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銅禮器的定義及精神內(nèi)涵?青銅禮器有哪些呢?青銅禮器的種類繁多,制作精良,深受現(xiàn)代人的喜歡。青銅禮器是奴隸主貴族用于祭祀、宴饗、朝聘、征伐及喪葬等禮儀活動的用器。青銅禮器是古代使用者的身份等級和權(quán)力的象征。青銅禮器有哪些呢?專家可以告訴你,青銅禮器主要分為六大類:炊器、簋器、食器、酒器、水器、樂器和雜器。。我們先就馬上來介紹下“青銅禮器有哪些呢?”。 青銅禮器的定義及精神內(nèi)涵?青銅禮器的定義:西周奴隸主,制定出整套禮制,規(guī)定了森嚴的等級差別,以維護奴隸制統(tǒng)治秩序。由于禮制的加強,一些用于祭祀和宴飲的器物,被賦予特殊的意義,成為禮制的體現(xiàn),這就是所謂“藏禮于器”。這類器物叫作“青銅禮器”,簡稱“禮器”,或稱“彝器”。 青銅禮器的定義及精神內(nèi)涵?青銅禮器有哪些呢? 一、炊器:烹飪食物的用器。也有將炊器歸入食器的。 1、鼎:按功能,有鑊(huò)鼎(煮肉食)、正鼎(又稱“列鼎”“牢鼎”,盛肉食,最重要的禮器)和羞鼎(又稱“陪鼎”,盛調(diào)味品,正鼎的陪襯物)之分;按器型,有四足方鼎和三足圓鼎及有蓋和無蓋之分。安陽殷墟出土的司母戊鼎為四足方鼎,重達875千克,是已發(fā)現(xiàn)的最重的青銅器。西周中晚期形成列鼎制度,即用形狀、紋飾相同而大小依次遞減的鼎,按奇數(shù)分組,毎組代表貴族的不同身份。據(jù)桓公二年何休注《春秋公羊傳》記載,天子用9鼎,諸侯用7鼎、卿大夫用5鼎、士用3鼎或1鼎。在考古發(fā)現(xiàn)中,奇數(shù)的列鼎往往與偶數(shù)的盛黍稷的簋配合使用,即如:5鼎與4簋相配,7鼎與6簋相配等,其中“9鼎8簋”為最高規(guī)格,天子用。 2、鬲(lì):飪(rèn)食器、肉食器、禮器。金文字形,象飲食器具形。銅鬲最初是依照新石器時代已有的陶鬲制成的。其形狀一般為侈口(口沿外傾),有三個中空的足,便于炊煮加熱。銅鬲流行于商代至春秋時期。商代前期的鬲多無耳,后期口沿上一般兩個直耳。西周前期的鬲多為高領(lǐng),短足,常有附耳。西周后期至春秋的鬲大多數(shù)為折沿折足弧襠,無耳;有的在腹部飾以觚棱。西周時還有方鬲,體為長方形,下部有門可以開合,由門內(nèi)放入木炭。故宮博物院收藏的一件,門前還表現(xiàn)出刖刑奴隸守門的形象。 3、甗(yǎn):飪食器和禮器。流行于商至漢代,造型分上下兩部分。上部用以盛放食物,稱為甑,甑底是一有穿孔的箅,以利于蒸汽通過;下部是鬲,用以煮水,高足間可燒火加熱。商代甗多為圓形,直耳,侈口,束腰,袋狀腹,腹下設(shè)錐足或柱形足,器體厚重。商早期花紋簡單,晚期多用獸面紋裝飾。西周除沿襲商代形式外,還出現(xiàn)了附耳,有的上下部可以分開,在下半部也加附耳,同時還出現(xiàn)了長方形甗。春秋戰(zhàn)國時,器身變薄,袋足消失,許多器物不再用花紋裝飾。甗在商代早期至西周晚期,基本上都是甗鬲合體的,春秋早期以后則多為甑鬲式。商代的甗一般甑部較深,比例上略大于鬲部,多為立耳。西周的甗則甑部與鬲部的高度相差不大,附耳較多。西周中期開始出現(xiàn)方甗。春秋以后,甗的甑部多為大口斜腹的式樣,即甑的底徑要大大地小于口徑。殷墟婦好墓出土的三聯(lián)甗,卻是在一個長方形鬲部上置3個甗,這僅是極個別的特例;西周末春秋初,甗還是禮器,與鼎、簋、豆、壺、盤等組成成套隨葬品。大多數(shù)的甗為聯(lián)體鑄造。最獨特的是婦好墓出土的三聯(lián)甗,甑鬲分體,鬲體長方案形,六只方足,腹底平,中空可以盛水,其下可以焚火。案面上有三個灶孔,分置三甑,可以同時炊煮幾種食物;蒸食器,分上下兩部分甑和鬲,有的是連體,有的是分開的。如1976年河南安陽婦好墓出土的,商代晚期的婦好分體甗,通高35.5厘米。 4、盨(xǖ):1.古代盛食物的銅器,橢圓口,有蓋,兩耳,圈足或四足。盨是盛放黍、稷、稻、粱等飯食的禮器或食具。由圈足簋發(fā)展而來,用途相同。器蓋與器身形態(tài)相近但稍小,器蓋上有四個方足,為其一般判定標準。取下器蓋后翻置起來即成另一器皿,食畢歸置如一?!墩f文解字》皿部:“盨,槓盨,負載器也?!北S出現(xiàn)于西周中期后段,主要流行于西周晚期,到春秋初期已基本消失。 二、食器:盛裝食物的器具。 1、簋(guǐ)簋,古代盛食物的器具,圓口,雙耳。自商代開始出現(xiàn),流行于商至春秋戰(zhàn)國時期,延續(xù)到戰(zhàn)國時期?!吨芏Y·地官·舍人》:“凡祭祀,共簠簋”。古籍中多寫作簋,而銅器自銘則常為“皀殳”。青銅簋器物造型形式多樣,變化復(fù)雜,有圓體、方體,也有上圓下方者。早期的青銅簋跟陶簋一樣無耳,后來才出現(xiàn)雙耳、三耳或四耳簋。據(jù)《禮記·玉藻》記載和考古發(fā)現(xiàn)而知,簋常以偶數(shù)出現(xiàn),如四簋與五鼎相配,六簋與七鼎相配。主要用于放置煮熟的飯食。簋的形制很多,變化較大。商代簋形體厚重,多為圓形,侈口,深腹,圈足,兩耳或無耳。器身多飾的獸面紋,有的器耳做成獸面狀。西周除原有式樣外,又出現(xiàn)了四耳簋、四足簋、圓身方座簋、三足簋等各種形式,部分簋上加蓋。商周時多數(shù)簋體形厚重,飾云雷、乳釘?shù)燃y飾,少數(shù)為素面或僅飾一二道弦紋。春秋時期,簋的銅胎變薄,花紋細碎,有的簋蓋鑄成蓮瓣形。戰(zhàn)國以后,簋極少見到。簋是商周時重要的禮器。宴享和祭祀時,以偶數(shù)與列鼎配合使用。史書記載,天子用九鼎八簋,諸侯用七鼎六簋,卿大夫用五鼎四簋,士用三鼎二簋。 2、豆:盛食器和禮器。源于新石器時代的同名陶器,出現(xiàn)于商代晚期,盛行于春秋戰(zhàn)國時期。豆作為禮器常與鼎、壺配套使用,構(gòu)成了一套原始禮器的基本組合,成為隨葬用的主要器類。用豆之數(shù),常以偶數(shù)組合使用,故有”鼎俎奇而籩豆偶”的說法,但是也有使用奇數(shù)組合的。《周禮·掌客》載:“凡諸侯之禮,上公豆四十侯伯豆三十有二,子男二十有四?!钡?出土和傳世的銅豆器卻甚少。最早用于盛放黍稷,后演變?yōu)閷iT盛放腌菜、肉醬等調(diào)味品的器物。豆的造型類似高足盤,上部呈圓盤狀,盤下有柄,柄下有圈足。商周時豆多淺腹,粗柄,無耳,無蓋。春秋戰(zhàn)國時豆的形制較多,有淺盤、深盤、長柄、短柄、附耳、環(huán)耳等各種形狀,上有蓋可仰置盛放食物,亦有方形的豆。使用時,豆也常以偶數(shù)出現(xiàn),按尊卑長幼,亦有數(shù)量多少之分?!秶Z·周語》:“觴酒豆肉簞食?!?一觴酒一豆肉一簞飯。) 3、敦(duì)。食器、禮器:用來盛放黍、稷、粱、稻等飯食的器皿,由鼎、簋的形制結(jié)合發(fā)展而成。產(chǎn)生于春秋中期,盛行于春秋晚期到戰(zhàn)國晚期,秦代以后漸趨消失。就飪食器總體的發(fā)展變化而言,與鼎中盛肉食相配套的盛飯食的器物,西周是簋,春秋是敦,戰(zhàn)國以后則是盒?!抖Y·名堂位》載:“有虞氏之兩敦?!闭f明其很早就已經(jīng)從盛儲器演變成為禮器。于春秋中期至戰(zhàn)國晚期,漸取代商周的簋,與盛肉的鼎配合使用,整器為球體或卵圓體,俗稱“西瓜鼎”。 4、盂:盛飲器,禮器。敞口,深腹,有耳或無耳,圈足。 5、俎(zǔ):割肉用的砧板,作為禮器,是祭祀時放祭品的器物。由木制砧板演變而來。方形,兩端有足,似幾,也稱“俎幾”。 三、酒器:盛酒或飲酒的器物。商代貴族飲酒成風,西周初曾嚴厲禁酒,西周中期以后青銅飲酒器大為減少。 1、斝(jiǎ):溫酒的酒器,也被用作禮器,,通常有青銅鑄造,三足,一鋬(耳),兩柱,圓口呈喇叭形,由新石器時代陶斝發(fā)展而成。初見于夏代晚期,盛行于商晚期至西周中期,,用于盛酒或溫酒。商湯王打敗夏桀之后,定為御用的酒杯,諸侯則用角。斝形狀似爵而大,無流和注。侈口,口沿有柱,寬身,較同類的爵要寬;一側(cè)置鋬,下有長足。斝的形制較多,器身有圓形、方形兩種,有蓋和無蓋的形制并存;口沿上有一柱或二柱,柱有蘑菇形、鳥形等不同形式;腹有直筒狀、鼓腹狀及下腹作分檔袋狀幾種;有的是扁平素面,有的用獸頭裝飾;底有平底、圓底;足有三足、四足、錐狀空足、錐狀實足、柱形足等。一般來說,商早期斝多為平底、空錐形足或較瘦的袋狀足,胎體輕薄,紋飾簡單,一般只有一層花紋。商中期至西周早期,斝多為圓底或肥圓的袋狀腹,柱形足,器體厚重,花紋繁緝,常用蕉葉紋、饕餮紋、云雷紋等紋樣裝飾,有的以云雷紋做地,其上飾有多層花紋。斝作為禮器,常與觚、爵等組合成套行裸禮時所用?!对娊?jīng)·大雅·行葦》曰:“或獻或酢,洗爵奠斝”。 2、觚(gū):觚字古與”瓠”通,即是葫蘆,古人常用葫蘆殼當作飄盛水漿,當然也可以盛酒,這種酒器的名稱大概由此而來,流行于商代至西周初。觚是大口、底部縮入的酒器,它的容量,據(jù)《儀禮》鄭玄注:“爵,一升;觚,二升;觶,三升;角,四升(也有說是角可容三升的)?!闭麄€觚體分為三段,上部器口與細頸為容體,中間的腹部為實心,考古學(xué)上稱之為”假”腹,下面為圈足。這樣的造型設(shè)計符合力學(xué)原理,使重心降低,增強了器物的穩(wěn)定性,顯得精巧別致而又不失沉穩(wěn)莊重。商代酒器最基本的組合是一爵一觚,用以斟飲;也有與斝成組合的。其形制為圓柱形,器體較高且細,多為喇叭形,通體呈X形。商周時觚非一般飲器,有一句成語為”不能操觚自為”,即指觚與飲者的身份地位、人品、酒量相關(guān),只有高品位的人方可用此器。 3、爵:是一種三腳、大腹、有把、飾有禾紋或鳥雀圖形的敞口酒器,流行于夏、商、周。爵是一種典禮時用的酒器,君王賜酒給臣下用,所以把它和“爵祿”、“爵位”聯(lián)系起來。它也是最早出現(xiàn)的青銅禮器。《說文》:“爵,禮器也”。爵這種酒器的命名,是由于它的造型象一只雀鳥,前面有流,好象雀緣,后面有尾,腹下有細長的足,古代“爵”與“雀”同音通用。書上說可容酒六升。地下發(fā)掘出來的有陶制和青銅制,但《左傳》上卻說是玉制酒器。古爵可以說是最早的酒器,功能上相當于現(xiàn)代的酒杯。 4、角:角是從爵演化出來的一種新型酒器,大量出現(xiàn)于殷商晚期或商周之際。其用途與爵相同,供低級別貴族使用。商周之際發(fā)展為造型精美的禮器,流行于周中期之前,之后開始衰落?!抖Y記.禮器》說:"宗廟之祭,尊者舉觶,卑者舉角"?!犊脊び?梓人》引《韓詩》云:"一升曰爵,二升曰觚,三升曰觶,四升曰角,五升曰散"。一般墓葬中出土的酒器是觚、爵組合,但有時以角代爵,如安陽殷墟第160號墓就是十觚與十角相配,在河南鹿邑商周之際的大墓中也有類似現(xiàn)象。雖然角與爵用途相同,但其數(shù)量卻少得多,而象晨肇寧角這樣帶蓋的角就更少見了?,F(xiàn)在所說的角,是宋代金石學(xué)家對無流而具兩翼若尾的爵形器的習(xí)慣稱謂,其容量與爵相若。 5、觥(gōng):真正器名尚不可知,觥是約定俗成之名。一種平底、有把、口上刻有牛凹圖形的盛酒器。最早出現(xiàn)在商代中晚期,流行于商晚期至西周早期,西周后期逐漸消失。有圈足和三足、四足鳥獸形之類,橢圓形或方形器身,圈足或四足。帶蓋,蓋做成有角的獸頭或長鼻上卷的象頭狀。有的觥全器做成動物狀,頭、背為蓋,身為腹,四腿做足。且觥的裝飾紋樣同犧尊、鳥獸形卣相似,因此有人將其誤以為獸形尊。然觥與獸形尊不同,觥蓋做成獸首連接獸背脊的形狀,觥的流部為獸形的頸部,可用作傾酒。 《詩經(jīng)》屢見其名,如《七月》:“稱彼兕(sì)觥”。觥最早出現(xiàn)在商代中晚期,一直沿至西周中期,西周后期逐漸消失。其形制有蓋,有流,有鋬(pàn),下有方座或四足。觥的紋飾多極精美,大多有生動的動物花紋,在當時應(yīng)是最貴重的器物。《詩·周南·卷耳》有“我姑酌彼凹觥”的詩句,舊注說:“觥大七升,以凹角為之。”但并不一定是角制的,考古家發(fā)現(xiàn)有銅凹,容量確比通常酒杯為大,所以后人常泛稱大酒杯曰觥。 6、尊:今作樽,一種大中型盛酒器。它一般為長頸,侈口或兼尖底,高頸,鼓腹或筒腹,圈足。在禮器中的地位僅次于鼎。在新石器時代就出現(xiàn)了陶尊,尊盛行于商代至西周時期,春秋后期已經(jīng)少見。商周至戰(zhàn)國時期,還有另外一類形制特殊的盛酒器—犧尊。犧尊通常呈鳥獸狀,有羊、虎、象、豕、牛、馬、鳥、雁、鳳等形象。犧尊紋飾華麗,在背部或頭部有尊蓋。山東大汶口文化遺址中一些為人注目的刻劃符號,就是刻在大口尊上的。這種尊可能是用來釀酒的。商代以后的銅尊,則為盛酒器。在鄭州銘功路和黃陂盤龍城商代中期的遺址中,出土了我國目前已知最早的釉陶尊。這種釉陶尊,主要為敞口、折肩、深腹、凹底的形制,個別已有圈足的。商末周初還有一種特大侈口、筒狀的尊,學(xué)者或稱之為“觚形尊”。西周中期的尊,有體卑、短頸、垂腹的特點。此外,有的尊或有蓋,或有鋬(把手),或方形,或圓口方體,不一而足。著名的四羊尊,就是方尊的優(yōu)秀代表。戰(zhàn)國早期的曾侯乙墓,曾出土一件尊盤,尊立于盤上,二者合為一體,尊的口、腹及盤的周身,均有極其繁縟的透雕紋飾,它不僅造型精美,而且是我國早在公元前5世紀即掌握了熔模技術(shù)的確證。還有一種形制更特殊的鳥獸形尊,即尊的整體為一立體的鳥獸形狀,有蓋、有流,且蓋、流處理極巧妙。如夔紋象尊的口蓋,設(shè)於象背,而蓋紐又是一只小象,形成大象馱小象的藝術(shù)造形,十分生動。此外,還有鳥尊、鸮尊、駒尊、犀尊、羊尊、虎尊,不勝枚舉。尊又是酒禮器的通名,所以有些禮器,常自銘為“尊彝”。古人說“決勝于樽(尊)俎(zǔ)之間”,就是與談判對方在飲酒食肉的酒宴上取勝。俎是盛肉器。由于它使用普遍,后人將“尊”作為了酒杯的代稱。 7、壺:盛酒器和水器。流行于商至漢代,用于裝酒和裝水。壺使用的年代較長,式樣也很多,大致有圓形、方形、扁圓形、八角形、弧形等。斷面為扁圓形,深腹下垂,帶扁方形貫耳和圈足的壺大多為商代器物,但商代也有長頸鼓腹的圓壺。西周壺除承襲商代式樣外,多設(shè)有圈頂壺蓋,蓋可倒置用作杯。耳多為半環(huán)耳或獸首銜環(huán)狀耳。春秋壺造型較商周壺輕巧,多為扁圓壺或方壺。許多壺蓋上端做成蓮瓣形,也有一些在壺蓋或壺身外表裝飾鶴、龍、璃虎等立體動物形象。戰(zhàn)國相漢代的壺由垂腹改為鼓腹,下腹部內(nèi)收,圈足微外撇或平底,底部小巧而穩(wěn)重,顯得秀麗靈巧。這一時期也有提梁壺,提梁用數(shù)十節(jié)銅鏈串接而成,便于外出攜帶?;⌒螇刂饕谴呵飸?zhàn)國時期的作品。造型為長頸,圓腹,腹旁有鑒,平底或圈足。壺頸向一側(cè)傾斜,形狀類似瓢瓜。周代以后又增加了方形、橢圓形等。戰(zhàn)國以后,大腹的圓壺自名為鐘,漢代時方壺自名鈁,扁壺在戰(zhàn)國時自名為鉀。漢晉時瓷質(zhì)壺開始流行,歷代燒制有大量有同形制的壺,如西亞的扁壺、雞頭壺、唾壺,唐代的鳳頭壺、皮囊壺,遼代的雞冠壺、馬鐙壺等。壺式的演變是:早期壺形由口頸、腹、足構(gòu)成,有的加雙耳、無流與柄。六朝后盛放汁液的壺,,在腹部置流和曲柄,如西晉時的雞首流、羊首流,唐代的短頸管狀流、八方流,宋代細長而彎曲的流。柄式有管形曲柄、龍柄、鳳柄、龍柄、鳳柄、曲帶式柄等等。 8、卣(yǒu):具體出現(xiàn)時間是未知,商周之際盛行。器形是橢圓口,深腹,圈足,有蓋和提梁;;腹或圓或橢或方,有也作圓筒形,有提梁,掛于兩肩,周圍雕刻精美的工藝圖案,作鴟鸮(chixiao音吃消,貓頭鷹一類的鳥)形,或作虎吃人形的等等。卣的體形近似扁壺。因卣為中等盛酒器,最高統(tǒng)治者常用盛著酒的卣賞賜給有功的貴族。商代多橢圓形的或方形的卣,西周多圓形的卣。西周卣承商代形制而有所變化,其中最有特色的是鳥獸形卣。鳥獸形有提梁的容酒器,一般統(tǒng)稱為鳥獸形卣。金文中每見賜品中有“秬鬯(chàng)一卣”的話,秬鬯是古代祭祀時用的一種香酒,卣在盛酒器中是重要的一類。卣出現(xiàn)于商代晚期,初形較圓,多為大口,形扁,腹下垂。卣也有方形、直筒形、鳥獸形等。約在西周末,卣在禮器中即不常見。河南信陽蟒張鄉(xiāng)商代墓葬出土的銅卣中,保存了目前所知我國最早的酒。湖南湘潭荊州鄉(xiāng)出土的鼉龍紋提梁銅鹵是目前所見最大的銅鹵。 9、盉(hé):盛行于殷代及西周初期的酒器,青銅制。大腹斂口,前有長流,后有鋬,有蓋,下多為三足。兼做盛酒器和盛水器,流行于商代至戰(zhàn)國,主要用途是盛水以調(diào)酒?;驹煨蜑閳A腹,帶蓋,前有流,下設(shè)三足或四足。商周時期,盉口大,腹深,流直,多作分檔式袋足或柱形足,商代足則多做成空心。春秋戰(zhàn)國時,盉口變小,腹部扁圓,流往往做成彎曲的鳥頭或獸頭狀,蹄形足較為常見,有的蹄形足做成動物形象。許多盉還加上彎曲的提梁,并用環(huán)索連結(jié)盉蓋與提梁,造型輕盈秀巧。 10、方彝:盛酒器。盛行于商晚期至西周中期。彝本是青銅禮器的通稱,宋人始稱這類器物為方彝。方彝的造型特征是長方形器身,帶蓋,直口,直腹,圈足。器蓋上小底大,做成斜坡式屋頂形,圈足上往往每邊都有一個缺口。也有少數(shù)方彝下腹外鼓成曲腹狀。方彝的蓋與器身往往鑄有4條或8條凸起的扉棱,全器滿飾云雷紋地,上凸雕出獸面、動物等紋樣,給人以莊重華麗的感覺。商代晚期的方彝一般多是直壁,上口大于底部。在河南安陽婦好墓曾出土一件長體有肩附耳式的方彝,器身橫長兩倍于縱長,有斜肩,猶如兩個方彝之組合,故人稱偶方彝,是商代晚期的代表作。西周早期的方彝四壁多作弧線狀,因此器腹鼓出,圈足上的缺口也多不見了。西周中期的方彝有作直角方形的,即器的上口與底部一樣大小,此為方彝的最后形式,流傳較少。 11、罍(léi):大型的盛酒器,又可盛水,在青銅禮器中占有重要的地位,《詩經(jīng)·周南·卷耳》中即有“我姑酌彼金罍”之語,《周禮·春官》載:“凡祭祀……用大罍。函皇父簋(guī)銘亦云“兩罍兩壺”,說明罍和壺是容量不同的一組容酒器。罍從商代晚期出現(xiàn),流行于西周和春秋。罍有方形和圓形兩種,方形罍出現(xiàn)于商代晚期,圓形罍商代和周初都有。 12、斗:做為酒器,不能和量器升之斗相混,但它確實是容量比較大的酒器?!对?amp;middot;大雅·行葦》有”酌以大斗”的詩句,京劇《珍常寨》里李克用的唱詞也有“太保傳令換大斗”的句子。斗酒大概是平常人的適宜酒量,一斗是一大盞。 13、卮(zhī):一種扁圓形的大肚酒器?!妒酚洝酚涊d項羽在鴻門宴上賜給劉邦的武衛(wèi)樊噲喝的酒就用卮,可見是一種大容量的酒器?!妒酚洝氛f項羽給樊噲“則與斗卮酒”,當是特別的大卮,可容一升。 14、觶(zhì):盛行于商代晚期和西周初期的酒器,青銅制。形似尊而小,圓腹,侈口,圈足,形狀小瓶,大多數(shù)有蓋。從字形特征不難看出,這類酒具大多源于上古獸角制作的水器。青銅器中習(xí)稱的觶有兩類,一類是扁體的,一類是圓體的,此兩類器商代晚期和西周早期皆有,后者且沿用至東周。《禮記·禮器》載“尊者舉觶,卑者舉角?!编嵭⒎Q:凡飲酒時,“三升曰觶”。西周時有作方柱形而四角圓的。春秋時演化成長身、侈口、圈足觶,形狀像觚,自身銘文稱為“鍴(duān)”(如王義楚鍴)而不叫觶。 15、瓚(zàn):挹(yì,舀)酒器,禮器。長柄,前端作杯狀,是從儲酒器內(nèi)舀酒用的勺。 16、缶(fǒu):盛酒器、禮器。大腹小口,有蓋。由陶缶演變而來。陶缶有盛酒器和樂器兩種功能。 四、水器:沃盥時用的注水或承水器。商周時期,貴族舉行禮儀活動或宴前飯后要行沃盥之禮,以表示虔敬。《禮記·內(nèi)則》載:“進盥(洗手洗臉),少者奉盤,長者奉水,請沃(澆水)盥,盥卒授巾”。 1、盤:商周時期宴饗用之,宴前飯后要行沃盥之禮,《禮記·內(nèi)則》載:”進盥,少者奉盤,長者奉水,請沃盥,盥卒授巾?!鄙淘缙诩闯霈F(xiàn),至戰(zhàn)國以后演變?yōu)橄矗栽谑褂?。商早期和晚期的盤均為圓形,敞口,平緣,腹較深,圈足上有“十”字孔或方孔。西周盤多為圈足,附耳,有的盤前有寬流,后有獸首形,也有的為環(huán)耳。春秋時期,圈足盤數(shù)量漸少,至中期,盤大致分為兩種類型:一種是淺腹,直壁,平底無圈足,三蹄足式;另一種為平折口沿,深腹,斜壁,平底式。戰(zhàn)國的盤多數(shù)無足,折腹,圓底,式樣接近于漢代的洗。 2、匜(yí):中國古代貴族舉行禮儀活動時澆水的用具,出現(xiàn)在西周中后期(約2700多年前),盛于東周。匜形橢長,前有流,后有鋬,多有四足。早期匜為青銅制,漢代以后出現(xiàn)匜金銀器、匜漆器、匜玉器?!蹲髠?僖公二十三年》有“奉匜沃盥”的記載,沃的意思是澆水,盥的意思是洗手洗臉,“奉匜沃盥”是中國古代在祭祀典禮之前的重要禮儀。匜是商周時期用青銅鑄造的一種洗漱器皿,相當于現(xiàn)代的瓢或舀水器,有的有蓋,有的體高,有的全身布滿花紋,造型不一。 3、鑒:大型盛水器,禮器?!墩f文》金部:“鑒,大盆也。”初為陶質(zhì),春秋中期至戰(zhàn)國流行青銅鑒。平底,窄口緣,有肩,雙耳或四耳,有耳為獸首銜環(huán)。用途:一是盛水以為鏡子之用,所謂“以人為鑒”、“以史為鑒”即其功能性作用的引申。二是盛冰,《周禮·天官·凌人》中載:“春始治鑒”,注中解釋:“以盛冰,置食其中,以御溫氣?!笨梢娕c后來的冰箱功用是一樣的。最著名的要數(shù)曾侯乙冰鑒。 五、樂器:西周時期,為維護以周天子為中心的有秩序的統(tǒng)治,周公旦開始制禮作樂,即周禮。在祭祀、宴飲、婚嫁、葬喪舉行禮儀時,敲擊青銅器物,發(fā)出悅耳之聲,這種器物即“樂器”,這種悅耳之聲即“禮樂”。后樂器逐漸成為娛樂之器。 1、鐃(náo):打擊樂器,禮器。又稱為“鉦”或“執(zhí)鐘”。最早的青銅樂器之一,流行于商代晚期,周初沿用,其最初的功能為軍中傳播號令之用。圓形,以兩片為一副,相擊發(fā)聲。殷周時代的鐃也稱“鉦”,但與春秋時期的鉦器型不一樣。 2、鈴:鈴是青銅樂器的原始形態(tài),是中國最早出現(xiàn)的青銅樂器。形體似鐘而。形體似鐘而小,腔內(nèi)有銅舌,搖之發(fā)聲。多與馬具、兵器伴隨出土,可見早期當懸于車馬或膝(古時無鈴為旗,有鈴為膝)?!对?amp;middot;周頌》中有:“龍膝揚揚,和鈴央央?!毙稳蒈娐玫臍鈩?,也說明鈴的廣泛應(yīng)用。鐃、鉦、鐸直到鐘等古代青銅樂器,大體都可以視為是鈴的發(fā)展。而鈴本身的用途也逐漸多樣起來,后來最常見的則為大型建筑物上的風鈴。如《宋史·禮志》載:“門不設(shè)戟,殿角皆垂鈴?!扁徳诤笫赖陌l(fā)展、演化層出不窮,除作為伴奏樂器外,比較有代表意義是藏傳佛教中的法器,鑄造規(guī)范而精美。考古發(fā)現(xiàn)的其他形式的鈴有車鈴、執(zhí)鈴、狗鈴等。車鈴,即鸞,置于軛頂上,其狀為一鏤空的圓球,內(nèi)含一小石,周邊有環(huán),下有一柄連鑄一扁方銎,此扁方銎即套于軛上。 用途:執(zhí)鈴,用于祭祀,《周禮·春《周禮·春官·巾車》:“大祭祀,鳴鈴以應(yīng)雞人?!边@種用于祭祀的執(zhí)鈴很少見,山西石樓出土有一例,長柄深腔,腔狹而圓,腔外及柄上套鑄多個金舌,應(yīng)該是用于宗教祭祀的鈴。。 3、鉦(zhēng):擊奏體鳴樂器。鉦是古代行軍的樂器,也稱“丁寧”,形似鐘,有長柄,使用時口朝上,在行軍時以槌敲擊,盛行于春秋時期南方諸國。從文物考古可以看到,鉦在漢、魏、晉時期的行軍儀仗中仍很流行。中國古代打擊樂器。銅制。鉦的形體似鐃,較鐃狹長,而比鐃高大和厚重,考古界俗稱為大鐃。鉦為軍中發(fā)布信號、約束步伐之用?!对娊?jīng)·小雅·采豈》曰:“鉦以靜之,鼓以動之?!惫逝c鐃的功用相同。后來亦出現(xiàn)編鉦,可以演奏音樂或發(fā)出比較明確的信號,當與近代軍號的意義近似,但也可用于祭祀和宴樂。 古代的鉦有兩種形制,其一指殷周時代的“鐃”(與現(xiàn)在所稱的鐃鈸不同),《說文》:“鉦,鐃也,似鈴,柄中,上下通?!逼鋵嵁敃r的鉦與鐃在形制上有所不同。鉦用于軍事,見后漢李尤《鉦銘》:“申嚴號令,誓飭師旅;以肅紀律,萬眾是聽”;其二系指古代傳自南方民族的鑼形樂器,唐杜佑《通典》云:“鉦……有如大銅疊,懸而擊之,以節(jié)鼓,呼曰鉦。”宋陳□《樂書》也記載鉦是來自南方的樂器。泰國、緬甸、印度尼西亞等國均有編鉦。鉦也用于儀仗樂隊?!睹鲿?amp;middot;大駕鹵簿》:“金鉦四面,銅質(zhì)、竹匡,用紅梗系鉦于匡。鉦徑九寸五分?!边@種用于鼓吹樂的鉦,懸掛在雙龍架上,形如銅鑼,以木槌敲擊發(fā)音。 4、鐘打擊樂器,禮器。盛行于西周和東周。上部為“鉦”,鉦部的紋飾稱為“鐘帶”或“篆間”;下部為“鼓”,鑄有精美的圖飾;鐘口兩角為“銑”,鐘唇為“于”,鐘頂為“舞”,舞上有柄者為“甬鐘”,帶鈕者為“鈕鐘”。鐘兩面有36個乳釘狀突起。 從大到小依次排列成一組稱“編鐘”。湖北隨州戰(zhàn)國曾侯乙墓出土的青銅編鐘,多達65件,音域?qū)拸V,音色優(yōu)美,代表了中國古代青銅冶鑄技術(shù)及樂器制造的高度水平。 5、镈(bó):大型單個打擊樂器,禮器。又稱“特鐘”。始于西周。單獨懸掛于一簨(Sǔn,鐘架橫梁),用木槌擊奏。 6、鼓:打擊樂器,禮器。青銅鼓最早發(fā)現(xiàn)于商朝,鼎盛于漢代。 六、雜器:在出土的禮器中,有的作用不明,故歸為“雜器”。其中有罐、方形器、箕形器等。 另:儀仗器: 1、斧:商朝出現(xiàn)了用青銅鑄造的斧。這時的青銅鉞仍保留了石斧的特點:刃部弧曲寬闊,兩角略微上翹,但鉞身較薄、青銅鉞的裝柄方式為內(nèi)安柲。斧身多飾有雷紋,并且花紋非常精致美觀。商周時代斧鉞類型很多,且質(zhì)料優(yōu)良。如《考工記》所載的同代青銅斧內(nèi)含錫量約20%。 周代有一種空頭斧,大多是管形銎,上有孔,以安裝斧柄。斧頭中含有天然銅、鉛、鐵、錫、金等多種金屬,質(zhì)地堅韌,做工精良。但由于斧鉞形體笨重,殺傷力遠不如戈、刀、矛,所以漸漸脫離戰(zhàn)場,成為一種禮兵器。 2、戚:俗稱小斧子,屬于體形比較窄小的鉞;其體窄長,鉞刃略成弧形,戚后有方形的枘,比鉞體略窄,在鉞體與鉞內(nèi)之間有微凸的闌(橫擋),因其刃較長而常用于做斬首的刑具,有時做儀仗用,但它在格斗中的效果不如戈、矛(實戰(zhàn)中的鉞通常稱做斧)。戚還用作樂舞時的道具,《禮記·文王世子》中說:“大樂正舞干戚”,又《祭統(tǒng)》:“朱干玉戚以舞”(干指盾)。 3、戈:青銅制,盛行于商至戰(zhàn)國時期,秦以后逐漸消失。其突出部分名援,援上下皆刃,用以橫擊和鉤殺,勾割或啄刺敵人,因此,古代叫做勾兵或稱啄兵。又如:戈殳(戈和殳。泛指兵器);戈甲(戈和鎧甲。借指戰(zhàn)爭。又為兵器的統(tǒng)稱);戈矢(戈和箭);戈矛(戈和矛) 4、矛:矛是一種純粹的刺殺兵器。其構(gòu)造簡單,只有矛頭、矛柄兩部分。矛頭分為“身”和“骱(jiè)”兩部分。矛身中部為“脊”,脊左右兩邊展開成帶刃的矛葉,并向前聚集成銳利的尖鋒。有的脊兩側(cè)帶凹槽,稱“飲血”,為矛頭刺入人體時出血進氣,以減少阻力?!昂 笔怯脕磉B接脊的直筒,下粗上細便于裝柄。為防止拔矛時矛頭脫落,有的矛矟兩邊鑄有環(huán)狀鈕,可用繩穿過把矛頭牢牢綁縛在柄上。矛柄有木柄和積竹柄兩種?!胺e竹柄”是用細竹做柄,打通竹節(jié),竹芯內(nèi)填充木條,然后用繩裹扎起來涂上漆。積竹柄堅韌而富有彈性,不易折斷,性能優(yōu)于木柄。矛的基本形制有狹葉、闊葉、長葉、葉刃帶系和凹口骹式等。主要功能是刺擊,由矛頭,柄和柄末端的激組成,它與戈、戟、殳、弓、矢并列為“五兵”。春秋時期的矛,按其用途分為酋矛和夷矛兩種?!吨芏Y》考工記對其規(guī)格的記述,步兵用的酋矛為4.5米,戰(zhàn)車士兵用的九矛為5.4米。但是,當柄長超過使者身長的三倍,用起來就不靈活了。所以,仍以2至3米長的為宜?!犊脊び洝飞险f,酋矛柄長二丈,是步卒使用的兵器,夷矛柄長二丈四尺(均周尺),是戰(zhàn)車上使用的武器。當時的矛頭多為青銅質(zhì),但形制開始從凸脊扁體雙葉形趨向三葉窄長棱錐形,前鋒更加銳利,刺透力增強。銎部有穿孔,使矛頭能更牢固地安裝在柄端。矛桿長度一般為270-290厘米.l971年長沙春秋晚期楚墓中出土的兩支帶柄之矛,一支柄長297厘米,木質(zhì);另一支柄長280厘米,“積竹”柄。春秋后期,公元前484年(周敬王三十六年、魯哀公十一年),齊軍侵魯,魯季孫氏家臣冉求帥三百徒卒參加戰(zhàn)斗,“用矛于齊師,故能入其軍”??梢娒咽遣奖嚤鴳?zhàn)斗的有效兵器。 5、鉞:由青銅鈹頭、長柄構(gòu)成,鈹頭尖鋒直刃、扁莖,穿透力很強,很可能是由扁莖短劍鉞發(fā)展而來。它出現(xiàn)于春秋時期,在戰(zhàn)國時期大量使用。至于斧鉞,由于其殺傷力不如戈矛,在春秋時期實戰(zhàn)中的地位已大大降低,已多用于儀仗、裝飾之需,以作為軍權(quán)的象征。鉞的形成與斧的形成屬相同的時代,鉞的式樣與斧相同,惟較斧為大。鉞比斧頭大三分之一,桿長一尺半。鉞桿末端有鉆。鉞在斧頭之上加有突出之短矛,長約六寸。使鉞之法合斧、矛、槍三者為一體。其用法除有斧、矛和槍之外,還有刺、撥、點、追四法。鉞有長桿之鉞和短桿之鉞,如八卦掌拳派所用的子午鴛鴦鉞,就是一種短雙器械。 銊為斧之由來,以時代論則為同時,以形式論亦正仿佛;書曰:「王左杖為銊,注銊大斧也。按此可見斧。按此可見斧銊本無甚巨大之分當,惟銊與斧,如完全相同,何不徑名之曰大斧,而必名之為銊,此顯見其相似而不能相混也。銊頭較斧大三之一,桿端比斧多一矛頭,長約一尺六寸,故銊桿長于斧桿者亦尺六七寸;斧桿末端無鉆,故三十六法中無點逗各法也;銊則亦如槍桿,末端有三尖之鉆,以備匆忙時作點格之用;至其余之搆造,則完全與斧相同,重量亦仿佛。斧之與銊,亦猶槍之與矛,箭之與弩,形式之不同者,僅毫厘問耳;至其功能,亦不甚判別,故能得三十六法之精髓者,銊斧可并用也。 青銅禮器的定義及精神內(nèi)涵?青銅禮器的的精神內(nèi)涵: 1、尊神事鬼?!抖Y記·表記》:“殷人尊神,率民以事神,先鬼而后禮?!?/span> (1)尊神:自然崇拜(天神地祗) (2)事鬼:祖先崇拜(先王先妣) (3)商人祖先的神、鬼二重性 “貞,于王亥,求年(豐收)?!?《殷墟書契后編》上卷1頁。) “貞,求年于(俊右,帝嚳)”(羅氏拓本) (4)商(4)商人還沒有最高神(上帝)的觀念 王國維《觀堂集林·殷周制度論》:“自殷以前,天子諸侯,君臣之分未定也。蓋諸侯之于天子,猶后世諸侯之于盟主,未有君臣之分也?!?/span> 2、巫師與巫術(shù) (1)巫師的專業(yè)化 顓頊(zhuan1xu1),命南正重司天以屬神,命火正黎司地以屬民,使復(fù)舊常,無相侵瀆,是謂絕地天通。(《國語·楚語下》) (2)世俗政權(quán)的誕生 A、《桑林》之舞 B、伊尹為巫師 “我聞在昔,成湯既受命,時則有若伊尹,格于皇天?!?《尚書·君奭》) (3)禮器之用:輔助巫師進入通靈狀態(tài)以通神 3、犧牲與祭祀 (1)動物犧牲: 甲骨文:“千牛”、“羊三百”、“三百犬”、“百豕” (2)人牲:商墓圖人牲圖 甲骨文:“羌三百”;“二千六百五十六人”(《卜辭通纂》19) 殺人方式:俎(zu3)、沉,戕、烄(jiao3) (3)禮器之用:盛放祭品;冥器 4、占卜:人神交往的具體方法 (1)商代甲骨文:巫師占卜的記錄 (2)卜和筮:占卜用牛肩胛骨圖片 卜:(甲骨) 筮:(蓍草) (3)占卜的目的:向神卜問吉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