頗為相似,然風熱牙痛兼風熱表證之象。胃熱牙痛乃由素稟熱體,復嗜辛辣香燥,胃腑蘊熱,循經(jīng)上蒸之故。其表現(xiàn)為牙痛兼有內(nèi)熱實證之象(口渴喜飲、惡熱、口氣熱臭、便秘結(jié)、舌質(zhì)紅、舌苔乾黃、脈洪數(shù)或滑數(shù))。
治療:清泄胃熱止痛之法,常用清胃散或玉女煎,以元參易熟地尤效捷。此外,胃熱牙痛辨證時尚須進一步分辨在血分或在氣分。如牙痛兼有紅腫出血者屬血分,前方可加重升麻、丹皮用量升透血分郁熱;如牙痛而牙齦不腫,則偏于氣分,仍同前力,須加荊芥、防風、細辛、以散氣分之熱。
虛火牙痛與氣虛牙痛:
皆為虛證牙痛。
虛火牙痛,由年老體虛,腎之元陰虧損,虛火上炎所致。
辨證要點為,牙齒疼痛隱隱,兼有腎陰不足、虛火上炎之象(如齒有浮動、顴紅咽乾、腰背酸弱無力、舌紅少津、苔少、脈細數(shù))。
治以滋陰補腎,常用左歸丸。
氣虛牙痛,多由勞傷過度,久病失養(yǎng)而耗傷元氣引起。牙痛痛勢綿綿,但齒不浮動,局部少見紅腫,并無虛火之"熱象",而呈現(xiàn)一派氣虛不足之徵(如少氣懶言,倦怠乏力、語言低怯,面色白,舌體淡胖、苔白、脈虛弱或虛大)。
治以補氣緩痛法,常用補中益氣湯加熟地、丹皮、茯苓、白芍。
齲齒牙痛:
平素嗜食膏粱厚味,或過食甘甜糖質(zhì),牙嚼污穢,飲食馀滓,積齒縫之間,以致牙體被蛀蝕?!侗孀C錄》指出:"人有多食肥甘,齒牙破損作痛…。"齲齒牙痛,早期未形成窗洞時,牙齒局部可呈墨浸狀或黃褐色,此時可不疼。繼而可形成深淺不同、大小不等的齲洞,洞內(nèi)容易嵌塞食物。吃冷、熱、酸、甜食物或吸風引冷皆可引起疼痛。
治以清熱止痛法,常以外用藥為主,方選川椒、燒石灰為末,蜜丸,塞于蛀孔中。
牙痛一癥,表證、里證均可出現(xiàn)。從牙痛部位看,上牙多責之足陽明胃經(jīng),下牙多責之手陽明大腸經(jīng),因胃絡脈入齒上縫,大腸絡脈入齒下縫之故。臨證中,按其寒熱虛實在臟在經(jīng)辨析,再注意其歸經(jīng)特點,療效會更好。
【文獻】
《景岳全書.齒牙》:"凡火病者,必病在牙床肌肉間,或為腫痛、或為糜爛,或為臭穢脫落,或牙縫出血不止,是皆病在經(jīng)絡,而上牙所屬足陽明也,止而不動,下牙所屬手陽明也,嚼物則動而不休,此之為病,必美酒厚味膏粱甘膩過多,以致濕熱蓄于腸胃而上壅于經(jīng),乃有此證。治宜戒厚味,清火邪為主?!I虛而牙病者,其病不在經(jīng)而在臟,蓋齒為骨之所終,而骨則主于腎也。故口腎衰則齒豁,精固則齒堅,至其為病,則凡齒脆不堅,或易于搖動,或疏豁,或突而不實。凡不由蟲,不由火而齒為病者,必腎氣不足,此則或由先天之稟虧,或由后天之斫喪,皆能致之。是當以專補腎為主。"
《醫(yī)宗金鑒.雜病心法要訣》:"不甚腫痛,不怕冷熱,為風牙痛,宜用溫風散?!荒[痛甚,喜飲熱湯,為寒牙痛,宜本方再加羌活、麻黃、川附子溫而散之。二方俱服一半,含漱一半,連涎吐之自好也?!T牙痛也。均宜一笑丸,即川椒七粒為末,巴豆一粒去皮研勻,飯為丸,綿裹咬痛處,吐涎即止,均宜用玉池散,…蟲牙亦宜此咬漱。"
《醫(yī)學衷中參西錄.醫(yī)案》:"方書治牙疼未見有用赭石牛膝者,因愚曾病牙以二藥治瘉,后凡遇胃氣不降致牙疼者,方中必用此二藥。其陽明胃腑有實熱者,又恒加生石膏數(shù)錢。"
牙齒浮動
牙齒浮動,又稱牙齒動搖。手陽明之脈入下齒,足陽明之脈入上齒,齒為骨之馀,寄齦以為養(yǎng),所以齒動與手足陽明之脈和腎關(guān)系密切。
牙齒浮動一癥,有的繼現(xiàn)于牙齦宣露之后,有的先見齒動而后出現(xiàn)牙齦宣露,因此古代醫(yī)籍將兩者一并討論。但也有的僅見牙齒浮動而無牙齦宣露。本文重點討論以牙齒浮動為主癥的,若先出現(xiàn)牙齦宣露的,則另列專篇討論。
【常見證候】
1.陽明熱壅牙齒浮動:牙齒浮動,伴有牙齦紅隀,或牙齦宣露,口臭,便秘,脈滑數(shù),舌質(zhì)紅,苔黃白膩偏乾。
2.腎陰虛牙齒浮動:牙齒浮動,繼而牙齦宣露,伴有腰酸、頭暈、耳鳴、脫發(fā),脈細數(shù),舌體瘦薄,舌質(zhì)嫩紅,苔薄或少苔。
3.腎氣虛牙齒浮動:牙齒浮動,伴有腰酸,尿后馀瀝,甚則小便不禁,聽力減退,脈沉細弱,舌淡苔白。
【鑒別分析】
陽明熱壅牙齒浮動:
多由飲酒過度或嗜食辛辣所致。齒齦為陽明絡脈所系,若腸胃積熱,上蒸于口,腐其齒齦,則齒失所固而動搖。《壽世保元》說:"土熱則焦搖。"
辨證要點:牙齒浮動與牙齦紅腫或宣露共見,并有陽明熱證可稽(如口臭、便秘、喜涼飲、脈滑數(shù)、苔黃白膩等)。
治療:宜清胃固齒,方選清胃散,或甘露飲。
腎陰虛牙齒浮動與腎氣虛牙齒浮動:
均為虛證牙齒浮動。
腎陰虛牙齒浮動多見于青壯年,或因房勞甚而傷腎精,或素有遺精之疾,致腎精不充,骨髓失養(yǎng),則齒根動搖。腎氣虛牙齒浮動多見于老年人,或勞力過度者,腎氣虛失于固攝,故牙齒浮動。
辨證要點:
腎陰虛牙齒浮動,繼而牙齦宣露,脈細數(shù),舌嫩紅,兼有腎陰不足癥狀(頭暈、耳鳴、脫發(fā)等);
腎氣虛牙齒浮動,牙齦淡紅,很少有牙齦宣露,伴有小便馀瀝不盡,或小便不禁,脈沉細而不數(shù)。
治療:
腎陰虛治宜滋腎固齒,方選六味地黃丸加骨碎補,或用滋陰清胃固齒丸;
腎氣虛治宜補腎固齒,方選還少丹。
牙齒浮動,與口腔衛(wèi)生有著密切關(guān)系。若素不漱口,食物殘渣夾于齒縫,附于齒齦,日久作熱,腐蝕牙根,則齒必搖。因此,保持口腔衛(wèi)生也是防治牙齒浮動的必要措施。
【文獻】
《諸病源候論.齒動搖候》:"手陽明之支脈人于齒,足陽明之脈又遍于齒,齒為骨之所柊,髓之所養(yǎng)。經(jīng)脈虛,風邪乘之,血氣不能榮潤,故令搖動。"
牙齒酸弱
牙齒酸弱是指牙齒于咀嚼食物時酸弱無力而言。唐代《日華子諸家本草》稱為"齒齼","齼"即"牙齒接觸酸味的感覺"?!吨袊t(yī)學大辭典》有"齒寒"條,即"齒酸楚也"。
本癥與口酸不同,后者是口中有酸味而牙無異常感覺,本癥則為牙齒酸弱,咀嚼無力。
【常見證候】
1.脾腎氣虛牙齒酸弱:牙齒酸弱,遇冷則甚,遇熱亦感不適,甚則咀嚼無力,脈沉弱,舌淡紅,苔薄白。
2.風冷外客牙齒酸弱:牙齒酸弱,遇冷見風則甚,喜食熱物,惡冷食,脈弦緊,舌淡暗,苔白滑。
【鑒別分析】
上兩證候的共同點為牙齒酸弱,咀嚼無力,時輕時重。
脾腎氣虛牙齒酸弱以正虛為主。齒為骨之馀,腎主骨;又齒與胃關(guān)系密切,胃與脾以膜相連,脾腎氣虛,齒失榮養(yǎng),故酸弱無力。
風冷外客牙齒酸弱以邪客為主。風冷之邪客于齒,則酸弱無力。
兩者的區(qū)別:
前者多見于老年人且歷時較久,冷熱之物皆不適宜,無明顯誘發(fā)因素;后者多見于青壯年,喜熱而惡冷,齒間常有風吹感。
治療:
脾腎氣虛牙齒酸弱,治宜健脾補腎,取核桃仁細嚼或能減輕,可用青蛾丸加減治之;
風冷外客牙齒酸弱者,治宜溫經(jīng)散寒,可選麻黃附子細辛湯等方治之。
牙齦出血
牙齦出血,又稱齒衄,乃指牙縫或牙齦滲出血液而言。本癥在《內(nèi)經(jīng)》中屬"血溢"、"衄血"范疇;《金匱要略》則歸入"吐衄"專篇;《諸病瀕候論》設(shè)有"齒間血出候";至明《景岳全書》始有"齒衄"癥名。蓋足陽明胃經(jīng)行于上齒,手陽明大腸經(jīng)行于下齒;又腎主骨,齒為骨之馀,故本癥與胃、大腸及腎關(guān)系密切,但以胃經(jīng)的病變?yōu)槌R姟?/span>
齒衄與舌衄,其血液均從口出,但舌衄之血出于舌面,舌上常有如針眼樣出血點,望診不難區(qū)別。還有"牙宣"一癥,牙縫中常有血液滲出,但此癥以牙齦先腫繼而齦肉萎縮,牙根宣露為特點,故不予論述。
【常見證候】
1.胃腸實火齒衄:齒齦出血如涌,血色鮮紅,兼有齒齦紅腫疼痛,口氣臭穢,口渴喜熱飲,便秘,脈洪數(shù)有力,舌質(zhì)紅赤,苔黃膩。
2.胃中虛火齒衄:齒齦出血,血色淡紅,兼有齒齦腐爛,但腫痛不甚,口乾欲飲,脈滑數(shù)無力,舌質(zhì)光紅少津,苔薄且乾。
3.腎虛火旺齒衄:齒齦出血,血色淡紅,齒搖不堅,或微痛,兼有頭暈,耳鳴,腰膝酸軟,脈細數(shù),舌質(zhì)嫩紅少苔。
4.脾不統(tǒng)血齒衄:齒齦出血,血色潮紅,齦肉色淡,全身有散在出血點或紫斑"脈象緩或濡數(shù),舌體胖大,舌質(zhì)淡,苔薄白。
【鑒別分析】
胃腸實火齒衄:
由于過食辛辣之物,胃腸積熱,熱從火化,上爍于齒,損傷血絡,故見齒衄,為陽、熱、實證。
辨證要點:血色鮮紅,量多或如泉涌,牙齦腫痛,口渴引飲,大便秘結(jié),脈洪數(shù)。
治宜清胃瀉火,方選清胃散,或通脾瀉胃湯。
胃中虛火齒衄與腎虛火旺齒衄:
皆為虛火齒衄,血色淡紅為共同點。
胃中虛火齒衄多因胃陰素虛,虛火浮動,上行于齒齦,耗灼胃絡而形成本癥。
辨證要點為:齒衄與齦糜同見,口乾渴而飲水不多。
治宜養(yǎng)胃陰清胃火,方選甘露飲加蒲黃以止衄;若虛火熾盛,血色較紅,可用玉女煎引胃火下行,兼滋其陰。
腎虛火旺齒衄多見于腎陰素虧,或病后腎陰不足者,牙為骨之馀而屬腎,腎陰虛不能制火,陰火上騰,致陰血隨火浮越而引起齒衄。
辨證要點為:齒衄與牙齒松動并見,兼有頭暈、耳鳴、手足心熱、腰酸等腎陰不足癥狀,脈細數(shù)尤為其特點。
治宜滋腎陰、降相火,方選知柏地黃丸加牛膝、骨碎補治之。
脾不統(tǒng)血齒衄:
多因飲食不節(jié),勞累過度,損傷脾胃,使中氣虛餒,氣不統(tǒng)血,血溢經(jīng)外而見齒衄。
辨證要點為:血色潮紅,且伴有少量的皮下出血點或紫斑,兼有脾氣不足癥狀(如面晃神疲,四肢乏力,語音低怯,舌胖色淡等)。
治宜健脾益氣攝血,方選歸脾湯加仙鶴草、炒側(cè)柏葉治之。
牙齦出血一癥,在臨床中屢見不鮮。其中尤以胃經(jīng)實火為多?!堆C論》說:"胃中實火,口渴齦腫,發(fā)熱便閉,脈洪數(shù)"。辨證實為中肯。認證如能辨析清楚,并能循經(jīng)選用引經(jīng)藥物,如上牙屬胃加升麻、下牙屬大腸加大黃,則療效更佳。但是,如果齒衄不止,并伴有身熱不休及多處出血者,則應從惡候考慮?!端貑枺笃嬲摗吩唬?脈至而搏,血衄身熱者死",這與現(xiàn)代醫(yī)學中的血液病出血極為相似,切不可視為小恙而忽視之。
【文獻】
《景岳全書.血證》:"血從齒縫牙齦中出者,名為齒衄,此手足陽明二經(jīng)及足少陰腎家之病,蓋手陽明入下齒中,足陽明入上齒中,又腎主骨,齒者骨之所終也。此雖皆能為齒病,然血出于經(jīng),則惟陽明為最。故凡陽明火盛,則為口臭,為牙根腐爛腫痛?;蜓鋈缬?,而齒不動搖,必其人素好肥甘辛熱之物,或善飲胃強者,多有陽明實熱之證。"
牙齦萎縮
牙齦萎縮是指齦肉日漸萎縮而言。本癥在歷代醫(yī)書中散見于牙齦宣露、牙齒動搖、齒衄、齒挺等病的論述中。齦萎癥在臨床上很少單獨出現(xiàn),常與牙根宣漏、牙齒松動、以及牙齦潰爛、牙齦出血等并見。
【常見證候】
1.胃火上蒸牙齦萎縮:齦肉萎縮腐頹,牙根宣露,伴有口臭、口渴、喜涼飲,大便秘結(jié),脈滑數(shù),舌質(zhì)紅,苔黃厚。
2.腎陰虧損牙齦萎縮:牙齦萎縮潰爛,邊緣微紅腫,牙根宣露,伴牙齒松動,頭暈耳鳴,腰酸,手足心熱,脈細數(shù),舌紅苔少。
3.氣血雙虧牙齦萎縮:牙齦萎縮顏色淡白,牙齒松動,伴牙齦出血,頭昏目花,失眠多夢,脈沉細,舌質(zhì)淡,苔薄白。
【鑒別分析】
胃火上蒸牙齦萎縮與腎陰虧損牙齦萎縮:
兩者均為不同程度之邪火熏灼牙齦所致。蓋上下牙齦屬陽明胃與大腸,若過食膏粱肥甘,胃腸積熱,或嗜酒食辛,熱灼胃府,均可使熱邪循經(jīng)上損牙齦,牙齦失榮,則齦肉萎縮而根宣露。又齒為骨之余,腎主骨,若房勞過瘦,耗傷腎精,精血不能上溉于齒,兼以虛火上炎,致使牙齦萎縮而牙根宣露。兩者相此,胃火上蒸為實證,腎陰虧損為虛證。前者常先有牙齦紅腫痛、出血或出膿,蒸灼口久,則使牙齦萎縮,后者多先見牙齒松動,繼而牙齦萎縮潰爛。
辨證要點:
胃火上蒸牙齦萎縮有實火證候,如口臭,口渴喜涼飲,便秘,脈滑數(shù)有力,舌苔黃厚等。治宜清胃瀉火法,方選清胃散;
腎陰虧損牙齦萎縮則有陰虛火旺現(xiàn)象,如頭暈耳鳴,牙齦邊緣微紅隀,手足心熱,脈細數(shù),舌質(zhì)紅,少苔等。治宜滋陰降火,方選知柏地黃丸。
氣血雙虧牙齦萎縮:
多見于虛損之人。由于氣血不足,牙齦失去濡養(yǎng),兼以虛邪客于齒間而致。
辨證要點為:牙齦萎縮伴齦肉色白,與上二證的牙齦紅腫有明顯區(qū)別。另外,還有頭昏目花,失眠多夢,脈細舌淡等一系列虛弱癥狀。
治宜補氣益血,方選八珍湯。
牙齦萎縮一癥,與口腔衛(wèi)生亦有關(guān)系。口腔衛(wèi)生不佳,辛辣厚味之物等不但會剝蝕齦肉,且食物殘渣亦會留于齒間,腐蝕牙齦,久之則牙齦潰爛而漸萎縮。因此注意口腔衛(wèi)生,少食刺激性食物,也是減少本癥發(fā)生的重要條件。對于已患牙齦萎縮的人,避免房勞過度,防止耗傷腎氣,也很重要。
【文獻】
《圣濟總錄.口齒門》:"牙齒雖為骨之所終,髓之所養(yǎng),得龂因而固消,可以堅牢,今氣血不足,揩理無方,風邪襲蹜,客于齒間,則令肌寒血弱,龂肉縮落,漸至宣露,永不附著齒根也。"
《醫(yī)宗金鑒.外科心法要訣》:"牙齦宣腫,齦肉日漸腐頹,久則削縮,以致齒牙宣露。總由胃經(jīng)客熱積久,外受邪風,寒涼相搏而成。有喜涼飲而惡熱者,系客熱遇寒涼,凝滯于齦肉之間;有喜熱飲而惡涼者,系客熱受邪風,稽留于齦肉之內(nèi)??蜔嵊龊?,牙齦出血,惡熱口臭,宜服清胃湯;客熱受風者,牙齦惡涼,遇風痛甚,宜服獨活散。"
牙齦腐爛
牙齦腐爛,是指牙床周圍的組織(包括上齦、下齦)破潰糜爛疼痛而言。本癥在《諸病源候論》中稱之為"齒漏",其后歷代醫(yī)書統(tǒng)稱"牙疳"。牙疳又分"走馬牙疳"、"風熱牙疳"、"青腿牙疳"等。
【常見證候】
1.風熱牙疳:初起牙齦紅腫疼痛,發(fā)熱較速,甚或寒熱交作,二、三日間即見一處,或多處齦緣糜爛,容易損傷出血,疼痛,妨礙飲食,時流粘稠睡液,頜下有硬塊按之疼痛,間有惡心嘔吐,便秘,舌質(zhì)紅,舌苔薄黃,脈象浮數(shù)。
2.青腿牙疳:表現(xiàn)為牙齦腫脹,潰爛出膿血,甚者可穿腮破唇,同時兩腿疼痛,發(fā)生腫塊,形如云片,色似青黑茄子,大小不一,肌肉頑硬,行動不便。若寒濕重者,可兼見身體疼痛,無汗,四肢浮腫,屄少而清等癥狀。若毐火盛者,可兼見口苫、口乾、口臭,舌質(zhì)紅,舌苔黃而乾,脈象滑數(shù)。
3.走馬牙疳:初起時,牙齦邊緣或頰部硬結(jié)發(fā)紅,一、二日間即腐爛,呈灰白色,隨即變成黑色,流出紫色血水,氣味臭惡,腐爛部不痛不癢,舌質(zhì)紅,舌苔黃膩,脈象數(shù)。青火盛者,黑腐蔓延,不數(shù)日間,鼻及鼻翼兩旁或腮和口唇周圍出現(xiàn)青褐色,這是里面腐爛已深的證侯。嚴重者唇爛齒落,腮穿顎破,鼻粱塌降腐爛嚴重時,兼有惡寒發(fā)熱,飲食不進,泄瀉氣喘,神昏等全身癥狀。若黑腐易去,內(nèi)見紅肉而流鮮血,身熱漸退,雖齒落腮穿見骨,仍有挽救希望;若正氣大虛而邪毒過盛,常易導致死亡。
【鑒別分析】
風熱牙疳:
由平素胃腑積熱,復外感風熱之邪而發(fā).邪毒侵襲牙齦,傷及肌瞙所致。
青腿牙疳,
與地區(qū)、生活、飲食有關(guān),系由時常坐臥寒冷濕地,寒濕之氣滯于經(jīng)脈,加以少食新鮮蔬菜、水果,過食牛羊肥膩腥膻,郁滯胃腸而為火熱,上炎口腔,因而發(fā)為本病。
走馬牙疳,
多由麻疹、痘疹、痧毒、傷寒、瘧、痢疾等病馀毒未清,內(nèi)熱熾盛,傷及牙齦引起,系一種嚴重的疾病。
風熱牙疳與走馬牙疳辨證主要區(qū)別點:
風熱牙疳,發(fā)熱快,疼痛劇烈,牙齦雖亦腐爛,但不致于腮頰腐爛,一般鄀能在半個月左右漸次痊瘉,僅有少數(shù)經(jīng)久不瘉,以致千齦宣露,時流膿水。治以疏風清熱解毒法,常用清胃湯;日久不已,可加人參、玄參;兼濕重者,加茵陳、生苡仁、車前子;外用人中白散擦牙齦患處,擦藥前,先漱洗乾凈。
走馬牙疳,多見于小兒,因其發(fā)病迅速,故名為"走馬",是一種危險的口腔疾病。發(fā)病后,很快即牙齦腐爛,不數(shù)日即可腮穿唇爛,顎破齒落,腐爛部不痛不癢,嚴重時,尚兼寒熱,預后不良。治以解毒清熱法,常用解毒消疳湯內(nèi)服;正氣虛者,加人參、黃耆;脾虛者,加服人參茯苓粥;熱久津傷者,可服甘露飲,外擦以人中白散于患處。
青腿牙疳,除牙齦腐爛外,尚兼有兩腿疼痛,且有腫塊,形如云片,狀似青茄,肌肉頑硬,行走不便之癥,其發(fā)病亦較緩慢。辨證時,與風熱牙疳、走馬牙疳容易區(qū)別。治以祛寒行濕,清火解毒法,常以活絡流氣飲加蒲公英、馬齒莧;寒濕重,腿腫甚者,加肉桂;毒火熾盛,灼傷津液者,兼服五汁飲,外可用冰硼散或朱黃散擦牙齦腐爛處。
【文獻】
《醫(yī)宗金鑒.雜病心法要訣》:"牙疳一病,殺人最速,雖有??疲唤阅酃ブ?。累攻者,今日攻之,明日又攻之,以腫硬消,黑色變,臭氣止為度。若不能食,或隔一日,或隔二、三口攻之,攻之后漸能食,不必戒口,任其所食。雖大便溏,仍量其輕重攻之,自見其神。若竟不思食,難任攻下,則死證也。攻藥用蕪荑消疳湯,即雄黃、蕪荑、生大黃、蘆薈、川黃連、胡黃連、黃芩也。"
牙齒焦黑
牙齒焦黑,《脈經(jīng)》謂"齒焦"、"齒忽變黑"?!吨T病源候論》有"牙齒歷蠹候"、"齒黃黑候",歷蠹者,牙齒黯黑之謂。到清代,溫病學家葉天士尤重視驗齒,他在《南病別鑒》中說:"齒焦無垢者死,齒焦有垢者,腎熱胃劫也。"《溫病條辨》則把"齒黑"列為熱邪深入下焦的重要指徵。牙齒焦黑與齒垢焦黑不同,后者是指附于牙齒上面的污垢而言,刮之可去。
【常見證候】
1.下焦熱盛牙齒焦黑:牙齒焦黑,熱深不解,口乾舌燥,手指蠕勤,脈沉數(shù)。
2.腎熱胃劫牙齒焦黑:牙齒焦黑,上附污垢,伴咽乾口渴,煩躁不眠,或腹?jié)M便秘,脈數(shù),舌絳。
3.風冷客經(jīng)牙齒焦黑:牙齒黃黑乾橾,伴齒根浮動,腰膝酸軟,脫發(fā),脈沉弱,舌質(zhì)淡黯,苔薄白。
【鑒別分析】
下焦熱盛牙齒焦黑與腎熱胃劫牙齒焦黑:
兩者均為熱邪內(nèi)竭津液所致,見于溫熱病后期,但前者較后者危重。
下焦熱盛牙齒焦黑是由于"熱邪深入下焦",熱深不解,津液乾涸,齒失津潤,故見牙齒焦黑。
辨證要點為:齒焦黑無垢,伴有欲作痙厥之癥,如手指蠕動,脈沉數(shù)等。
治宜咸寒甘潤法,二甲復脈湯主之。
腎熱胃劫牙齒焦黑由于腎熱胃燥,氣液被耗,齒失滋養(yǎng),則見齒黑。
辨證要點為:齒焦有垢,伴有煩躁不寐。
治宜清胃救腎法,玉女煎主之;若有腹?jié)M便秘的可用調(diào)胃承氟湯治療。
風冷客經(jīng)牙齒焦黑:本癥內(nèi)緣髓虛血虧,不能養(yǎng)齒,外緣風冷人經(jīng),內(nèi)外相客,齒枯無潤,故令齒黃黑。《諸病源候論》說:"風冷乘其經(jīng)脈,則髓骨血損,不能榮潤于牙齒,故令牙齒黯黑,謂之歷蠹。"辨證要點為:齒色黃黑或黯黑乾燥,伴牙齒浮動,兼有腰膝酸軟,脫發(fā)等腎精不充癥狀。治宜填精除風法,方選地骨皮散治之。
牙齒焦黑,多見于溫病熱極傷陰期,預后不佳?!睹}經(jīng)》把牙齒焦黑列為死候之一,如"病人目無精光,及牙齒黑色者,不治。""病人陰陽俱竭,其齒如熟小豆,其脈駛者死。"又說:"病人齒忽變黑者十三日死。""病人唇腫齒焦老死"等。但只要我們謹守病機,積極治療,或可冀有幸生者。
【文獻】
《諸病源候論.齒黃黑候》:"齒者,骨之所終,髓之所養(yǎng)。手陽明足陽明之脈,皆人于齒。風邪冷氟,客于經(jīng)脈,髓虛血弱,不能榮養(yǎng)于骨,枯燥無潤,故令齒黃黑也。"
《南病別鑒》:"齒焦無垢者死。(齒焦腎水告涸,無垢胃液亦竭,故死。)齒焦有垢者,腎熱胃劃也。(有垢者,火盛而氣液末竭,用調(diào)胃承氣,微下胃熱。)當微下之,或玉女煎,清胃救腎可也。(腎水虧者用之)"
|
|
來自: 華民 > 《中、西醫(yī)辨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