講稿·精華版 徐淳剛 | 文 什么是攝影大師?就是那些拍下杰作的人。什么是杰作?就是那些從糟粕而來的名作。 絕大多數(shù)名作都來自精挑細選,按下快門的那些瞬間,誰都會有大量的廢片,即使大師也不例外。我們看羅伯特·弗蘭克的底片,威廉·克萊因的底片,森山大道的底片,瑪格南勒內(nèi)·布里、哈爾斯曼、讓·高米的底片,都能看出同一場景他們和我們一樣,拍了大量的廢片。 神一樣的寇德卡也是如此,他那些我們最熟悉的杰作背后,也有大量的廢片。無論是最著名的“狗”還是“馬”,背后都隱藏著一系列失敗的照片。 但失敗的作品是天使,正是這些失敗的作品,引導著攝影師繼續(xù)向前,最終創(chuàng)作出經(jīng)典的杰作。 寇德卡的底片幾乎從不示人,因為這些等同于草稿,并非最終的作品。攝影不只在于拍攝的一瞬間,還在于后期的處理、印放、挑選。不要過于迷戀拍攝的一瞬間。拍攝的一瞬間,處理的那一瞬間,印放的一瞬間,選定的一瞬間,所有這些瞬間加起來,才大致可以叫做“決定性瞬間”。 寇德卡的工作方式很獨特,他往往會把拍下的照片都洗出來,釘在墻上,長久地盯著,反復對比觀看,然后再確定最終要選用哪些照片。這完全是一種沉默的自我的方式。 寇德卡的攝影是非文學的,純粹的,因為攝影就是攝影。就理論而言,布列松貢獻了“決定性瞬間”,弗蘭克貢獻了“非決定性瞬間”,寇德卡貢獻了什么呢?他和鮑德里亞一樣貢獻了“沉默”。他從不廢話,從不解釋自己的照片,甚至拒絕給出照片說明,他蔑視評論,蔑視高談闊論,他貢獻了攝影本身的戲劇力量和在沉默中爆發(fā)的偉大語言。 有些初學攝影的人總想知道名作到底好在哪里,比如寇德卡的“狗”或“馬”,到底好在哪里。這就是一種廢話。攝影的用光構圖最終都是次要的,攝影考驗一個人對生命的認識,對美的認識,如果可以通過直覺來把握,就不需要解釋,不需要語言的啰嗦。 我們應該先認識生命,然后再了解攝影。我們應該先認識世界的簡潔和復雜,然后再談論用光構圖。我們應該訓練自己的直覺,少拍廢片,少說廢話。這是一個攝影師的基本修養(yǎng)。 從廢片到名作,這個距離很小,也很大,這意味著一系列的東西,意味著一個攝影師的生命狀態(tài)、美學判斷、自由意識,而最終、最實際的是你對一張照片的判斷,關于生命的表達,關于美,關于一張照片所能傳達的最大化的想像、思想或空間。 攝影說到底是一種表達,一種思想。但這種思想如果能用文字說清,也就不是什么好思想,也就不需要攝影這門語言。 杰作源于糟粕。多想多拍。這是攝影唯一的坦途。 寇德卡的廢片和名作 國內(nèi)首次獨家編譯解讀 1. 從雪地中黑漆漆的方形事物到一只黑狗,首先是色彩的捕捉、轉移和確定。正面的狗,遠景的狗,場景和狗其實都很普通。但最終抓拍到的,是一只勇猛的、富有力量的狗,仿佛在與整個冬天搏斗—— 法國,塞納河畔,斯科特公園 FRANCE. Hauts-de-Seine. Parc de Sceaux. 1987. 2. 在路上,眾多的吉普賽人,起初的場景是混亂的,而最終是一種秩序的獲得,一種“入神”:一個吉普賽人拋起一個圓球,目光專注;另外兩個人姿勢各一,同樣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遠處的馬也在自己的世界里,而且仿佛是靜止的,與前景中的人物形成若即若離的關聯(lián);最終呈現(xiàn)出一幅簡潔、有序而又神秘的畫面—— 法國,布列塔尼,吉普賽人 FRANCE. Brittany. Gypsies. 1973. 3. 如果你的照片不夠好,那是因為你凝視的不夠多。特寫的力量,倒懸的生命—— 愛爾蘭 IRELAND. 1978. 4. 先拍到的是路上的白線(和遠處的房子),顯然不夠;又拍到路邊的樹,還是不夠。最終的畫面:這是一個未知的路的拐彎處,這里有三種事物:樹,線,路;這里其實只有兩種事物:生命和無生命—— 英國 GB. ENGLAND.1978. 5. 通過捕捉環(huán)境或人物背影,顯然沒有拍到東西。最終的畫面:戴手銬的犯人作為前景,警察和人群作為遠景;無論意義是什么,他必須是最醒目的主角—— 捷克斯洛伐克 CZECHOSLOVAKIA. Slovakia. Jarabina. 1963. 6. 馬是不可能聽人話的,所以免不了有失敗的鏡頭,但最終抓拍到的這一瞬間,人和馬形成一種神奇的呼應,仿佛在對話。這對話是什么?這對話就是攝影—— 羅馬尼亞 Roumanie, 1968. 7. 從拍兩個人,三個人,到最終拍一個人:老人、相片和徽章,形成一個異常緊湊的、富有時間性的、訴說著很多故事的三角形—— 捷克斯洛伐克 CZECHOSLOVAKIA. Slovakia. Rakusy. 1966. 8. 起初的拍攝是殘缺的,也許柯特茲、克萊因會選那樣的照片。最終的畫面更飽滿、更緊湊,兩個面目不清卻顯出其肉身存在的老吉普賽人,呼之欲出—— 捷克斯洛伐克 CZECHOSLOVAKIA. Slovakia. Zehra. 1967. 9. 更完整的畫面,生命的儀式感。注意,有三個孩子依然看著鏡頭。所以,這是死亡的場景,也是生命的場景。這就是鮮活的攝影,不是繪畫—— 捷克斯洛伐克,吉普賽人 CZECHOSLOVAKIA. Slovakia. Jarabina. Gypsies. 1963. 10. 從混亂到有序,從混沌到力量,所以必須去掉頭頂?shù)哪侵圾B,還有兩只:肩膀上的黑點和遠處的黑點—— 法國 FRANCE. Bouches-du-Rh?ne. Saintes-Maries-de-la-Mer. 1979. 11. 世界的簡潔,生命的力量,撲面而來—— 英國 UNITED KINGDOM. Scotland. 1977. 更多寇德卡廢片和名作: 本期觀點: 不要過于迷戀拍攝的一瞬間。拍攝的一瞬間,處理的那一瞬間,印放的一瞬間,選定的一瞬間,所有這些瞬間加起來,才大致可以叫做“決定性瞬間”。 我們應該先認識生命,然后再了解攝影。我們應該先認識世界的簡潔和復雜,然后再談論用光構圖。我們應該訓練自己的直覺,少拍廢片,少說廢話。 杰作源于糟粕。多想多拍。這是攝影唯一的坦途。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