哀公問曰①:“何為則民服?”孔子對曰②:“舉直錯諸枉③,則民服;舉枉錯諸直,則民不服?!保ā稙檎诙さ谑耪隆罚?/p> 這種路線決定以后,干部就是決定性的因素。這一章孔子論政,中心是講用人問題。另外,《顏淵篇第十二·第二十二章》也重提了“舉直錯諸枉”這一用人思想。 這是從孔子的德治,亦即禮治的要求出發(fā)的。像少正卯那樣的人,他是決不會視作正直者而予以起用的。 所以請各位注意,孔子的“舉直錯諸枉”,并非現在人們認為或者解釋的“任人唯賢”,這是是兩碼事,而并不是什么“古今通義”。 ①哀公:魯國國君。姓姬名蔣,哀是謚號??鬃邮囚斎?,所以哀公上面不加魯字。 ②對曰:“《論語》記載臣下對國君的詢問都用“對曰”,以示尊敬。 ③舉直錯諸枉:有兩種解釋:一中說法是:“舉正直之人用之,廢置邪枉之人”;另一種說法是:“直者居于上,而枉者置之下”。 從上下文看,應該是第一種說法對。舉:舉用的意思。直:正直,此處指正直的人。錯:此處借用為“措”,安置、廢棄之意。枉:邪曲,此處指邪曲的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