疼得我吃不下,疼得我睡不著,疼得我什么都做不了……一生中,我們會遭遇各種各樣的痛。當(dāng)遇到疼痛時,很多人選擇忍受,其實中醫(yī)大家早就為我們提供了解決之道,掌握幾個小方劑,常見的頭痛、腹痛都可以在家治。 疼痛科 吳茱萸湯治頭頂痛 【方名】吳茱萸湯,來自《傷寒論》。 【主治】干嘔,吐涎沫,頭痛。 【方藥】吳茱萸6-10克、人參10克、生姜5片、大棗5枚。 【用法】4味藥一起,加水煎至150毫升,濾出藥液后,再煎一遍,混合后分三次一日服。 【注意】干嘔、吐涎沫通常是脾胃虛寒,導(dǎo)致胃氣上逆。溫溫脾,暖暖胃,胃里溫暖了,氣就不會上逆,氣不上逆,頭自然也就不痛了。這個方還可治療一種特別的頭痛,中醫(yī)叫“顛頂頭痛”,即通常是頭頂痛,因為頭頂是人體厥陰肝經(jīng)經(jīng)過的地方,所以又叫“厥陰頭痛”。此方可以溫散厥陰肝經(jīng)的寒氣,寒氣一散,頭痛也就消失了。如果有這方面的病證,買個三兩劑試試。生姜最好自己加,更新鮮。(潘遠(yuǎn)根) 半夏白術(shù)天麻湯治高血壓眩暈 【方名】半夏白術(shù)天麻湯,來自《醫(yī)學(xué)心悟》。 【主治】高血壓病、美尼爾氏綜合征、頸椎病等引起的眩暈或頭痛。 【方藥】(制)半夏10克、陳皮10克、茯苓20克、甘草6克、白術(shù)15克、天麻15克。 【用法】將藥加水煎,第一遍煎取藥汁200毫升,倒出再煎一遍,將兩遍藥汁混合分2次溫服,每日1劑,飯后半小時為宜。服用2天無效請及時就醫(yī)。 【注意】本方所治療的眩暈、頭痛屬于脾虛生痰、風(fēng)痰上擾所致,多伴有食欲較差、胸脘脹滿、惡心欲嘔等癥狀。若痰熱上擾或肝陽上亢導(dǎo)致的眩暈、頭痛伴面赤氣粗、腦中熱痛皆不宜使用。方中制半夏指炮制過的法半夏或姜半夏。(尹周安) 芍藥甘草湯治腹脹腹痛 【方名】芍藥甘草湯,來自《傷寒論》。 【主治】傷寒后“腳攣急”。 【方藥】白芍藥20克、炙甘草15克。 【用法】兩藥一起煎,加200毫升水煎到100毫升,再煎一次,合在一起,分2次溫服。 【注意】腳攣急通常是因汗出津液損傷、筋脈拘急引起。方中白芍是酸味藥,甘草是甘味藥,這叫做“酸甘化陰,緩急止痛”。在外感病中引起腳攣急的情況不多見,但緩急止痛的功效卻常用于腹痛。如果腹部感覺冷,還可加10來粒白胡椒,敲碎一起煎,溫胃效果不錯。此方簡單,那些常腹脹腹痛的可以服兩三劑試試。(潘遠(yuǎn)根) 枳實薤白桂枝湯治胸痹心痛 【方名】枳實薤白桂枝湯,來自《金匱要略》。 【主治】冠心病心絞痛引起的心胸部滿悶疼痛,甚則胸痛放射至肩背部,伴氣促心沖。 【方藥】枳實15克、厚樸15克、薤白10克、桂枝10克、瓜蔞15克。 【用法】將藥放入藥罐后,冷水浸泡10~15分鐘,接著用大火煎至水開,而后調(diào)成小火慢煎20~30分鐘,藥汁倒出,如此再煎,兩煎藥汁混合后分2次溫服,每日1劑,建議在??漆t(yī)生指導(dǎo)下使用該方。 【注意】導(dǎo)致胸痹心痛原因有寒、痰、瘀、氣、虛之分,臨床分型較復(fù)雜,病情較重,變證較多,建議在??漆t(yī)生指導(dǎo)下使用。本方所治胸痛證型屬胸陽不振、痰氣互結(jié)型,氣滯血瘀或氣血陰陽虧虛所致之胸痹皆不宜用之。(尹周安) 除濕胃苓湯治帶狀皰疹 【方名】除濕胃苓湯,來自《醫(yī)宗金鑒》。 【主治】以皰疹為主要表現(xiàn)的病毒性疾病、皮膚疾患等屬濕熱之邪,引起皮膚水泡,色黃白,作爛流水疼痛者。 【方藥】蒼術(shù)6克、厚樸10克、陳皮10克、豬苓10克、澤瀉10克、赤茯苓15克、白術(shù)10克、滑石10克、防風(fēng)8克、山梔子10克、木通6克、肉桂3克、燈心草10克、生甘草6克。 【用法】每劑冷水浸泡10~15分鐘,用大火煎至水開后,小火慢煎15~20分鐘,藥汁倒出,再煎一遍,藥汁混合后分2~3次溫服。每日1劑,服用3天無效請及時就醫(yī)。 【注意】若濕邪不甚、非水泡表現(xiàn),或?qū)俸疂駷榛?,見皮膚局部不紅不熱、口不苦不渴等,皆不宜使用。(龍玲)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