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二)霍震寰問:“撐三抱七”的意思是什么呢? 姚宗勛答:我的理解是在站樁練習時,向內(nèi)收抱的力要大于外撐的力,大致是七與三之比。也就是撐抱互用,蓄力待發(fā),處于欲發(fā)未發(fā)的狀態(tài)。 (二十三)霍震寰問:我覺得意拳最難掌握的是松緊的問題,初練應該是放松,自己一用力就是后天,不合理的。但練到有多少阻力的感覺的時候,便很容易用了太多的力,變得過緊,以至松緊及力量方面的變化過慢,你同意嗎?及你認為應如何克服這個問題。 姚宗勛答:來信中提到“松緊”問題很好,知道你在學術(shù)認識方面的躍進,也說明功夫的進步,不到一定水平是提不出核心問題的?!八删o”這是一切體育運動的核心問題,在社會事物亦然。何時松?何時緊?松到何種程度?緊到何種程度?要看當時具體情況而有變。清人趙藩題諸葛亮祠的下聯(lián)“不審勢即寬嚴皆誤后來治蜀要深思”。當代中國領(lǐng)導人也講過“文武之道,一張一馳”?!皩?、嚴、張、馳”即“松緊”, 關(guān)注并私信我,發(fā)送“功夫”,教您站樁,散打,太極,形意拳,等等武術(shù)養(yǎng)生保健的方式方法。學問深矣,非我所能知。在意拳中明確提出“松而不懈,緊而不僵”,“緊”就是有了力,但不過大,“僵”是過大動轉(zhuǎn)不靈了,有了阻力感,至于阻力的強弱是由意念設(shè)想而來,設(shè)想“松”的情況練,又“松”不“緊”中要練,在“緊”的情況下也要練,在松松緊緊反復變化中去摸索,達到似松非松的境地,松中有緊,緊中有松,全由意念的支配。 武術(shù)大師們一致推崇的練武要訣請點擊:練武要訣。擇得好師——站的好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