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兒初生,其身有如湯潑火傷者,此皆乳母過食膏粱所致也。其母宜服清胃散及逍遙散,以清其氣血,兒亦飲數(shù)滴可也。有身無皮膚而不 赤者,皆由產母脾氣不足也,用粳米粉敷之。赤發(fā)熱者,皆由產母胃中火盛也,用石膏敷之。經謂∶脾主肌肉,肺主皮毛。故知病脾肺也。如腦額生瘡者,火土相合,遂成濕熱,下流攻擊腎水也,難治。如腳上有瘡者,陰虛火盛也,此不滿五歲而斃。如未盈月而撮口握拳,腰軟如隨者,此肝腎中邪勝正弱所致也,三日內必不治。如男指向里,女指向外,尚可治。眉紅亦不可治,可治者用全蝎散、鉤藤散等類治之。若因大病虧損胃氣,而諸臟虛弱所致者,用補中益氣湯、錢氏地黃丸。若面唇赤色,正屬腎水不足,肝經陰虛火動,而內生風熱爾,當滋腎水以制陽光。其身軟者,內稟氣不足,肌肉未堅也,當參五軟而施治之。 清胃散 逍遙散(二方見內釣) 全蝎散(方見口噤) 鉤藤散(方見慢驚) 補中益氣湯(方見虛羸) 錢氏地黃丸(方見腎臟)
|
|
來自: 醫(yī)窗醫(yī)話 > 《《保嬰撮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