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體驗按摩美容 每個女性都希望身材能夠永不走樣,可是光躲在沙發(fā)里作夢是不可能享有長久的健康和美麗的。不如現(xiàn)在就試試中醫(yī)的按摩方法,一起動動雙手,以熱忱和努力與身體完成一個美麗的約定。 所謂美容按摩是指在人的軀體的一定部位施以不同手法的按摩,使其經脈宣通、氣血調和、補虛瀉實、扶正驅邪,從而延緩皮膚衰老,是促進容顏姣好的一種方法。 按摩美容是我國傳統(tǒng)醫(yī)學中獨特的攝生保健方法之一,早在2000多年前就已成書的《黃帝內經》中就有按摩治療多種疾病的記載,其中按摩美容治療口眼歪斜是按摩用于美容的最早的例證。主要的益處有如下幾個方面: ◆按摩可以增強皮膚彈性,防止面部出現(xiàn)皺紋,延緩衰老。 ◆能促進血液循環(huán),使皮膚紅潤而有光澤。 ◆增強皮脂和汗液的分泌,使皮膚更加滋潤。 ◆使毛孔張開,使廢物污垢易于清除,令皮膚清潔徹底。 ◆疏通理氣,改善內分泌失調引起的褐斑、痤瘡等。 ◆使神經受到適度的刺激,解除煩躁和焦慮情緒,有鎮(zhèn)靜安神的作用。 ◆放松肌肉,消除肌肉的疲勞,令肌肉纖維獲得更好的營養(yǎng)。 ◆打散累積到表皮的黑色素顆粒,能防止雀斑及黃褐斑。經過正確而有效的按摩部分,無論是血液循環(huán)、體腺分泌方面,還是營養(yǎng)吸收、廢物排泄方面都較為活躍。 美容按摩一次按摩時間以15~20分鐘為宜,自我保健美容按摩可隔日1次;而治療性按摩可每日或隔日1次,10~15次為一個療程。所選用的按摩環(huán)境以空氣流通、溫度適中為宜。若是夏天氣溫太高則不宜按摩;冬天按摩則要注意保暖,以防裸露部位受涼。按摩者指甲不宜過長,因為指甲太長易損傷皮膚;但也不要太短,因為過短則點壓穴位無力。總之,指甲的長度與指端相齊為宜。按摩手法和強度以患者能耐受為度,開始時手法可稍輕,隨后逐漸加重,在結束時要輕揉和緩。當處于饑餓、飽食、疲勞過度時一般不宜按摩,否則會影響身體健康。 2.如何提高按摩美容的效果 (1)辨證施治要正確:辨證分整體辨證和局部辨證。整體辨證是確定治療大法的前提。中醫(yī)美容學認為任何局部的美容缺陷都與整體功能失調有關。如黃褐斑患者,有因肝郁氣滯而致的,有因腎陰不足而致的;脫發(fā)患者有因血虛復感風邪而致的,有因氣滯血瘀而致的。故在施行美容按摩之前,必須先準確辨證,在辨證的基礎上制定治療原則。如黃褐斑患者可分別采取疏肝理氣法、滋陰補腎法;脫發(fā)患者可分別采取養(yǎng)血祛風法、活血祛瘀法等,如此才能取得長遠的、可靠的療效。局部辨證在美容按摩中也是不能忽略的,即對需要美容的部位進行局部審視。局部辨證有助于整體辨證,如面部皮膚病患者,皮損常出現(xiàn)在某一條經脈的循行部位,這有助于判斷病變臟腑。局部辨證還決定著按摩手法的選擇,如進行面部按摩美容者須先觀察其面部皮膚狀況,如長有嚴重癤腫者,則不能施以任何手法;長有嚴重痤瘡者,則不能施以摩面手法,但可適當采用點按穴位手法;皮膚粗厚者則手法可稍重,皮膚細嫩者則手法宜輕柔等。只有經過整體辨證和局部辨證后,才能確定正確的治療大法,從而正確地選配經脈、腧穴,并采用適當?shù)氖址▉砣〉米詈玫拿廊菪Ч?/span> (2)醫(yī)患體位要適當:適當?shù)捏w位包括治療者的體位和受治者的體位。按摩美容法是通過“力”及其轉化來完成的,而“力”是第一位的。對治療者而言,選擇好適當?shù)捏w位不僅有利于手法的正確施用及發(fā)力,而且可避免自身的勞損。對于受治者而言,選取舒適的體位可使肌肉放松、氣血流暢、不緊張、不易疲勞,從而可更好地接受治療,最終可取得較好的美容效果。 面部美容時多取仰臥位,以四肢自然伸直、身體放松為好;美發(fā)者頭部操作時應取坐位,脊部靠在椅背上,頭、頸、肩部放松;而美形則要在俯臥、仰臥、側臥位下來完成。某些嚴重肥胖者長時間俯臥位接受治療,可能會出現(xiàn)憋氣、頭暈等癥而難以堅持,故有些手法可改在側臥位施用,以減少俯臥時間,從而確保安全舒適并取得可靠療效。 (3)操作手法有技巧:按摩美容法是通過手法來完成的,因此同按摩治療其他疾病一樣,手法正確熟練是按摩美容的基本要求,手法的優(yōu)劣直接影響美容效果。古有“以手代藥,以指代針”之說,實際上就是要求手法應有較高的技巧性,運用自如、得心應手,以取針、藥之效。同時,應根據(jù)受治者體質、年齡、性別等來正確選用不同手法,以提高效果,并使美容者在盡可能舒適的情況下接受治療。 (4)經絡、穴位選認要準確:經絡、穴位的正確選擇在按摩美容法中具有重要意義。首先,應在正確辨證的基礎上選擇對證之穴位,并配以適當手法在所選穴位上操作,才能起到應有的作用。其次,應提高認穴的準確性。當操作時局部出現(xiàn)酸、麻、脹、痛等反應,如同針刺穴位時的“得氣”感,則說明認穴準確,這樣效果才能更好。雖然認穴重要,但是認識經絡循行也很重要,中醫(yī)有一句話叫“寧失其穴,不失其經”說的就是這個問題。 以上四方面因素決定著按摩美容的療效。此外,還應指導受治者進行必要的日常鍛煉,并說明治療及調理養(yǎng)護的注意事項。如對減肥者,應囑其少食肥甘之物,多做體育鍛煉或加強身體活動,以鞏固療效;對面部黃褐斑者,在治療的同時應囑其自行調節(jié)情志;對有痤瘡者應囑其注意飲食調理等。只有諸多方面結合及得到美容者的配合,才能取得良好的治療效果,從而使治療事半功倍。 3.按摩美容常用面部穴位 緊張、忙碌的生活常常令都市女性只注重化妝,卻忽略對皮膚的護理保養(yǎng)。有不少人都認為皮膚按摩、護理既費時間又麻煩,所以不能堅持下去,而省去了這一重要環(huán)節(jié)。其實,只要掌握正確的方法,你就能在短時間內進行面部保養(yǎng)。中醫(yī)認為,“頭為諸陽之會,面為五臟之華”,按摩美容即運用一定手法來作用于面部的穴位,使面部氣血流暢,從而達到美化容顏的目的?,F(xiàn)將常用穴位介紹如下: (1)印堂穴 位置:兩眉毛內側端之中點。 功能:清頭明目,通鼻開竅,還有利于消除兩眉間的皺紋。 按摩方法:用左手或右手的拇指按壓印堂穴,順時針揉20次,逆時針揉20次,如果皺紋較多且較深則可揉60~80次。 (2)百會穴 位置:在頭頂正中線與兩耳尖連線的交點處。 功能:祛風鎮(zhèn)痛,清堵除煩。經常揉太陽穴還可以明目、健腦。 按摩方法:每天用雙手中指按太陽穴,順揉7~8圈,反揉7~8圈。經常按照這個方法按摩,會有良好的健腦提神功效。另外還可以護耳養(yǎng)目、消除疲勞。 (3)陽白穴 位置:眉毛正中上1寸處。 功能:該穴為多氣多血的穴位,刺激后可加速新陳代謝及增加面部紅潤氣色。 按摩方法:用雙手拇指指腹分置于陽白穴處,按下時吸氣(以略有酸脹感為度),呼氣時還原,重復5~7次。 (4)攢竹穴 位置:在眉內側的凹陷中。 功能:能夠緩解眼部疲勞,促進血液循環(huán)的穴位。另外,還能緩解黑眼圈。 按摩方法:當你睡眠不好或感覺疲憊時,可用大拇指按住兩邊的穴位,按摩的手法如把兩個穴位向一起推,共按50次。 (5)魚腰穴 位置:眼平視,在瞳孔直上眉毛中點處。 功能:鎮(zhèn)驚安神,疏經通絡。另外,可以有效改善皺紋、皮膚松弛的現(xiàn)象。 按摩方法:將大拇指指腹垂直放在魚腰穴處,輕輕按摩50次。 (6)睛明穴 位置:在目內眥上方凹陷中。 功能:睛明穴是眼睛周圍重要的穴道。按摩這個穴位可以明顯地緩解眼部疲勞、迎風流淚等眼部癥狀。 按摩方法:用雙手環(huán)指輕按在兩側的睛明穴上,中指扶眉,示指扶眼眶,先用指壓法輕按1分鐘,再以環(huán)指指腹向外分摩到外眼角瞳子落或太陽穴,反復數(shù)次。 (7)瞳子穴 位置:在目外眥外上方,眶骨外側。 功能:常按此穴可治療偏頭痛,急性結膜炎、近視、視神經萎縮。 按摩方法:用食指依次輕按瞳子穴6下,如此重復3次。 (8)承泣穴 位置:眼下與眼球之間,正視直對瞳孔。 功能:此穴是穴道療法中治療眼疾非常重要的穴道之一,可預防近視和迎風流淚等。 按摩方法:用手指按揉此穴位,每次5分鐘,每日早、晚各1次。 (9)迎香穴 位置:在鼻翼溝上方凹陷中。 功能:按摩迎香穴可治療鼻炎,常按摩這個位置不僅可有效防止鼻炎,而且還可以預防感冒。 按摩方法:用兩手中指揉按迎香穴20~30次,有利于消除嘴角八字紋。如果嘴角八字紋較多且較深,則迎香穴可揉按40~60次。 (10)地倉穴 位置:在口角旁四分。 功能:有促進肌膚微循環(huán)的功效,還能夠消除臉部皺紋。 按摩方法:以雙手中指指腹按摩地倉穴,共64次。 (11)太陽穴 位置:在眉尖和目外眥之間,向外移1橫指左右凹陷中。 功效:醒腦明目,袪風鎮(zhèn)痛,清堵除煩。經常按摩不僅可以促進面部血液流動,還能舒解壓力及松弛神經。 按摩方法:用兩手中指、無名指在前額做向上向外的畫圈。從前額中部眉心開始,分別畫至兩側太陽穴。然后,用兩手食指點壓太陽穴,重復20次。 (12)頰車穴 位置:在下頜角前上方約1橫指,按之凹陷處,當咀嚼時咬肌隆起最高點。 功效:此穴位置在血管、面部神經豐富的三角區(qū),按摩能對面部血色起到調節(jié)作用,讓膚色紅潤健康而有光澤。 按摩方法:指壓時,用食指或大拇指指腹按住穴位,稍稍用力慢壓,或用綁好的5、6支牙簽來刺激穴道,也可有很好的效果。 (13)巨篌穴 位置:瞳孔直下方,于鼻翼平行交匯點,鼻唇溝外側。 功效:本穴內氣血場覆蓋的區(qū)域較大,刺激后可加速氣血運行,從而可活血退斑、養(yǎng)顏潤膚。 按摩方法:兩手食指指端置于鼻外側的巨篌穴處,先以指壓法按壓約1分鐘左右,然后按揉1~2分鐘,再以拇指移動按揉自鼻翼旁至巨篌穴處止,反復按揉約3分鐘。 4.全身按摩施術法 (1)按法:按法是以手指、掌的不同部位或肘尖,置于經穴或其他部位,逐漸用力加壓的手法。它與壓法相似,但無壓法用力大、時間長。 ①按百會:采用端坐位,術者以拇指指腹長按百會穴,然后以拇指指腹從前頭頂經百會穴推按至后頭頂。再從正中線略外兩側做如此操作,反復數(shù)次。術后可使頭皮微熱、頭腦清爽,而下腹或子宮有輕微收縮感。具有健腦寧神、回陽固脫、理氣補虛之功效。 ②按巨髎:取仰臥位,術者以兩手食指分別按于巨髎處,再以拇指自迎香穴向外至顴髎穴止,反復按壓。具有通鼻開竅、改善面部血液循環(huán)的作用。 ③按腰:取俯臥位,術者手掌置腰部命門穴,輕輕按壓3~5分鐘,按時要隨呼吸進行,使按后呼吸輕松、腰部舒適,具有壯腰之功效。 ④按股:前取仰臥位,其小腿略加墊高,術者用拇指置大腿前平會陰處即髀關穴。余指分置兩側,拇指沿股外側緣經髕底外側直至小腿與足背交界處的橫紋中凹陷內(解溪穴)。做自上而下按壓,反復數(shù)次。具有通經活絡、健脾和胃之功效。 (2)摩法:摩法是以手指或手掌,于施術部位做貼附體表的靈活輕巧的直線或環(huán)行摩擦而稱之。 ①摩背:取俯臥位,術者以兩手四指掌側并置于背部大椎穴平高處,沿脊椎兩側從上向下經膏肓至膈關(背部,當?shù)谄咝刈导幌屡蚤_3寸)穴,反復直摩數(shù)次。具有疏瀉濕熱、健運脾陽之功效。 ②摩腰:取俯臥位,術者以手掌置于一側腰眼(腎俞、氣海俞、大腸俞穴)處,橫摩1~2分鐘后再摩至對側處,反復數(shù)次。摩時用力要勻,并隨體位改變著力點。具有補腎壯腰之功效。 (3)推法:推法是以指、掌、拳等不同手勢著力于體表某一部位,進行單方向的直線或弧形推動而稱之。 ①推正頂:取坐位,術者站于體側,以拇指指腹自鼻尖(素髎穴)處向上沿正中線經印堂、上星、百會至頭后發(fā)際上0.5寸啞門穴處,反復推做數(shù)次。具有平肝、利竅、醒腦之功效。 ②推背:取俯臥位,兩手握拳置胸前鎖骨下。術者站其頭前,以兩手拇指掌側對置于大杼(頸后高凸下,當?shù)谝恍刈导幌?旁開1.5寸)穴的高度,自上向下沿背柱兩側推至大腸俞(當?shù)谒难导幌?旁開1.5寸)穴處,反復數(shù)次,具有疏風清熱、行氣通絡之功效。 ③推股后:取俯臥位,術者以拇指掌側或大魚際對置于承扶(大腿后面,臀下橫紋的中點)穴處,自上向下沿股后正中線經委中(腿后胭窩)至足眼,反復推動數(shù)次。具有舒筋活血、強健腰腿之功效。 (4)揉法:揉法是以手指或手掌緊貼于施術部位,做左右或前后輕柔緩和的內、外旋轉或游移操作而稱之。 ①揉風池:取坐位,術者一手扶其前額,另一手拇指、食指分別置于兩側風池穴處或以兩手拇指揉1~3分鐘。再以拇指掌側自腦空穴(頭部,當枕外隆凸的上緣外側,頭正中線旁開2.25寸),向下摩動經風池達肩井(大椎穴與肩峰端連線的中點)穴止,反復操作數(shù)次。具有疏風清熱、通絡利竅之功效。 ②揉大椎:取坐位或俯臥位,術者以拇指指腹揉大椎穴1~3分鐘,再向左右斜下方分別揉摩1~3分鐘,使局部產生酸、脹、溫熱感。具有疏風通絡、利頸椎之功效。 ③揉膻中:取仰臥位,術者以中指或食指與中指貼于膻中(前胸,兩乳頭連線的中點)穴,沿順時針方向和逆時針方向各揉30~50次,也可用拇指以同樣方法揉之,具有理氣寬胸、解郁活血之功效。 ④揉臀部:取俯臥位,以臀部秩邊(環(huán)跳穴斜上約2~3寸)穴為中心拳揉1~3分鐘,再沿骶髂關節(jié)上緣經臀部揉至承扶穴處,反復操作數(shù)次。具有強健腰膝、寧心安神之功效。 ⑤揉捏股內:側取仰臥位,術者以手四指置股內側大腿根部,往下沿股內側均勻揉捏至膝蓋前內下方陰陵泉穴處,反復操作數(shù)次,在揉捏內側的同時對股外側配合按法,則效果更好。具有通經脈、行氣止痛之功效。 ⑥揉足三里:取仰臥位,術者以拇指指腹置三里(外膝眼下3寸,脛骨外側一橫指)穴處,其余四指置小腿外側扶助用力,揉按2~3分鐘,再揉向陽陵泉穴(三里斜上,腓骨頭前下方凹陷處),然后改用二、三、四指指腹向下揉按至懸鐘穴(外踝上3寸),反復數(shù)次。具有調和氣血、健脾和胃之功效。 (5)拍法:拍法是以手指自然并攏,掌指關節(jié)微做屈曲,用手腕部上下之擺來帶動虛掌平穩(wěn)而有節(jié)奏地進行拍打施術部位。它與擊、叩法相似,但較擊為輕,較叩為猛。 ①拍肩背:取坐位或俯臥位,術者采用側掌或虛掌法,置背后大椎穴處,自內向外拍打至兩肩外側,反復數(shù)次。然后,依次向下由內及外進行。具有舒筋活血、理氣寬中之功效。 ②拍股后:取俯臥位,術者于其一側用側掌或四指自大腿根部承扶穴處向下拍打至小腿,反復數(shù)次。拍打后自覺兩腿輕松舒適。具有舒筋活絡、強腰健腿之功效。 ③拍股前:取仰臥位,術者以空拳或側掌自大腿根部沿前正中線向下拍打至膝上,反復數(shù)次。具有理氣舒筋、通經活絡之功效。 作者:劉慧瀅、許燕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