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需要上下力量的支持。上面無人難做官。這是大家公認的道理。為什么這么說?大家都說是官官相護。我覺得不能完全排除這方面的原因。但是,絕非只有這個原因。 首先,上面有人可以指點你,知道上層決策動向,讓你提前準備,積極應對;上面有人可以及時點撥你,讓你在大領導面前不會犯大錯;上面有人可以旁敲側(cè)擊關心你,讓你能夠有機會在激烈的競爭中不被遺忘。 其次,下面有人你就有了干事的隊伍,踏踏實實為你干事的那種,絕不是渾渾噩噩的混日子的。這是很關鍵的一個問題。當年韓信為什么不敢自立為齊王,因為他的手下大將均是劉邦的嫡系,他根本沒有全心全意,忠心為己的隊伍。要知道,當年早些時候,他可是找劉邦討要過“假齊王”的名號的。那絕對不是有很多人說的因為韓信在政治上白癡幼稚可以解釋的。 第二,需要逢場作戲的演技。人生如戲,全靠演技。能演的爐火純青的,絕對是高手。有的人說,我就是實在,這就是我的本色。我能夠以本色感人動人,不得不說這種想法不對,但是,不夠全面。還是舉一個關于劉邦,張良,陳平的例子。當年,楚漢爭霸,項羽和劉邦簽訂了停戰(zhàn)協(xié)議,以鴻溝為界,分而治之。但是,劉邦是想滅掉項羽的。但是,礙于言而有信的偽義和名節(jié),他又不好主動向幕僚說明,所以裝出很開心,很高興,準備收兵返程……。這時候,聰明的張良,陳平出來了,他們說,全天下都是您劉邦的子民,項羽本性殘暴,如果他來統(tǒng)治,那他治下的百姓一定會受到殺戮。好了。劉邦演好了,出師也有名了。那就打吧,最終滅了項羽。 實際上的領導又何嘗不是演來演去?對上面要演,對下級演,對左右演,天天演,月月演,年年演,這就是功夫。 第三,需要含而不露的忍勁。喜怒不形于色。這是領導基本的素養(yǎng)和職業(yè)技能之一。要知道,不少數(shù)領導都有程度不同的內(nèi)傷。為什么?憋出來的。因為所有的真實情緒都被雪藏了,情緒得不到釋放,時間久了,肯定有內(nèi)傷。 含而不露,引而不發(fā)。這個活的技術(shù)含量絕對不會低。 舉個例子吧。還是當年韓信率兵攻破齊國,以治理齊國為名向劉邦討要“假齊王”的名號,劉邦當時正被項羽大軍圍困,當時一看,血壓立馬飆升。破口大罵,狗日的韓信,老子被困命懸一線,你不來救我,這個時候還要脅老子?因為當時韓信的使者在場,張良、陳平使勁的用腳提醒劉邦不要刺激韓信,否則他造反了就完蛋了…… 劉邦立馬顯示出影帝的技術(shù),強忍住心中的怒氣。忽然大笑:“哈哈,這個韓信,真是膽小。要當就當真齊王,當什么假齊王?” 后來,就讓他當了齊王,也果然如此。韓信死心塌地幫劉邦滅了項羽。但是,再后來,劉邦滅了項羽后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去定陶韓信的駐軍之地奪了他的兵權(quán)。 實際工作中,忍得住、不顯露的情況,也時時處處存在。遇到不同的意見,笑著聽完;遇到調(diào)皮的職工,隱隱的打擊;面對煽風點火的人,你還不能開口就罵;面對工作中的壓力,你還得始終頂住,裝作若無其事…… 第四,需要殺伐決斷的魄力。慈不掌兵。這是為將者的素質(zhì)。軟硬兼施,恩威并濟。必須有這個手段和魄力。當然,這個必須是出于公的殺伐果斷。其一,出發(fā)點為公,其二,措施合乎制度。這樣才師出有名,不會被大家說長道短。 兵者,兇事。不可多用,要慎用。用就要用到最大的效果。不戰(zhàn)而屈人之兵最好。如果決定要使用該手段,一定需要想好前前后后,承受得了。量力而行。不要讓自己最后難堪。不打無把握之仗。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