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自古是中華文化的根基,沒有孝文化中華文化將無從談起。古代我們講孝,現(xiàn)在我們經(jīng)常講孝順,認(rèn)為“順”就是孝,其實中華孝文化自古就講“諫諍”,所以“順”未必是孝,只有“順”的合理才是孝。 堯和舜都是很好的父親,但是他們卻生了不孝順的孩子,瞽叟是個頑固的老頭,卻生了舜這個大孝子,可見老天是“公”而“不平”的。舜的母親死的很早,后來瞽叟又娶了個,但是瞽叟以及他的妻子都不喜歡舜,幾次想把舜殺死,舜很幸運的躲過了一次又一次,而且舜都一如既往的孝敬瞽叟和他的后母,由此可見父母越難孝順你越孝順越證明你是孝順父母的人。誠然瞽叟是相當(dāng)孝“順”父母的,但是舜卻并沒有做出什么事情來阻止他的父親和繼母,讓他的父親和繼母一次次的有機(jī)會去害他,這是我們對孝不認(rèn)同的一點。孝的文化是我們傳統(tǒng)道德的至高點,他有無限的延伸內(nèi)涵,他可以延伸到君臣之道,也可以延伸到為人處事之道,可以延伸到我們生活的方方面面,但是記住孝一定是基礎(chǔ)。 孔子有個學(xué)生叫曾子,有一回曾子犯了錯,父親就懲罰了他,把他都打暈了過去,可是曾子自始自終都沒有選擇犟嘴,也沒有逃走。后來孔子知道了這件事,就問曾子,你爸爸打你快死了,你為什么不逃呢,曾子說他覺得犟嘴和逃走就是不孝。孔子說如果你爸爸輕輕打你,就當(dāng)然就不要跑了,如果打殘了你或者打死了你,如果你不逃跑的話就是陷父母于不義,這樣也是不孝,可見孝“順”并不是一味的順從。那不順從就應(yīng)該時時違逆、頂撞嗎,當(dāng)然更不可以,凡是時時違逆、頂撞父母的都是不孝順的,那遇到父母有錯我們該怎么辦呢?父母有錯,我們要找機(jī)會由情入理的指出來,如果經(jīng)過努力,父母實在不認(rèn)同,那也不要違逆和頂撞。在現(xiàn)實生活中,很多人都跟父母犟嘴,甚至違逆父母,這都不是孝,你講出道理來,努力了但無論如何父母實在不認(rèn)同,那就就只有忍耐,要懂得反復(fù)的忍耐,當(dāng)忍到無法可以忍的時候,你就可以爆發(fā)出來,但是注意一定要合理,如果做不到合理,那也是不孝順,所謂合理就是原則性的問題我還是要按照我的,盡管做父母的不認(rèn)同,我也要做,但同時也要盡力安撫好父母的情緒,但是即使做了之后還要反省,為什么我就不能繼續(xù)再忍耐,然后還要留下悔恨的淚水,表示下次我一定要繼續(xù)忍耐,忍耐的目的只有一個,做到講原則而又不違逆父母的合理統(tǒng)一?,F(xiàn)在我們年輕人有兩種極端:第一種凡事都有主見,事事都不遵從父母;第二種是父母喜歡做主,年輕人有自己的意見不敢提,一味的忍耐和順從。針對第一種情況,首先你從來沒有把孝順父母放在心上,甚至沒有孝的觀念,作為子女應(yīng)該盡量從心里上,行為上去改變,要多理解父母,聽聽他們的意見,盡量表示理解和遵從;針對第二種情況,有的父母很喜歡管孩子,很喜歡做主,因為他們覺得孩子沒有我做的好,他們沒有我的經(jīng)驗豐富,所以什么都我說了算,我要說的是父母如果不放手讓年輕人做決定,去行動的話,年輕人是永遠(yuǎn)長不大的,而且現(xiàn)在年輕人的觀念和父母本來就有很大不同,年輕人這樣一味的忍耐,遲早是要出問題,一出就是大問題。例如在管教孩子的問題上,有爺爺奶奶或者外公外婆與父母之間總是有沖突,而年輕人出于尊重和孝敬父母,再加上年輕人很少待在孩子身邊,平時孩子都和爺爺奶奶或者外公外婆走的近,年輕人回到了家里面有機(jī)會跟孩子相處的時候也總是按著父母的意見來,年輕人其實很不情愿,由于性格等原因只是不好說而已,這樣的話既耽誤了孩子的教育,從長期來講也影響和父母的關(guān)系,因為遲早一天你是要爆發(fā)出來的,并且是不合理的爆發(fā)。以上這兩種極端情況都是非常不好,都很沒有處理好孝順和自身原則的問題,就是問題出來了處理的太激進(jìn)是不對的 ,不去處理也是不對的,要有自己的主見同時也要做孝的子女,這是兩難,但是再難我們也要做。 我們每對父母的需求和想法都不可能完全一樣,用同樣的方法對不同的父母,可能有的父母覺得孝,有的覺得不孝,所以孝順的方法是不完全相同的,但道理相通的,就是要做到很好的孝敬父母,發(fā)揚中華文化“孝”的精髓。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