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英咀華】 一 作為一首懷人詩,《詩經(jīng)·蒹葭》以其情深景真、豐神搖曳而傳誦不衰、久享盛譽。 同人生一樣,詩文也有境與遇之分?!遁筝纭菲小拜筝缟n蒼,白露為霜。所謂伊人,在水一方。溯洄從之,道阻且長。溯游從之,宛在水中央”,寫的是境,而不是遇。“心之所游履攀援者,故稱為境”(佛學經(jīng)典語),這里所說的境,或曰意境,指的是詩人意識中的景象與情境。境生于象,又超乎象;而意則是情與理的統(tǒng)一。在《蒹葭》之類抒情性作品中,形成了一種情與景匯、意與象通,情景交融、相互感應,活躍著生命律動的韻味無窮的詩意空間。 《蒹葭》寫的是實人實景,卻又朦朧縹緲、撲朔迷離,既合乎自然,又鄰于理想,可說是造境與寫境、理想與實際、浪漫主義與現(xiàn)實主義完美結(jié)合的范本?!耙饩晨諘?,寄托玄淡。秦川咫尺,宛然有三山云氣,竹影仙風。故此詩在《國風》為第一篇縹緲文字,宜以恍惚迷離讀之。”(晚清陳繼揆語) 對于本詩的主旨,歷來歧見紛呈,莫衷一是,就連宋代的大學問家朱熹都說“不知其何所指也”。今人多主“追慕意中人”之說,但過去有的說是為“朋友相念而作”,有的說是訪賢不遇詩,有人解讀為假托思美懷人寄寓理想之不能實現(xiàn),有的說是隱士“明志之作”,舊說還有,“《蒹葭》刺襄公也,未能用周禮,將無以固其國焉”…… 詩中的主人公,飄忽的行蹤,癡迷的心境,離奇的幻覺,忽而“溯洄”,忽而“溯游”,往復輾轉(zhuǎn),閃爍不定,同樣令人生發(fā)出虛幻莫測的感覺。而那個只在意念中、始終不露面的“伊人”,更是恍兮惚兮,除了“在水一方”,無其他任何信息。 誠然,“伊人”并不像《莊子》筆下的“肌膚若冰雪,綽約如處子,不食五谷,吸風飲露”的“神人”,高踞于渺茫、虛幻的“藐姑射之山”,絕妙之處在于,詩人“著手成春”,經(jīng)過一番隨意的“點化”,這現(xiàn)實中的普通人物、常見情景,便升華為藝術(shù)中的一種意象、一個范式、一重境界。無形無影、無跡無蹤的“伊人”,成為世間萬千客體形象的一個理想的化身;而“在水一方”,則幻化為一處意蘊豐盈的供人想象、耐人咀嚼、引人遐思的藝術(shù)空間,只要一提起它,一想到它,便會感到無限溫馨而神馳意往。 二 言近旨遠、超乎象外、能指大于所指的藝術(shù)現(xiàn)象,充分地體現(xiàn)了《蒹葭》的又一至美特征——與朦朧之美緊密關(guān)聯(lián)的含蓄之美。 一般認為,含蓄應該包括如下意蘊:含而不露,耐人尋味,予人以思考的余地;蘊蓄深厚,卻不露形跡,所謂“不著一字,盡得風流”;以簡馭繁,以少少許勝多多許。如果使之具象化,不妨借用《滄浪詩話》中的“語忌直、意忌淺、脈忌露、味忌短”概之。對照《蒹葭》一詩,應該說是般般俱在,絲絲入扣—— 詩中并未描寫主人公思慕意中人的心理活動,也沒有調(diào)遣“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輾轉(zhuǎn)反側(cè)”之類的用語,只寫他“溯洄”“溯游”的行動,略過了直接的意向表達,但是,那種如癡如醉、苦苦追求的情態(tài),卻隱約跳蕩于字里行間。 依賴于含蓄的功力,使“伊人”及“在水一方”兩種意象,引人思慕無窮,永懷遐想。清代畫家戴熙有“畫令人驚,不若令人喜;令人喜,不若令人思”之說,道理在于,驚、喜都是感情外溢,有時而盡的,而思則是此意綿綿,可望持久。 “伊人”的歸宿,更是含蓄蘊藉,有余不盡,只以“宛在”二字了之——實際是“了猶未了”,留下一串可以玩味于無窮的懸念,付諸余生夢想。黑格爾在《美學》一書中指出:“藝術(shù)的顯現(xiàn)通過它本身而指引到它本身之外?!边@從更深的層次上來考究,就上升為哲理性了。 三 錢鐘書先生在《管錐編》中最先指出,《蒹葭》所體現(xiàn)的是一種可望而不可即的“企慕之情境”,它“以‘在水一方’寓慕悅之情,示向往之境”;亦即海涅所說的“取象于隔深淵而睹奇卉,聞遠香,愛不能即”的浪漫主義的美學情境。 就此,當代學者陳子謙在《錢學論》中作了闡釋:“企慕情境,就是這一樣心境:它表現(xiàn)所渴望所追求的對象在遠方,在對岸,可以眼望心至,卻不可以手觸身接,是永遠可以向往,但不能到達的境界”;“在我國,最早揭示這一境界的是《詩·蒹葭》”,“‘在水一方’,即是一種茫茫蒼蒼的縹緲之感,尋尋覓覓的向往之情……‘從之’而不能得之,望之而不能近之,若隱若現(xiàn),若即若離,猶如水中觀月,鏡里看花,可望不可求”。 《蒹葭》中的企慕情境,含蘊著這樣一些心理特征—— 其一,詩中所呈現(xiàn)的是向而不能往、望而不能即的企盼與羨慕之情的結(jié)念落想;外化為行動,就是一個“望”字,抬頭張望,舉目眺望,深情矚望,衷心想望,都體現(xiàn)著一種寄托與期待;如果不能實現(xiàn),則會感到失望,情懷悵惘。正如唐代李嶠《楚望賦》中所言:“故夫望之為體也,使人慘凄伊郁,惆悵不平,興發(fā)思慮,震蕩心靈。其始也,惘兮若有求而不致也,悵乎若有待而不至也?!?/p> 其二,明明近在眼前,卻因河水阻隔而形成了遠在天邊之感的距離悵惘。瑞士心理學家布洛有“心理距離”一說:“美感的產(chǎn)生緣于保持一定的距離。”一旦距離拉開,懸想之境遂生?!遁筝纭芬辉娬怯捎谥黧w與客體之間保持著難以逾越,卻又適度的空間距離與心理距離,從而產(chǎn)生了最佳的審美效果。 其三,愈是不能實現(xiàn),便愈是向往,對方的形象在自己的心里便愈是美好,因而產(chǎn)生加倍的期盼。正所謂:“物之更好者輒在不可到處,可睹也,遠不可致也”;“跑了的魚,是大的”;“吃不到的葡萄,會想象它格外地甜”。這些,都可視為對于企慕情境的恰切解釋。 四 作為一種心靈體驗或者人生經(jīng)驗,與企慕情境相切合的,是有待而不至、有期而不來的等待心境。宋人陳師道詩云:“書當快意讀易盡,客有可人期不來。世事相違每如此,好懷百歲幾回開?”可人之客,期而不來,其佇望之殷、懷思之切,可以想見。而世路無常,人生多故,離多聚少,遇合難期,主觀與客觀、期望和現(xiàn)實之間呈現(xiàn)背反,又是多發(fā)與常見的。 這種期待之未能實現(xiàn)和愿望的無法達成所帶來的憂思苦緒,無疑都帶有悲劇意識。若是遭逢了詩仙李白,就會悲吟:“美人如花隔云端!上有青冥之長天,下有淥水之波瀾。天長路遠魂飛苦,夢魂不到關(guān)山難。長相思,摧心肝!”當代學者石鵬飛認為,不完滿的人生或許才是最具哲學意蘊的人生。人生一旦夢想成真,既看得見,又摸得著,那文明還有什么前進可言呢?最好的人生狀態(tài)應該是讓你想得到,讓你看得見,卻讓你摸不著。于是,你必須有一種向上蹦一蹦或者向前跑一跑的意識,哪怕最終都得不到,而過程卻彰顯了人生的意義和價值。所以,《蒹葭》那尋尋覓覓之中若隱若現(xiàn)的目標,才是人類不斷向前的動力,我們才有可能像屈原那樣發(fā)出“天問”,才有可能立下“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的宏圖遠志。 是的,《蒹葭》中的望而不見,恰是表現(xiàn)為一種動力,一種張力。李嶠《楚望賦》中還有下面兩句:“故望之感人深矣,而人之激情至矣。”“感人深矣”“激情至矣”,正是動力與張力的具體體現(xiàn)。從《蒹葭》的深邃寓意中,我們可以悟解到,人生對于美的追求與探索,往往是可望而不可即的;而人們正是在這一綿綿無盡的追索過程中,飽享著綿綿無盡的心靈愉悅與精神滿足。 看得出來,《蒹葭》中的等待心境所展現(xiàn)的,是一種充滿期待與渴求的積極情愫。雖然最終仍是望而未即,但總還貫穿著一種溫馨的向往、愉悅的懷思——“雖不能至,心向往之”“中心藏之,無日忘之”,并不像西方后現(xiàn)代主義的荒誕戲劇《等待戈多》那樣,喻示人生乃是一場無盡無望的等待,所表達的也并非世界荒誕、人生痛苦的存在主義思想和空虛絕望的精神狀態(tài)。 《蒹葭》中所企慕、追求、等待的是一種美好的愿景。詩中懸置著一種意象,供普天下人執(zhí)著地追尋。我們不妨把“伊人”看作是一種美好事物的象征,比如,深埋心底的一番刻骨銘心的愛戀之情,一直苦苦追求卻無法實現(xiàn)的美好愿望,一場甜蜜無比卻瞬息消逝的夢境,一方終生企慕但遙不可及的彼岸,一段代表著價值和意義的完美的過程,甚至是一座燈塔,一束星光,一種信仰,一個理想。正是從這個意義上,我們說,《蒹葭》是一首美妙動人的哲理詩。 (作者:王充閭)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