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義 肺淋巴管平滑肌瘤病為肺部罕見病變,主要見于年輕女性, 不典型平滑肌細胞增生與肺內囊狀改變?yōu)槠涮卣鳌?/p> 主要病理表現 肺實質內囊性間隙伴相關胸膜下肺氣腫。 肺間質不成熟的平滑肌細胞多灶性異常增生。病變可累及肺靜脈, 伴發(fā)肺實質內微小出血造成的肺淤血; 累及支氣管血管束, 伴發(fā)有肺內氣體滯留,累及胸導管與腹膜后淋巴管, 則可破入胸腔, 形成乳糜胸。 主要臨床表現與癥狀 逐漸出現的勞力性呼吸困難, 急性呼吸困難(與腫損害的程度相關) , 咳嗽與胸痛。 影像學表現 HRCT可見兩肺彌漫性分布的圓形薄壁囊狀影, 直徑為1~2cm, 形狀均一, 囊內見不到血管影, 氣胸(50%), 肺門、 縱隔與隔腳后淋巴結腫大(40%), 單側胸腔積液(14%),腎血管平滑肌脂肪瘤(15%),常為雙側。 肺淋巴管平滑肌瘤病 右上肺右側包裹性氣胸(A),萎陷的肺內及兩下肺彌漫性分布的大小不等類圓形薄璧囊狀影 主要鑒別診斷 ①郎格漢斯細胞組織細胞病 ②囊性支氣管擴張等。 定義 肺泡微石癥為一種罕見的慢性肺疾病,以廣泛肺泡內鈣化為特征 主要病理表現 鏡下見肺泡內充盈典型同心圓板層鈣球體, 其化學成分與骨的礦質相似。 微石以胸膜下,小葉間隔旁、 支氣管血管束結締組織為著, 其間隔并不增厚, 但沿間隔旁的肺泡腔均充盈 主要臨床表現與癥狀 癥狀常不明顯 , 隨病程發(fā)展可出現氣急、 咯血、 發(fā)紺、 忤狀指, 氣胸和呼吸困難 影像學表現 X線片表現為雙肺對稱性透光度下降, 肺紋理顯示不清, 可見多發(fā)微小鈣化, 以下肺野表現尤為明顯。 CT表現主要為鈣化性微結節(jié),磨玻璃影。 HRCT顯示結節(jié)可融合, 形成線狀, 多邊形網樣, 內見多發(fā)微結節(jié)樣結石影。 鈣化結節(jié)位于胸膜時表現為胸膜或葉間裂的不規(guī)則增厚伴鈣化 肺泡微石癥 A:雙肺對稱性透光度下降,肺紋理顯示不清 B、C:兩下肺小葉間隔增厚,肺透光度下降,沿胸膜、葉間裂及小葉間隔出現大量不規(guī)則鈣化 肺泡微石癥 A:雙肺對稱磨玻璃樣密度增高影, 以前段為主, 伴小葉間隔增厚, 其內隱約可見斑點狀高密度影 B: 反片更清楚顯示胸膜下鈣化性微結節(jié), 左肺鈣化結節(jié)融合形成扭曲的線狀高密度影 主要鑒別診斷 本病的影像學表現極具特異性, 可根據特異性的影像學表現,直接進行定性診斷。 定義 慢性嗜酸細胞性肺炎為一原發(fā)性疾病, 其特征為肺內異常聚集的嗜酸細胞。 主要病理表現 嗜酸細胞與巨噬細胞聚集, 填充含氣間隙, Ⅱ型肺泡細胞增多, 間質內嗜酸細胞增多。肺泡內聚集的嗜酸細胞內常含有壞死灶,即嗜酸細胞膿腫。巨噬細胞與肺泡細胞有典型的致密嗜酸性胞質。 主要臨床表現與癥狀 疾病的發(fā)病隱襲, 診斷前癥狀至少已持續(xù)2~3個月。最常見的癥狀為咳嗽(80%~90%)、高達40℃的發(fā)熱(80%~90%)、 呼吸困難、體重下降、 盜汗與不適。約50%的患者伴有或以前有哮喘病史。 影像學表現 多發(fā)實變區(qū)伴非肺段性分布, 單側或雙側片狀分布, 主要為上肺;磨玻璃樣高密度影改變, 片狀磨玻璃樣高密度影伴光滑的間隔增厚(碎石路征),邊界模糊的結節(jié)狀陰影, 縱隔淋巴結腫大,可見肺不張表現。 慢性嗜酸細胞性肺炎 兩肺多發(fā)邊界模糊的斑片狀實變影及結節(jié)影,伴小葉間隔增厚及支氣管擴張 主要鑒別診斷 ①機化性肺炎 ②緩慢吸收的細齒性感染 ③藥物毒性(胺碘酮引發(fā)的肺?。┑?。
|