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湖南常德市德山。明榮定玉朱翊鉁(1555—1612)及其二妃李、楊氏葬此。墓在解放前被破壞,隨葬器物全部被盜,現(xiàn)僅存石椅、案、擴志和石棺床等。墓形龐大,長17米,寬13米,封土堆高10.6米。分前后兩室,后室又分為三小室,棺木分置于后室內(nèi)。有壙志八塊,其中榮定王壙志二塊,余為李、楊二妃壙志。 【鐵經(jīng)幢】 在湖南常德市濱湖公園。原在德山山麓,位于乾明寺故址左側(cè),1979年1月遷此。建在1.42米高的石幢座上,幢座呈束腰形態(tài),其邊緣刻有云蓮紋飾。幢用白口鐵鑄成,作圓住形,下大上小,高4.335米,其底部直徑為0.9米,重1,520.8公斤。結構分二十層,仿木建筑。在第八、第十一兩層的上部俱有出檐,八面挑角。下端除鑄浮雕半身力士像和佛像外,還飾有金剛檸狀花紋和連珠紋以及龍、虎等動物圖案。中間則鑄般若波羅蜜多心經(jīng)和捐獻造幢人及其官職。從經(jīng)幢的造型,紋飾及其所鎊銘文中有關捐獻造幢人的官職等推斷,應是北宋的遺物。經(jīng)幢是宗教紀念性建筑物,一般石建,而此經(jīng)幢卻用生鐵鑄成,仿本結構,在我國現(xiàn)存經(jīng)幢中少見。 【提刑松府寺丞請開鱉疏碑】 在湖南常德市濱湖公園。原在德山乾明寺故址內(nèi),1979年1月遷此。為宋紹定元年(1228年)正月刊立,楷書。碑額為“提刑權府寺丞請開堂疏”??顣疤狳c刑獄兼常德知府林”。據(jù)《常德府志》及職官表記載。當時常德知府為林文仲,寺廟開堂是佛教中僧徒受戒的故事。碑陰列舉寺廟田產(chǎn)數(shù)字,是研究封建寺廟土地制度的重要資料。 【桃花源】 在湖南桃源縣城西南15公里水溪附近。面臨沅水,背倚群山,蒼松翠竹,風景優(yōu)美。相傳因東晉詩人陶潛所寫的《桃花源記》和《桃花源詩》而得名。自唐代開始建寺觀,宋時更盛,元末毀于火,明景泰六年(1455年)又建殿宇,明末復毀于火。清光緒十八年(1892年)重修淵明詞,沿山配置亭閣,按陶淵明詩文命名,此后又屢經(jīng)修葺?,F(xiàn)存古跡有桃源佳致碑、菊圃、方竹亭、集賢祠、桃花觀、躡風亭、探月亭、水源亭、千丘田、纜船洲以及歷代詩人的題詠和碑刻等。解放前荒蕪殆盡。1950年后除對原有建筑物進行加固維修外,并對已經(jīng)傾圮的部分亭閣,也陸續(xù)進行整修和復建?,F(xiàn)已成為游覽勝地。 |
|
來自: 昵稱VChmUhmv > 《中國名勝古跡詞典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