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平葭葦合,村荒藜藿深
一生喜歡歷史,雖努力做到精研細讀,但也常犯先入為主,自以為是的錯誤。比如對這李密,一提起他,首先跳入腦海中就有兩詞,兩個相關聯(lián)的詞,一為《陳情表》,一為“牛角掛書”,前者有“讀諸葛亮《出師表》不流淚不忠,讀李密《陳情表》不流淚者不孝”之說;后者源自《三字經(jīng)》,“如負薪,如掛角”,兩者混搭出了一個李密。
現(xiàn)在想來也常常曬然自笑,這是兩個同名同姓,卻不是一個時代之人,兩者差了幾百年呢,不求甚解害死人啊。今天要說的是后一個李密,一個隋唐之際的風云人物。
李密,字玄邃,陜西西安人,出身貴族。隋末大亂時,成為瓦崗軍首領,稱魏公。后被王世充擊敗,率殘部投降李唐。繼而又叛唐自立,被唐將盛彥師斬殺,時年37歲。
說起這隋唐之交,也是個大亂世,雖然一部《隋唐演義》及后來的什么《隋唐英雄傳》之類的電視劇,評書什么的,熱火朝天,但我一直是一臉的茫然。歷史小說讀得多多,包括那沒幾人讀完的《鏡花緣》下部,《海上花列傳》一類,都忍著性子認真讀完,然而就這《隋唐演義》。終不忍卒讀,同《三國演義》相比,天上地下,亂七八糟的什么東西。
名字是知道幾個,什么王世充、竇建德、程咬金一類,終究沒大興趣,倒是這李密,曾張冠李戴的把一《陳情表》安在他頭上,倒平添了幾分的尊崇,于是還就真研究了一下。
按《三字經(jīng)》的解讀,李密出生于隋末貴族之家,自幼喜愛讀書。有一次,他騎牛去訪友,牛角掛著書,一邊走一邊讀,被當朝宰相楊素看見,趕上來問“哪里的書生,如此好學”?李密認識楊素,連忙下牛參拜,自報姓名。楊素問他讀的什么書,李密回答是《項羽傳》。楊素感到十分驚奇?;丶液?楊素對兒子楊玄感說:“我看李密的學問和志向,你是遠遠趕不上的。”于是,楊玄感便主動接近李密,二人竟成刎頸之交。這就是“牛角掛書”的來歷。
此事真實與否不可考,但我總覺得不靠譜。想那當初宰相出行,前呼后擁的,你這李密怕是早被親兵護衛(wèi)趕到一邊去了,何以一看你玩的游戲正是他喜歡玩的那一款,就回家同兒子說,你是個大才,讓他去巴結你?做夢去吧。
但這李密的確是壞在這楊玄感身上,按說李密一貴族,不愁吃不愁穿不愁女人的,何以也同這餓極造反的農(nóng)民混在一起,皆因這楊玄感擁眾造反,接李密共謀。結果,楊玄感因不聽李密之計,兵敗被殺,李密被捕后逃脫。
想這李密也是個不甘人下之人,你逃就逃了吧,好好地種種花,寫些不寡不淡的文章,也可自在一生嘛。他不,在王伯當?shù)墓膭酉?,?span style="text-indent: 28pt; color: rgb(34, 34, 34);">投靠了翟讓領導的瓦崗軍。還殺了隋煬帝派來鎮(zhèn)壓的大將張須陀,聲名大震,最后竟讓翟讓出了權力。請他當了瓦崗軍的領導。
滴水之恩當涌泉相報,對翟讓的知遇之恩,這李密非但不報,還借飲酒之名,將翟讓與其兄、侄召至府上全部殺死。于是部下離心,眾叛親離,逐漸退出了爭霸之戰(zhàn),后被王世充擊敗,無可奈何之下,投奔了唐高祖李淵。
投靠了新主,你就好好干嘛,弄點業(yè)績,輔佐新朝,這個當是我們一般的想法,可這李密卻不是,他不滿足于李淵任命的閑職,還聚眾叛變,最后終于玩砸了,把自己的一顆聰明腦袋給玩沒了。
綜觀李密一生,少年成名,頗有謀略膽識,堪稱隋末的一代梟雄;然而由于性格剛愎自用,反復無常,導致了他的自取滅亡。如果李密歸附李淵之后能夠安分守己,或許能夠享受榮華富貴。
李密有才有謀當是無疑的,但要說創(chuàng)業(yè)建國,那他真不是那塊料,他多謀而不斷,猶豫而不決,當個謀士可能還行,提出建議交由上方裁決當是他的強項。說他是張良也許有點高抬他了,但我想,怎么說都不會比那牛金星差吧。
在眾多對李密的評價中,排第一的是隋煬帝楊廣的評價,他說“個小兒視瞻異常,勿令宿衛(wèi)”,說的是這李密出道還比較早,給楊廣當侍衛(wèi),別看級別不高,可離皇上近啊,如后世和坤,皇上背文背詩背不上來時,你給接上這么一句,那還不讓皇上高看你一眼,這官運亨通也就不是問題了嘛。
可能李密的家業(yè)比當時的和坤好太多,揮金如土慣了,加上他又是個極有才華又能敗家的富二代。上班時總心不在焉,想著那刺激的夜生活,結果被煬帝發(fā)現(xiàn)趕走了。
此地不留爺,自有留爺處。我不知道這李密是不是因此懷恨在心,反正此后是同這隋煬帝摽上了。至少李淵在打楊廣時,他沒在李淵的背后插上一刀。
縱觀這李密,才也高志也大,官宦世家,也有一定的號召力,怎么說眼界也高于農(nóng)民軍吧,但性格決定命運,一個文人,帶著一幫綠林好漢,盡管里面有秦叔寶、程咬金、單雄信這些一等一的高手,卻怎么也弄不成大事,是不是有點象三國中的袁紹呢?
以他的才智,如果能安下心來,作個謀士,世間可能就不會有房謀杜斷一詞。可惜,他自視才高,目中無人,無誠無信,出爾反爾,朝三暮四,以怨報德,最終身首異處,自取其辱。我真不知道何以《三字經(jīng)》還要將他列在其中,來教育后代這些可愛的孩子們?
反正我是嚴重瞧不起這李密的,他就是一個小人,一個有才無德的小人,特別是知道那《陳情表》不是他寫的之后。我是不是又先入為主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