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常聽到“父母之命,媒妁之言”、“舉案齊眉、白頭偕老”等詞匯,這次詞匯都包含了古代人對婚姻的認知,那么古代人到底是怎么舉行婚禮的呢? 過去,有很長一段時間都是男女雜交亂婚,“知其母而不知其父”的現(xiàn)象普遍存在。后來,人們發(fā)現(xiàn)家族中的病態(tài)兒童很多,還造成了倫常關(guān)系的混亂,最終才對結(jié)婚條件作出限定,并形成了一整套的婚禮程序:納采-問名-納吉-納征-請期-親迎。被稱為“六禮”。讓我們具體來盤點一下吧。 (圖片來自網(wǎng)絡(luò)) 一、納采 納采,就是“提親”。男方先請媒人到女方家提親,得到女方家的允諾后,就會派使者到女方家致辭并送上禮物——雁。女方家長如果同意議婚,就會收下禮物。 這里一定要強調(diào)的是,古代議婚,男女雙方必須通過媒人、使者來交接,不能彼此自行接觸。如果男女雙方私定終身,就會受到家族和社會恥笑、排擠。所以電視劇上動不動就私奔的“真愛故事”在古代幾乎是不可能存在的。 納采必須在女方家的宗廟內(nèi)舉行,十分的慎重。 二、問名 在納采完畢之后,男方使者會走出宗廟門,但是不回家,稍后再次進入女家之門履行下一道程序——問名,也就是詢問女子母親的姓氏,用來了解對方的血緣關(guān)系,避免出現(xiàn)同姓氏結(jié)婚的情況。在古代,人們認為同一個姓氏的人是不能結(jié)婚的,因為會影響到子女的生育,不利于繁衍。如果娶了和自己同一個姓氏的女子,會被認為是違法禮制的行為。 三、納吉 男方家得到女子的姓氏后,要去占卜,如果得到是吉兆,就會派使者通知女方。女方家長得到結(jié)果后,會謙虛的回答“小女不堪教育,恐不能與尊府匹配。但既已占得吉兆,我家也同有這吉利,所以不敢推卻?!?/span> 四、納征 納征就相當于現(xiàn)在的訂婚。男女的婚姻關(guān)系從此確定了,這個時候就要送聘禮——帛5匹,鹿皮2張。 五、請期 結(jié)婚的時間也是通過占卜來確定的。但是,為了表示對女方的尊重,也會派使者到女方家,請求女方指定婚期,女方一般都會謙虛的說“請夫家決定”。于是,最終通過使者將占卜的吉時告知女方家。 六、親迎 親迎,也就是現(xiàn)在的迎親,是婚禮的核心。 上面說的5個步驟都是男方在早上派使者到女方家進行的。唯獨“親迎”是由新郎親自前往女方家,且是在黃昏的時候去的。 為什么是黃昏的時候呢?這是受到上古時代搶婚風(fēng)俗的影響。隨著時代的進步,搶婚的風(fēng)俗消失了,但是黃昏時成親的習(xí)慣卻被保留下來了。 當天,新郎乘坐車前往,隨行仆人手上拿著蠟燭火炬,在前面開道照明。此時,女家在家中的宗廟內(nèi)祭祀祖先,新娘在家等待丈夫的到來。 等到新郎到達時,新娘父親出門迎接,引導(dǎo)進門。進門后,新郎向岳父叩頭,然后出門。接著新娘跟著新郎走出家門。女方父母親會告誡女兒“到了夫家要恭敬從事,不要違背公公婆婆的意志?!辈①浰鸵路?、發(fā)簪等。新娘上車后,由新郎驅(qū)車前進,車輪轉(zhuǎn)動三圈之后,由車夫代替駕車。新郎則乘著車先回家,在家門口外面等新娘。 現(xiàn)在我們的婚禮形式和古代的差別很大,但是親迎的形式依然頑強的保存著。無論作為新郎的當事人自己是否意識到,都會在大喜之日親自到新娘府上迎親。 到新郎家后,新郎新娘共同吃黍和稷、醬菜、肉湯、魚肉、風(fēng)干的兔肉和肉湯。而且,新郎和新娘共用一份食物。先吃主食,再喝肉湯,然后用手指蘸著醬吃,這個過程稱為“一飯”,一共要三次,稱為“三飯”。之后要用酒漱口三次,前兩次用的是酒杯,最后一次用的是“巹”。 “巹”就是把葫蘆對半剖開而成的瓢,夫妻二人一人拿著一個喝酒。這一安排叫做“合巹而飲”。新人從素昧平生到成為結(jié)發(fā)夫妻,在禮儀上都必須二個人一起做“共勞而食,合而飲”這些都是古代人為了體現(xiàn)夫妻一體,彼此相親相愛的意思。 現(xiàn)在鬧洞房的時候,常常有讓新郎和新娘一起咬一個蘋果或糖果的,也是古代這種思想的表現(xiàn)。 古代的婚禮流程十分的講究,隨著時間的流失,現(xiàn)代的婚禮變得相對簡單,沒有那么多講究了,但是對夫妻和睦、相親相愛的祝福依舊是不變的。 |
|
來自: FWLK > 《A社會一生活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