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夏康氏始于衛(wèi)國康叔,而衛(wèi)之初封地域,據(jù)郭霞《衛(wèi)國歷史研究》一文中指出,衛(wèi)國的疆域主要在殷墟,北起武父(今大名縣武父城)以南,南指圃田(今河南鄭州東有圃田)以北,近東都雒邑(今河南洛陽地區(qū))附近,東達(dá)今山東濱海一帶??敌兆源耸肌S中l(wèi)國之都在朝歌,地處中原淇縣,因此我們說康姓發(fā)自中原。后來康氏以衛(wèi)國為中心向四方擴散,之后又形成了京兆堂康氏和東平郡康氏,形成了歷史上早期的康氏主流支脈。他們在歷史上的繁衍遷徙走向大體上是自北而南和自西而東。在長期的戰(zhàn)爭動亂和朝代更替中,康姓人四處遷徙,其分布遍及全國各地,形成了幾大有名的集散之所。 一是河南禹州、鞏縣。禹州在周武王時,封其弟康(姬封)在康城(今河南禹州市順店鎮(zhèn)的康城村),這里是最早的康姓發(fā)源地。但是隨著之后的社會動蕩和遷徙,禹州后來的康姓大多系外遷而來,特別是明初時期從山西洪洞大槐樹遷徙而來的居多。據(jù)《禹州康氏族譜》云:“……起始祖伯從公即由明朝元年(或二年)遷到河南順店,原籍是山西省平陽縣洪洞縣大槐樹人。始祖之父為讓公,母呂氏為太始祖,葬于順店西南黃桐村東地。伯從公遷叔伯兄弟七人,伯亮、伯昌、伯盛、伯聚留山西原居。伯從公遷禹州順店定居,伯敬公遷舞陽縣北舞渡龍村定居,伯×公性情暴躁,不知在何處落居。”但不管如何,這支以伯從公為始遷祖的康氏后裔在禹州傳衍開來。由山西洪洞遷往鞏縣的兩位始遷祖,一位是保公,一位是守信公,他們與遷往禹州的伯從兄弟同來河南,似有很深淵源。說明禹州和鞏縣兩地是這支康氏的遷徙集中地,并以始來舞陽、鄢陵、開封縣一帶的康氏一起向周邊擴散繁衍。省內(nèi)徙遷自不必說,如方城、魯山等地。在長期的演變過程中,這支由晉入豫的康氏逐漸向全國遷徙,像山東、安徽、兩湖、兩廣、江浙、陜、甘、川、河北、東北、港臺等地均有后裔棲居。與此同時,其他地方的康氏也不斷到這些地方融合,形成了當(dāng)?shù)乜凳戏种П姸?,其他康氏分支不斷滲入的復(fù)雜情況。于是,這支由晉遷豫的康氏和其他遷豫的康氏便成為河南康氏的一個集聚區(qū)和外遷的發(fā)散地,也使禹州、鞏縣兩地康氏得以發(fā)展成為全國歷史上有名的康氏望族。 二是江西吉安、爵譽。康氏在秦漢以后,由黃河以北逐步生息繁衍,并向黃河以南遷徙,形成了陜西京兆、山東無鹽(東平)兩大郡望,聲震吳楚,名冠兩京,并以“京兆”“東平”為堂號。裔孫北遷異地,南遷江浙,仕途會稽,同時進(jìn)入甘、寧、川西北、鄂地、東南紹興等地,既而分布在長江以北、河南為中心的康氏族人,向四面八方散射,遷徙江浙、福建、廣東一帶,燁燁華聲,遙遙華胄,王孫公子,衣冠相傳,隋平陳時至德二年(公元583年)歲次癸卯,康煥之諱顯,隋仕金陵(白下)夫子廟烏衣巷居住。至此,這支京兆康氏后裔傳至公元943年,康延孝仕唐天德防御使,南唐以子孫三將軍推贈京兆郡侯。南唐國亡,后主歸宋,兄弟三君義不仕二君,宋開寶八年(975年)避地金陵,徙江西泰和。延孝生二子,長子國輔,行八十評事,是泰和康氏左派的始祖;次子國弼,行九十評事,是泰和康氏右派的始祖。從此,泰和康氏分為左、右兩派,稱左輔右弼,延孝公尊為泰和康氏始祖。左右兩派商議于清康熙癸丑年間(公元1673年)在泰和縣城萃和書院之側(cè),建有聚星堂,世代隆祭。右派始祖國弼公,在金陵烏衣巷生子,號能甫,南唐初為潭州司戶參軍,轉(zhuǎn)白下(泰和古稱)邑宰。遂以官為家,秩滿解官,卜居本縣義禾村,生二子。次子順甫,遠(yuǎn)徙外地,杳無音信。長子華甫生二子,次子祥應(yīng)留義禾村,生二子。長子肇慶,次子重慶。北宋時期肇慶公奉命徙居龍?zhí)叮ń窬糇u之前的村名),次子重慶仍留義禾村原籍,“天趣軒”學(xué)經(jīng)史子集,中南宋紹興己卯科舉人。后義禾嗣孫徙而湮。肇慶公徙居爵譽后,生二子、八孫。他命長子之子秉義,次子之子秉禮于南宋嘉定年間徙居雷岡,傳至九世仲衍公,返回爵譽祖籍定居,復(fù)啟爵譽之后,故有“爵譽分雷岡,雷岡分爵譽”之說。傳至七十九世務(wù)信公,從此人齒繁盛,代代倍增,都成煙戶稠密的望族。這支康氏除了本縣外,先后有徙安福、遂川、永新、吉安、吉水、崇義、上猶、會昌、于都、瑞金以及廣東、廣西、湖南、湖北、云南、貴州、四川,乃至全國各省及臺灣,可謂四海之內(nèi),皆有爵譽康氏后裔。泰和縣城三十里為雷岡房居住地。七十四世祖秉禮公從爵譽分徙此地為開基,后除徙居四境,如泰和周邊及瑞金、會昌外,近徙本省,遠(yuǎn)播湘、粵、云、貴者枚不勝舉。此外還有禮門房,這支康氏乃由匡改康而來。稽考舊譜記載,禮門先祖世居長安,出漢丞相匡衡后,值黃巢儹逆,由京兆尹挈家出潼關(guān),寓襄樊,至謨字,日后守長沙因家焉。后避馬殷兄弟隨弟而寓,一居泰和水南,一居井崗濛潭,一居廬陵(今吉安縣)禮門(現(xiàn)為泰和縣)。居禮者諱瑞邱,字遷姜,實禹錫之翼祖也。三世后忌宋太祖諱易姓康,明隆慶雷岡續(xù)譜,該村房經(jīng)商議以衍恩六承事納入子行公次子順甫位下。從此歷代續(xù)譜相沿續(xù)修,不敢遺逸更改。這支匡改康除了在本地散徙泰和、吉安、遂川周邊之外,還遠(yuǎn)徙吉水上坪,上猶黃埠鎮(zhèn)感坑,泰和螺溪、程溪、洋溪,廬陵橫江桂花村者,枚不勝舉。 江西吉安、泰和一帶的康氏百分之九十屬于京兆郡康氏后裔,由隋代來自中原的金陵始祖康賜繁衍而來。自唐宋以后,成為相對集中的康氏集中地。同時也吸引了外地康姓,使之成為徙遷這里的目的地。在歷史上的大遷徙中,這里的康氏也向各地轉(zhuǎn)徙,南下廣東、福建,西入云、貴、川,湖南、湖北等地。 三是湖南省邵陽、新化。唐宋以來,湖南邵陽、新化一帶一直是江西省吉安、泰和康氏遷徙的首選之地,特別是南八后裔和人瑞后裔。僅舉以下康氏族譜所述即可證明?!逗闲禄诵蘖崭χёV復(fù)修》所述支系,其譜云:“溯我南八祖原籍居江西之吉安府,有遷楚之志。一傳發(fā)詔未果,再傳和仲、政仲、明仲三公,始秉承遺命,相率徙湖南湘鄉(xiāng)萬家園,遭時局之變化,旋徙安化龍坳,經(jīng)輾轉(zhuǎn),和仲福三支定居新化田坪、溫塘、坐石等地。福五支居漣源坪上,政仲福一支卜居吉慶,福十六支新化縣轉(zhuǎn)遷烏石龍?zhí)叮髦俑0朔窟w居邵陽?!薄逗闲禄锲嚎凳习诵拮遄V》所述支系,據(jù)光緒二十九年《總序》載:“發(fā)詔公有子三,和仲、政仲、明仲于唐莊宗二年由江右徙楚南鄉(xiāng)三十二都之萬家園,居三載后遷安化縣黃沙龍坳,削荊辟棘,立業(yè)三十有八年,戶口日繁,葛枝既有庇本之榮,在棣鄂不無分支之異。政仲子春發(fā)公效虞芮故事,越邵州新化十三都;和仲子桂發(fā)公擇新化陂頭村溫塘靈關(guān)廟而卜,云其吉焉。明仲子胡發(fā)公徙住家室》?!薄逗鲜靥量凳习诵拮遄V》所述支系,其譜載:“迨至唐末,始祖南八世居江西,約在兵戎之余,有遷楚之志。二世祖發(fā)詔由孝廉歷官祿大夫,亦承先志至三世祖和仲、政仲、明仲三公承其遺命,于后唐同光二年遷來湖南湘鄉(xiāng)三十二都萬家園,居三載旋徙安化龍坳立業(yè)開基。發(fā)詔次子政仲公隨兄和仲遷居安化龍坳,生歿未詳,葬安化??凇:椭僦庸鸢l(fā),由龍坳新化陂頭村溫塘靈關(guān)廟屋場一所,甲山庚向;政仲之子春發(fā),字榮淑,號能庵,由安化遷邵州北路邑太陽十三都?!薄逗仙勰习擞投措p溪木鐸仲璋共七修譜》所述支系,其《修譜序》云:“粵稽我氏自康叔受姓以歷秦漢,其間文武簪纓難以枚舉,后至唐開元間,有祖南八公,字百萬,始由江西吉安遷新化之吉慶等處立業(yè),生子發(fā)詔,遞傳八世子孫,繁衍聚族萬余人。一隅之地烏容眾多,而我祖璋義公者,謀遠(yuǎn)略廣,智高識宏,攜帶家屬始來邵南羅城地,繼徙大陂田,視斯山水狹隘,風(fēng)俗粗魯,復(fù)遷入油洞雙溪木鐸而立室家焉,已歷二十余代矣?!?/span> 據(jù)目前能夠看到的幾部邵陽、新化的康氏族譜,可以看到一個共同的特點,這里的康氏大多是南八公后裔,都是從江西泰和一帶遷出,其目的地都集中在湖南邵陽、新化一帶。應(yīng)該說,邵陽、新化早在唐宋時就已成為南八康氏支系遷湘的主要匯集之所。因為這里云集大量康氏族眾,于是也吸引了其他康氏的到來。譬如地處西部的陜西、以及地處中原一帶的京兆康氏也有遷徙邵陽一帶安居的。這里僅舉一例,《湖南新化龍山康氏族譜》在其家譜述略中載:“漢時,從河南遷至陜西,故龍山康氏大部分為京兆堂,唐時,一部分康氏家族又從陜西遷到湖南、湖北、廣東、廣西、四川、福建一帶,遷到湖南的大部分居住邵陽桃園、蘆溪、浦市。” 湖南邵陽、新化集聚了大量康氏。當(dāng)然,在以后湖廣填川時,這里又成了康氏支系外遷四川的發(fā)源地。這里的南八支系其原籍大都在江西泰和一帶,他們從始祖南八開始就有徙湘之志,至三世遷湘,最早在唐莊宗二年,以后延至宋代。其他京兆徙邵的康氏支系也大都從唐宋開始。 四是湖北麻城、孝感。幾百年來,在川渝地區(qū)的移民后裔,都聲稱祖籍在湖北麻城孝感鄉(xiāng)。故有“要問祖籍在何方,湖北麻城孝感鄉(xiāng)”的流傳。麻城在明清兩朝一直是“江西填湖廣”和“湖廣填四川”兩大移民的集散地和中轉(zhuǎn)站,康氏族人的轉(zhuǎn)徙當(dāng)然也與這里密不可分。 屬于江西人瑞和南八支系的康氏后裔,在長期的南遷西轉(zhuǎn)之中,有相當(dāng)一部分是按這條路線入川的:江西吉安泰和→湖南寶慶(邵陽)新化→湖北麻城孝感→四川、重慶。這支重要的康氏分支原屬北方京兆康氏,入川路途中大部分都經(jīng)過湖北麻城、孝感,時間大致在明清之際。也有京兆康氏早期南逃西奔經(jīng)過湖北麻城的。據(jù)《安岳、樂至、資陽、遂寧、安康康氏族譜》載:“南宋紹興年間,北方不靖,原有京兆逃亡湖北麻城的康氏族人,為免受異族欺凌,再次南逃西奔。西奔者多進(jìn)入陜西藍(lán)田山區(qū),南逃者南渡長江,進(jìn)入浙江臨安和江西洪州?!钡麄兇蠖冀?jīng)過了湖北麻城。 麻城是湖廣填川的中轉(zhuǎn)站。從已收存的四川譜牒看,大部分是在明清之際遷徙四川的,都經(jīng)過湖北麻城。特別是江西、湖南的南八支系和人瑞支系?,F(xiàn)舉幾例:《四川瀘縣白云分譜》和《白云舊譜譜序》中記載的人瑞支系,入川始祖同為興忠公。這支人瑞支系祖上的遷徙路徑是:江西吉安泰和千秋鄉(xiāng)→湖南邵陽→湖北麻城。十八世興忠公就是在康熙四十年從湖北麻城啟程入川的。《四川省江安縣康氏族譜》中記載的人瑞支系,其祖上的遷徙路徑是:江西吉安府泰和縣涼水井→湖廣?。髑宸Q)黃州府麻城縣孝感鄉(xiāng)老石板籍→四川江安古賢鎮(zhèn),遷川始祖為仲誥公?!端拇辖h大河鎮(zhèn)、興馬鄉(xiāng)、北極鄉(xiāng)康氏族譜》中記載:本支康氏的遷川路徑是:江西泰和匡家坊→湖廣麻城孝感鄉(xiāng)→清初入川?!端拇〝⒂揽凳霞易V》所述支系原籍也系江西吉安,但后徙麻城孝感,后宦至公來川。《四川南江縣康氏族譜》、《四川高縣加樂鄉(xiāng)康氏如達(dá)族譜》、《四川廣元蒼溪歧坪康氏族譜》三部族譜所載支系源出湖北麻城孝感,其遷川路徑一致。他們的遷川時間分別為清順治五年、嘉慶十年和清朝初年。 源自河南的康氏支系也有幾支在徙川時過境湖北麻城。據(jù)中華康氏文化研究會現(xiàn)存譜牒看,他們是《四川宣漢康氏族譜》、《四川(宣漢)巴蜀源康氏族譜》、《四川東鄉(xiāng)縣康氏族譜》所述為同一遷川支系,這些譜中明確記述這個支系系出河南禹縣,遷川路徑為:河南禹縣→江西吉安→湖北麻城→四川東鄉(xiāng)(宣漢)。譜中明確記載:“康姓(世系)自康天民起,在河南北燕(河南禹縣境內(nèi))世居八代,第九代遠(yuǎn)祖康倘樸、康佯吉父子移居到湖北麻城孝感鄉(xiāng),世居到五十三代,五十四代康同道移民至四川省東鄉(xiāng)縣。”在這些徙川康氏支系中,很多由于轉(zhuǎn)徙失記,是否也經(jīng)過了湖北麻城孝感也未可知。 從上述記載可以發(fā)現(xiàn),明清移民中,康氏無論是自北而入川,還是自南而入川,相當(dāng)一部分都經(jīng)過湖北麻城,有些在這里中轉(zhuǎn)入川,有些在這里定居后又遷川。這些康氏支派最初源自中西部的河南、陜西居多,京兆康氏屬于主體。他們的遷川路徑雖然不同,但湖北麻城顯然是一個康姓入川的集散地。歷史上,麻城移民入川,從地理位置上看,湖北離四川最近,又有長江通入四川盆地,在古代條件下,由水路入川是最佳的移民路線。這樣看來,麻城孝感作為當(dāng)時的移民集散地也就不足為奇了,而大量徙川康氏在遷徙途中在這里中轉(zhuǎn)逗留,也是很自然的事。 五是河南光州固始。光州(現(xiàn)河南信陽)固始在河南省東南部,全縣處在淮河以南,東臨安徽六安,古時乘船沿淮河可入洪澤湖進(jìn)長江水系,經(jīng)贛江,汀江,最后到達(dá)福建,地理位置特殊。固始是中原人渡淮之后向東南前往瀘州、安慶、徽州直指浙閩的必經(jīng)之處,是歷史上中原民眾南遷的集散地。當(dāng)然也是當(dāng)?shù)乜凳夏线w的集散地。 中原大姓南遷并且起于固始的是晉以后的兩次移民潮。第一次發(fā)生在唐朝初期,唐高宗總章二年(公元669年)陳政入閩平叛,其哥陳敏、陳敷58姓軍校增援,這些人都是固始人。到陳政之子陳元光任漳州刺史時,這58姓軍校便在閩地落籍,建設(shè)與開發(fā)漳州,陳元光父子因此被譽為“開漳圣王”。于是陳氏和固始58姓便成為福建居民的重要組成部分。第二次大規(guī)模移民潮發(fā)生在唐朝末年至五代十國時期,閩國創(chuàng)建者王審知即是光州固始人。王審知在唐末時被朝廷授為威武軍節(jié)度使、福建節(jié)度使,于是率部入閩,割據(jù)一方。五代初后梁開平三年(909年)被朱溫封為閩王,945年閩國被南唐滅掉。王審知及其子孫經(jīng)營閩地數(shù)十年,原來入閩時所率本部軍校多為光州固始人,后來都在閩地落籍,在中華康氏文化研究會目前所掌握的眾多譜牒資料中,都有其祖先從固始入閩的記載。 從福建省部分康氏族譜資料上可以看到,福建康氏大部分來自河南光州固始,這里僅舉幾例:其中一支是唐代入閩的康子元,世居河南光州(今信陽)固始縣,開元四年(716年)進(jìn)士,官居右丞相。譜中記載:“……觀天下將亂,遂致仕,與夫人入閩定居建陽縣,其子仲璟曾任山東登州刺史,后從建陽遷居興化(現(xiàn)莆田市)。其長孫存忠守祖莆田,次孫存原遷居安縣后坑村,三孫存德失孝。存忠后裔徙居于安溪縣感化里(現(xiàn)湖上鄉(xiāng)),后裔康孟聰從安溪感化里遷居永春縣金斗鄉(xiāng)蘆坵,成為康氏進(jìn)入永春的始遷祖?!?/span> 還有一支是唐末梁開平之亂,隨節(jié)度使王審知入閩的執(zhí)金吾將軍康傑,字世雄,從河南光州固始縣入閩,擇長溪縣坂頭村為家。康傑公娶王氏,封順德夫人,生三子,長子智公(穆洋林)字恒通,王命于浙,遂居浙江溫州平陽縣;次子仁公字性慈,遷居福州府南臺街;三子惠公遷居長溪縣穆洋府居住,康傑光州固始縣原籍地世分縣,源出州刺史康勇袞公,又傳十二世系大理寺少卿康清公,年十四登第,歷六朝刺史,希誼公生康傑公,居光州固始縣。《京兆固始平潭康氏族譜云》云:望出京兆(陜西)后代數(shù)易居地。入閩始祖執(zhí)金吾將軍康傑隨王審知從河南光州入閩,后代繁衍播遷溫州、蒼南、閩東福安、穆洋、霞浦、平潭等地。雍正二年(1725年)先后從福清縣入海壇、海哩,即今平潭縣土庫始祖樹楚(諱廷榛)??梢娖教犊凳掀涓苍诤幽瞎庵莨淌?。 第三支是閩南康厝林“五山”始遷祖,名諱失考,他們最初也來自河南光州固始。中華康氏文化研究會現(xiàn)存九部康氏族譜中有四部所記應(yīng)屬此支系。它們是《福建廂山康氏族譜》、《福建同安康氏族譜》、《福建安山康氏族譜》和《福建溪墘村古今要覽》這四個地方的康氏同出一源,均屬閩南康厝林“五山”始遷,他們的祖先故居都在康厝林。據(jù)說康厝林這個地方的康氏祖先是當(dāng)兵的,應(yīng)是唐末動蕩年代響應(yīng)黃巢起義,隨軍住江西而后入閩,后定居落戶,從而繁衍播遷而形成閩南康氏支系。從他們的譜中記載看,都云其先祖來自河南光州固始。 除了上面所述之外,福建漳州康氏族人始遷祖也是隨軍隊南遷而來。晉代“永嘉之亂”遷入福建的僅在泉州一帶到唐朝初年第一次大南遷,朝廷派軍隊征戰(zhàn)到福建,而后在漳州一帶屯墾定居。61姓中沒有康姓。唐末第二次大南遷,河南農(nóng)民義軍南下到漳州,后來建立閩國,其中就有康氏。漳州龍海的康氏族人,故居康厝林的祖先傳說都是當(dāng)兵的,而且都來自河南光州固始縣。 綜上所述,分布在福建的康氏幾大主要支系,祖籍均在河南光州固始。南遷閩地的時間大致在唐代和宋代,從福建康氏幾大支系始祖始遷地可以看出,河南光州固始是福建眾多康姓的遷徙出發(fā)地。其遷徙目的地當(dāng)然也不只福建,在不同時期,固始康氏遷往全國各地的都有,南到江西、浙江、廣東、湖北,北到陜西、河南腹地等處。而遷徙之源卻都在河南光州固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