厚樸 厚樸,植物學(xué)范圍內(nèi)別名紫樸、紫油樸、[1] 溫樸等,為木蘭科、木蘭屬植物,常見為厚樸(原亞種對食積氣滯、腹脹便秘、濕阻中焦等疾病有治療作用。還能加入癌癥藥物中。 厚樸味辛、性溫,具有行氣化濕、溫中止痛、降逆平喘的功效。厚樸煎劑對葡萄球菌、鏈球菌、赤痢桿菌、巴氏桿菌、霍亂弧菌有較強(qiáng)的抗菌作用;而且對橫紋肌強(qiáng)直也有一定的緩解作用。[5] 樹皮、根皮、花、種子及芽皆可入藥,以樹皮為主,為著名中藥,有化濕導(dǎo)滯、行氣平喘、化食消痰、驅(qū)風(fēng)鎮(zhèn)痛之效;種子有明目益氣功效,芽作婦科藥用。[4] 藥品概述 【性味】:苦;辛;性溫 【歸經(jīng)】:脾經(jīng);胃經(jīng);大腸經(jīng)。 【功能】:行氣消積;燥濕除滿;降逆平喘 【主治】:食積氣滯;腹脹便秘;濕阻中焦,脘痞吐瀉;痰壅氣逆;胸滿喘咳 【用法用量】:內(nèi)服:煎湯,3-10克;或入丸、散。[6] 6物種保護(hù)編輯 8臨床研究編輯 抗病原微生物作用:體外實(shí)驗(yàn)證明,厚樸煎劑對葡萄球菌、溶血性鏈球菌、肺炎球菌、百日咳桿菌等革蘭陽性菌和炭疽桿菌、痢疾桿菌、傷寒桿菌、副傷寒桿菌、霍亂弧菌、大腸桿菌、變形桿菌、枯草桿菌等革蘭陰性桿菌均有抗菌作用.實(shí)驗(yàn)表明,同其他61種中藥相比,厚樸對白色葡萄球菌、枯草桿菌、大腸桿菌及傷寒桿菌的作用最強(qiáng).其對白色葡萄球菌和枯草桿菌的作用為殺菌作用.在試管內(nèi),厚樸對金黃色葡萄球菌的抑制作用較黃連、黃芩、大黃為強(qiáng).煎劑(1:1)稀釋至1/640時(shí),其抑菌作用仍強(qiáng)于金霉素.煎劑的抗菌作用不因加熱而破壞。 厚樸煎劑對堇色毛癬菌、同心性毛癬菌、紅色毛癬菌等皮膚真菌有抑制作用.對致齲病原菌——變形鏈球菌的試驗(yàn)表明,厚樸口服毒性既小,且有高效快速殺菌作用。 厚樸煎劑對小鼠實(shí)驗(yàn)性病毒性肝炎有某些改善實(shí)質(zhì)性病理損害的作用.在體外尚能殺死豬蛔蟲。[3] 孕婦慎用。 【食物相克】:厚樸不宜與豆類一起食用,因?yàn)楹駱阒泻绪焚|(zhì),豆類食品中富含蛋白質(zhì),二者相遇會起化學(xué)反應(yīng),形成不易消化吸收的鞣質(zhì)蛋白。另外,二者所含有機(jī)成分都比較復(fù)雜,同食可能還會產(chǎn)生其他不良反應(yīng),致使豆類難以消化,形成氣體充塞腸道,導(dǎo)致腹脹。[5] 1、治腹?jié)M痛大便閉者:厚樸8兩(24克),大黃4兩(12克),枳實(shí)5枚(9克)。上三味,以水一斗二升,先煮二味,取五升,內(nèi)大黃煮取三升。溫服一升,以利為度。(《金匱要略》厚樸三物湯)。 2、治久患?xì)饷浶膼?,飲食不得,因食不調(diào),冷熱相擊,致令心腹脹滿:厚樸火上炙令干,又蘸姜汁炙,直待焦黑為度,搗篩如面。以陳米飲調(diào)下10克,日三服。亦治反胃,止瀉。( 《斗門方》)。 3、治脾胃氣不和,不思飲食:厚樸(去粗皮,姜汁涂,炙令香凈)125克,甘草(炙)75克,蒼術(shù)(米泔水浸二日,刮去皮)200克,陳皮(去白)125克,上四味,為末。每服5克,水一盞,入生姜、棗子同煎七分,去滓溫服,空心服之?;蜩萍?xì)末,蜜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十丸,鹽湯嚼下,空心服。(《博濟(jì)方》平胃散)。 4、治因喜怒悲思憂恐驚之氣,痰涎郁結(jié),狀如破絮,或如梅核,在咽喉之間,咯不出,咽不下,或中脘痞滿,氣不舒快,或痰涎壅盛,上氣喘急,或因痰飲中結(jié),嘔逆惡心:紫蘇葉100克,厚樸150克,茯苓200克,半夏250克。上細(xì)切。每服20克,水盞半,生姜7片,棗一個,煎至六分,去滓,熱服,不拘時(shí)候,(《易簡方》四七湯即《金匱要略》半夏厚樸湯)。 5、治蟲積:厚樸、檳榔各10克,烏梅二個。水煎服。( 《保赤全書》)。 6、治中寒洞泄:干姜、厚樸等分。上為末,蜜丸梧子大。任下三十丸。(《鮑氏小兒方》)。 7、治水谷痢久不瘥:厚樸15克,黃連15克。銼,水三升,煎取一升??招募?xì)服。(《梅師集驗(yàn)方》)。[8] 8、治咳而脈浮者:厚樸5兩(15克)麻黃4兩(12克) 石膏如雞子大(12克)杏仁半升(9克)半夏半升(9克) 干姜2兩(6克)細(xì)辛6克
生小麥一升(20克)五味子半升(5克),上九味 以水一斗二升 先煮小麥?zhǔn)?納諸藥 煮取三升 溫服一升 日三服。(《金匱要略》厚樸麻黃湯)。 9、治胃虛泄瀉
老人臟泄尤效:烏頭(炮)1.5克 厚樸(姜炙)、甘草(炙)、干姜(炮)各0.5克,每服5克 水三合 生姜二片 煎至二合 熱服,并二服止。(《蘇沈良方》健睥散)。 10、治思慮過當(dāng)
致便濁遺精者:厚樸(去粗皮 姜制研末)100克 羊脛炭(再煅紅 窨過)50克,各研如粉
虛冷甚者入煉熟朱砂25克水煮面糊丸如梧桐子大 每服百丸至二百丸 空心米飲下。(《寶慶本草折衷》引 《劉信父方》秘真丹)。[8] 11、食積氣滯,腹脹便秘。該品可下氣寬中,消積導(dǎo)滯。常與大黃、枳實(shí)同用,如厚樸三物湯(《金匱要略》)。若熱結(jié)便秘者,配大黃、芒硝、枳實(shí),以達(dá)峻下熱結(jié),消積導(dǎo)滯之效,即大承氣湯(《傷寒論》)。 12、痰飲喘咳。該品能燥濕消痰,下氣平喘。若痰飲阻肺,肺氣不降,咳喘胸悶者,可與蘇子、陳皮、半夏等同用,如蘇子降氣湯(《和劑局方》)。若寒飲化熱,胸悶氣喘,喉間痰聲漉漉,煩躁不安者,與麻黃、石膏、杏仁等同用,如厚樸麻黃湯(《金匱要略》)。若宿有喘病,因外感風(fēng)寒而發(fā)者,可與桂枝、杏仁等同用,如桂枝和厚樸杏子湯(《傷寒論》)。 13、七情郁結(jié),痰氣互阻,咽中如有物阻,咽之不下,吐之不出的梅核氣證,亦可取該品燥濕消痰,下氣寬中之效,配伍半夏、茯苓、蘇葉、生姜等藥,如半夏厚樸湯(《金匱要略》)。 14、濕阻中焦,脘腹脹滿。該品苦燥辛散,能燥濕,又下氣除脹滿,為消除脹滿的要藥。常與蒼術(shù)、陳皮等同用,如平胃散(《和劑局方》)。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