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5座國家歷史文化名城
? 1986年12月8日經(jīng)國務(wù)院批準的第二批國家歷史文化名城有38座,亳州市、黃山市歙縣、淮南市壽縣入選 ??2005年4月14日,安慶市獲批; 2007年3月18日,宣城市績溪縣獲批;
淮南市壽縣
〔先秦時期〕 夏、商、西周時期,屬偃姓方國蓼、六及淮夷方國。春秋未與戰(zhàn)國初期,地屬吳、楚爭奪地。蔡昭侯二十六年(前493年),蔡再次徙都州來(今鳳臺縣城關(guān)鎮(zhèn)),史稱下蔡,今縣境屬蔡國。蔡侯齊四年(前447年),楚滅蔡國,地屬楚國。楚考烈王元年(前262年),令尹(相國)黃歇封此。楚相黃歇正式在今縣城建壽春邑,作為他在淮北所封12個邑的政治經(jīng)濟中心,使壽春很快成為戰(zhàn)國時期名邑。考烈王二十二年(前241年),為避秦,東遷壽春,改名郢,成為楚國最后的名都。 〔秦朝〕 秦王政二十三年(前224年),李信率兵20萬伐楚失利;復(fù)遣王翦率兵60萬,滅亡楚國,設(shè)九江郡(治壽春邑,今城關(guān)鎮(zhèn)),仍設(shè)壽春邑(實為縣),也是秦代一級行政區(qū)劃(三十六郡之一)九江郡的首邑及治所。 〔西漢〕 漢王元年(206年)四月,壽春邑屬英布九江國(都六,今六安市城北鄉(xiāng)張巷村白沙城)九江郡(治壽春,今城關(guān)鎮(zhèn))。高祖四年(前203年),改九江國為淮南國,余仍之。十一年七月,淮南國除,九江郡歸漢。十月庚午,改屬劉長淮南國(改都壽春邑),余仍之。文帝七年(前173年),淮南國除,九江郡歸漢。十二年,九江郡改屬劉喜淮南國(仍都壽春邑)。十六年,九江郡歸漢。四月丙寅,改九江郡為劉安淮南國(仍都壽春邑)。元狩元年(前122年),淮南國除為九江郡(仍治壽春邑)。元封五年(前106年)四月,九江郡屬揚州刺史部。西漢初,境內(nèi)還設(shè)有成德縣(治今瓦埠鎮(zhèn)李山廟一帶),一直屬九江郡,存在期間與壽春邑隸屬關(guān)系同。 〔附王莽新朝〕 王莽篡政,改九江郡為延平郡,改成德縣為平阿縣。地皇四年(23年),李憲據(jù)淮南,稱淮南王。兩年后兵敗,入東漢。 〔東漢〕 建武元年(25年),滅李憲,今縣境內(nèi)仍設(shè)壽春(仍治今城關(guān)鎮(zhèn))、成德(仍治今瓦埠鎮(zhèn)李山廟一帶)2個縣,屬揚州(初治歷陽,今和縣歷陽鎮(zhèn)。后改治壽春)九江郡(改治陰陵,今定遠縣靠山鄉(xiāng)古城村)。章和元年(84年)九月壬子,為阜陵王國都,2個縣屬之,直至興平元年(194年),袁術(shù)在此建號,改九江郡為淮南郡(改治壽春),2個縣屬之。建安四年(199年),袁術(shù)敗還壽春,旋為曹操所據(jù),復(fù)名九江郡(仍治壽春)。五年,移揚州治于合肥(今為市)。二十二年正月己丑,封曹操子曹彪為壽春侯,改縣為侯國。 〔三國·魏國〕 延康元年(220年)十月,曹魏代漢,今縣境仍為壽春侯國(仍治今城關(guān)鎮(zhèn))、成德縣(仍治今瓦埠鎮(zhèn)李山廟一帶),屬魏國揚州九江郡(均治壽春)。黃初二年(221年),改九江郡為曹邕淮南公國(仍都壽春)。四年,國除為淮南郡(仍治壽春)。太和六年(232年),改淮南郡為曹彪楚王國(仍都壽春),2個縣屬之。嘉平元年(249年),復(fù)為淮南郡。 〔西晉〕 咸熙二年(265年)十二月,西晉代魏,壽春縣(仍治今城關(guān)鎮(zhèn))、成德(仍治今瓦埠鎮(zhèn)李山廟)2個縣仍屬揚州(改治壽春)淮南郡。太康元年(280年)三月,滅吳后,揚州改治建業(yè)(今南京市)。十年十一月甲申,改淮南郡為司馬允淮南王國(仍都壽春)。永泰元年(300年)八月,淮南國除為郡(仍治壽春)。 〔東晉〕 初,今縣境仍設(shè)壽春(仍治今城關(guān)鎮(zhèn))、成德(仍治今瓦埠鎮(zhèn))2個縣。東晉亂后,廢2個縣,屬揚州(治今南京市)淮南郡(仍治壽春)。大興四年(321年),豫州刺史祖約鎮(zhèn)壽春,為豫州僑置州治之始。咸和三年(328年),入后趙,復(fù)置揚州(治壽春),仍舊制。太寧元年(349年),后趙揚州刺史降晉。永和六年(350年),改為豫州治(今城關(guān)鎮(zhèn))。咸安間(約372年),簡文帝為避鄭后阿春諱,改稱壽陽縣(仍治今城關(guān)鎮(zhèn)。一說孝武帝改,但《晉書·成帝紀》作咸和元年即326年改稱壽陽縣)。太和四年(369年),袁真據(jù)壽陽,降前燕,改置揚州為州治。六年(371年),復(fù)歸東晉。寧康元年(373年),僑置南譙、梁2個郡于浣川。太元八年(383年)十月,壽陽縣入前秦。十一月,回歸東晉,在壽陽僑置南梁郡,撤銷壽陽縣,僑置睢陽縣,兼郡治,改屬徐州。南梁郡領(lǐng)睢陽、蒙、虞、谷熟、陳、義寧、新汲、崇義、寧陵、陽夏、安豐、義昌12個僑縣。太元三年(378年),又在今壽縣境內(nèi)設(shè)梁、汝陰僑郡,屬豫州。義熙九年(413年),豫州正式“土斷”于江淮間(治壽春,今城關(guān)鎮(zhèn)),梁郡及其12個僑縣屬之。其中,義昌縣初為義昌郡(治義寧),領(lǐng)義寧、寧昌2個縣,僑于安豐塘北。義熙十二年,置陳留郡(治浚儀,今板橋鎮(zhèn)安城故城),領(lǐng)浚儀、雍丘、小黃、白馬、襄邑、封丘、尉氏7個僑縣。 〔南朝·宋〕 元熙二年(420年)六月丁卯,劉宋代晉,今縣境仍設(shè)睢陽(治今城關(guān)鎮(zhèn))、崇義(今縣城東南1.5公里)、蒙縣(治今六安市馬頭鎮(zhèn)與南彭鄉(xiāng)一帶)、虞縣、谷熟、陳縣、義寧、新汲、寧陵、宋縣10個僑縣,屬南豫州(泰始二年即466年,改屬西豫州。泰豫元年即472年,仍屬南豫州)。其中,元嘉二十七年(450年)十一月,北魏陷壽陽,次年撤出。大明八年(464年),復(fù)置義昌郡,領(lǐng)義寧、寧昌2個縣。永昌元年(465年),撤銷義昌郡及2個縣,并入睢陽縣。宋末,復(fù)置義寧縣。泰始七年,還僑置高平郡,屬北兗州。宋初,還在今縣境西部僑置南陳左郡;景平元年(423年),撤郡為縣。孝建二年(455年),以蠻戶復(fù)立南陳左郡,屬豫州。大明八年,改南陳左郡為縣。泰始四年,復(fù)置南陳左郡,屬南豫州;七年,改屬豫州;齊建元二年(480年)廢。陳留郡(仍治浚儀,今板橋鎮(zhèn)安城遺址)領(lǐng)浚儀、小黃、雍丘、白馬、襄邑、封丘、尉氏僑縣。西汝陰郡(帖治睢陽)設(shè)汝陰(治郡)、安城、樓煩、宋縣4個僑縣。 〔南朝·齊〕 升明三年(479年)四月,蕭齊代劉宋,今縣境仍宋舊制,屬豫州(治壽陽)。其中,建元二年,撤南陳左郡,南陳左縣改屬南汝陰郡;梁縣(改治今城關(guān)鎮(zhèn))、蒙縣(南彭鄉(xiāng)一帶)、城父、崇義4個僑縣屬梁郡(治睢陽,今城關(guān)鎮(zhèn));浚儀(治板橋鎮(zhèn)安城)、小黃、雍丘3個縣屬陳留郡(治板橋鎮(zhèn)安城);新僑置西南頓、和城、譙縣、平鄉(xiāng)4個縣屬西南頓郡(寄治豫州城,今城關(guān)鎮(zhèn));汝陰(帖治睢陽)、樓煩、安城、宋縣、陳縣、平豫、固始、新蔡、汝南僑縣屬西汝陰郡(帖治睢陽城)。 〔北朝·北魏〕 早在太平真君十一年(450年)十一月就進逼壽陽城。景明元年(500年),齊豫州刺史裴叔業(yè)以壽陽降北魏。正始三年(506年),梁、魏大戰(zhàn),拔梁城(今壽縣城關(guān)鎮(zhèn))入梁,后復(fù)為北魏占據(jù)。永平元年(508年),增置北譙郡、縣。熙平元年(516年),梁筑浮山堰,引淮水灌壽陽,使壽陽城壞,北魏筑魏昌城以守,不久屬梁。北魏在占領(lǐng)期間,于景明二年(501年),改南齊西豫州為揚州(治梁,今城關(guān)鎮(zhèn)),分立淮南郡,改睢陽為壽春縣。在今縣設(shè)崇義(治今城關(guān)鎮(zhèn)南1.5公里)、蒙縣(位今南彭鄉(xiāng)一帶)屬梁郡(帖治州城,撤梁縣);壽春(仍治城關(guān)鎮(zhèn))、汝陰(改治陽泉城,今霍邱縣臨水鎮(zhèn))、西宋縣屬淮南郡(治壽春);浚儀(仍治今板橋鎮(zhèn)安城)、雍丘、封丘(北魏復(fù)東晉舊僑縣)3個縣屬陳留郡(治浚儀)。 〔南朝·梁〕 天監(jiān)七年(508年),改設(shè)豫州(治壽春)。北魏熙平元年(516年),今縣境入梁。普通七年(526年)十一月辛巳再度入梁,仍為豫州(治壽春)。太清元年(543年)秋七月甲子,改為南豫州(仍治壽陽)。二年八月,侯景反于壽陽。武定七年(549年)十二月,今縣境入東魏。梁先后屬豫州、南豫州,設(shè)壽春(仍治今城關(guān)鎮(zhèn))、梁縣(今城南1.5公里)、城父3個縣,屬梁郡(治壽春);梁縣(此梁縣非重,是不同時期、地點、隸屬關(guān)系不同的僑縣)、蒙縣、陳縣、新汲、義寧、崇義等縣屬南梁郡(帖治壽春);汝陰(帖治壽春)、宋縣屬西汝陰郡(帖治壽春);良城縣(帖治壽春)屬武安郡(帖治壽春);安城(帖治安遠戍所,原浚儀縣)、鉅鹿、泰山3個縣屬新興郡(治安城,普通五年即524年新置);大通元年(527年),還僑置北新安郡;安豐縣(治今戈店鄉(xiāng)境故安豐城),屬安豐郡(治安豐)。大同元年(535年),升安豐郡為安豐州(仍治安豐),領(lǐng)安豐郡、陳留郡(治陳留,即安城遺址)設(shè)陳留、浚儀(治安城遺址)、小黃、雍丘4個縣及潁川郡(梁僑置)。 〔北朝·東魏〕 武定六年(548年)八月,今縣境入東魏,新興、安城(位今板橋鎮(zhèn)安城遺址)、都立、義興4個縣屬潁州(治汝陰,今阜陽市區(qū))新興郡。黃城(治故小黃)、肥陽縣(治梁寧陵)屬譙州(治渦陽,今蒙城縣城關(guān)鎮(zhèn)北)下蔡郡(治黃城)。屬揚州(治壽陽,今城關(guān)鎮(zhèn))有:崇義(城南1.5公里)、蒙縣(位彭城鄉(xiāng)一帶)屬梁郡(治壽陽);壽春、西宋等縣屬淮南郡(治壽春);浚儀(治安城遺址)、雍丘縣屬陳留郡;相縣、西華、許昌3個縣屬潁川郡(治黃城,今板橋鎮(zhèn)西北)。 〔北朝·北齊〕 武定八年(550年)五月,北齊取代東魏,今縣境屬揚州(治壽春,今城關(guān)鎮(zhèn)),設(shè)壽春、西宋縣,屬淮南郡(治壽春);梁縣(治今城東南1.5公里)、蒙縣(今彭城鄉(xiāng)一帶)屬梁郡;浚儀(治今板橋鎮(zhèn)安城遺址)、雍丘縣屬陳留郡(治浚儀);相縣、西華、許昌、潁川4個縣屬潁川郡(治潁川)。 〔南朝·陳〕 太建五年(573年),伐北齊。十月乙巳,收復(fù)今縣境。十月丙辰,復(fù)置豫州(治壽陽,今城關(guān)鎮(zhèn)),設(shè)壽陽、梁縣(仍治今城東南1.5公里)、城父3個縣,屬梁郡(治壽陽);蒙縣(彭城鄉(xiāng)一帶)屬北譙郡(治北譙,今鳳陽縣龍壩鄉(xiāng)淮安村西南);浚儀(治今板橋鎮(zhèn)安城)、小黃、雍丘3個縣屬陳留郡(治浚儀)。 〔北朝·北周〕 建德五年(576年),今縣境入北周,仍齊舊制。七年,廢梁、淮南郡等。大象元年(579年)十一月,復(fù)建揚州(仍治壽春),復(fù)淮南郡。其中,壽春縣(仍治城關(guān)鎮(zhèn))屬淮南郡(治壽春);崇義(仍治城東南1.5公里)、蒙縣(位今彭城鄉(xiāng)一帶)屬梁郡(治崇義);汝陰縣(治壽春)屬汝陰郡(治壽春);浚儀(仍板橋鎮(zhèn)安城遺址)、雍丘、小黃3個縣屬陳留郡(治浚儀);長平、西華2個縣屬北陳郡(治長平)。 〔隋朝〕 北周大定元年(581年)二月,隋代北周,今境內(nèi)仍北周舊制。開皇三年(583年),廢郡、并縣,撤銷淮南郡、梁郡、汝陰郡、陳留郡及有關(guān)僑縣,今縣境內(nèi)僅設(shè)壽春(仍治今城關(guān)鎮(zhèn))、安豐(仍治今戈店鄉(xiāng)境故安豐城)2個縣,改屬壽州(治壽春)。九年,置壽州總管府(治壽州),平陳后罷,余仍之。大業(yè)三年(607年)四月,改壽州為淮南郡(仍治壽春),屬揚州刺史部。 〔唐朝〕 大業(yè)十四年五月,唐代隋朝,改郡為州。隋末,復(fù)小黃(治今板橋鎮(zhèn)西北15公里)、肥陵(治今板橋鎮(zhèn)東30公里)及原壽春縣(仍治城關(guān)鎮(zhèn))、安豐(治戈店鄉(xiāng)境安豐故城)4個縣,屬壽春郡(治壽春,今城關(guān)鎮(zhèn))。武德三年(620年),杜伏威降唐,改淮南郡為壽州(仍治壽春,今城關(guān)鎮(zhèn)),仍領(lǐng)4個縣。七年,廢小黃、 肥陵縣,并入安豐縣。貞觀元年(627年),壽州劃屬淮南道地理區(qū)。開元二十一年(733年),正式改屬淮南道(治揚州,今為市)。天寶元年(742年),改壽州為淮南郡(仍治壽春)。至德元載(756年)十二月,壽州改屬淮南節(jié)鎮(zhèn)(治揚州)。二載十二月,淮南郡復(fù)名壽州,仍屬淮南節(jié)鎮(zhèn)。天復(fù)二年(902年),吳王楊行密為淮南節(jié)度使。 〔五代十國·吳國〕 天四年(907年)四月,唐亡,今縣境屬吳國,仍設(shè)壽春(治今城關(guān)鎮(zhèn))、安豐(仍治戈店鄉(xiāng)故安豐城)2個縣,屬壽州(治壽春)。武義元年(919年),壽州改屬清淮軍(治濠州,今鳳陽縣臨淮鎮(zhèn)北)。乾貞元年(927年),清淮軍改治壽州。后唐天成三年(928年)十月,遙改清淮軍為忠正軍。 〔五代十國·南唐〕 天祚三年(937年)十月,南唐取代吳國,仍設(shè)壽春(治城關(guān)鎮(zhèn))、安豐(治今戈店鄉(xiāng)境故城)2個縣,屬清淮軍壽州(均駐壽春)。 〔五代·后周〕 顯德四年(957年)三月,壽州入后周,改清淮軍為忠正軍(治壽春,今城關(guān)鎮(zhèn)),設(shè)壽春、安豐(仍治今戈店鄉(xiāng)境故安豐城)2個縣,屬壽州(仍治壽春)。 〔北宋〕 顯德七年正月,北宋取代后周,今縣境仍設(shè)壽春(治城關(guān)鎮(zhèn))、安豐(治今戈店鄉(xiāng)境故安豐城)2個縣,屬壽州(改治下蔡,今鳳臺縣城關(guān)鎮(zhèn))。至道三年(997年),壽州改屬淮南路(治揚州,今為市)。熙寧五年(1072年),改屬淮南西路(仍治揚州)。政和六年(1116年),升壽州為壽春府(仍治下蔡)。 〔南宋、金國〕 金天會五年(1127年)二月,北宋亡。五月一日,南宋建立,今縣境仍設(shè)壽春(治今城關(guān)鎮(zhèn))、安豐(仍治今戈店鄉(xiāng)境故安豐城)2個縣,屬淮南西路(治合肥,今為市)壽春府(仍治下蔡)。建炎三年(1129年)十月,金兵南下,淮南西路改治合肥(今為市),金兵西路陷壽春府,旋撤。后因隨戰(zhàn)爭形勢發(fā)展,金兵南下,淮南西路先后移治巢縣(今巢湖市區(qū))、和州(今和縣歷陽鎮(zhèn)),余仍之。紹興元年(1131年)十二月,偽齊攻壽春府。次年三月,陷壽春府。七月,為南宋收復(fù)。四年四月,入南宋。六年九月,偽齊陷壽春,攻合肥。十二月,收復(fù)。十一年正月,金兵再陷壽春府。三月,南宋收復(fù)。十二年,升安豐縣為軍(治安豐),撤銷壽春府,改設(shè)壽州(治壽春),屬之。十三年,撤銷壽州,壽春縣改屬安豐軍(仍治安豐)。三十一年九月,入金。十二月,南宋收復(fù)。三十二年,升壽春為府(仍治壽春),安豐軍及安豐縣、壽春縣屬之。乾道三年(1167年),改壽春府為安豐軍(改治壽春),仍在境內(nèi)設(shè)安豐、壽春2個縣。嘉熙二年(1238年),入蒙古汗國軍。從此,為蒙古軍與南宋爭奪地。 〔元朝〕 元至元十二年(1275年)正月,安豐軍降元,安豐、壽春2個縣入元。十三年,改屬江淮等處行?。ㄖ螕P州,今為市)淮西道宣慰司(治合肥,今為市)。十四年,升安豐軍為安豐路,置總管府(仍治壽春)。十五年,改為壽春府,為散府,仍設(shè)壽春、安豐(仍治今戈店鄉(xiāng)故安豐城)2個縣。十八年,改壽春府為安豐府(仍治壽春)。二十一年,在安豐縣立萬戶府。二十八年,升安豐府為安豐路(仍治壽春),境內(nèi)仍設(shè)壽春、安豐2個縣,安豐路改屬河南江北等處行?。ǜ?nbsp;治汴梁路,今開封市)淮西江北道(治合肥)。大宋龍鳳五年(1359年)八月,遷都安豐(今壽縣城關(guān)鎮(zhèn))。至正二十三年(1363年)三月,朱元璋解安豐之圍。二十四年七月,吳王朱元璋部收復(fù)壽州,升為壽春府,安豐縣屬之,改屬江淮行?。ㄖ螐]州府,治今合肥市)。后復(fù)為元兵所據(jù)。二十六年即龍鳳十二年,吳兵再次收復(fù)今縣境,升壽春為府。吳元年(1367年),降壽春府為壽州(仍治壽春),仍設(shè)壽春、安豐2個縣,改屬江南行?。ㄈ灾谓衲暇┦校┡R濠府(治鐘離,今鳳陽縣臨淮鎮(zhèn)附近)壽州。 〔明朝〕 吳二年(1368年)正月,朱元璋建立明朝,改元洪武,仍為壽州(治壽春),設(shè)壽春(治今城關(guān)鎮(zhèn))、安豐(治今戈店鄉(xiāng)境故安豐城)2個縣,屬江南行?。ㄈ灾谓衲暇┦校┡R濠府(治鐘離,今鳳陽縣臨淮鎮(zhèn))。八月,臨濠府壽州改屬直隸中書省。洪武二年(1369年)九月,升壽州為直隸州(仍治壽春),直隸中書省,余仍之。四年二月,降壽州為散州,撤銷壽春、下蔡、安豐3個縣,并入壽州(仍治今城關(guān)鎮(zhèn)),改屬臨濠府。六年九月,改臨濠府為中立府(治中立縣,由鐘離改,今鳳陽縣臨淮鎮(zhèn))。七年八月,中立府改為鳳陽府(治臨淮縣,由中立縣改)。八年十月,鳳陽府改治鳳陽縣(治今府城鎮(zhèn))。十三年(1380年)正月,撤中書省,鳳陽府直隸六部。永樂元年(1403年),鳳陽府改屬南京,后稱南直隸(仍治今南京市)。 〔附南明〕 崇禎十七年三月十九日(1644年4月25日)明亡,仍舊制。五月,屬南明弘光政權(quán)鳳壽鎮(zhèn)(治臨淮,今鳳陽縣臨淮鎮(zhèn))。 〔清朝〕 順治二年(1645年)五月,入清,壽州仍屬南直隸鳳陽府。順治二年閏六月乙巳(1645年8月19日),仍設(shè)壽州(治城關(guān)鎮(zhèn)),改屬江南?。ㄖ谓瓕?,今南京市)鳳陽府(仍治今鳳陽縣府城鎮(zhèn))。十八年,鳳陽府改屬江南省左布政使司(駐江寧,今南京市)??滴趿昶咴录滓ǎ保叮叮纺辏冈拢?日),鳳陽府改屬安徽?。ㄖ伟矐c府,今為市)。九年四月丁亥(1670年5月19日),鳳陽府改屬安徽省廬鳳道(治鳳陽府)。雍正十三年七月十三日(1735年8月29日),鳳陽府改屬廬鳳潁道(仍治鳳陽府)。同治四年六月甲午(1865年7月23日),壽州改屬鳳潁六泗道鳳陽府(仍治鳳陽縣,今府城鎮(zhèn))。光緒三十四年五月甲午(1908年6月8日),壽州改屬安徽省皖北道(治鳳陽縣)鳳陽府。清代,江南、安徽省先后屬江南江西河南、江南、兩江總督(治江寧,今南京市)。宣統(tǒng)三年九月十四日(1911年11月4日)夜,淮上軍光復(fù)壽州。 〔中華民國·北京政府〕 民國元年(1912年)1月,廢道;4月,改壽州為壽縣(仍治今城關(guān)鎮(zhèn)),直屬安徽省。3年6月2日,壽縣改屬安徽省淮泗道(治鳳陽縣,今府城鎮(zhèn))。 〔中華民國·南京政府〕 ?。保赌晗掳肽?,壽縣屬南京國民政府安徽省。17年8月廢道,直屬安徽省。21年4月2日,壽縣改屬安徽省第四區(qū)(首縣為鳳陽縣)。10月10日,壽縣屬安徽省第四專區(qū)(專員駐壽縣)。27年6月4日,壽縣淪陷于日軍之手;縣政府遷駐戈家店陳蔭南圩。7月5日收復(fù)。7日,縣政府返城(此后又于28年11月2日短期遷駐南堰口集東下崗。29年3月12日后,遷駐保義集,直至34年8月15日日本無條件投降后才遷回縣城)。10月,撤銷第四專區(qū),保留序號,壽縣改屬第七專區(qū)(駐阜陽,今市區(qū))。29年4月,改屬第三專區(qū)(初駐立煌。12月,改駐六安;繼又改駐立煌),屬皖北行署區(qū)(初駐壽縣堰口集王圩,后遷駐定遠縣、立煌縣)。7月,改第三專區(qū)為第二專區(qū)(仍駐六安)。34年11月,壽縣改屬第十專區(qū)(駐田家庵,今屬淮南市),直至解放。 〔附日偽壽縣〕 民國27年五月七日(1938年6月4日),日軍占領(lǐng)壽縣。7月5日,收復(fù)。28年11月2日,再陷壽縣城,縣政府遷駐南堰口集東下崗。3日后日軍撤出,壽縣政府始返城。29年4月12日,日軍第三次陷城,縣政府遷駐南保義集,日本侵略軍扶植漢奸政權(quán),屬汪偽南京“中華民國國民政府安徽省”(仍駐蚌埠)。32年7月25日,壽縣屬“安徽省”(仍駐蚌埠“市”)“第二專區(qū)”(駐田家庵)。34年(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無條件投降后解體。 〔中國共產(chǎn)黨建政·解放后〕 早在抗日戰(zhàn)爭期間,于31年10月新建壽東南辦事處,于32年底改為壽縣抗日民主政府,駐禹崗廟。38年1月1日,解放壽縣城。17日,全縣和平解放,今縣境屬壽縣(瓦埠湖以西地區(qū))、壽合(1月下旬,在瓦埠湖以東地區(qū)建)2個縣,屬皖西行署。2月27日,調(diào)整區(qū)劃,壽合、壽縣改屬江淮行署四專區(qū),成立縣民主政府。4月15日,壽合縣分別回屬壽縣及新設(shè)的肥西縣(6月正式撤銷壽合縣),壽縣改屬皖北人民行政公署六安專區(qū)。6月,壽縣民主政府改稱壽縣人民政府。 〔中華人民共和國〕 ?。保梗矗鼓辏保霸拢比战▏?,壽縣仍屬皖北人民行政公署六安專區(qū)。 1952年8月7日,壽縣改屬安徽?。v合肥市)六安專區(qū)(駐六安縣城關(guān)鎮(zhèn))。 ?。保梗担的辏保痹拢等?,壽縣人民政府改稱壽縣人民委員會。 ?。保梗担鼓辏吃拢玻踩?,今縣境設(shè)安豐縣(治石家集,時易名城關(guān)鎮(zhèn)),安豐縣屬六安專區(qū);壽縣改屬淮南市。4月22日,2個縣改屬六安專區(qū)。 ?。保梗叮蹦辏保苍拢保等?,國務(wù)院明令撤銷安豐縣,壽縣仍屬六安專區(qū)。 2015年12月3日,國務(wù)院(國函[2015]206號)批復(fù)同意將六安市壽縣劃歸淮南市管轄。 壽縣政府駐壽春鎮(zhèn)。下轄21個鎮(zhèn):壽春鎮(zhèn)、正陽關(guān)鎮(zhèn)、保義鎮(zhèn)、雙橋鎮(zhèn)、迎河鎮(zhèn)、板橋鎮(zhèn)、堰口鎮(zhèn)、安豐鎮(zhèn)、眾興鎮(zhèn)、隱賢鎮(zhèn)、三覺鎮(zhèn)、炎劉鎮(zhèn)、小甸鎮(zhèn)、瓦埠鎮(zhèn)、豐莊鎮(zhèn)、澗溝鎮(zhèn)、劉崗鎮(zhèn)、雙廟集鎮(zhèn)、大順鎮(zhèn)、茶庵鎮(zhèn)、安豐塘鎮(zhèn),4鄉(xiāng):張李鄉(xiāng)、窯口鄉(xiāng)、八公山鄉(xiāng)、陶店鄉(xiāng)。 ? ? ? ? 黃山市歙縣 〔先秦時期〕 尚古時期,為三苗族為主的蠻夷族活動區(qū)。至春秋前期,活躍在這一地區(qū)的句吳民族已進入奴隸社會的初級階段。春秋時期,屬吳國。周元王三年(前473年),吳亡屬越。楚宣王十五年(前355年),越亡屬楚國。實際上,這一帶為三國并存期間東征西進的拉鋸戰(zhàn)場,變化較大。 〔秦朝〕 秦王政二十四年(前223年),滅楚國。次年,置歙縣(治今徽城鎮(zhèn)),屬會稽郡(治吳,今蘇州市)。秦末及楚漢相爭期間,歙縣改屬鄣郡(治鄣縣,位今浙江安吉西北)。 〔西漢〕 漢王元年(前206年)四月,歙縣屬項羽的西楚國(都彭城,今徐州市)鄣郡。高祖五年(前202年)正月,鄣郡改屬韓信的楚國(都下邳,今江蘇睢寧縣古邳鎮(zhèn))。六年正月,鄣郡改屬劉賈的荊國(都吳,今蘇州市區(qū))。十二年十月辛丑,鄣郡改屬劉濞的吳國(都廣陵,今揚州市)。景帝三年(前154年)六月,鄣郡歸漢。不久,改屬劉非的江都國(仍都廣陵)。元狩元年(前122年),鄣郡歸漢。二年,歙縣改屬丹陽郡(治宛陵,今宣州市區(qū))。元封五年(前106年)四月,丹陽郡屬揚州刺史部(中央派出機構(gòu)),余仍之。 〔東漢〕 歙縣仍屬揚州(治所多變,但為一級政區(qū))丹陽郡(仍治宛陵)。漢末,歙縣境為土著山越族首領(lǐng)毛甘武裝割據(jù)。建安十三年(208年)十二月,孫吳平息山越叛亂,歙縣改屬揚州(吳改治建業(yè),今南京市區(qū))新都郡(治始新,后為浙江淳安縣威平鎮(zhèn),位今岙坑南1公里處,今已淹入千島湖)。 〔三國·吳國〕 歙縣仍屬揚州(都與州均治建業(yè))新都郡(仍治故威平鎮(zhèn))。 〔西晉〕 咸寧六年(280年)六月,晉平吳,改新都郡為新安郡(仍治故威平鎮(zhèn)),歙縣改屬揚州(仍治建業(yè)。西晉末,為避司馬鄴諱,改名建康)新安郡。 〔東晉〕 歙縣仍屬揚州新安郡。 〔南朝·宋〕 元熙二年(420年)六月,歙縣屬劉宋揚州(仍都建康)新安郡(仍治故威平鎮(zhèn))。孝建元年(454年),新安郡改屬東揚州(治山陰,今紹興市)。大明三年(459年),東揚州易名揚州(仍治會稽郡山陰),仍之。八年,復(fù)名東揚州,仍之。永光元年(465年),新安郡改屬揚州(仍治建康),仍之。 〔南朝·齊〕 升明三年(479年)四月,歙縣改屬蕭齊揚州(都、州治均建康)新安郡(仍治故威平鎮(zhèn))。 〔南朝·梁〕 中興二年(502年)四月,地入蕭梁,仍之。天監(jiān)二年(503年,一說承圣二年)置新寧郡,歙縣改屬揚州新寧郡(治海寧,今休寧縣萬安鎮(zhèn)東古城巖)。普通五年(524年)三月甲戌,新寧郡改屬東揚州(治山陰)。大同元年(535年),分歙北地區(qū)置良安縣(亦名梁安縣,治今績溪縣華陽鎮(zhèn)東后岸村。此處后屬績溪縣,此隸屬關(guān)系,歙縣不作介紹)。承圣二年(553年),分海寧、歙縣地重置黎陽縣(仍治今屯溪區(qū)黎陽鎮(zhèn)),2個縣均屬東揚州新寧郡。太平元年(556年),新寧郡改屬揚州(仍治建康),余仍之。 〔南朝·陳〕 梁太平二年十月地入陳朝,仍之。天嘉三年(562年)六月丙辰,新寧郡改屬東揚州(仍治山陰)。余仍之。不久,撤銷黎陽縣,并入海寧縣,撤銷新寧郡,并入新安郡,歙縣改屬揚州(仍治建康)新安郡。六年,新安郡改為新安王國,余仍之。 〔隋朝〕 開皇九年(589年)正月平陳,撤銷歙縣、黟縣,并入海寧縣(仍治萬安鎮(zhèn)),改屬婺州(治金華,今金華市)。十一年,復(fù)置歙縣(仍治今徽城鎮(zhèn)),改屬歙州(治黟縣,今龍江鄉(xiāng)古城村)。十八年,歙州改治海寧縣,改海寧縣為休寧縣(仍治萬安鎮(zhèn)東古城巖),余仍之。大業(yè)三年(607年)四月,改歙州為新安郡(仍治休寧),屬揚州刺史部(中央派出機構(gòu))。十二年,歙人(今屬績溪縣汪村)汪華占領(lǐng)新安郡(仍治古城巖)等6個郡地盤,自稱吳王,在萬安山建吳王宮,又名汪王宮,歙縣屬吳王新安郡。義寧元年(617年),新安郡遷治歙縣(今徽城鎮(zhèn)),改新安郡為歙州,6個郡也隨之改州(歙、宣、杭、睦、婺、饒州),歙縣屬吳王歙州。 〔唐朝〕 武德四年(621年)九月,汪華歸唐,置歙州總管府(仍管6個州,仍治歙縣),歙州屬之。貞觀元年(627年),撤歙州都督府(由總管府改),歙州改屬江南道(地理區(qū)域)。永徽五年(654年),在今歙縣竦口村置野縣,2個縣均屬歙州。開元二十一年(733年),歙州改屬江南東道(治蘇州,今為市區(qū))。天寶元年(742年),改歙州為新安郡(仍治歙縣),余仍之。乾元元年(758年),復(fù)郡為州,余仍之。二年,歙州改屬浙西道觀察使(治昇州,今南京市)。永泰二年(766年),分歙縣、休寧2個縣交界山區(qū)置歸德縣,與歙縣同屬歙州,歙州改屬宣歙池觀察使(治宣州,今宣州市區(qū))。大歷二年(767年),撤銷野縣,并入歙縣。大歷四年,撤銷歸德縣,并入休寧、歙縣,歙縣仍屬歙州。貞元三年(787年),歙州改屬宣歙道(仍治宣州)。十二年十二月乙亥,歙州改屬宣歙池都團練觀察處置使(仍治宣州)。大順二年(891年),歙州改屬寧國軍節(jié)度(仍治宣州)。景福二年(893年),淮南節(jié)度使楊行密進攻歙州,地屬楊行密管轄。天復(fù)三年(903年),廢寧國軍節(jié)度使,改為都團練使,余仍之。 〔五代十國·吳國〕 唐末,地屬吳王楊行密控制區(qū),歙縣仍屬歙州。天四年(907年)四月唐亡,歙縣仍屬吳國寧國軍節(jié)度使(仍治宣州)轄歙州(仍治歙縣)。 〔五代十國·南唐〕 吳天祚三年(937年)十月吳亡,歙縣仍屬南唐寧國軍(仍治宣城)歙州(仍治歙縣)。 〔北宋〕 開寶八年(975年)十一月滅南唐,歙縣改屬江南道歙州。太平興國元年(976年),歙州改屬江南東路(治昇州)。至道三年(998年),歙州改屬江南路(仍治昇州,仁宗時升為江寧府)。天禧二年(1018年),復(fù)屬江南東路(仍治江寧府)。宣和三年(1121年)五月甲辰,改歙州為徽州(仍治歙縣),余仍之。 〔南宋〕 初,歙縣仍屬江南東路(仍治江寧府)徽州(仍治歙縣)。建炎四年(1130年),徽州改屬江南路轉(zhuǎn)運司建康路安撫使。紹興元年(1131年),徽州改屬江南東路(仍治江寧府)。 〔元朝〕 至元十三年(1276年),徽州入元,歙縣改屬元江淮行?。ㄖ螕P州,今為市)徽州(仍治歙縣)。十四年,升徽州為徽州路(仍治歙縣),余仍之。二十一年,徽州路改屬江淮等處行中書?。ㄖ魏贾萋?,今杭州市區(qū))。二十四年,復(fù)屬江淮行省。二十八年,徽州路改屬江浙行?。ㄈ灾魏贾萋罚┙瓥|建康道肅政廉訪司(仍治建康路。天歷二年即1329年,改為集慶路,屬江南御史臺,也治建康路)。至正十一年(1351年)四月、十一月,紅巾軍徐壽輝部進入徽州路。十七年四月,朱元璋部取徽州路。七月,改徽州路為興安府(仍治歙縣),屬朱部所建江南行?。ㄖ螒?yīng)天府,今南京市區(qū))。吳元年(1367年),改興安府為徽州府(仍治歙縣),歙縣仍屬之。 〔明朝〕 洪武元年(1368年)正月,歙縣屬江南行省徽州府。八月,罷江南行省,徽州府直屬中書省。明、清時期,歙縣一直屬徽州府,兼府治。十三年正月,徽州府直隸六部。永樂元年(1403年),徽州府直隸南京,又稱南直隸,余仍之。 〔附南明〕 崇禎十七年三月十九日(1644年4月25日)明亡,地入明宗室福王(后來南明弘光帝)控制區(qū),歙縣仍屬南直隸徽州府。 〔清朝〕 順治二年(1645年)五月,歙縣入清,仍屬南直隸徽州府。順治二年閏六月乙巳(1645年8月19日),徽州府改屬江南?。ㄖ谓瓕?,今南京市區(qū))?;罩莸貐^(qū)名義上屬清,但抗清力量很強。二年八月,金聲聚眾10萬抗清,直至翌年三月才完全失敗。自三年正月,南明唐王朱聿楗進兵徽州。九月,南明崇陽王朱蘊鈐進兵徽州,旋皆先后失敗。五年正月,南明江西守將金聲入徽州,為南明范圍,直到六年才正式入清。十八年,徽州府改屬江南省左布政使(駐江寧)??滴趿昶咴录滓ǎ保叮叮纺辏冈拢?日),徽州府改屬安徽?。ㄖ伟矐c府,今為市區(qū))。九年四月丁亥(1670年5月19日),徽州府改屬安徽省徽寧道(治歙縣)。二十一年十月乙亥(1682年10月31日),裁徽寧道,徽州府改屬清初就設(shè)的江安十府糧儲道(專業(yè)道,駐歙縣)。雍正十一年十二月癸亥(1734年1月20日),徽州府改屬安徽寧池太廣道(治安慶府)。十二年十月庚戌(1734年11月3日),改治蕪湖縣(今為市區(qū))。咸豐五年十月十三日(1855年11月22日),徽州府改屬徽寧池太廣道(徙治寧國府,今宣州市區(qū))。十年,改治祁門縣(今為祁山鎮(zhèn))。同治四年,遷治蕪湖縣(今為市區(qū))。光緒三十四年五月甲午(1908年6月8日),徽州府改屬皖南道(治蕪湖縣,今為市區(qū))。太平天國期間,清廷將江南地區(qū)劃給浙江巡撫代管。同治四年(1865年),復(fù)屬安徽省徽寧池太廣道。清代的江南、安徽省先后屬江南江西河南、江南、兩江總督(駐江寧),后期兼南洋通商大臣,是清廷十大總督中最重要的封疆大吏之一。 〔附太平天國〕 太平軍多次占領(lǐng)歙縣。咸豐五年二月十日,太平軍首次攻下縣城;十年八月二十四日,太平軍再次攻下縣城。建政時,歙縣屬安徽省(治安慶郡,今為市區(qū))徽州郡(仍治歙縣)。同治三年六月十六日,天京陷落后,不到兩個月,徽州府入清。 〔中華民國·北京政府〕 民國元年(1912年)1月,歙縣直屬安徽省。3年6月2日,改屬安徽省蕪湖道(治蕪湖)。 〔中華民國·南京政府〕 民國16年8月,歙縣屬南京國民政府安徽省。17年8月,正式廢道,歙縣直屬安徽省。21年4月2日,歙縣屬安徽省第十區(qū)。10月10日,歙縣屬第十專區(qū)(專員駐休寧縣)。27年4月15日,歙縣改屬安徽省皖南行署(駐屯溪鎮(zhèn))第十專區(qū)。28年后直屬皖南行署。31年,歙縣改屬第七專區(qū)(改駐屯溪鎮(zhèn))。34年11月,撤銷皖南行署,歙縣直屬安徽省(改駐合肥)第七專區(qū)(仍駐屯溪鎮(zhèn))。37年12月,第七專區(qū)仍屬安徽省皖南行署(初駐宣城,今宣州市區(qū)。不久,遷屯溪鎮(zhèn))。38年4月28日,歙縣解放。5月1日,歙縣全境解放。 〔中國共產(chǎn)黨建政〕 民國38年3月,歙縣民主政府在歙北呈坎鄉(xiāng)汪村成立。5月8日,歙縣改屬籌建中的皖南人民行政公署(5月13日,在歙縣成立中共皖南區(qū)徽州地委。5月16日,成立皖南人民行政公署徽州專員公署,初均成立于歙縣,后行署、專署均遷駐屯溪市。5月7日,歙縣改屬皖南人民行政公署徽州專區(qū)。 〔中華人民共和國〕 ?。保梗矗鼓辏保霸拢比战▏?,歙縣仍屬皖南人民行政公署徽州專區(qū)。 ?。保梗担蹦辏痹拢比?,歙縣民主政府改稱歙縣人民政府。1956年1月12日,撤銷徽州專區(qū),歙縣改屬蕪湖專區(qū)。4月,歙縣人民政府改稱歙縣人民委員會,余仍之。 ?。保梗叮蹦辏丛拢啡?,歙縣復(fù)屬徽州專區(qū)。 ?。保梗叮改辏对拢玻橙?,成立歙縣革命委員會。 ?。保梗福蹦辏吃拢橙?,歙縣革命委員會改稱歙縣人民政府。 1987年11月27日,歙縣改屬黃山市 歙縣政府駐徽城鎮(zhèn) 轄13個鎮(zhèn)、15個鄉(xiāng):徽城鎮(zhèn)、深渡鎮(zhèn)、北岸鎮(zhèn)、富堨鎮(zhèn)、鄭村鎮(zhèn)、桂林鎮(zhèn)、許村鎮(zhèn)、溪頭鎮(zhèn)、杞梓里鎮(zhèn)、霞坑鎮(zhèn)、岔口鎮(zhèn)、街口鎮(zhèn)、王村鎮(zhèn)、坑口鄉(xiāng)、雄村鄉(xiāng)、上豐鄉(xiāng)、昌溪鄉(xiāng)、武陽鄉(xiāng)、三陽鄉(xiāng)、金川鄉(xiāng)、小川鄉(xiāng)、新溪口鄉(xiāng)、璜田鄉(xiāng)、長陔鄉(xiāng)、森村鄉(xiāng)、紹濂鄉(xiāng)、石門鄉(xiāng)、獅石鄉(xiāng) ? ? ?宣城市績溪縣 夏、商朝,縣境屬揚州。周朝春秋前期屬吳;后期(公元前473年以后)屬越。 戰(zhàn)國間(前306年~前223年)屬楚。秦二十六年(前221年)屬會稽郡。 漢高祖元年(前206年)屬鄣郡(一說秦末置鄣郡)縣境為歙縣地,漢元狩二年(前121年)屬丹陽郡,治在宛陵(今宣城)。 東漢建安十三年(208年)屬新都郡,治在始新(今淳安縣)。 晉太康元年(280年)改稱新安郡,治仍舊。 梁大同元年(535年),析歙縣華陽鎮(zhèn)置良安縣,屬新安郡。縣治在揚之河東岸大屏山麓后岸村(今后外村)。承圣二年(553年),分新安郡黟、歙、海寧、黎陽4縣置新寧郡,良安縣的歸屬未見記載。一說,良安置縣不久即廢。清乾隆《績溪縣志》載,唐武德七年(624年)廢良安縣,仍歸歙縣。 唐永泰二年(766年),刺史長孫全緒奏置績溪縣?!跺居钣洝罚嚎兿坝捞┒辏?66年)置”?!杜f唐書》:“永泰二年十一月甲子日改為大歷元年,故《元和志》云,大歷二年置。疆里至大歷二年乃定”。)析歙縣華陽鎮(zhèn)置績溪縣,屬江南西道歙州。景福元年(892年)隸歙州,五代十國時,先屬吳國(楊行密),后為南唐地。 北宋開寶八年(975年),縣境屬江南西路歙州,至道三年(997年),屬江南路歙州。天禧二年(1018年),屬江南東路歙州。宣和三年(1121),改歙州為徽州,以績溪徽嶺、徽溪而名。 元至元十四年(1277年),縣境屬江淮行省徽州路。二十一年,屬江浙行省徽州路。至正十七年(1357年)即宋(韓林兒)龍鳳三年,縣境屬朱元璋江南行省徽州路,旋改徽州路為興安府。吳(朱元璋)元年(1367年),改興安府為徽州府。績溪縣均屬之。 明洪武元年(1368年),績溪縣屬中書省徽州府。十三年正月,屬六部直隸徽州府。永樂元年(1403年),屬南京直隸徽州府。 清順治二年(1645年)九月,績溪縣屬江南省徽州府??滴趿辏?667年),屬安徽省徽州府。咸豐四年(1854年),隨徽州府由浙江巡撫兼管。同治四年(1865年),復(fù)歸安徽省。 民國元年(1912年),裁府,直屬安徽省。 民國二年(1913年)設(shè)道,屬安徽省蕪湖道。 民國六年(1917年),廢道,直屬安徽省。 民國九年(1920年)初,設(shè)首席縣長制,績溪縣歸宣城縣長節(jié)制。同年10月,屬安徽省第十行政督察區(qū)(治所休寧)。 民國十六年(1927年)4月,屬皖南行署第十行政督察區(qū)。 民國十八年(1929年),直屬皖南行署,同年8月,改屬安徽省第七行政督察區(qū)。 1949年4月30日,績溪縣解放,成立徽州專區(qū),屬皖南區(qū)。 1952年4月13日,屬安徽省徽州專區(qū)。 1956年1月12日撤徽州專區(qū),隸屬蕪湖專區(qū)。 1961年4月13日,復(fù)設(shè)徽州專區(qū),績溪縣屬之。 1971年3月,徽州專區(qū)改稱徽州地區(qū),仍屬之。 1987年11月27日,績溪縣劃屬宣城地區(qū)。 2000年6月25日,宣城地區(qū)改為地級宣城市,績溪縣屬之至今。 績溪縣政府駐地華陽鎮(zhèn),轄8個鎮(zhèn)、3個鄉(xiāng):華陽鎮(zhèn)、長安鎮(zhèn)、伏嶺鎮(zhèn)、上莊鎮(zhèn)、揚溪鎮(zhèn)、臨溪鎮(zhèn)、瀛洲鎮(zhèn)、金沙鎮(zhèn)、板橋頭鄉(xiāng)、家朋鄉(xiāng)、荊州鄉(xiāng)?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