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人來這里是游山玩水、旅游觀光,見到的是青山綠水,聞到的是鳥語花香,在城市里住久了,這里有太多別樣的讓他們新鮮好奇的情緒體驗。 而我則是以游子的身份,像候鳥似的差不多一年一次地回到這里。這里是我父母雙親和兩位弟弟長眠于此的地方。這里有我的親朋故舊,有我在心里永遠(yuǎn)牽掛的人。這里是我童年生活的地方,是形成我長久、深刻、生命記憶的所在。不管我離開的時間有多長,離開的距離有多遠(yuǎn),總是被一根細(xì)細(xì)的線牽引著,讓我魂牽夢繞。 游子與旅者最大的不同是,不貪圖熱鬧新鮮,不尋求感官刺激,回到故里訪故舊。原來的街坊鄰居、族人親友,原來的一磚一瓦、一草一木,都有講不完的故事,敘不完的舊情,都盛滿著兒時的記憶。每一次歸來,人世的舞臺,都有老者的故去,都有新景的出現(xiàn),都讓人憑添無限的稀噓。歲月流長,物是人非,雖知這是不可違抗的自然規(guī)律,但從情感上還是難以接受這變幻的世事。 以血緣論,我的根不算在這里;以生活時間的長短計,也不及我年齡的三分之一;至于它帶給我童年的感受,那也是苦遠(yuǎn)多于甜??赡苁峭炅艚o我們的都將是美好的,也可能是遙遠(yuǎn)的童年產(chǎn)生了距離的美,一生盡管游歷了很多地方,唯有兒時的這里難舍難分。 一把竹椅,坐于檐下,腳邊放著一杯冒著熱氣的青茶,聽著鄉(xiāng)音的話長里短,無須記住什么,望著久違的面孔,嗅著熟悉的氣息,天馬行空,在幾十年的時間里往返穿梭,在記憶的最深處里尋覓最細(xì)小的印記。唯有樸實的言語,不動聲色的情感,平常的粗茶淡飯,才能把靈魂安頓住。與長者交談,翻閱陳舊的歲月,向古老的遺跡尋覓,看厚重的大山,聽濤濤的大河流水聲,這應(yīng)該是現(xiàn)代生活的潤滑劑。 每一次短暫的歸來,似乎都尋找到了什么,親近了山上的樹木花草,河邊的礫石粗砂,親近了熟悉和不熟悉的人,親近了這里特有的氣息和味道。卸下了來時的愁悵,裝進了走時的滿足。內(nèi)心的永遠(yuǎn)尋找,可能是我人生的宿命。 2018.0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